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醫療衛生,文化事業,體育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公路,鐵路,港口,航空,軌交,歷史文化,地名由來,人文歷史,通行語言,傳統民俗,文化遺產,風景名勝,人文古蹟,景區景點,特色夜市,特產美食,特產,美食,對外交流,領事機構,友好城市,合作聯盟,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東漢建武十九年(43年),置珠崖縣,隸
合浦,海口隸之。
三國
吳大帝赤烏五年(242年),
海南改設朱盧、珠官二縣,海口市屬珠官,後隸朱盧縣。
梁大同中(535年~546年),置
崖州,海口地屬崖州。陳同梁制。
隋大業六年(610年),在島南置
臨振郡,在西北和北部置儋耳郡和珠崖郡。海口地屬珠崖郡
顏盧縣。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置崖、儋、振三州,改顏盧縣為
顏城縣,海口地屬顏城縣。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改顏城縣為舍城縣,析舍城縣置瓊山、平昌二縣,海口地屬
瓊山縣。
唐太宗貞觀五年(631年),置瓊、崖二州,海口地屬崖州舍城縣。
五代十國期間,海南屬
南漢,全島劃為
五州(瓊、崖、儋、萬、振)十三縣,海口屬崖州舍城縣。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海口隸屬瓊山縣,稱海口浦,為商船聚泊之港口。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海口地屬廣西行省瓊山縣。洪武二年(1369年),省瓊山縣。洪武三年(1370年),復置瓊山縣,海口地屬廣東布政使司
瓊州府瓊山縣,稱海口都。不久,分設海口一都、二都。明洪武七年(1374年),設海口千戶所。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築海口城,稱海口所城,為海南後衛千戶所。
清初,沿明制。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雍正七年(1729年),設水師營,
縣丞署移置海口所。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全島沿海設十處海關,海口為總口。
清鹹豐八年六月二十七日(1858年6月27日),正式簽訂中法《
天津條約》,另有《和約章程補遺》,增開
瓊州、
潮州等六口。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
雷瓊道為
瓊崖道,海口地屬瓊崖道瓊山縣,稱海口所。清末設海口商埠警察局。
民國元年(1912年),全瓊分設十三縣,稱瓊崖十三屬,海口地屬
瓊山縣,稱海口鎮(亦稱海口所城),隸屬瓊崖道。
民國八年(1919年),瓊崖
鎮守府遷設海口饒園(今解放東路和平影城範圍內)。
民國九年(1920年),改設瓊崖善後處,公署仍設在饒園。
民國十五年(1926年)12月9日,廣東省政府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海口從瓊山縣分出改設
市政廳,始稱海口市。轄下有第一、第二、第三警察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
南京國民政府頒布《特別市組織法》和《
普通市組織法》。普通市要求人口達20萬人以上,當時海口、
汕頭、
江門三市人口未達標,是否保留三市的行政資格,省政府委員會會議曾有大討論。
民國十八年(1929年)8月23日,會議通過將海口市政廳改為海口市政局(同時改市政局的有江門、梅菉、九江)。
民國十九年(1930年)5月,
國民政府另頒《市組織法》,廢除《特別市組織法》和《普通市組織法》,提高了設市標準。海口市政局條件不具備。
民國二十年(1931年)2月13日,廣東省政府第五屆委員會第144次會議通過撤銷海口市政局,地域歸瓊山縣管轄。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海口劃為
瓊山縣第十一區,
區公所設在瀛海書院(今博愛路市蔬菜
批發部)。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2月10日,日軍侵瓊,其陸軍和海軍從長流天尾港登入,國民黨守軍抵抗失敗,中午海口淪陷。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日本宣布
無條件投降。
1949年4月1日,國民黨當局在海口成立
海南特別行政區長官公署,設海口市市政籌備處。
1950年5月1日,奉
中南軍區命令,成立海口市
軍事管制委員會(屬海南軍政委員會領導),負責海口市、榆(榆林)亞(三亞)的軍事管制和接管工作。
1950年5月25日,經海南軍政委員會批准,成立
中共海口市委員會。同年6月1日,經海南軍政委員會批准,成立
海口市人民政府,駐地海口市解放路,隸屬海南軍政委員會,至1957年為
地級市。
1958年12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瓊山縣,行政區域併入海口市。
1959年10月27日,國務院批准恢復瓊山縣。
1967年3月,成立海口市軍事管制委員會。
1975年11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地級市。
1982年4月,召開海口市第七屆
人民代表大會,撤銷海口市革命委員會,恢復海口市人民政府。
1983年,降格為縣級市。
1986年5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海口市正式升格為廣東省轄
地級市。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海南行政區從
廣東省劃出,獨立建省,並成立
海南經濟特區,海口市定為海南省省會。
2002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覆海口、瓊山兩市合併,成立新海口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6月,海口市轄秀英區、龍華區、瓊山區、美蘭區4個區,下設21個街道、22個鎮、211個社區、248個行政村,海口市人民政府駐秀英區長濱東四街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口市位於北緯 19°31′32″~20°04′52″,東經110°07′22″~110°42′32″。地處海南島北部,東鄰
文昌市,南接
定安縣,西連
澄邁縣,北臨
瓊州海峽與
廣東省隔海相望。東起
大致坡鎮老村,西至
西秀鎮拔南村,兩端相距60.6千米;南起
大坡鎮五車上村,北至大海,兩端相距62.5千米。總面積3126.82 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2296.82平方千米,占 73.46%;海域面積791平方千米,占26.54%。
地形地貌
海口市地形略呈長心形,地勢平緩。海南島
最長的河流——
南渡江從海口市中部穿過。南渡江東部自南向北略有傾斜,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傾斜;西北部和東南部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為沿海小平原。全市除
石山鎮境內的
馬鞍嶺(海拔222.8米)、
舊州鎮境內的舊州嶺(海拔199.9米)、
甲子鎮境內的日曬嶺(海拔171米)、
永興鎮境內的
雷虎嶺(海拔168.3米)等38個山丘較高外,絕大部分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馬鞍嶺為全市最高點。地表主要為
第四紀基性火山岩和
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呈較大面積分布,濱海以濱海台階式地貌為主,西部以典型的
火山地貌為主。全市地貌基本分為北部
濱海平原區,中部沿江階地區,東部、南部台地區,西部熔岩台地區。
氣候
水文
海口市主要河流有17條,其中南渡江水系7條,南渡江幹流從海口市西南部
東山鎮流入境內,穿過中部,於北部入海,入海口段從西向東主要分流有
海甸溪、
橫溝河、
潭覽河、
邁雅河和道孟溪。支流有
鐵爐溪、三十六曲溪、
鴨尾溪、
昌旺溪(南面溪)、
美舍河和響水河;獨流入海的有9條,分別為演洲河、五源河、榮山河、
演豐東河、演豐西河、羅雅河、芙蓉河、龍昆溝和秀英溝,另外有白石溪流從
文昌市境內出海。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海口市自產水資源總量為19.07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折合地表徑流深為830毫米。海南島最長的河流南渡江從海口市中部穿過入海。南渡江主流在市區長75千米,流域面積1300平方千米,年徑流量60.99億立方米。
境內還有鳳譚、鐵爐、東湖、鳳圮、雲龍、丁榮、嶺北、玉鳳、沙坡等水庫,總庫容量超過15000多萬立方米。海口市地處南渡江下遊河口河網地帶和休眠火山口地帶,潛水、承壓水分布廣泛。潛水含水層以南渡江三角洲潛水和玄武岩孔隙裂隙潛水為主,分布範圍分別近800平方千米、400平方千米,水位單位湧水量分別可達14.6/秒、30升/秒。地下承壓水處於雷瓊盆地,含水總厚度達200米~350米,老海口、秀英兩段可采量共27萬立方米/晝夜。地下熱礦泉水處於瓊北自流水盆地東北部新生代厚層,分布面積約200平方千米。
海口市北面臨海,海域面積861.44平方千米,海岸線136.23千米。平均水溫25℃,最高34℃,最低17.2℃。透明度1米,最大達2米。淺海鹽度29.6%~31.8%。大部分海底平緩,以軟泥為主,泥沙次之;靠近沙灘海岸一帶海底以細沙為主。近海水質富含有機物質和無機鹽。60~100米等深線以內的海域面積約200平方千米,10米等深線以內的淺海、灘涂面積上百平方千米。
海口市大部分海岸坡度平緩,岸線開闊連綿,沙岸帶沙細潔白,有
假日海灘、白沙門海灘、
西秀海灘、粵海鐵路通道南站碼頭海灘、盈濱半島海灘、東寨港海濱海灘、桂林洋海灘等海濱風景區和遊樂區。港灣與近海還有少許島礁和潮灘。近海海水清澈,常年風輕浪平,有多處較為適宜的傍岸泳區。
土地資源
主要土壤類型有玄武岩磚紅壤、火山灰幼齡磚紅壤、沙頁岩磚紅壤、帶狀潮沙泥、濱海沙土。土壤土種共8個土類,12個亞類,43個土屬,110個土種。
動物資源
植物資源
礦產資源
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20種,其中能源礦產有石油、天然氣、褐煤、低熱值油頁岩(油炭質頁岩)、泥炭等5種;金屬礦產有
鋁土礦、
鈷土礦、
褐鐵礦等3種;非金屬礦產有高嶺土、耐火粘土、磚瓦粘土、硅藻土、膨潤土、沸石、浮石、建築用玄武岩、建築用砂等9種;水氣礦產有飲用天然礦泉水、熱礦水、地下水等3種。具備明顯優勢和開發潛力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飲用天然礦泉水、地熱水、地下水,以及建築大宗用的河砂、玄武岩石材、磚瓦粘土等;比較重要的礦產資源有鈷土礦、鋁土礦、褐煤、低熱值油炭質頁岩、高嶺土、耐火粘土等。地熱資源豐富,地熱田控制面積約4km,分布在350~700米深度內,水溫39.5℃~49℃,礦化度1克/升~2.3克/升。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海口市常住人口為2873358人。
截至2021年末,海口市常住人口290.8萬人,增加3.46萬人。
截至2022年末,海口市常住人口293.97萬人,城鎮人口243.21萬人,城鎮化率82.73%。
截至2023年末,海口市常住人口300.16萬人,城鎮化率83.34%。
參考資料來源
政治
2024年5月24日下午,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烈宏在第七屆數字中國峰會主論壇上發布了承擔數據標註基地建設任務的城市名單中,海南省海口市承接了數據標註基地建設任務書。
職務 | 姓名 |
---|
| |
| |
| |
| |
僅列四大班子主要領導,不列副職,截至2024年2月 |
經濟
綜述
從1979年開始,海口市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市政府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及“以開放促開發”的方針,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招商引資,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發展民營企業。
2022年,海口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34.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99.19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406.30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1629.28億元,下降0.1%。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比為4.7%:19.0%:76.3%;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8.7%、87.0%和-5.8%。
2023年,海口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58.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3%。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103.48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432.92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1822.03億元,增長9.9%。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比為4.4:18.4:77.2;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1%、14.1%和83.8%。
2023年,海口市全口徑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7.6億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6.9億元,同口徑增長8%。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實現稅收收入224.2億元,同口徑增長1.8%,其中國內增值稅73.8億元,增長48.3%;企業所得稅35.9億元,下降11%;個人所得稅19.1億元,下降17.2%;土地增值稅33.9億元,同口徑下降24.2%。
2023年,海口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78億元,比上年增長13.6%。全年財政民生支出269.3億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1.3%。其中教育支出55億元,增長13.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3.7億元,增長26.7%;衛生健康支出33.5億元,增長3.1%;城鄉社區支出54.1億元,下降12.9%;農林水支出20.4億元,增長7.2%;交通運輸支出7.8億元,下降14.3%;住房保障支出32億元,增長194.2%;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5.7億元,增長20.3%;節能環保支出6.3億元,增長38.7%;糧油物資儲備支出0.8億元,增長74.6%。
2023年,海口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4.7%,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0.1%,非房投資增長1.4%,房地產開發與非房項目結構比為39.9:60.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5.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1%,三次產業投資比例為0.2:14.3:85.5。
參考資料來源
第一產業
2023年,海口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產值168.57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種植業101.93億元,增長3.2%;畜牧業37.33億元,增長13.8%;林業5.64億元,下降7.3%;漁業13.26億元,增長0.4%;農林牧漁服務業10.41億元,增長9.7%。
2023年,海口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4.63萬畝,比上年增長1.8%。糧食播種面積30.14萬畝,比上年增長0.8%。油料播種面積4.54萬畝,增長9.8%。蔬菜播種面積43.04萬畝,增長4.4%。水果種植面積23.75萬畝,增長5.1%。橡膠種植面積15.13萬畝,下降11.7%。胡椒種植面積5.26萬畝,下降1.1%。
2023年,海口市糧食總產量達10.3萬噸,比上年增長0.5%;油料作物產量0.59萬噸,增長9.6%;水果產量27.34萬噸,增長5.1%;蔬菜產量57.75萬噸,增長3.2%;水產品產量5.14萬噸,下降0.4%。生豬出欄量72.34萬頭,同比增長17.1%;豬肉產量6.22萬噸,同比增長13.5%。牛出欄1.69萬頭、羊出欄7.36萬隻,分別增長8.9%和4.2%。
第二產業
2023年,海口市工業經濟整體穩步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13家,比上年增加17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85.11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產值超十億元的企業有18家,超億元的企業有111家。產值超億元企業共完成工業產值843.45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5.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輕工業完成產值490.48億元,增長19.3%;重工業完成產值394.64億元,增長16.8%,輕重工業產值之比為55.4:44.6。分行業看,醫藥製造業完成273.61億元,增長10.4%;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完成82.31億元,增長19.1%;汽車製造業完成46.29億元,增長60.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完成84.75億元,增長21.1%;食品製造業完成16.80億元,增長9.8%;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完成100.14億元,增長91.7%;菸草製品業完成41.59億元,增長2.0%;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40.59億元,下降2.8%。
2023年,海口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852.15億元,增長16.8%;全年規上工業產銷率為96.3%,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
2023年,海口市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41.87億元,比上年增長0.3%。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單位243個,增長17.4%。期末從業人員3.5萬人,下降22.7%。本市資質內建築企業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213萬平方米,下降0.6%;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92.1萬平方米,增長18.0%。
第三產業
2023年,海口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088.83億元,占全省比重為43.4%,同比增長8.6%。搭建“會展+”平台,激發消費新“爆點”。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428.04億元,比上年增長7.8%,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8.1%;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58.82億元,增長20.9%,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5%。在限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同比下降11.5%,飲料類同比增長191.6%,菸酒類同比增長5.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同比增長39.3%,化妝品類同比下降10.4%,金銀珠寶類同比增長92.1%,日用品類同比增長54.8%,體育、娛樂用品類同比下降11.0%,書報雜誌類同比增長22.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同比下降1.4%,中西藥品類同比增長18.0%,文化辦公用品類同比下降13.8%,家具類同比下降82.7%,通訊器材類同比增長0.7%,石油及製品類同比增長9.4%,汽車類同比增長1.7%,其他同比增長46.8%。
截至2023年末,海口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為7115.18億元,比年初增加715.72億元,同比增長11.18%。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896.93億元,同比增長12.89%;非金融企業存款2531.47億元,同比增長11.10%。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0.6%,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上升,日益成為第三產業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2023年末,海口市原保險保費收入138.87億元,同比增長3.06%。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49.94億元,同比增長7.79%;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64.85億元,同比增長9.62%;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1.09億元,同比下降18.70%;意外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98億元,同比下降9.91%全年原保險賠付支出56.78億元,同比增長0.41%。財產險業務賠付支出34.18億元,同比增長12.45%;壽險業務賠付支出11.87億元,同比增長12.50%;健康險業務賠付支出9.84億元,同比下降33.09%;意外險業務賠付支出8989.28萬元,同比下降0.81%。
2023年,海口市證券經營機構總交易金額17452.9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70%,其中股票交易額8108.03億元,下降11.45%。2023年末海口市證券賬戶開戶308.41萬戶,增長7.38%。全年海口市期貨經營機構交易額18483.94億元,增長89.49%。
2023年,海口市進出口總額790.09億元,比上年增長30.5%。其中,出口291.82億元,增長71.4%;進口498.27億元,增長14.5%。貿易逆差206.45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3年,海口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學校12所,廣播電視大學1所,在辦中等職業學校25所,普通中學109所,普通國小140所,在辦幼稚園574所,特殊教育學校4所。研究生招生5703人,在校生1.64萬人,畢業生3886人;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6.03萬人,在校生18.45萬人,畢業生5.06萬人;成人本專科招生1.44萬人,在校生2.90萬人,畢業生1.18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生)招生2.52萬人,在校生7.01萬人,畢業生1.95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24萬人,在校生6.38萬人,畢業生1.91萬人;普通國中招生3.79萬人,在校生11.09萬人,畢業生3.42萬人;普通國小招生4.49萬人,在校生25.06萬人,畢業生3.66萬人;學前教育招生3.71萬人,在校生11萬人,畢業生4.01萬人;特殊教育(含隨班就讀、送教上門學生)招生249人,在校生1476人,畢業生305人。國中毛入學率為104.71%,國小毛入學率為101.94%。
科學技術
2023年,海口市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累計10家,占全省77%;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4家,累計在庫179家,占全省52%。高企方面,高新技術企業871家,占全省58%。科技型中小企業1162家左右,約占全省56%。全市省級科研平台達142個,占全省比重71%,完成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省級科研平台目標任務(100家)的142%。2022年海口市R&D經費投入達35.02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占全省比重為51.2%;R&D經費投入強度1.64%,比上年提高0.24個百分點。全市登記技術契約2005件,契約成交總金額達36億元,其中技術交易額達34.8億元,同比增長25%,占全省比重為70%。
2023年,海口市科工信領域9家企業9人入選“南海創新人才”,1家企業1人入選“南海工匠”。全市累計17家製造業企業通過實現ERP系統與海關監管輔助系統的聯網對接,成功獲批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30%免關稅政策試點企業。
2023年,海口市累計獲批省級國際設計島示範基地4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7家;全市13家融資擔保機構新增擔保業務45.59億元,其中為海口市584家中小企業融資擔保26.61億元。
醫療衛生
2023年,海口市(省、市、區屬各單位)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13個。其中,醫院78個(專科精神病醫院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23家,衛生院29家,村衛生室251家,門診部211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865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6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個,健康教育機構6個,婦幼保健院(所、站)7個,急救中心(站)3個,采供血機構1個,計畫生育技術服務機構5個,其他衛生機構14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701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3116人,註冊護士18170人。共有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20260張。其中,醫院17595張,婦幼保健院(所、站)1071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650張,鄉鎮衛生院403張,門診部334張,急救中心(站)7張,其他衛生機構200張。
文化事業
2023年,海口市組織引進各類精品文藝演出200餘場次,滿足不同觀眾對文藝演出的觀演需求。舉辦海口兒童戲劇嘉年華、街頭藝術節、街頭藝人大賽、新春街頭藝術展演、城市雕塑藝術節等活動。特色文化活動豐富多彩,2023(第二屆)海南自貿港國際美術展、2023年(第三屆)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在海口舉辦,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海口“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演出、瓊劇惠民等活動百餘場次。
截至2023年末,海口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545個,藝術表演場館34個,博物館11個,民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4個,文化站43個,公共圖書館5個。全年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9.19%,電視覆蓋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9.14%。公共圖書館藏書量344.92萬冊。
體育事業
2023年,海口市籌備世界沙灘排球職業巡迴賽挑戰賽、亞洲尾波滑水系列賽,全國帆船錦標賽(ILCA4)暨亞運集訓隊選拔賽、全國射箭冠軍賽、中國無人機競速公開賽(海南自貿港站)、中國飛鏢公開賽(海口站)、全國桌球城市挑戰賽等品牌賽事。舉辦國際旅遊島帆船大獎賽海口站總決賽、2023“海口杯”帆船賽、海口市籃球聯賽、海口市鄉村排球賽、海口市青少年三人籃球聯賽,創新組合互動體驗、旅遊休閒、民俗文化等,不斷拓寬民眾參與度和體驗感。積極開展“海口杯”賽車運動嘉年華等活動。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海口帆船帆板訓練基地、中國足球(南方)訓練基地、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海南海口.沙灘排球)等共接待男足國家隊、中國射箭隊、國家帆船帆板隊、中國沙灘排球國家隊、法國沙灘排球國家隊等約29支國內外隊伍總計86233餘人次冬訓。
五源河文化體育中心位於
秀英區長濱路,包含“一場八館”、配套商業、奧體公園場地及
配套設施,是海口市重點項目。其中,一場包括:6萬平方米五源河體育場,
總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共5個樓層,可容納5萬人,是海南省首座可以舉辦
全運會賽事、國際A類賽事的體育場,填補了海南承辦國際一級賽事能力的空白;八館包括:1.2萬人綜合性體育館、2千人國家級游泳跳水館、3千人國家級網球館、3千人沙灘競訓中心、5萬平方米文化展覽館、7千平方米
音樂廳、5萬平方米海口電視台傳媒中心、2萬平方米冬訓基地。
社會保障
2023年,海口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29.44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08.17萬人、工傷保險參保75.54萬人、失業保險參保69.46萬人,各險種分別完成年任務的104.79%、102.53%、102.72%、100.52%;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參保繳費37203人,完成年任務32681人的113.84%。截至11月份,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共減收85469家單位工傷保險費6756.57萬元、失業保險費16712萬元。2023年,累計使用就業補助專項資金17026.94萬元;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3840人次,完成年任務2.2萬人次的108.36%。
2023年,海口市實現社保卡醫保購藥套用,在全市推出“社會保障卡椰城惠享季”和“社會保障卡1分錢乘公交”優惠活動。截至12月底,海口市新增制發社保卡9萬張,海口地區(含省本級)持卡人數達到248.95萬人,電子社保卡人口覆蓋率達到75.33%。
2023年,海口市城鎮新增就業64763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28.63%;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9732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31.98%;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761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58.70%;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879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02.67%。各項指標完成情況較上年度有所提升,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全年創業擔保貸款11.4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4.6%,扶持創業者和企業1439個,帶動11280人實現就業。
交通運輸
公路
鐵路
粵海鐵路:粵海鐵路自廣東省湛江市海安鎮,經 瓊州海峽跨海輪渡到海南省海口市,沿叉河西環鐵路途經澄邁縣、儋州市至叉河車站,全長345千米,與既有線叉河至三亞鐵路接軌。它是中國第一條 跨海鐵路,作為中國建設史上的一項標誌性工程,表明中國在建設跨海鐵路上取得了關鍵技術的突破,填補了多項中國國內空白,標誌著中國鐵路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 |
環島鐵路:海南環島鐵路由 海南東環鐵路和 海南西環鐵路組成,連線海口至三亞,東環308千米,西環345千米,主要運行 動車組,是全球首條 環島高鐵。它的建成,將有利於最佳化產業布局,帶動縣域經濟協調發展;高鐵牽引動力為電力,沒有廢氣排放,能源消費量低,對海南建設生態省和節約型社會將發揮積極作用;大大完善海南旅遊基礎設施,滿足 海南國際旅遊島不斷增長的運輸需求,為海南建成世界級海島休閒度假旅遊勝地提供有力支撐。 | |
港口
海口港:海口港位於海口市,是從事港口裝卸、倉儲、水上客貨運輸、貨櫃運輸、外輪理貨、船舶修理、商業貿易、旅遊、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等多元化的綜合性經濟實體。它屬瓊北地區海口 秀英港、 海口新港、 馬村港3個港口,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其中,海口秀英港是海南省的交通樞紐和客貨集散中心,在中國沿海港口發展戰略中被 交通部列為主樞紐港和海南省國際貨櫃幹線港口,屬國家一級開放口岸。 | |
南港:南港位於海口市秀英區郊區 海口火車站沿濱海西路,沿著濱海西路一直往前走,則可直達 火車輪渡南港碼頭。南港主要開通海口南港至海安北港 粵海鐵路客滾船。 | |
航空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日本侵瓊時,在海口、三亞、黃流建立了飛機場,日軍61航空廠分別在海口、三亞設立分工場和補給工場。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上旬,國民黨民運航隊以海南改設特區地位重要為由,在該市設立辦事處,派范思立任主任,地址設在新華北解放戲院附近,海南交通界會同香港國泰航空公司,經當局及香港政府同意,於1949年12月14日開設瓊港線飛航,1949年10月,中航公司每周有4班水上飛機,飛行澳門、梧州、香港、海南一線。1949年10月19日,中央航空公司增闢瓊暹航線,每周四由該市直飛曼谷。民航大隊每日有班機由該市至三亞,至香港,空軍運輸機也每周一、三由該市開往三亞。國民旅行社每周三、六開辦該市至香港、澳門航線。此外,還開設該市至台北、台南航線。
1950年4月,解放後,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航空兵接管該市機場,為軍用機場。1956年2月起,撥出部分場地作為中國民用航空站,同時,開航客運,該市機場作為軍民兩用機場啟用,稱為海口大英山機場。後由於市區的迅速發展,給機場發展造成巨大障礙。
1999年2月,經中央軍委國務院批准立項建設的新機場——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在美蘭區靈山鎮境內落成,並於同年5月通航,同時,大英山機場停航。美蘭機場是中國國內幹線機場,Skytrax五星級機場,占地面積583公頃,飛行區等級按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制定的4E級標準修建,可滿足波音747-400等大型飛機的起降要求。跑道長3600米,寬60米,一條平行滑行道長3600米,寬44米,配備世界先進水平的二類助航燈光系統,通訊導航設備二類儀表著陸系統,其他航管及機場服務設施也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二期擴建工程項目將新建等級指標為4F的飛行區,新建一條長3600米,寬60米的跑道,2條平行滑行道及聯絡道系統,新建29.6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61個機位的各類站坪,以及GTC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美蘭機場現有航站樓總規模近15萬平方米,包括國內航站樓和國際航站樓,站坪總面積79萬平方米,站坪機位78個。2011年12月26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躋身國內大型客運機場行列。2017年,美蘭機場旅客吞吐量達2258萬人次,在全國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排名中攀升至第17名。
軌交
海口市捷運遠景年共由8條線組成,總長約201.1km,共設定126座車站。
海口市捷運建設規劃編制內容:按國家發改委《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編制和評審要點》內容和深度編制海口市捷運建設規劃,涉及項目選擇、建設規模、規劃方案、工程方案、一期建設等,以及以下9個專題研究的編制工作:⑴客流預測;⑵環境影響評價;⑶社會穩定性評估;⑷用地控制規劃;⑸近期建設線路預可研;⑹交通銜接專題報告;⑺制式選擇專題報告;⑻投融資專題報告;⑼文物保護專題報告。
海口市郊列車總運營長度約為38.054千米,設定6個站點。列車行車間隔為尖峰時段10分鐘、全日平均15分鐘,列車服務時段為每日早6:30分至晚23:00分,列車運行最高速為160千米/小時,構築圍繞主城區的半小時軌道通勤圈,為上班族帶來福音。
站點名稱 | 站點地址 | 列車外觀 |
---|
| | |
| 海口市秀英區南海大道與長濱路交叉口向西約260米處 |
| 海口市秀英區南海大道與海榆中線交叉口向西約300米處 |
| |
| |
| |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海口”一名最早出現於宋代,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意為南渡江入海口處的一塊浦灘之地。海口歷史上隸屬瓊山縣,名稱沿革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瓊州口等。
人文歷史
在悠久的華夏文明中,海南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獨樹一幟,從遠古到現代,她都是中華文明中重要的分支,亦是中國歷史文化精華的一部分。海口市作為海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北枕海安,南近交趾,東連七洲,西通合浦”,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南疆邊陲的海陸交通要衝,重要的港口商埠。人口的遷徙,民族的融合,語言的融通,使其造就了獨特的多元文化。
通行語言
海口市使用語言包括
海南話、
國語、白話、
軍話、
客家話、
閩南話與四川、河南、湖南及其他
地方話和各少數民族話等語種。主要方言為海南話,其中長流地區講長流村話, 東南部的龍塘、龍橋、石山、永興、 遵譚、雲龍等鎮及鎮轄的部分村莊講臨高羊山
土語。
當地居民使用的
漢語方言為
海南話(英文:Hainanese),起源於古
閩南語,是由古代
福建閩南地區移民在向海南島遷徙的過程中,隨之帶來的一種方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又不同程度與當地其他漢族方言及
少數民族語言產生相互影響,從而造就了它的獨特性。由於海南島特殊的
地理位置,使得海南話受外界語言干預較少,讓大量
古漢語元素得以完整保存,可謂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在海南全境,海南話的使用人數約有600多萬,約占全省總人口的80%,若加上海外瓊籍華人,實際使用人數近1000多萬。
傳統民俗
由於
海南全省是由
海南島及
中沙群島、
西沙群島和
南沙群島組成,無一管轄區域涉及到大陸,因此,自古以來,海南當地人就習慣把島外所有地區統稱為“大陸”,其作為一個約定俗成的地理名詞,不具備任何政治意涵。
公期
“
公期”是海口的一種
地方文化習俗,亦被稱為“軍坡”,是一種年度區域性廟會祭神活動。
鬧軍坡,過公期,意願是民生熙和,願景是時和世泰。唯其如此方能安居樂業,唯其如此才能肆意狂歡。廟會狂歡,遊人熙然而笑,兒童嬉然而鬧,一派熙熙攘攘的歡樂圖景。這是民望所歸,是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生活追求。
換花節
“
換花節”起源於“換香節”,海口在唐末時就已存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張燈結彩、普天同慶的換香活動。“換香”蘊含著當地老百姓互換香火,有換吉納祥,發財旺丁的寓意。後來出於節慶安全考慮,1984年,海口民間將“換香”習俗改為“換花”,“換花”逐漸成為人們元宵
鬧春的主要活動,並演變成年輕人追求愛情的新習俗。
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
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是由
海南省人民政府和
國家旅遊局共同主辦的全省
性旅遊節慶,於每年的12月舉行。作為特別策劃的旅遊節慶活動,該節的特點是“旅遊搭台,唱旅遊戲”,塑造了海南“歡樂海島、度假天堂”的
旅遊形象。歡樂節在全省各市縣舉行,各地不同特色的活動,讓國內外遊客可以有多樣的遊玩選擇和暢快的遊玩體驗。
文化遺產
風景名勝
人文古蹟
海口市有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的古代軍事遺址——明代
海南衛所在地城門樓的
府城鼓樓,為紀念明代名賢
王佐而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的
西天廟,為紀念
冼英而始建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的
冼太夫人廟,為紀念明代清官
海瑞而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的
海瑞墓園,為培養海南子弟而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的
瓊台書院,為紀念被貶謫來海南島,傳播文化推動海南
文化發展和交流的唐代名臣
李德裕和宋代名臣
李綱、
李光、
胡銓、
趙鼎而始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的
五公祠,為抵禦外侮而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建成,與天津
大沽口、上海
吳凇口、廣州虎門炮台並稱中國清末四大炮台的
秀英炮台等歷史古蹟;有始建於民國八年(1919年)的
馮白駒故居,有民國十五年(1926年)6月召開的
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為紀念孫中山而始建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的中山紀念堂,為紀念長期堅持瓊島革命鬥爭和英勇渡海作戰解放海南犧牲的2萬多烈士而建於1954年4月的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為紀念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瓊崖紅軍改編為抗日獨立隊而始建於1952年的
瓊崖紅軍雲龍改編舊址,為紀念解放海南渡海作戰英雄烈士而建於1957年的
金牛嶺烈士陵園,為紀念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赴瓊指導武裝鬥爭而英勇就義的中共廣東省軍委書記李碩勛而建於1986年的李碩勛烈士紀念亭等革命名勝。
景區景點
景點簡介 | 實景圖 |
---|
海南省博物館:坐落於海口市 瓊山區國興大道68號,館區總面積達44500平方米,展廳面積約12000平方米,地下庫區約9300平方米,館藏文物約25000件(套),是海南省地方歷史與藝術綜合性博物館,為 國家一級博物館。自2008年開館以來,海南省博物館因其造型獨特,展覽豐富,多層次、全方位地展示了海南本土的歷史文化魅力和獨特的歷史文化氛圍,已成為省會海口乃至海南全省的一道亮麗人文風景線。 | |
環球100:長影海南“環球100”主題樂園坐落於海口市 秀英區椰海大道100號,總建築面積168667.66㎡,由票務區、荷蘭區、中國區、德瑞聯合區、英國區、西班牙區6大園區組成,依託長影深厚的電影文化底蘊,邀請世界頂尖設計團隊主持規劃,原汁原味展現各國人文藝術與建築特色。園區遊樂項目全部採用業內最先進的影視特效技術,娛樂設備由美國、英國、義大利等國量身定製打造,共同鑄就世界級電影娛樂王國。 | |
海口騎樓老街:主要分布於海口市區的得勝沙路、文明東路、中山路、博愛路、長堤路等幾條老街區,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始建於 南宋,已有700多年歷史。2009年6月10日,在由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主辦的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中,騎樓老街憑藉其極富中西特色的建築風格和歷史風味的文化底蘊榮獲首批十大“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 |
萬綠園:位於海口市填海區的東部,濱海大道的中段,總面積1070畝。萬綠園獨具熱帶海濱特色和生態風景園林特色,將藍天、綠水、原野、現代化高樓融為一體,園中栽種了近萬棵以椰子樹為主的熱帶和南亞熱帶觀賞植物數百種,充分體現了熱帶風光、海濱特色、國際化旅遊城市的特點。是海口市最大的開放性熱帶海濱生態園林風景,風光宜人,當之無愧成為遊人和海口市民休閒運動的好去處。 | |
五公祠:又名“海南第一樓”,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海口市 國興街道,這片木建築群始建於 明朝萬曆年間, 清朝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紀念的是唐宋兩代被貶職而來海南的五位名臣: 李德裕、 李綱、 趙鼎、 李光、 胡銓。五公祠中的各個古蹟既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又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蔚為“瀛海人文”之壯觀。近旁有學圃堂、五公精舍、觀稼堂、蘇公祠、拱橋、荷池、風亭、瓊園等,構成了一組風雅別致的古建築群落。 | |
海瑞墓園:位於海口市丘海大道39號,占地面積76畝,1996年11月經 國務院批准,成為第四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是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瑞墓園始建於明朝萬曆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 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督修建以紀念清官 海瑞的剛正不阿,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整個墓園,鳥語花香,流水潺潺,綠草如茵,蔥鬱蒼翠的椰樹、松柏、綠竹四季常青。陵園內有海瑞文物陳列室,供人瞻仰。 | |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務院於1986年7月批准建立的中國第一個國家級 紅樹林類型濕地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入 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06年被國家林業局評定為示範保護區。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東北部,地處海口市三江農場、三江鎮、演豐鎮交界處,是以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和鳥類為主的自然保護區,風光秀美,令人神往。保護區總面積3337.6公頃,其中紅樹林面積1578.2公頃,灘涂面積1759.4公頃。 | |
假日海灘:於1995年7月開業,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地處海口市西海岸濱海大道一側,是一個集陽光、海浪、沙灘等元素為一體的濱海旅遊休閒勝地。景區跨度綿延長達6千米,左側是蔥翠的林麻黃林帶,右側是碧波萬頃的瓊州海峽,海面船隻穿梭,犁銀濺玉。這裡陽光、海水、沙灘、椰樹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面。整個景區由海灘日浴區、海上運動區、海洋餐飲文化區和休閒度假區四個部分組成。 | |
| |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是中國首家集珍稀野生動植物科普博覽、保護繁殖、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地處海口市 東山鎮。景區全景式地展現了島嶼熱帶雨林野生態系統,是濃縮海南島動植物精華的天然博物館。景區占地面積1500餘畝,奇禽異獸達200多種,4000多頭(只);珍稀植物有280科,700多品種,森林覆蓋率高達99%,一派自然和諧、萬物昭蘇的 熱帶雨林野生生態景觀。 | |
馮小剛電影公社:位於海口 觀瀾湖旅遊度假區,是觀瀾湖集團攜手 馮小剛和 華誼兄弟公司投資的電影主題旅遊勝地,總投資55億元,總占地面積1400畝,以馮氏系列經典電影場景為建築規劃元素,打造綜合娛樂街區,呈現上世紀百年間的中國城市街區風情,包括1942民國街、社會主義老北京街和南洋街3條大街。園林景觀區、8000平米、5000平米、3000平米的四個電影城,以及3棟影人公寓、制景車間在內的影棚相關配套。 | |
狂野水世界:位於海口 觀瀾湖新城,總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威秀主題公園旗下的著名水主題公園品牌,娛樂項目包含大水環、疾馳競賽滑道、高速下落滑道、響尾蛇/巨蟒滑道、4人線性滑道、深淵/家庭大滑板、兒童滑道、水上過山車、大水寨、衝浪池、懶人河、衝浪模擬器等總計14種大型水上娛樂設備組合以及30餘個不同的滑道。項目驚險刺激,為渴望新娛樂生活方式的消費者帶來獨特風格品味的水上體驗。 | |
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位於海口市 美蘭區江東大道,總投資114億元,是海南省“十三五”重大項目,項目以“立足海口、輻射海南、服務全國、對接國際”為定位,按照“三區一中心” 的公園規劃開展建設,即國家級熱帶農業示範區、熱帶農業休閒旅遊體驗區、農墾改革試驗區和熱帶農業國際合作中心。現已經建成並開放的景點有西入口服務區、高山村、農業夢工廠、新果園、共享農莊、共享菜園等。 | |
馮塘綠園:是一個集田園風光、古村歷史文化、國防教育基地、休閒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生態文明旅遊地,亦是海口 鄉村旅遊的新亮點。其位於海口市秀英區 永興鎮馮塘村,距海口市區26千米,約40分鐘車程,交通十分便利。園區以馮塘村為根基、以橄欖園為核心,在2500多畝的範圍里,圍繞茂密的 熱帶火山雨林和繁茂生長的橄欖林,開闢出龍棲谷、橄欖園、景觀大道、古村、荷花塘等五大主題景觀。 | |
特色夜市
夜市出現於唐朝,現今所指主要為於夜間做買賣的市場,商販多以販售雜貨、飲食小吃、遊戲等項目為主,已成為城市特色的重要展示視窗。夜市常是許多熱帶、
亞熱帶地區的重要觀光景點,亦是
海南島居民日常生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元素。
特產美食
特產
特產 | 介紹 | 圖片 |
---|
珍珠 | 珍珠是一種古老的 有機寶石。主要產在 珍珠貝類和珠母貝類 軟體動物體內,由內分泌作用生成的含 碳酸鈣的礦物( 文石)珠粒和大量微小的文石 晶體集合而成,種類豐富,形狀各異,色彩斑斕。海南省管轄的南海海域盛產珍珠,它與生俱來的高雅氣質,象徵著健康、純潔、富有和幸福,自古以來為人們所喜愛。 | |
---|
黎錦 | 黎錦古稱“ 吉貝”布,是黎族人採用 木棉花 蒴果內的棉手織出的一種特色花布,遠在春秋時期就負盛名,也是中國最早的 棉紡織品。它製作精巧,色彩鮮艷,富有誇張和浪漫色彩,圖案花紋精美,配色調和,鳥獸、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紡、織、染、繡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黎錦光輝艷若雲”就是古人對 黎族織錦工藝發出的由衷讚美。 |
---|
椰雕 | 椰雕是以 椰殼、 椰棕、椰木為原料,用手工雕刻成各種實用產品和造型藝術品。椰雕因舊時官吏常以它進貢朝廷而得“天南貢品”之譽。椰雕工藝品樣式新穎,造型古樸,畫面 雅致,質地輕巧,融觀賞性與實用性於一體,具有濃郁的海南風格。 雕刻工藝包括有平面浮雕、立體浮雕、通花浮雕,還有帶棕 立體雕刻和貝殼鑲嵌雕刻等多種手法。 |
---|
珊瑚盆景 | 珊瑚盆景是海中奇珍,產於 熱帶海洋,人稱“海石花”。其實,它既不是植物,也不是礦物,而是無數 珊瑚蟲(一種生活於熱帶海域裡的 腔腸動物)的遺骸集結而成的化石,在海中天然長成,奇形怪狀,美妙絕倫。白者勝雪、紅者如血、綠似翡翠、黃色類金。 |
---|
蝶畫 | 畫材取於蝴蝶之翅,利用其獨特的花紋,採用特殊工藝拼貼而成,有油畫、國畫、水粉效果的 工藝畫等類別。起初, 蝶畫的製作技法僅在宮中傳承,後被滕王府幕賓梁太尉流傳至民間。蝶畫由純 手工製作,原料珍貴,風格獨特,自成一派,屬於高檔藝術品,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曾被 故宮博物館收存館藏。海南民間藝術家製作的蝶畫共有200多種規格和樣式可供選擇,品類豐富。 |
---|
美食
美食 | 介紹 | 圖片 |
---|
清補涼 | | |
---|
椰子雞 | 椰子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餚,用 椰子和嫩雞蒸煮而成,口味鹹鮮,椰味芬芳,湯清爽口,有益氣生津的效果。 | |
---|
海南粉 | 海南粉是海南米粉大家族中的鼻祖,米粉與十幾種色味獨特的佐料醃製而成的。相傳明末有一位陳姓的住戶遷居 澄邁老城,以加工米粉為業。由於生意好,拜師學藝者眾多,海南粉便遍布全島。《 正德瓊台志》記載,當時全島共有121個較大的 墟市,都設有海南粉加工作坊和小攤。人們俗稱的海南粉也叫海口醃粉。 | |
---|
老爸茶 | 老爸茶,是海口市的特色茶文化,起源於西方,西方人喜歡在閒適的時間喝點加糖或是 淡奶的紅茶,配以西點。後來這些習慣傳到了 新加坡、馬來西亞等 東南亞國家及香港澳門等東西方 文化融合的地方,而在這些地方,當時聚集著許多從海南島出外謀生的海南人,在回鄉時也將這些生活習慣帶回了海南。 | |
---|
對外交流
領事機構
領事機構 | 領區範圍 | 設館時間 | 地址 |
---|
| | | 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濱海大道77號中環國際廣場8樓808室 |
友好城市
合作聯盟
榮譽稱號
榮譽稱號 | 授予單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 |
2022年6月,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