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簡稱“央音”,位於首都北京,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培養高級專門音樂人才的高等學府,全國藝術院校中唯一一所國家重點大學和 “211工程”建設院校,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機構。中央音樂學院是一所代表中國專業音樂教育水平,專業設定齊全,並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音樂學府。
學校原為1940年在重慶青木關成立、抗戰勝利後復員南京的國立音樂院。1949年在天津由國立音樂院(含幼年班)、東北魯迅文藝學校音工團、華北大學文藝學校音樂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以及分設於上海、香港兩地的中華音樂院等音樂教育機構合併組建而成,同年底正式定為現名,1950年初夏補行成立典禮。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音樂系併入。1958年自天津遷至北京現址。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99年被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學校原隸屬於文化部,2000年劃轉教育部管理。
截至2018年7月,學校設有15個教學單位,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三大本科專業51個招考方向;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357人,其中本科生1546人,碩士生672人,博士生118人,附中(含附小)102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央音樂學院
- 外文名: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 簡稱:央音、CCOM
- 創辦時間:1950年6月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藝術
- 屬性:211工程
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教育部直屬高校
全國重點大學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趙旻
校長俞峰 - 本科專業:三大專業51個招考方向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 院系設定:作曲系、音樂學系、指揮系、鋼琴系、管弦系、民樂系、聲樂歌劇系、音樂教育學院等
- 校訓:勤奮、求實、團結、進取
- 校慶日:11月1日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鮑家街43號
- 知名校友:鮑惠蕎、金鐵霖、李雙江、譚盾、汪峰、高進、曹軒賓、陳雅森等
歷史沿革
1964年郭沫若先生為學院題詞 | 1950年6月17日中央音樂學院成立典禮 | ||
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院校門 | 中央音樂學院校門(1950-1958 天津) | ||
香港中華音樂院 | 中央音樂學院校門(1958- 北京) |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科研成果
序號 | 項目批准號 | 負責人 | 課題名稱 | 課題類別 | 課題經費(萬) |
1 | 12FYS008 | 王新華 | 16、17世家西方音樂音高組織體系之演變 |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 15 |
2 | 12QKA100 | 溫永紅 | 國家社科基金學術期刊資助 | 國家社科基金學術期刊資助 | 40 |
3 | 13FYS006 | 項筱剛 | 李凌音樂評論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 18 |
4 | 13AD003 | 王次炤 | 中國傳統音樂的美學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 30 |
作者 | 名稱 | 成果形式 | 出版日期 | 出版/發行單位 |
---|---|---|---|---|
楊民康 | 德昂族情歌“阿坡翁”當代發展變異狀況的考察與研究 | 論文 | 40575 | 《民族藝術研究》 |
李昕 | Some questions on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Qiuci” music | 論文 | 2011-1-22 | Indiranagar Sangeetha Sabha(Regd Trust)India |
李昕 | My Understanding of "African Pianism" | 論文 | 2011-12-8 | MRI Press,USA |
李昕 | A Brief review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Jazz –styled music in Shanghai | 論文 | 2011-12-1 | MRI Press, USA |
楊民康 | 雲南布朗族風俗歌[索]的變異過程及其異文化解讀 | 論文 | 2011-1-15 | 《中國音樂學》 |
呂鈺秀 | 移動的腳步移動的歲月―馬蘭農耕歌謠風 | 論文 | 2011-1-15 | 台東杵音文化藝術團 |
楊民康 | 論音樂民族志書寫的範式、結構及教學套用 | 論文 | 2011-1-8 | 《音樂藝術》 |
宋瑾 | 後現代主義“小型敘事”與音樂人類學的田野作業 | 論文 | 2011-1-8 | 《音樂藝術》 |
娜木拉 | 如何改進握弓姿勢 | 論文 | 2011-1-5 | 《小演奏家》 |
宋學軍 | 短暫而輝煌的一部團史——記中央音樂學院音工團 | 論文 | 2010-12-30 |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
李昕 | African Music Study in China | 論文 | 2010-12-15 | Composition in Africa and the Diaspora, Volume 2 |
肖學俊 | 《對“汗都春”現象的文化解釋》 | 論文 | 2011-5-15 | 《音樂研究》 |
宋瑾 | 後現代思想與音樂人類學 | 論文 | 2011-5-15 | 《音樂與表演》 |
娜木拉 | 掌握大提琴把位的規律 | 論文 | 2011-5-13 | 《小演奏家》 |
陳荃有 | 《中國當代作曲家曲庫》系列活動述評 | 論文 | 2011-4-1 |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
和雲峰 | 《關於藝術管理專業教學的若干思考(2)——從中央音樂學院藝術管理專業四份教學計畫看其教學模式與理念的更新》 | 論文 | 2011-3-25 | 《中國音樂》 |
袁靜芳 | 南北曲在明代佛教音樂中的傳承與發展——兼析明欽定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 | 論文 | 2011-3-15 | 《2010年兩岸戲曲音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曾永義主編 |
王次炤 | 《音樂與文學》 | 論文 | 2011-3-13 | 《人民政協報》 |
娜木拉 | 如何掌握正確的握弓方法 | 論文 | 2011-3-3 | 小演奏家 |
李曉冬 | 《審美現代性視野中的西方音樂進程》 | 論文 | 2011-3-1 |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
何寬釗 | 浪漫主義的文化-美學闡釋 | 論文 | 2011-3-1 |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
胡銀岳 | 《二戰後日本現代音樂發展研究》 | 論文 | 2011-3-1 | 上海音樂學院 |
楊民康 | 少數民族學生的朋友和知心人——我所知道的田聯韜老師 | 論文 | 2011-2-26 |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
劉悅 | 《論李斯特清唱劇創作中的人文主義宗教思想內涵》 | 論文 | 2011-2-26 |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
宋瑾 | 新歷史主義音樂美學思想 | 論文 | 2011-2-15 | 《交響》 |
姚恆璐 | 《我們這個時代的作曲家》 | 論文 | 2011-2-15 | 《福建藝術》 |
娜木拉 | 如何做到與合作者默契配合 | 論文 | 2011-2-15 | 小演奏家 |
王次炤 | 發人深省 以史為鑑——為《毛宇寬音樂文集》作序 | 論文 | 2011-2-12 | 《人民音樂》 |
王華 | 對高等學校固定資產會計核算和實物管理存在問題的探討 | 論文 | 2011-2-8 | 《中國經貿》 |
宋瑾 | 史蒂芬·戴維斯的音樂美學思想 | 論文 | 2011-7-15 | 《中國音樂學》 |
楊民康 | 德宏傣族佛教寺院的信眾吟誦藝術及其文化變遷 | 論文 | 2011-7-1 | 《民族藝術》 |
楊民康 | 論原生態民歌舞台展演的意義和作用——兼談雲南少數民族音樂的幾種文化保護與傳承模式 | 論文 | 2011-7-1 | 《音樂探索》 |
肖學俊 | 《汗都春平調音樂的傳入及發展——錫伯族“汗都春”的歷史與現狀系列論文之二》 | 論文 | 2011-6-20 | 《新疆藝術學院學報》 |
田聯韜 | 藏文化圈邊緣區跨界民族音樂研究 | 論文 | 2011-6-12 | 《人民音樂》 |
娜木拉 | 關於拇指在按弦技巧中的重要性 | 論文 | 2011-6-7 | 小演奏家 |
楊民康 | 論原生態民歌舞台展演的意義和作用 | 論文 | 2011-6-5 | 《廣播歌選》 |
陳荃有 | 中國音樂期刊:腳下的路該要如何走? | 論文 | 2011-6-1 |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於潤洋 | 《樂之道——中國當代音樂美學名家訪談》 | 論文 | 2011-6-1 |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
宋瑾 | 斯克魯頓的音樂美學思想 | 論文 | 2011-5-26 |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
張樂心 | 關於中國貝多芬接受歷史的幾個問題 | 論文 | 2011-5-26 |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
沈凡秀 | 德理格奏鳴曲曲演奏 | CD | 2011-9-25 | 北京東方影音公司 |
娜木拉 | 晨興音樂橋 | 論文 | 2011-9-22 | 《小演奏家》 |
楊民康 | 跨界族群與跨界音樂文化——中國語境下跨界族群音樂研究的意義和範疇 | 論文 | 2011-9-15 | 《音樂研究》 |
宋瑾 | 感性學:去蔽與返魅 | 論文 | 2011-9-15 | 《天籟》 |
趙寒陽 | 二胡學習中的幾點經驗 | 論文 | 2011-9-12 | 《人民音樂》 |
和雲峰 | 《再論“原生態”音樂》 | 論文 | 2011-9-1 | 《音樂探索》 |
盛原 | 巴赫音樂與中國文化在澳門交匯 | 論文 | 2011-9-1 | 澳門利馬竇學社 |
賈國平 | 現代音樂在中國 | 論文 | 2011-9-1 | 《人民日報》 |
肖學俊 | 《“汗都春”與錫伯族的多重文化認同》 | 論文 | 2011-8-26 |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
袁靜芳 | 歷史古老的北京智化寺音樂 | 論文 | 2011-8-15 | 《東洋音樂研究》 |
宋瑾 | 言說音樂的三種術語及隱喻 | 論文 | 2011-8-15 | 《交響》 |
李淑琴 | 中西音樂深度融合下的傳奇歌劇——寫在歌劇《白蛇傳》榮獲普利茲獎之時 | 論文 | 2011-8-12 | 《人民音樂》 |
何寬釗 | 歌劇“白蛇傳”的美學思考 | 論文 | 2011-8-1 | 《人民音樂》 |
楊民康 | 清代北京藏傳佛教的道歌演唱與藝僧制度——兼論三世章嘉活佛對傳承傳播蒙藏佛教樂舞的貢獻 | 論文 | 2011-7-25 | 《黃鐘》 |
錢茸 | 地域性聲樂品種音樂分析新議 | 論文 | 2011-7-15 | 《中國音樂學》 |
楊民康 | 論佛教叢林制度與佛教音樂風格區的相互關係 | 論文 | 2011-7-15 | 《藝術百家》 |
葉小鋼 | 《林泉——葉小綱音樂典藏》 | CD | 2011-7-15 | 北京環球音像出版社 |
劉悅 | 《李斯特清唱劇創作的歷史貢獻》 | 論文 | 2011-7-15 |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
和雲峰 | 《知其難為而為之——關於當代“跨國族群”音樂文化研究難點透析》 | 論文 | 2011-11-15 | 《音樂研究》 |
李萌 | 古箏盛世華章名家協奏曲音樂會《八面風》 | DVD | 2011-11-15 | 北京環球音像出版社 |
付濤濤 | 融會貫通 獨樹一幟--楊儒懷教授對曲式與作品分析理論體系的發展與創新 | 論文 | 2011-11-12 | 《人民音樂》 |
褚歷 | 《十番鑼鼓的數列結構》 | 論文 | 2011-11-1 |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
於潤洋 | 《談談音樂學視域下的和聲對位教學問題》 | 論文 | 2011-11-1 | 《人民音樂》 |
於潤洋 | 《席曼諾夫斯基的藝術人生》 | 論文 | 2011-11-1 | 《藝術評論》 |
周耀群 | 《2009年西方音樂史研究綜述》(中國音樂年鑑條目) | 論文 | 2011-11-1 | 文化藝術出版社 |
曹曉青 | 中國手風琴新作品專輯 | CD | 2011-11-1 | 中國唱片總公司 |
戴嘉枋 | 論“文革”後期對傳統音樂的秘密“搶救” | 論文 | 2011-10-25 | 《黃鐘》 |
李起敏 | 羅貫中的理想國探求-走出國家政權更迭的輪迴 | 論文 | 2011-10-22 | 《東平湖》 |
楊民康 | 雲南少數民族基督教儀式音樂的新變異 | 論文 | 2011-10-15 | 《世界宗教文化》 |
周海宏 | 感性的智慧與內心的真情——借為秦文琛作品評論集作序而作的自我表白 | 論文 | 2011-10-12 | 《人民音樂》 |
何寬釗 |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和聲及德彪西印象主義和聲的哲學-美學闡釋 | 論文 | 2011-10-1 | 《音樂研究》 |
李起敏 | 借得鐵乾銀鉤筆來傳雪域春訊息 | 論文 | 2011-10-1 | 台灣《美麗寶島》月刊社 |
潘瀾 | 略論席曼諾夫斯基晚期創作中的民族性 | 論文 | 2011-10-1 | 《藝術評論》 |
和雲峰 | 《辛勤耕耘一甲子 桃李芬芳憶往昔——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調查、研究、教學60年》 | 論文 | 2011-12-25 | 《中國音樂》 |
和雲峰 | 《藏傳佛教及其音樂在摩梭人社會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 | 論文 | 2011-9-25 | 《雲南藝術學院學報》 |
和雲峰 | 《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理論及案例分析課的設定理念與若干思考》 | 論文 | 2011-9-25 | 《雲南藝術學院學報》 |
楊民康 | 從聶耳日記看其音樂創作的鄉土因緣和傳統回歸 | 論文 | 2011-9-25 | 《雲南藝術學院學報》 |
李萌 | 古箏《盛世華章》--《銅鼓舞》 | CD | 2011-12-15 | 天天藝術出版 |
夏苒 | 記第四屆中國ConTempo&瑞士Cultruescapes新室內樂作曲比賽暨Contempo Primo現代室內樂團培訓計畫 | 論文 | 2011-12-15 | 《2010中國新音樂年鑑》 |
學術資源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院系 | 專業 |
---|---|
鋼琴系 | 鋼琴、手風琴、電子管風琴 |
音樂學系 | 音樂學、藝術管理 |
作曲系 | 視唱練耳、作曲 |
指揮系 | 指揮 |
聲樂歌劇系 | 聲樂歌劇 |
管弦系 | 管弦、古典吉他 |
民樂系 | 古琴、箏、琵琶、三弦、柳琴、揚琴、箜篌、中阮、二胡、板胡、低音拉弦樂、笛、管子、笙、嗩吶、打擊樂 |
音樂教育系 | 音樂教育 |
音樂科技部 | 電子音樂作曲、電子音樂製作 、音樂錄音、音樂治療、提琴製作 |
基礎教育部 | ——————————————————————————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 | —————————————————————————— |
音樂教育學院 | —————————————————————————— |
樂隊學院 | —————————————————————————— |
音樂孔子學院 | —————————————————————————— |
現代遠程教育學院 | ——————————————————————-———— |
繼續教育學院 | —————————————————————————— |
心理諮詢中心(教學部分) | —————————————————————————— |
現代電子音樂中心(教學部分) | —————————————————————————— |
學科建設
師資力量
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審批時間 |
---|---|---|
作曲教學團隊 | 唐建平 | 2008 |
音樂學教學團隊 | 王次炤 | 2008 |
中國現代電子音樂教學團隊 | 張小夫 | 2010 |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 教學成果
部門 | 身份 | 獲獎者 | 年份 | 名稱 | 名次 | 獲獎作品 |
音樂學系 | 教研人員 | 楊民康 | 2012 | 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獎 | 三等獎 | 本土化與現代性--雲南少數民族基督 教儀式音樂研究 |
交流合作
文化傳統
校徽
整體圖案是一個“樂”字——體現了音樂的含義。 整體圖案又像兩個人在培育一個花蕾——體現了教育的含義。 圖案兩側的人是古篆字“藝”的一半——體現了藝術的含義。 |
社團
紅十字協會 | 青年志願者協會 | 輪滑社 |
文學行知社 | 繪心社 | 舞蹈社 |
ONLINE工作室 | 街舞社 | 搖滾社 |
凝劇社 | 藍調社 | 音樂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