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

十番

十番又稱十盤,十番鼓,社盤,石磐,是福建,江蘇,廣東等地古老的民樂,是古代皇帝舉行大型慶典的宮庭音樂,又是寺院道觀用來祭祀的古音樂,是集打擊樂與吹奏樂為一體的交響樂,原以打擊樂為主,鑼鼓和絲竹合奏比較晚,其打擊的方法別具一格,只敲擊每節的第一個音節,其音調古樸、和諧、明快、熱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番
  • 又稱:十盤,十番鼓
  • 音調特點:古樸、和諧、明快、熱烈
  • 流行區域:福建,江蘇,廣東等地
名詞介紹,安頭十番,閩西客家十番,福州茶亭十番,蘇南十番,天津十番,介紹,演奏團體,莆田十番,曲目,演奏形式,行奏姿態,演奏風格,演奏特點,十番班,遂昌十番,

名詞介紹


“十番”又稱“十班”“集番”、“協番”等,樂隊由約十種樂器組成,包括管樂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三大類。它是一種民間音樂,原用工尺譜記錄,不能演唱,但可以吟誦,以行進式演奏為主,主要用於祝賀迎親、壽宴、生日、金榜題名等喜事。2006年, 福建省龍巖市參與申報的“十番音樂(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及福建省福州市參與申報的“十番音樂(茶亭十番音樂)” 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入選項目名稱“十番音樂”,傳統音樂項目類別,序號75。 2008年,江蘇省淮安市申報的“十番音樂(楚州十番鑼鼓)”、江蘇省 江都市申報的“十番音樂(邵伯鑼鼓小牌子)”、浙江省杭州市申報的“十番音樂( 樓塔細十番)”、浙江省 遂昌縣申報的“十番音樂(遂昌崑曲十番)”、福建省莆田市申報的“十番音樂(黃石慧洋十音)”、廣東省佛山市申報的“十番音樂(佛山十番)”、海南省海口市申報的“十番音樂(海南八音器樂)”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入選項目名稱“十番音樂”,傳統音樂項目類別,序號75

安頭十番

豫西十番,主要是澠池縣東安頭村,傳說十番是唐代從宮庭流傳出來,當年三朝宰相姚崇回家養老,皇帝特批可以在家演奏十番音樂,東安頭村大多是姚姓,所以流傳至今,曲目目前保留的只有《壯士出征》《孔子哭顏回》《大仕朝元》《小仕朝元》《蘇武牧羊》《黃帝坐車輦》《誓》等十幾個左右,其演奏主要樂器有大小雲鑼10個,以自然7個音階置於帶手柄的專用盤,以表金石之聲,所以,也叫十盤,以10個雲鑼命名。管子一個領路,雲板2副擊節,中低音笙各2盤,竹笛4根柔聲。主要演奏一些古老曲牌,演奏定調為古樂凡字調即現在的BE調,過去演奏員都用工尺譜,現在用簡譜。工尺譜是上一四合凡工尺。其中四五不分,合六不分,只以高低音區別,曾經多次參加過省市縣民間藝術演出。2011年被三門峽市和河南省錄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閩西客家十番

據有關史料記載,“十番”在閩西至少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主要流傳於閩西客家的永定、長汀、連城、上杭、武平等縣。如今,十番音樂已與閩西漢劇、土樓營造技藝一起入選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據《永定縣誌》記載,“十番”在永定盛行時是明末清初時期。數百年過去,永定的“十番”已大多失傳,只有培豐鎮還偶可聞其音見其影,其中又以大排村的“大排十番”最為完整。就其使用樂器而言,“大排十番”正好包括管樂器(如笛子、夢管)、弦樂器(如二胡、三弦)和打擊樂器(如拍板、金鐘)這三大類;就其曲調而言,“大排十番”是一部完整的民間樂曲集,包括慢板曲六首、中板曲六首、快(緊)板曲四首,總計十六首。在演奏前還有專門一曲《八板頭》供各種樂器定音和弦之用。演奏時,一般先奏慢板曲,接著奏中板曲,再奏緊板曲,欲結束演奏時,則奏《清板》或其後半段。
現在培豐能識十番調工尺譜的人寥寥無幾,現已年屆古稀的大排退休教師簡慶祺是其中之一。他自幼受父親簡澤恭影響,喜歡吹拉彈奏,在龍巖師範就讀時精通了五線譜。有感於大排十番音樂面臨失傳,演出一場正規化的“打十番”需要組織全鎮五六個村的民間音樂愛好者,他心急如焚,於1991年開始,一邊上班,一邊著手整理大排十番曲調。他父親有一本《大排十番十六首》工尺譜原稿,而且精通十番調,使簡慶祺受益匪淺,但1993年父親突然撒手人寰,使整理工作一度陷入了困境。無意間,簡慶祺從電視節目中獲悉,中央文化部將花十年時間“搶救古文化”,這一訊息令他重拾信心,重新開始了艱難的整理工作。為承前啟後,弘揚民間藝術傳統,他在整理過程中儘可能添加“花子”,使初學者一奏即成。
2004年10月,簡慶祺自費出版印刷了300本集工尺譜、簡譜與五線譜於一體的《大排十番十六首》,免費用於交流。這本曲譜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大排五音調》是其中的代表曲;具有地域性,以前全部由大排村人演奏;並經專家鑑定,具有完整性與準確性,具有相當的出版價值。
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拯救十番音樂,今年9月,在簡慶祺等音樂愛好者的發起下,一支由15人組成的培豐十番隊成立了,並在鎮、村支持下於國慶節成功進行了首場演出。但是受場所、經費等的限制,樂隊的排練時斷時續,最主要的是隊員中最年輕的也已近花甲,而當地十番音樂的年輕愛好者為數極少,能演奏者更是鳳毛麟角,十番音樂正面臨後繼無人和最終失傳的危險。
值得一提的是近五六年來,培豐鎮文溪村的殘疾人鄭日炎一直為保護十番音樂時常召集琴友一起吹奏,逢重大節日舉行慶祝活動,並主動出資為大家的膳食買單。現在培豐十番隊最希望的是縣、鎮、村各級政府都能夠充分重視十番音樂的傳承與振興工作,每年能夠撥出適量資金,添置若干樂器,確定演奏地點,正常地開展活動,為永定在新農村建設中傳播文明鄉風發揮積極的作用。

福州茶亭十番

茶亭十番音樂發源於福州市台江區的茶亭街。據清乾隆年間鄭洛英《恥虛齋詩抄》中的《榕城之夕竹枝詞》記述:“閩山廟裡夜入繁,閩山廟外月當門。檳榔牙齒生菸袋,子弟場中較十番。”由此可見,當時十番音樂在福州民間受歡迎的狀況。很早以前,福州民間盛行舞龍燈。後來為龍舞伴奏的打擊樂逐漸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它使用的樂器有狼杖、大小鑼、大小鈸等五種。人們為了避免五件樂器組合的單調性,在其中加進管弦樂器笛子、逗管、椰胡等,同時還加進了清鼓和雲鑼。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種管弦樂器皆配以雙數,形成雙笛、雙管、雙胡,共約十種,樂隊即由此基本成型。
茶亭十番音樂的代表曲目有《秦樓月》、《水底天》、《蓮花冊》、《雁來雲》、《石榴花》等。
茶亭十番音樂不僅流行於福州市內,也流行於福州周邊農村及福州下屬的六區七縣,還流傳到寧德、建陽、南平、古田、福安、柘榮、霞蒲等地。
茶亭十番音樂的演奏形式分為坐奏和行奏兩種,其演奏位置的排列十分講究。茶亭十番音樂主要用於迎神賽會和百姓婚喪嫁娶及家宴等民俗活動中。曲牌大多表現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或體現一定的意境,或描述古老的傳說故事。

蘇南十番

蘇南十番,俗稱“打十番”,它本源於明中葉萬曆年間的蘇州,清乾隆年間在民間流傳最盛,那時稱“蘇南十番”或稱“江南十番”。
蘇南十番蘇南十番
後根據天津人的欣賞習慣和演唱風格,出現了一些與江南十番不同的套曲,當時叫“北十番”。隨後,天津十番開始流行,且北昆(十番樂曲是從崑曲中挑選的)的戲班在津眾多,從而使這一民俗音樂逐漸成為中國獨具一格的民間音樂。?十番,是中華民族樂曲中一種優秀的傳統樂種,是打擊樂與管弦樂為一體的變響音樂。其打擊方式方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的鑼鼓經。其管弦樂的樂曲,多取元曲及崑曲的曲牌選段或選句。音韻清脆、幽雅宜人,更富於月夜、水濱、園林等幽靜的地方演奏。
十番所用樂器,可分為打擊樂器和管弦樂器兩大類。打擊樂器最豐富,包括鑼、鼓、鈸、鈴等。鑼有大鑼、中鑼(亦稱文鑼)、手鑼(亦稱镟子)、湯鑼、雲鑼、馬鑼、鏜鑼等大致有10種(最大的60—70公分,最小的為10公分);鼓有大鼓、堂鼓、板鼓(俗稱單皮鼓)、盆鼓、懷鼓等;鈸有小鈸、水鈸、齊鈸、蒲鈸;此外還有星鈴(又叫星子、碰鐘)、水鑔、梆子、檀板、大小木竽等。
管弦樂器包括管樂器和弦樂器。管樂器有笙、管(又稱雅管)、笛、簫、嗩吶、海笛和喇叭。弦樂器有琵琶、南弦、提琴(中國提琴)、雙清、京胡、南胡、板胡和樂琴等。
以上樂器達30餘種,所以演奏時,需要人手多,但也可酌減。

天津十番

介紹

天津十番,原有三四十套樂曲。200年多來,經歷代相傳,並從中精選出12套。計有粗十番(即打擊樂)4套,包括《小嘉興》、《伙鑼鼓》、《兩來船》、《錦堂春》。其中《兩米船》有4套,一會兒合奏,一會兒單奏;花十番(即笛十番、笙十番、嗩吶十番)4套,包括《大嘉興》、《元宵樂》、《下西風》、《金山寺》、細十番(用絲竹樂器)4套,有《松竹梅》、《錦上花》、《一串珠》、《爇沉檀》。除這12套為主外,還有三套,即《太平元月》、《鬧龍船》和《千狐月夜》,總計在天津流傳15套。每曲之曲文相當長,可演奏半小時左右。十番的主要曲牌有《破布衫》、《品令》、《貨郎兒》、《家醜》等百種。天津十番為純器樂演奏,1個人1個樂器,一場演出多為二三十人,少則十幾人。
天津十番中的絲竹樂曲最為獨特,曾參加展播,並獲獎。它是從天津的說唱音樂,即靠山調、時調等民間小曲基礎上演化而來,用該類樂器演奏的《春柳》,一般為十番演出的開場音樂,很有特色。
舊時,十番著名的演奏團體有三大樂社和七小社。三大樂社,即集雅社(1870年——1901年)、美善社(1891年一1920年)和四如社(1921年——1985年)。這三大樂社成立和結束時代並不銜接,中間曾有三代人,同聚一堂,共同演奏之時。七小社,即社會教育辦事處、嚴氏(即嚴范孫)十番會(為家庭組織的)、南開中學十番組(系南開中學業餘組織)、天津女子師範學校十番組(系女師業餘組織)、勤敏女子十番組、綠蕖畫會十番組、音樂傳習所十番組。七小社均為期不長。

演奏團體

四如社是天津十番規模最大且活動時間最久的演奏團體。成立於民國十年(1921年),是天津名流李謹權先生為了保存傳統優秀民族音樂,在其家中(城內項家胡同)成立的。社員多為學校教師和銀行公司職員。在六十多年的活動中,曾因軍閥混戰和“七七事變”等原因,三起三落。活動地點先後在李志道家、金贊周家(城內羅家橫胡同)、李尚勖家(現唐山道郵電學校)、楊雲清家(宮北大街長源楊宅)等處。先後聘請的老師有周芝田、金贊周和李尚勖。據張燾《津門雜記》卷中“四月廟會”講道:“縣城隍廟賽會,戲台純用燈嵌,晚間請有《十番會》同人,在縣城隍廟戲台上奏古樂數曲,隨有崑曲唱和,皆舊家讀書人也。”此事刊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所記是鹹豐、同治以來的事。
由於十番社員大多為士紳階級和知識分子,學習十番音樂,純粹為了消遣自娛,不以演出為業,非有特殊情況,隆重邀請,輕不露演,演出次數很少。最為壯觀的一次演出是民國十二年(1923年)在北門外估衣街,由華竹綢布莊的王華甫及徐華民兩位經理,為慶祝上元佳節,特邀集雅杜、美善社、四如社等會員30餘人,前來演奏十番。演出以集雅、美善老前輩領導,以年輕的四如社社員為骨幹,曾演出了《大嘉興》、《元宵樂》、《下西風》、《金山寺》等火熾套曲,以及《錦堂春》、《伙鑼鼓》、《小劉嘉興》等。他們每日輪流演奏至午夜,一連3個晚間,都是興致勃勃,盡情歡樂。街上遊人,如山似海,熱鬧非凡。
此外,還先後在南開中學及名畫家陳恭甫聯合舉辦的“丙寅菊花音樂會”、由天津基督教青年會主辦,民國25年(1936年)在戈登堂演出的“國際音樂會”、南開大學於民國26年(1937年)5月在秀山堂舉行的“春季音樂大會”(此次將《十番》列為大學音樂會中主要節目之一)、1958年在水上公園舉行的“慶祝國慶遊園大會”、1963年在音樂廳,由音協古樂研究會領導的“天津第二屆音樂周”及1982年舉辦的“海河之春”等活動中演出。1956年天津南市廣播電台曾錄製並廣播了3套花十番,即《大嘉興》、《元宵樂》和《下西風》,但於60年代中期丟失。1964年,由北京民族音樂研究所楊蔭瀏先生派人來津,錄製了《大嘉興》、《元宵樂》、《下西風》、《松竹梅》等8曲,後經於敬慕轉錄,可作資料。由於當時錄音條件差,故音響效果不甚理想。
時至今日,仍有民眾藝術館和音樂學院等專業人員會演奏十番,並能演出。

莆田十番

簡介
黃美雲與涵江區集友十番樂團表演黃美雲與涵江區集友十番樂團表演
莆田“十番”,又稱“十音”。“十番”原來所用的樂器有:笙、簫、曲笛、四胡(四根弦)、碗胡、老胡、琵琶、三弦、八角琴、單皮鼓、檀板、雲鑼等。樂器一般都要雕鳥嵌花,油漆貼金。“十番”班的演奏是由十人組成,樂器包括:梆笛2把、尺胡3把、老胡1把(定為1~5弦)、八角琴和小三弦各1把、雲鑼1架(由1個人敲擊)。由於受莆仙戲曲的影響,在明代民間已有“十番”演奏活動,至清代、民國時期頗為盛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十番音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而盛衰起伏。1959年後,樂器定弦比原來提高一個全音。“十番”由師父演奏老胡,控制節奏演唱(俗稱“掌曲”)。

曲目

“十番”的曲目豐富多彩,最獨特的曲牌是《北台妝》;其次是《鷓鴣天》(俗稱“風和子”),大量的曲牌與莆仙戲有密切關係。其旋律由於長期經器樂演奏和藝人的改編,已逐漸向器樂方面發展,有些曲牌還被莆仙戲所吸收運用。“十番”曲牌共有200多首,如《桂陶金》、《蠻江令》、《犯泣顏回》、《二犯普天樂》等。“十番”的演奏曲目往往是由許多曲牌聯綴組成“套曲”聯奏,甚至摘取莆仙戲的古老名劇中的一折戲,把許多曲牌聯奏,稱為“曲派”,如《訪友》、《弔喪》、《百花亭》等。此外,也有吸收外來曲目,如《秋江引》、《北耍孩兒》等。

演奏形式

“十番”的演奏形式有行奏與坐奏兩種。坐奏的形式不拘,常見是八字形排列;行奏的隊形有著固定的位置,演奏者分每二人一行,如果是晚間行奏,有一位兒童提燈引路。其演奏隊如下:
燈,雲鑼,飄笛,尺胡,尺胡,小三弦
燈,四胡,飄笛,尺胡,老胡,八角琴,架旦

行奏姿態

“十番”行奏的姿態也很講究,弓法要統一,步伐要整齊,腳步是向左右邁開八字步,動作幅度大而移步小,每步必須踩上節拍,演奏者穿著整潔,風度瀟灑,樸實大方,熱情洋溢,藝術感染力強。

演奏風格

“十番”的演奏風格節奏明快,熱烈歡騰,但也有速度徐緩,幽雅抒情的。特別是從20年代之後,莆田縣黃石鎮後洋村著名“十番”師父高仔、華亭鎮霞皋村鄭天飛和仙遊東門的林啟森等為代表的改革者,致力對樂曲加工潤色和運用專用復調、轉高速等手法,使旋律更加華麗流暢。如“北台妝”的各樂段採取連續向下屬轉調手法,轉了七個調門。在演奏上強調抑揚頓挫,停聲待拍;在速度變化上也作精心安排,疾、徐、散、整具有鮮明的對比,使曲情動靜相兼,跌宕起伏,妙趣橫生,引人入勝。

演奏特點

“十番”樂器演奏特點是:笛子強調吐音和滑音抹奏;拉弦樂器在演奏輕快熱烈的曲調時,突出短弓和弓奏法,在演奏徐緩抒情的旋律時,注重小三度的上、下滑音;彈撥樂器運用“三、五、七”節奏模式為基礎,衍變出多種同音重複的節奏型,具有獨特風格。又由於各種樂器的定弦加工潤色,常有你繁我簡,我進你出,相互讓路、嵌檔的情況。

十番班

“十番”班是一種業餘的或半職業性的民間音樂社團,其成員絕大多數是農民、漁民、店員、手工業工人、自由職業者,也有知識分子參加。學藝方法一般是由學藝者自願集資辦館,聘請“十番”師父傳授演奏藝術。每館以40天為期,教習二三道曲牌。經濟富有者也有連續學習二三館的,但一般學一二館之後即可參加各種民俗活動。每逢迎神賽社,婚喪喜慶或農事之餘,街頭巷尾、山村海島,莆仙處處可聞清新悅耳的管弦之音。

遂昌十番

十番是一種民間音樂,演奏時需要十種樂器,故稱“十番”。它是一種崑曲,俗稱“草昆”,流傳於遂昌縣石練鎮,盛行於明代,每年在“七月會”期間上演,以此慶祝當地豐收。經歷史浪潮的無情沖刷,世紀之初的遂昌石練十番出現斷層,會演奏的僅剩石坑口村賴喜能老人一人。
遂昌十番遂昌十番
十番是明代晚期流行於江南民間的一種器樂形式。它以多種樂器組合,輪番演奏多個曲調。十是數量,番是次,十番意為重複多次演奏內容。各地的十番因樂器組合不同和演奏的樂曲不同,形成不同的風格特徵,從形式來講,有“文十番”、“武十番”之稱,從內容講,又以內容和地域而稱。遂昌十番以演奏傳統名劇《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長生殿》、《浣紗記》的崑曲曲牌,在各地十番中別具一格,稱為“遂昌崑曲十番”。  明萬曆年間,湯顯祖任遂昌知縣五年。期間,湯顯祖把崑曲帶到遂昌,民間形成了演唱崑曲的傳統。清末和民國期間,遂昌民間崑腔班、坐唱班、鑼鼓調和十番的表演尤盛。在縣城和大柘、石練、湖山都有十番隊,還有女子大班、小班十番隊。其表演方式主要為迎神廟會和春節燈會時遊行演奏、也在喜慶堂會和節日設座演奏、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廟會活動中止,崑曲十番沉寂了幾十年,瀕臨失傳。
1984年,遂昌縣文化館進行民間普查過程中,在湖山鄉奕小村恢復十番隊,參加建國三十五周年全縣文藝匯演。縣文化館根據傳統十番中《牡丹亭》[步步橋]曲牌改編成器樂合奏曲《鈞天新樂》,參加全省音樂舞蹈會演獲獎。後因組織人員諸原因,十番又中止。
2000年冬,縣文化館部門同志下鄉調查,在石練鎮石坑口村發現五六個七八十歲的十番老藝人,並找到十番工天譜,動員村里組織年輕人傳承十番。2001年8月,石坑口十番隊參加在遂昌縣召開的中國湯顯祖研究會首屆年會的匯報演出,得到專家的高度讚揚,引起了媒體的關注。遂昌崑曲十番被中央電視台、浙江電視台、上海東方台報導。2004年、2005年,中央電視台先後兩次來遂昌拍攝崑曲十番專題節目。2004年,縣文化部門又在湖山鄉奕山村恢復了湖山十番。
石練十番以笙、笛、雲鑼、梅管、提琴、扁鼓、雙清、三弦等管弦樂器為主要組合,演奏《牡丹亭》等傳統名劇曲牌,格調幽雅、俗稱“文十番”。湖山十番由三弦、雙清、雲鑼、笙、梅管、提琴和先鋒、嗩吶、鑼鼓等管弦和打擊樂器組合,演奏《賜福八仙》、《蟠桃八仙》、《通天河?出魚》等劇的摺子曲,格調相對粗放,俗稱“武十番”。
2004年3月。遂昌崑曲十番被列為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程扶持項目,縣政府公布石練石坑口村為崑曲十番傳習基地,在縣實驗國小和石練鎮國小建立崑曲十番傳承學校。建有縣文化館十番隊,石練女子十番隊。2006年6月,遂昌縣被命名為“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崑曲十番)”。9月,“崑曲十番”參加了“2006中國.遂昌湯顯祖文化節暨湯顯祖國際學術研討會”大型開幕式文藝演出,古老而又獨特的“崑曲十番”博得了現場觀眾和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12月,“崑曲十番”被列為遂昌縣和麗水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被公布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08年6月,被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遂昌十番是各地十番中最為奇特的一支。其樂曲聯奏既非民間小曲,也不是鑼鼓敲打,而是古樸典雅的“南北詞曲”,其中,又以湯顯祖的《四夢》、尤其是《牡丹亭》中的崑曲曲牌為主要演奏曲目。
幾百年來,遂昌民間的十番藝人沿襲抄錄,以湯顯祖《牡丹亭》的正昆工尺譜,作為他們習唱和演奏崑曲十番的開篇曲譜。2001年,在遂昌舉辦的中國湯顯祖研究會首屆年會上,一經演出,便引起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遂昌地處麗水、衢州之間,東有松陽高腔,北有衢州西安高腔和侯陽高腔。明清以來,一直是傳統的高腔、亂彈和草昆之地。崑曲能夠深深根植於民間十番,研究者普遍認為,是湯顯祖推進了崑曲在遂昌的傳播。
湯顯祖不止一次把遂昌稱為“仙縣”,自詡為“仙令”,生性愛好自然的湯顯祖,游遍邑內的青山碧水。
四明進士屠隆幾度來遂昌看望湯顯祖,也來踏游獨山,游性所至,經過村寨口的南譙樓,駐足村前的葉氏牌坊,那是遂昌縣令池譽德在明隆慶年間,為葉以蕃的父親建造的旌表牌坊。
劇作家屠隆有自己的的崑曲家班,湯顯祖也能審音度曲,他們曾一起夜讀研討過《西廂記》。雖然湯顯祖與屠隆對“情”的見解不一,但是,一部《西廂記》,其精華正是一個“情”字。這對於湯顯祖創作《牡丹亭》,因情生夢,因夢成戲,賦予杜麗娘即幻即真的情,一部為情而復生的傳世奇夢,由此而生。
湯顯祖不是遂昌人,可是,作為世界文化名人,和他那享有世界文學名著之稱的《牡丹亭》,遂昌作為湯顯祖主政和《牡丹亭》的創作之地,一直是中外“湯學”專家學者前來尋訪舊跡和蒐集史料、進行實地考察研究的地方。
1995年,遂昌建成的湯顯祖紀念館,如今已發展成為國內傳播和推廣湯顯祖文化的重要基地。
在保護和扶植石練十番這一原生態民間崑曲文化的同時,湯顯祖紀念館成立了崑曲培訓中心,依託“湯顯祖世界文化名人、《牡丹亭》世界文化名著、崑曲世界文化遺產”這三大文化品牌,學演《牡丹亭》,使湯顯祖文化在內涵上,形成地域性民間十番與高雅文化相互輝映的發展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