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振郡
- 時間:唐武德五年(622)
- 地點:今三亞市西北
- 別稱:崖州
大業三年丁卯(607)改崖州為珠崖郡,後又析西南地區置臨振郡。臨振郡領延德(治今樂東黎族自治縣西南)、寧遠(治今三亞市西北)、澄邁(治今澄邁縣東北)、昌化(治...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臨振郡為振州,治寧遠縣(治今三亞市西北)。振州領縣四:寧遠,延德,臨川,陵水。屬嶺南道。天寶元年(742)改振州為延德郡。乾元元年(758...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臨振郡為振州,增置臨川縣,領縣四:寧遠、延德、臨川、陵水。寧遠、延德隸屬之。貞觀二年(628年),析延德縣,置吉陽縣。天寶元年(742年)...
隋大業六年(610),朝廷析海南島的西南部地區,在臨振縣的基礎上,設立臨振郡。唐武德五年(622)改臨振郡為振州,下增設臨川縣;貞觀二年(628)析出延德縣的一部分...
大業六年(610年)庚午,又將原二郡改置為珠崖、儋耳、臨振三郡。儋耳郡治所在義倫縣(治今儋州市西北)。海南島共設兩郡(珠崖郡、臨振郡)十縣,珠崖郡治設...
武德縣 公元607年 隋代-唐代 臨振郡 珠崖郡 共15年 提倡武備,以武德治縣 平昌縣 公元622年 唐代 崖州 共5年 意為和平安定,繁榮昌盛,取“平昌溪”得名 文...
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伏波將軍路博德受武帝之命,平定百越、南海後,在海南設珠崖、儋耳兩郡,其中珠崖郡所轄的五縣之一臨振縣,縣治就選址在“龍盤鰲居...
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伏波將軍路博德受武帝之命,平定百越、南海後,在海南設珠崖、儋耳兩郡,其中珠崖郡所轄的五縣之一臨振縣,縣治就選址在“龍盤鰲居...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海南設崖州都督府總管崖州(原珠崖郡)、儋州(原儋耳郡)、振州(原臨振郡),南海諸島列入崖州都督府所轄疆域,隸屬於振州,正式確立中國...
隋大業三至六年(607年~610年),隋煬帝在海南島上置珠崖、儋耳、臨振3郡,南海諸島歸臨振郡轄。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海南設崖州都督府總管崖州、儋州、振...
[1] 初,海南島環島已建置有北部的崖州、西部的儋州、南部的振州(今三亞市),振州,前身為臨振縣,隋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增設臨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
武德縣 公元607年 隋代-唐代 臨振郡 珠崖郡 共15年 提倡武備,以武德治縣 平昌縣 公元622年 唐代 崖州 共5年 意為和平安定,繁榮昌盛,取“平昌溪”得名 文...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崖州為珠崖郡,又析西南地置臨振郡,同時以漢至來縣地析置義倫、昌化、吉安三縣,昌化、吉安設在本縣境內。...
漢代在現在的三亞市崖城鎮設立了珠崖郡治,隋設臨振郡,唐代改為振州。宋代成為我國最南端的地級規模的州郡。因其遠離帝京、孤懸海外,自古以來三亞一直被稱為“...
大業六年(610年),析出珠崖郡一部分,增置儋耳郡、臨振郡2個郡。珠崖郡移治所在舍城縣顏村(今海口市瓊山區靈山鎮多呂村)。唐武德五年(622年),改珠崖郡為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