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The Composition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始建於1950年4月,與學院同時誕生。建系之初由著名作曲家、理論家、音樂教育家江定仙教授任首屆系主任,在聚集原南京國立音樂院理論作曲系、燕京大學音樂系理論作曲科、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理論作曲專業組以及全國乃至海外歸國的著名作曲家、專家學者基礎上,形成一支實力雄厚、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 外文名:The Composition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 建立時間:1950年4月
  • 學校:中央音樂學院
專業概況,辦學特色,歷史人物,面向未來,

專業概況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始建於1950年4月;聚集了原南京國立音樂院理論作曲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理論作曲專業組教師以及全國乃至海外歸國的著名作曲家。1952年8月燕京大學音樂系理論作曲科併入,進一步壯大了師生隊伍。首屆系主任為著名作曲家、理論家、音樂教育家江定仙教授;之後歷屆系主任為王震亞杜鳴心戴宏威、牟洪、劉康華郭文景、唐建平。

辦學特色

作曲系以培養作曲家和作曲技術理論人才為宗旨,以作曲專業課為核心,依託和聲學、復調音樂、曲式與作品分析、管弦樂配器法、視唱聽覺訓練、電子音樂,以及近現代音樂創作、分析與研究等課程,構成貫通本科、碩士、博士三個教學層次,融教學、創作、科研為一體的作曲教學體系。設有作曲、復調、和聲、配器、曲式與作品分析、視唱練耳等六個教研室,分別承擔六個方向的教學和研究,面對全院開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必修與選修課程。其教學內容涵蓋了歐洲十八、十九世紀傳統的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同時又涉及二十世紀以來音樂創作的新技法、新觀念、新理論與新體系;既包容了不同時期外國音樂作品的構成原理與外國作曲家寫作的有益經驗,又研究總結了中國音樂作品的構成特點與中國作曲家創作的成功經驗,形成了中外兼學、基礎紮實、內容豐富、具有時代與民族特色的教學體系。
1982年,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學科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1988 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蘇夏、吳祖強是教育部批准的中國首批音樂學科作曲博士生導師(全國共四位)。

歷史人物

作曲系有著輝煌的歷史,曾擁有大批知名的教授和作曲家。前輩已故的有馬思聰江定仙肖淑嫻江文也姚錦新許勇三陳培勛、戴世佺、劉烈武、黃國棟王樹、沈松濤、熊克炎、戴宏威等。健在的有蘇夏、趙行道、王震亞、黃祖禧、趙方幸、段平泰、趙宋光徐源、牟洪、李吉提等。

面向未來

目前,作曲系的各學科帶頭人在國內國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力,他們是吳祖強、杜鳴心、劉霖、楊儒懷、吳式鍇、於蘇賢、姜夔、洪月華、黃依麗、郭文景、葉小綱、唐建平、劉康華、姚恆璐等;同時還擁有一批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和活躍在國內外音樂舞台上的作曲家,如:賈國平、秦文琛、郝維亞、羅新民、李濱揚、張麗達,徐昌俊、向民、陳丹布、范乃信、傅濤濤,黃蜀青、劉錦宣、楊乃林,郭偉國、董立強、陳崗、劉湲,楊勇、龔曉婷、李中,郝卓婭、趙易山、王禾、付妮、李彤、王時等。一批青年教師如常平、陳欣若、張帥、胡銀岳、史付紅、周娟、裴聿茹等,也在教學與創作中展露才華。
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作曲係為祖國培養了大批優秀音樂人才,其中很多成為國內外著名的作曲家或作曲理論家。如:王莘、辛滬光、美麗其格、徐振民、葉惠康、劉莊、沈亞威、金湘、田聯韜、李西安、施萬春、武炳統、關乃忠、石夫、田豐、王燕樵、王世光、劉廷禹、王立平、屈文中、鮑元凱、鄭秋楓、施光南、於京軍、趙季平、徐沛東,以及活躍于海內外的譚盾、陳怡、周龍、陳其鋼、瞿小松、蘇聰、劉索拉、陳曉勇等。
展望未來:現職全體教師將繼承我們的優良學風,發揮自身的學術優勢,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水平、人材培養、作品創作、學術研究等綜合實力上,力爭達到國際同類學科的最高水平。
現任系領導成員:
系主任:郭文景
黨支部書記兼副系主任:羅新民
副系主任:賈國平
作曲教研室主任:郝維亞
和聲教研室主任:黃蜀青
曲式與作品分析教研室主任:向民
復調音樂教研室主任:楊勇
配器教研室主任:郭偉國
視唱練耳教研室主任:郝卓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