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齋戲,海南省海口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海南齋戲是流行於海南省境內的一種祭祀性民間戲曲劇種。大約明代已產生,至今已有四百年以上歷史。作為儀式性戲曲,海南齋戲類似我國北方的儺戲。因此有“北有儺戲,南有齋戲”之說。其起源於海南民間的祭祀儀式,隨著外來戲曲劇種的傳入,祭祀儀式吸收了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營養,發展成為齋戲。海南最大的地方劇種瓊劇就脫胎於齋戲,現在人們看瓊劇還說“看齋”。海南齋戲唱腔曲調以海南民間小調為主,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粵劇的影響較大。板腔有中板、數字板、自由板、程途、古腔等。旦腳與淨腳演唱使用假嗓,其餘行當使用本嗓。伴奏樂器以竹胡、嗩吶、大管簫、三弦為主。
2011年5月23日,海南齋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IV-15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南齋戲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IV-158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海南省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