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八音器樂

海南八音器樂是海南主要的本土器樂,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八音器樂
  • 原產地:海南
  • 榮譽: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概況,歷史淵源,傳承譜系,

概況

序號:75;項目名稱 :海南八音器樂;項目類別:傳統音樂(民間音樂);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海口市;編號:Ⅱ-44。
海南八音樂是海南主要的本土器樂,因採用八大類樂器演奏而得名。八大類樂器為:弦、琴、笛、管、簫、鑼、鼓、鈸。大部分來自民間的傳統樂器,為民間藝人所創造,具有濃郁的海南特色,如花梨木製作的嗩吶,椰子殼製作的椰胡,竹管制作的春封、調弦,竹製的簫、喉管,木製的子鼓、梆板等。海南俗稱的八音樂既包括樂器、樂曲,也包括樂隊。

歷史淵源

根據有關記載,公元七世紀唐代起海南就有八音性質的器樂活動,明代已十分成熟。
明代海南瓊山縣(今屬海口市)就出了一位熟操八音而聞名京城的音樂家汪浩然,他在成化年間(1465-1487),與兒子晉京,同選為宮庭樂師,著有《琶瑟譜》3卷、《八音摘要》2卷,二書均收入清代《四庫全書》。海南八音樂在清代、民國以及解放後都盛行,流行海南島,並隨著瓊僑的腳步走向東南亞各國。
在歷史上,八音曾經兩度遭到浩劫。一是民國二十八年,日本入侵海南以後,實行“三光”政策,人民流離失所,土戲班停鑼息鼓或遠走東南亞,廣大城鄉民間樂社隊癱瘓,弦斷管破,鑼罷鼓停。僅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瓊崖紅軍和各縣赤衛隊所在的農村根據地,還組織一些八音隊配合進行革命宣傳。抗日勝利後,八音社隊又得以復興,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海南各大村莊,幾乎村村都有八音社隊,當時瓊山縣的靈山地區就組織有八音隊200多支。
在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八音”被視為“四舊”、“毒草”橫掃,八音再度遭到沉重打擊。
海南八音樂曲豐富,按習慣分為大吹打、鑼鼓清音、清音和戲鼓四類,目前收錄有歷史遺傳下來的樂曲達500多首。有漢唐以來我國古音樂的遺韻,有很高的音樂研究價值。它植根在民眾之中,鄉土氣息濃郁,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形式,是農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傳承譜系

海南八音多數是靠家族傳承,加上演奏樂器稀少,又有一定的技術要求,並不能像民歌一樣眾口皆宜,懂八音創作和演奏的人本來就少,師傅少,徒弟少,讓八音面臨失傳的危險。再由於農村的村民忙於各自生計,沒有多少閒散的時間操練八音樂,特別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農村大批青年外出經商、打工,也就告別了海南八音,使得八音隊伍青黃不接。同時,時尚文化的衝擊,傳統八音的欣賞人群流失,青年人對八音樂逐漸失去興趣。八音樂器、樂曲都有失傳之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