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概況,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國際交流,藝術研究,研究平台,科研創作,藝術資源,學院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文化傳統,精神文化,形象標識,
歷史沿革
上海音樂學院始稱“國立音樂院”,創建於1927年11月27日,是中國第一所獨立建制的國立高等音樂學府,由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
蔡元培先生和音樂教育家
蕭友梅博士創辦。
1929年,國立音樂院改建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1937年,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更名為私立上海音樂院。
1942年,私立上海音樂院更名為(汪偽)國立音樂院。
1945年,(汪偽)國立音樂院改建為國立上海臨時大學補習班第三分班。
1945年,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私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國立上海臨時大學補習班第三分班合併組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1949年,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改建為國立音樂院上海分院。同年,國立音樂院上海分院改建為中央音樂學院上海分院。自1949年至1984年,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
賀綠汀長期擔任院長(後任名譽院長)。
1950年,中央音樂學院上海分院更名為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同年,福建音樂專科學校、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先後併入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
1950年10月,成立音樂研究室,是全國最早的音樂學術研究機構。
1956年11月,
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改建為“上海音樂學院”,院名沿用至今,系文化部直屬重點院校。
1964年,開始研究生教育,招收聲樂、小提琴專業方向研究生。
從1978年起,學院設有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藝術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後統一合併為音樂學碩士學位授權點,並增設音樂教育專業方向。
1982年,在原音樂研究室的基礎上建立音樂研究所。
1983年,學院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批設立的博士學位授權單位開始招收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方向博士研究生。
上世紀90年代,學校先後兩次被歐美和日本的有關國際教育情治單位評價為綜合辦學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排位國際著名音樂院校前十名。在1997年學院建校七十周年之際,
江澤民總書記為學院題詞:“辦一流音樂教育,創國際先進水平”。
2002年,經文化部批准,上海音樂學院成為全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跨省市考級單位。
2001年4月,上海音樂學院正式成立研究生處(2005年6月進行機構調整重新組建了研究生部)。
2003年,上海音樂學院成為第一批被國家批准設立藝術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高等院校(2012年調整為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兩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批准,學院成功申報到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三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2013年,獲批建設上海音樂藝術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同年,成為“
湖北省2011計畫”(音樂創作·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協同高校。
2015年5月9日,上海音樂學院成立了國內第一個以中國音樂的創作、研究、推廣為目標的高等研究院——賀綠汀中國音樂高等研究院。
2017年11月27日,學校聯合14個國家和地區的25所音樂院校共同發布《“音樂與舞蹈學”國際學科評估指標》,簽署“卓越音樂教育·上海共識”,為全球音樂學科評估標準提供“中國方案”。
2017年5月,上海音樂學院宣布成立民族樂隊學院,探索建立更符合中國民族器樂表演特點和學科規律的民族樂隊發展模式。
2017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
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同年,上海音樂學院入選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學校。
2018年6月,獲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畫首批入選項目。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291人,其中教授(正高級)54人、副教授(副高級)9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2人。有全國教書育人楷模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高校教學名師2人;享受“
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 17人; 中組部“
千人計畫”入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3人;“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上海市領軍人才7人;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2人;上海高校教學名師5人;上海市“千人計畫”入選者5人;上海市“
東方學者”6人。
此外學校還擁有上海市高校人文藝術創新工作室(鋼琴表演藝術)、
周小燕聲樂藝術工作室。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周小燕
全國模範教師:周小燕
全國高校教學名師:周小燕、俞麗拿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楊燕迪
院系概況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設有15個系(部),即作曲系、指揮系、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系、鋼琴系、聲樂歌劇系、管弦系、音樂教育系、音樂戲劇系、藝術管理系、音樂工程系、現代器樂與打擊樂系、公共基礎部、研究生部、數字媒體學院(籌)、馬克思主義學院等。涉及7個本科專業、近20個專業方向。
所在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修業年限 | 學位授予門類 |
---|
藝術管理系 | 公共事業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音樂戲劇系、指揮系、民族音樂系、鋼琴系、聲樂歌劇系、管弦系、現代器樂與打擊樂系 | 音樂表演 | 四年或五年 | 藝術學 |
音樂學系、音樂教育系、管弦系 | 音樂學 | 四年或五年 | 藝術學 |
作曲系、民族音樂系 |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 四年或五年 | 藝術學 |
音樂工程系、數字媒體學院(籌) | 錄音藝術 | 四年 | 藝術學 |
數字媒體學院(籌) | 數字媒體藝術 | 四年 | 藝術學 |
音樂工程系 | 藝術與科技 | 四年 | 藝術學 |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高峰學科、高原學科3個。
上海音樂學院是全國最早建立碩士、博士、博士後流動站的完整教學科研體系的音樂院校,是全國唯一一所擁有“音樂與舞蹈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三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專業音樂學院,形成了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音樂理論、音樂套用“四輪驅動”的音樂學科綜合體系。2005年,學院博士學位授權點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的全國博士學位授權點評估中取得優秀成績。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院“音樂與舞蹈學”獲A+評級,並列全國第一;“藝術學理論”獲B+評級,排名全國前20%;“戲劇與影視學”獲B評級,排名全國前30%。在2018年全國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中,學院獲評藝術(音樂)類A+。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音樂與舞蹈學
國家重點學科:音樂學(二級學科)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藝術學、音樂與舞蹈學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
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
上海高校一流學科(A類):音樂與舞蹈學
上海高校一流學科(B類):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
上海市重點學科:作曲與音樂設計、音樂文化史
上海市Ⅰ類高峰學科:音樂與舞蹈學
上海市Ⅰ類高原學科: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
教學建設
據2015年學校官網信息統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上海市教學團隊3個,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以來,學校有600餘人次在國際、國內重要音樂比賽中獲獎,其中1990年至1993年該校附中學生連續在國際音樂比賽中獲得第一名,被文化部授予“三年中連續四次獲國際比賽第一名”的獎匾,是全國音樂院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院校。2007年至2011年,學院共有106人次獲得108項國際音樂比賽獎項、530人次獲454項國內音樂比賽獎項。
改革開放以來,以廖昌永、許舒亞、李堅、宋思衡、黃蒙拉、楊光、沈洋、孫穎迪、王之炅、王珏、於冠群、陳牧聲、沈子鈺等為代表的上音學子在圖魯茲國際聲樂比賽、多明戈聲樂大賽、貝藏松國際作曲比賽、瑪格麗特·隆國際鋼琴比賽、BBC卡迪夫國際聲樂比賽、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大提琴比賽、托蒂斯國際中提琴比賽等作曲、聲樂、鋼琴、弦樂等世界賽事中屢屢收穫大獎。同時,上音師生屢獲中國音樂金鐘獎、文華獎、CCTV電視大賽、“五個一工程”等國內音樂大獎。
2018年,學院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547人獲633項國內外獎項,其中獲第一名獎項187項,問鼎多項世界音樂比賽。
國家級特色專業:音樂表演、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國家級精品課程:管弦樂配器、小提琴演奏藝術、聲樂演唱藝術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音樂科技與數字媒體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教學團隊:美聲演唱教學團隊(帶頭人:周小燕)
上海市教學團隊:民族音樂學教研室(帶頭人:肖梅)、美聲演唱教學團隊(帶頭人:周小燕)、小提琴演奏教學團隊(帶頭人:俞麗拿)
序號 | 獲獎年份 | 成果名稱 | 獲獎等級 | 主要完成人姓名 | 主要完成單位 |
---|
1 | 2001 | 西方音樂史 | 國家級二等獎 | 沈旋、楊燕迪等 | 上海音樂學院 |
2 | 2005 | 復調音樂教學研究 | 國家級二等獎 | 林華、陳銘志、徐孟東、葉國輝 | 上海音樂學院 |
3 | 2009 | 聲樂教學改革創新成果 | 國家級二等獎 | 周小燕、廖昌永、顧平、張仁清、劉若娥、宋波 | 上海音樂學院 |
4 | 2014 | 國際一流弦樂演奏人才的培養 | 國家級二等獎 | 俞麗拿、鄭石生、李繼武、沈西蒂、丁芷諾、藍漢成、方蕾、何弦、黃濱、曹敏 | 上海音樂學院 |
國際交流
藝術研究
研究平台
截至2016年5月,學校擁有3個藝術中心,即周小燕國際歌劇中心、國際弦樂藝術中心、國際鋼琴藝術中心;擁有1個音樂研究所,下設中日音樂文化研究中心、中國當代音樂研究與發展中心、上海音樂學院校史研究中心、音樂劇研究中心、音樂教育研究中心、音樂與社會研究中心等;還設有
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中國音樂高等研究院。
此外該校還擁有上海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培育基地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個,上海市高校創新團隊2個,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高校知識服務平台)1個。
上海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培育基地:中國儀式音樂研究中心
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音樂人類學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上海市音樂聲學藝術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高校創新團隊:音樂學研究創新團隊、音樂新媒體研究實踐創新團隊
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上海高校知識服務平台):上海音樂藝術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創作
2012年度該校主要的成果統計如下:著作(包括獨立及合作完成的論著、譯著、教材、樂譜、等)61項;論文、譯文(包括編譯、雜文樂評)共197項,其中,發表於音樂專業核心期刊的有53項;新創音樂作品60項;音像製品20項;科研獲獎成果10項;申請獲準的科研項目48項;以上各類成果總計606項。
2011年度該校主要的成果統計如下:著作(包括獨立及合作完成的論著、譯著、教材、樂譜、等)43項;論文、譯文(包括編譯、雜文樂評)共164項,其中,發表於音樂專業核心期刊的有39項;新創音樂作品55項;音像製品12項;科研獲獎成果18項;申請獲準的科研項目42項;以上各類成果總計447項。
根據《教育部社科司關於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評審結果的公示》,該校三項課題入選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中國歷代女性琴人史料考訂與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戴微;《族群·邊界·認同——中韓跨國語境下朝鮮族傳統音樂的變遷與保護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寧穎;《上海音樂學院初創15年校史研究(1927-1942)》,青年基金項目,肖陽。
根據《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立項公示》,該校兩項課題入選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中國傳統音樂表演藝術與音樂形態關係研究》,一般項目,肖梅;《城市語境中評彈的生態研究》,青年項目,張延莉。
根據教育部公布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該校楊燕迪教授的《音樂與文化的關係解讀:方法論範式再議》、洛秦教授的《“近我經驗”與“近我反思”——音樂人類學的城市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意義》分別獲得藝術學論文類“三等獎”。
藝術資源
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音樂藝術》是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管,《音樂藝術》編輯部出版發行的全國性音樂理論學術季刊和國家級核心學術期刊,創刊於1979年。主要發表音樂各領域和學科的研究成果,反映人們對音樂中所體現的歷史和傳統、文化和民族、分析和研究、思維和觀念、讀書和評樂以及表演和實踐等方面以及與之關聯的人、自然和社會問題的討論及關注。
1.東方樂器博物館
上海音樂學院東方樂器博物館創建於1987年11月27日,是中國藝術院校中第一個樂器博物館。截至2010年5月,博物館內收藏樂器約500多件(套),分為四個展區。中國古代樂器部分有8000多年前的賈湖骨笛、仿唐琵琶、仿曾侯乙編鐘、以及鑲有翡翠、瑪瑙的仿唐琵琶等;中國現代樂器部分收藏了中國傳統的民間樂器如笛子、二胡、箏等;外國民族樂器展廳藏有韓國、日本、泰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民族的樂器和少數民族樂器展廳則陳列了中國西南、西北等地藏、苗、滿、彝等少數民族樂器。
2.圖書館
截止到2004年6月,圖書館合計館藏文獻約30萬件。其中期刊、報刊7165套,計41525冊、張;光碟碟片6382套,9565張;錄象帶、音帶共12421 套,12448盒;慢轉膠木唱片25278套,38069張;快轉膠木唱片20559套,27092張;各類圖書樂譜總計185609冊左右,其中特藏資料約7000冊。生均文獻資料約216冊(件)/生。該校圖書館採用自行制訂的《上海音樂學院圖書館音樂文獻分類法》與《上海音樂學院圖書館樂譜分類法》作為音樂類書譜的分編、典藏、上架之法則。
學院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名單 |
---|
黨委書記 | |
院長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副院長 | 楊燕迪、張顯平、廖昌永、唐立兔 |
歷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任職時間 |
---|
院長 | 蔡元培 | 1927.11-1928.9 |
代理院長 | 蕭友梅 | 1927.12-1928.9 |
院 長 | 蕭友梅 | 1928.9-1929.7 |
校 長 | 蕭友梅 | 1929.7-1940.12 |
校 長 | 李惟寧 | 1941.2-1945春 |
校 長 | 戴粹倫 | 1945春-1949 |
院 長 | 賀綠汀 | 1949.10-1984.5 |
黨委書記 | 貝紋 | 1957.4-1958.3 |
黨委副書記 | 林海 | 1957.4-1958.3 |
黨委書記 | 孟波 | 1958.3-1960.1 |
兼副院長 |
黨委第一書記 | 孟波 | 1960.1-1962.4 |
黨委第二書記 | 鐘望陽 | 1960.1-1962.4 |
黨委書記 | 鐘望陽 | 1962.4-1966.10 |
黨委書記 | 楊進 | 1979.10-1984.5 |
紀委書記 | 邱斌 | 1984.6-1987.10 |
院 長 | 桑桐 | 1986.1-1991.4 |
黨委書記 | 江明惇 | 1987.1-1991.4 |
院 長 | 江明惇 | 1991.4-1996.10 |
黨委書記 | 劉德玉 | 1991.4-1996.10 |
黨委書記 | 徐愛珠 | 1996.10-2000.11 |
院 長 | 江明惇 | 1996.10-2000.11 |
黨委書記 | 張止靜 | 2000.11-2004.3 |
院長 | 楊立青 | 2000.11-2009.2 |
黨委書記 | 董金平 | 2004.3-2009.3 |
黨委書記 | 桑秀藩 | 2009.2~2013.12 |
院長 | 許舒亞 | 2009.2~2014.9 |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和毅莊誠
“和”,在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有《老子》:“音聲相和”;《國語·周語下》:“樂從和”;《禮記·樂記》:“其聲和以柔”等。意指音樂和諧,並可進一步引申為和睦、協調之意,如《廣雅》:“和,諧也”等等。今則為溫和,謙和,平和,和諧,協調,和衷共濟之意,它要求學校無論是在外部的校園環境和內在的人文氛圍方面均應做到和諧、平和,和睦快樂,協調美好。
“毅”,分別有《說文》:“毅,有決也”;《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遠”;《韓非子·孤憤》:“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等。其意在指明為人為學,應當做到果敢,沉毅,堅毅,志堅不拔,持之以恆,剛毅正直。
“莊”,在《論語·為政》中有:“臨之以莊,則敬”;《列子·仲尼》:“師之以莊賢於丘也”;《禮記·曲禮》:“非禮不誠不莊”;《呂氏春秋》:“居處不莊,非孝也”等等。在校訓中它意指人的風度儀表、言行舉止應端莊持重,教學場所和教學秩序謹嚴莊重。
“誠”,有《禮記·樂記》:“著誠去偽,禮之經也”;《說文》:“誠,信也”;《禮記·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韓非子·說林上》:“巧詐不如拙誠”等,均為誠實,誠懇,忠誠,誠摯守信,真摯誠樸,言行一致之意。因此,“誠”是為人守信的一種重要品質和道德規範,是做人之根本,它倡導師生要崇尚真理,探求真知,去做真人。
在1928年出版的《國立音樂院一覽》學則之“宗旨”中記載:“本院為國立音樂教育機關,目的在養成音樂專門人才,一方輸入世界音樂,一方從事整理國樂,期趨向於大同,而培植國民美與和的神志及其藝術。”在1929年出版的《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一覽》之“院訓育委員會章程—任務”一欄中有言:“本委員會以發展學生之健全精神,養成優美人格為任務”。因此,正有如儒家典籍《禮記·大學》之開篇所言:“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國立音專校訓“和毅莊誠”所昭示的是國立音專追求“盡善盡美”之藝術佳境與完美人格的至高理想,以及發展健全精神、優美人格,修己立人,化民成俗,“培植國民美與和的神志及其藝術”,改良社會風氣的大教育觀。
重視基礎、嚴格教學、精於實踐
形象標識
徽志為中國古代樂器編鐘和古希臘樂器里拉琴結合的編鐘形圖案,下方有“since1927”、“上海音樂學院”、“SHANGHAICONSERVATORYOFMUSIC”字樣;
徽章題有“上海音樂學院”字樣。
國立音樂院院歌 | |
---|
神州大地蟠東方, 沉沉數千載,典樂復職宏國光。 學府植立堅中央,與民遊藝聲堂堂。 朝陽威風,一噦嗚高岡。 析理、善術、審音、辨物, 大同之聲,盈耳兮洋洋! (間奏) 來兮,有志毋相忘! 大道康莊,美兮美兮; 示以周行,嗚聲和兮樂未央! 一弦一管,化盡宇宙之攙槍; 一唱一和,平盡世俗之披猖。 鐘鼓樂之,琴瑟友之,天下公之,永與天地壽無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