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繫於1982年正式建立,由此掀開了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學科教學發展與科研進步的新篇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 外文名:Shanghai music college music department
  • 創辦時間:1982年
  • 知名校友沈知白錢仁康
  • 所屬地區:中國上海
  • 系主任趙維平
  • 副系主任:李小諾,王丹丹
  • 主要專業:中國古代音樂史等
歷史沿革,教育教學,對外交流,教學管理,教師成員,歷任領導,歷任系主任,歷任系書記,

歷史沿革

創立於1927年的上海音樂學院,是國內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高等音樂學府。自建院以來(特別是1949年以來)為我國乃至世界樂壇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並為中國現代意義上的音樂教學體系、音樂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繫於1982年正式建立,由此掀開了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學科教學發展與科研進步的新篇章。
從歷史上溯源,上海音樂學院的音樂理論學科從1927年建院伊始便開始奠基,以蕭友梅博士、黃自先生為代表的前輩理論家、作曲家奠定了上海音樂學院重視基礎理論、善於融會中西的優良學風。1949年,成立了中國最早的音樂理論研究基地音樂研究室。1956年,成立民族音樂系,下設理論專業。與此同時,作曲系改稱理論作曲系,招收理論專業學生,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科的建設。在這些舉措的推動下,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理論學科的人才培養和學術進步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1979年,音樂研究室開始招收音樂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1980年,音樂研究所在原音樂研究室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使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的學科發展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注入了新的活力。1982年音樂學系創立後,堅持以紮實的教學為基礎,以高質量的科研為先導,成績卓著,對全國乃至世界的音樂學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幾十年來,上海音樂學院的音樂學理論事業立足我國本土的民族民間音樂資源,同時積極汲取外來的優秀學術養料,在音樂研究和理論教學的各個領域中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湧現出了沈知白先生、錢仁康先生這樣德高望重、學貫中西的大師級學者。改革開放以來,以夏野先生、譚冰若先生為代表的老一代著名教授為音樂學系的發展和開拓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陳應時教授的研究成果產生了世界性的廣泛影響,江明惇教授、劉國傑教授、李民雄教授、陳聆群教授、沈旋教授、黃白教授、錢亦平教授、黃允箴教授等均被公認是各自專業領域中的權威專家。

教育教學

近年來,音樂學系不斷拓展教學方向和研究範圍,形成了涵蓋五年制本科生、三年制碩士研究生、三至六年制博士研究生,以及留學生、進修生等多專業、多層次的完備教學體系。
在本科教學方面,除音樂學寫作、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中國傳統音樂理論作為專業主幹課程和公共基礎課程之外;還開設一批專業基礎課程,包括:音樂學導論,音樂概論,中西音樂美學思想史論,民族音樂學,民族音樂學音樂描寫與分析,東方音樂,世界音樂,古琴音樂,文獻研讀與研習,鋼琴,視唱練耳,音樂學分析基礎綜合課程(和聲、復調、曲式、配器),大型曲式分析,音樂學分析方法與綜合實踐;另外還開設若干選修課程,例如:當代中國音樂,流行音樂,音樂審美心理學,音樂批評學,音樂社會學,音樂文獻學,等等。
與研究生教學相關的專業研究方向,目前有: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下屬的藝術哲學與批評(含:音樂美學與批評、當代音樂研究、音樂審美心理學)和藝術人類學與社會學(含:音樂人類學與世界音樂、東方音樂、流行音樂),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下屬的音樂學(中國音樂研究,含:中國音樂史、中國傳統音樂理論;西方音樂研究,含:西方音樂史、作品分析、外國作曲家與作品研究)。
除此之外,還承擔藝術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音樂學專業的科研合作。學科領域覆蓋面之廣在國內音樂院校的音樂學系中首屈一指。整體水平在全國音樂學界處於領先地位,部分學科處在國際先進地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音樂和藝術院所、大學、媒體和出版社,很多人已經成為音樂事業發展的骨幹人才。
作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單位,音樂學系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纍纍,多次獲得國家、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的多項教學與科研獎項。目前,音樂學系骨幹教師承擔了國家級、部級、市級和院級等各類科研課題數十項,並在全院教學改革中發揮著領軍作用。一些已在國內外學界產生影響力的中青年學人,如楊燕迪洛秦趙維平孫國忠陶辛韓锺恩蕭梅陳鴻鐸劉紅郭樹薈、王丹丹、鄒彥等骨幹教師的不斷成熟,音樂學系的人才梯隊狀況已呈最佳化態勢,保證了音樂學系的傳統學科、特色學科、優勢學科的均衡發展,並始終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對外交流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重視對外學術交流,近十多年間,陸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名著名音樂學者進行專題講學與討論,活躍了學術氣氛並開闊了視野。與此同時,一些骨幹教師獲得了來自英國、荷蘭、日本、德國、美國和港澳台方面的邀請和資助,分別在這些國家和地區進行講學、合作研究和學術考察。此外,改革開放以來,我系接受和培養了來自美、英、日、法、德、意、荷、韓、新加坡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與地區的多名留學生(包含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個層次),在弘揚和傳播祖國優秀音樂遺產的同時,也促進了海內外的文化交流。

教學管理

隨著學院改革的深入發展,音樂學系進一步明確自身的定位:以本科教學為基礎,以研究生教學為重點,凸顯研究、教學型系科地位。在繼續保持中國古代音樂史、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西方音樂史、中國傳統音樂理論、音樂作品分析等傳統優勢的前提下,恢復振興音樂美學、東方音樂研究等學科優勢,並提出拓展民族音樂學、音樂人類學、世界音樂、流行音樂研究、音樂劇研究、音樂心理學、音樂社會學,音樂批評等新興學科的目標。以形成體系完整、中西平衡、理論思辨與實證分析互補的學科布局。
以此為前提,具體要求學生在本科生階段,達到基礎知識全面與局部細節清晰;在碩士研究生階段,達到深度理念嚴謹與整體布局自如;在博士研究生階段,達到原創意識充分與結構有效自足;進一步在博士後科研階段,實現產學研合體。作為音樂學學科建設的未來生力軍,在學院體制下成就以下專業能力:敏銳的聲音感受能力,合式的意義詮釋能力,確定的風格判斷能力,純熟的理論表述能力。通過基於音響層面的感性體驗、基於技術層面的作品分析、基於事實層面的歷史敘事、基於邏輯層面的理論陳述、基於語言層面的文法修辭,以及五者共有的可以不斷創新的方法論探索,對作為更高要求基於意義層面的帶有先驗性的元問題進行追問。
由此設定培養不同學歷層級學生的目標:在基礎教學中重視基本知識的傳授和實際能力的培養;充分重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分析能力,堅持立足音樂本體基礎之上的理論建樹;積極引導學生不斷強化藝術審美感官,不斷深化理論歷史視點,不斷拓展學術理念智慧,不斷提升創新思想境界;在全面促進音樂學學科建設的前提下,合理規劃學科自身的知識基礎、理論能力、思想精神。

教師成員

音樂學系現有33名教師,其中:專職教師18人,返聘與兼職教師14人,外籍教師1人。現有教師除1人在讀博士研究生外,均取得研究生學歷和博士學位。現有副教授以上職稱30人,講師3人。學科帶頭人6人,學科梯隊成員4人,青年骨幹教師4人。現有研究生導師27人,其中:博導15人,碩導12人。教師隊伍的高學歷、高學位、高職稱名列全校首位。
音樂學系管理人員現況:趙維平(系主任);李小諾(黨支部書記、副系主任);王丹丹(副系主任);孫 月(系秘書,兼);孟 莉(學生輔導員)
音樂學系現有6個教研室,組成人員如下:中國音樂史教研室:戴微(室主任);西方音樂史教研室:梁晴(室主任);中國傳統音樂理論教研室:郭樹薈(室主任);音樂分析教研室:陳鴻鐸(室主任);音樂美學教研室:韓锺恩(室主任);音樂人類學教研室:肖梅(室主任)

歷任領導

歷任系主任

錢仁康教授:1982-1984
譚冰若教授:1984-1992
沈 旋教授:1992-1995
錢亦平教授:1995-2001
楊燕迪教授:2001-2004
韓锺恩教授:2004—2014

歷任系書記

焦 傑:1982—1985
邵祖榮:1985—1991
鄭賢發:1991—1997
方正基:1997—2000
袁祖華:2000—20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