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鈷土礦是指蘊藏在地層中、含鈷量較大的礦,在雲南分布較廣。鈷土礦的主要化學成分為(%):Co0.3~0.5,Fe4.9~36.2,MnO
216.8~20.0,Ni0.2~0.3,Cu0.25~0.5,A1
2O
35~11.2,SiO
222~50.2,CaO0.13~0.6,砷及其它稀有元素微量。鈷是具有鋼灰色和金屬光澤的硬質金屬,其具有高熔點和良好的穩定性。利用鈷土礦精煉的鈷是製造
耐熱合金、硬質合金、防腐合金、
磁性合金和各種
鈷鹽的重要原料,廣泛用於航空、航天、電器、機械製造、化學和陶瓷工業。
鈷土礦礦石由黑色或藍黑色,具有膠狀結構、結核狀或同心圓狀構造的含鈷、鎳、銅的偏錳酸礦、鋰硬錳礦(為主)、鉀硬錳礦和褐鐵礦組成,呈片狀、葡萄狀、球狀或珊瑚狀,粒度一般為5~30mm。
古代對鈷土礦的利用
根據化學分析得知,景德鎮明代早期的民窯青花,其錳鈷比和鐵鈷比都比較高,與未經精煉的鈷土礦接近。大約從明代中期起,民窯青花和官窯青花的錳鈷比和鐵鈷比都有明顯降低,與精煉過的鈷土礦接近,說明景德鎮最遲從明代中期起已開始採用精煉的鈷土礦作為青料。鈷土礦經過精煉以後,其鈷含量明顯提高而錳含量則明顯降低,青花的色調更加青綠。
全濕法處理鈷土礦和鈷硫精礦
一種全濕法處理鈷土礦和鈷硫精礦的方法,其特徵是首先用硫鐵礦作還原劑浸出鈷土礦中有價元素Co、Ni、Mn、Cu;然後用軟錳礦作
氧化劑浸出鈷硫精礦中有價元素o、Ni、Mn、Cu;礦粉混合比例是:鈷土礦∶硫鐵礦=1:0.4~0.5;鈷硫精礦∶軟錳礦=1:1.8~2.0;兩者浸出條件溫度均為80℃,pH值控制2.0~2.5,浸出時間3至4小時。 鈷土礦體呈似層狀或上、下部礦體組成的複合層狀,賦存在晚第三紀—上新世至第四紀更新世噴發的(超基性)玻基輝橄岩和(基性)
橄欖玄武岩為母岩的風化紅土層中,常與
鋁土礦共生,屬風化淋濾殘積、坡積成因類型。
礦床由10個鈷土礦體組成。
礦體形態不規則,在平面上受地形和風化殼控制明顯,在剖面上呈薄層狀或由紅土層相隔的複合層狀,傾向與山坡方向基本一致,傾角3°~12°,礦層上部常有1m左右(最厚5m)的紅土覆蓋,局部出露地表,礦層厚度一般在山脊和坡腳較薄,山腳較厚。鈷平均品位1.63%。
用鈷土礦生產氧化鈷
用鈷土礦生產氧化鈷的工藝,包括還原熔煉、焙燒、浸出、淨化除雜、沉鈷、焙解,簡介如下:
(一)鼓風爐還原熔煉
鈷土礦在水套鼓風爐進行還原熔煉過程中,各種金屬按銅、鎳、鈷、鐵的順序依次還原,產出鈷鐵合金。為了減少鈷的損失,爐渣酸度CaO:SiO2=0.7~0.8:1,產出低熔點渣,避免生成比重大的FeO·SiO2型爐渣。爐渣含鈷一般控制在0.01%以下。並要求鐵基本還原,矽儘量少還原。
熔煉產出的鈷鐵進行水淬,水淬時用壓縮空氣攪拌,使水淬後的鈷鐵呈多孔狀,粒度在10毫米以下,以便於下一步處理。產出的鈷鐵成分一般為(%):Co5.5~12,Fe65~80,Mn0.8~10,Cu1~2,Ni1~3等。鼓風爐採取連續放渣,間斷出鈷鐵,熔煉富集比一般為1:15~20,鈷回收率在80%以上。
(二)焙燒
還原熔煉產出的鈷鐵送氧化爐進行氧化焙燒,其目的是:
1.改變鈷鐵的金相結構;
2.使鈷鐵表面氧化,斷口失去金屬光澤。焙燒時爐溫控制在750~850”C,焙燒時間延續5~8小時。
(三)硫酸漫出
焙燒好的鈷鐵在陶瓷滾筒浸出器中,用硫酸進行浸出。浸出開始酸度為5~6N,溫度80~90℃。浸出至浸出液中的硫酸鹽接近飽和為止,其酸度為0.1~0.2N。浸出液成分(克/升):Co8~15,Fe80~110,Mn0.8~5,Ni0.6~5,銅微量。
浸出渣進行硝化處理,用硝酸、硫酸混合液進行再浸出,控制固液比=1:5,酸度由1.5N~0.1N。硝化處理產出的銅鈷渣含銅8~15%、鈷0.8~5.0%。可做為回收銅的原料。滾筒浸出鈷的浸出率在98.5%以上。
(四)淨化除雜
浸出後的硫酸鹽溶液中,主要雜質是鐵,而絕大部分鐵系呈Fe++存在,故採用氧化中和法除鐵。氧化劑是採用氯酸鈉,再加純鹼中和至pH=3.5~4,生成黃色鹼式硫酸鐵沉澱,在除鐵的同時,微量砷也一同被除掉。除雜時溶液溫度控制在90℃左右,時間5~·6小時,要求除鐵後液的鈷鐵比等於2000:1。除雜過程鈷的損失約為1.5~4%。
(五)沉鈷
除雜後的合格鈷液,加亞硝酸鈉和氯化鉀在管道中進行沉鈷,反應過程放出的氣體,送吸收塔回收亞硝酸鈉眾所得亞硝酸鈷鉀進行洗滌和脫水。鈷的沉澱回收率95~98%,沉鈷後的母液含Ni0.5~5(克/升)、Co0.03~0.2(克/升),待下一步進行綜合回收。
(六)焙解
亞硝酸鈷鉀在鐵鍋中加純鹼進行分解,焙解溫度為200~300℃,時間2~3小時,使物料由黃色變成黑色漿狀為止。焙解後的氧化鈷再行洗滌、脫水、烘乾粉碎,即得成品氧化鈷。
整個工藝過程鈷的總回收率55.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