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全文 前言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
香港 特別行政區、
澳門 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
廣州市 、
深圳市 、
珠海市 、
佛山市 、
惠州市 、
東莞市 、
中山市 、
江門市 、
肇慶市 (以下稱
珠三角 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
經濟活力 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
戰略地位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進香港、澳門同胞福祉,
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讓
港澳同胞 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
歷史責任 、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編制本規劃。
粵港澳大灣區
本規劃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檔案。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規劃背 景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實化,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實力、區域競爭力顯著增強,已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
世界級城市群 的基礎條件。
第一節 發展基礎
區位優勢 明顯。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沿海開放前沿,以
泛珠三角區域 為廣闊發展腹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
交通條件 便利,擁有香港
國際航運中心 和
吞吐量 位居世界前列的廣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廣州、深圳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
航空樞紐 ,便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合作基礎良好。香港、澳門與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優勢互補。近年來,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基礎設施、投資貿易、
金融服務 、
科技教育 、
休閒旅遊 、
生態環保 、
社會服務 等領域合作成效顯著,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
第二節 機遇挑戰
當前,世界多極化、
經濟全球化 、
社會信息化 、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
全球治理 體系和
國際秩序 變革加速推進,各國相互聯繫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新一輪
科技革命 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
國際競爭力 、更高水平參與
國際合作 和競爭拓展了新空間。在
新發展理念 引領下,我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大灣區轉型發展、創新發展注入了
新活力 。
全面深化改革 取得重大突破,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創新大灣區合作發展體制機制、破解合作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提供了新契機。
粵港澳大灣區
第三節 重大意義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有利於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為港澳經濟
社會發展 以及港澳同胞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發展
新動能 、實現
創新驅動 發展,為我國經濟
創新力 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有利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參與
國際經濟合作 新平台;有利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區域雙向開放,構築
絲綢之路經濟帶 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 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
基本法 辦事,堅持新發展理念,充分認識和利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港澳
獨特優勢 和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斷深化粵港澳互利合作,進一步建立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係,推動
區域經濟 協同發展 ,為港澳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
高質量發展 的典範。
創新驅動,改革引領。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區域協同
創新體系 ,集聚國際
創新資源 ,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發展區域。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釋放
改革紅利 ,促進各類要素在大灣區便捷流動和最佳化配置。
綠色發展 ,保護生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
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實行最嚴格的
生態環境 保護制度,堅持最嚴格的
耕地保護 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
運營模式 ,為居民提供良好生態環境,促進大灣區可持續發展。
開放合作,互利共贏。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高水平
開放平台 ,對接高標準
貿易投資 規則,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充分發揮港澳獨特優勢,創新完善各領域開放合作體制機制,深化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
共享發展,改善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大優質
公共產品 和服務供給,不斷促進
社會公平正義 ,使大灣區居民獲得感、
幸福感 、
安全感 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一國
兩制 ”,依法辦事。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結合起來,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把維護中央的全面管治權和保障
特別行政區 的
高度自治權 有機結合起來,尊崇法治,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把國家所需和港澳所長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的作用,促進粵港澳優勢互補,實現
共同發展 。
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依託香港、澳門作為自由開放經濟體和廣東作為改革開放
排頭兵 的優勢,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構建
經濟高質量發展 的體制機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快
制度創新 和先行先試,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更好融入全球
市場體系 ,建成世界
新興產業 、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
科技創新 中心。瞄準世界科技和
產業發展 前沿,加強創新平台建設,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動力和支撐的
經濟體系 ;紮實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充分發揮
粵港澳科技 研發與
產業創新 優勢,破除影響創新要素
自由流動 的瓶頸和制約,進一步激發各類
創新主體 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
策源地 。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更好發揮港澳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珠三角九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促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對接,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交通物流樞紐和國際文化交往中心。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依託粵港澳良好合作基礎,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
南沙 、珠海
橫琴 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探索協調協同發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與港澳全面務實合作,促進人員、物資、資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動,為粵港澳發展提供新動能,為內地與港澳更緊密合作提供示範。
第四節 發展目標
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區域內生髮展動力進一步提升,發展活力充沛、
創新能力 突出、產業結構最佳化、要素流動順暢、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分工合理、功能互補、
錯位發展 的城市群發展格局基本確立;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化,
傳統產業 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和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數字經濟 迅速增長,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礎設施支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城市發展 及
運營能力 進一步提升;
——綠色智慧節能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初步確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粵港澳市場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提升,各類
資源要素 流動更加便捷高效,文化交流活動更加活躍。
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
發展模式 ,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
協調性 顯著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社會文明 程度達到新高度,
文化軟實力 顯著增強,
中華文化 影響更加廣泛深入,
多元文化 進一步交流融合;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環境得到
有效保護 ,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
第三章 空間布局
堅持極點帶動、軸帶支撐、輻射周邊,推動
大中小城市 合理分工、功能互補,進一步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促進
城鄉融合發展 ,構建結構科學、集約高效的大灣區發展格局。
極點帶動。發揮香港-深圳、廣州-
佛山 、澳門-
珠海 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
廣佛同城 化建設,提升整體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參與國際合作。
第二節 完善城市群和城鎮發展體系
最佳化提升
中心城市 。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
離岸人民幣 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
專業服務 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
服務中心 ,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建設重要節點城市。支持珠海、佛山、
惠州 、
東莞 、中山、江門、
肇慶 等城市充分發揮
自身優勢 ,深化
改革創新 ,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強化與中心城市的互動合作,帶動周邊特色城鎮發展,共同提升城市群
發展質量 。
第三節 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區域發展
第四章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構建開放型融合發展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集聚國際創新資源,最佳化
創新制度 和
政策環境 ,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第一節 構建開放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
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更好發揮內地與香港、澳門科技合作委員會的作用,推動香港、澳門融入
國家創新體系 、發揮更重要作用。充分發揮粵港澳科技和產業優勢,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開放互通、布局合理的
區域創新體系 。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
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 和國際化創新平台。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與
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眾創空間建設,支持其與香港、澳門建立創新創業交流機制,共享創新創業資源,共同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機遇和更好條件。鼓勵粵港澳企業和
科研機構 參與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共同舉辦科技創新活動,支持企業到海外設立研發機構和創新孵化基地,鼓勵境內外投資者在粵港澳設立研發機構和創新平台。支持依託深圳
國家基因庫 發起設立 “一帶一路”生命科技促進聯盟。鼓勵其他地區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參與大灣區科技創新活動。
加強
產學研 深度融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
技術創新體系 ,支持粵港澳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協同創新平台,推動
科技成果轉化 。實施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發展計畫和粵港聯合創新資助計畫,支持設立粵港澳產學研創新聯盟。
第二節 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和平台
深化區域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研究實施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
政策措施 ,鼓勵科技和
學術人才 交往交流。允許香港、澳門符合條件的高校、科研機構申請內地科技項目,並按規定在內地及港澳使用相關資金。支持粵港澳設立聯合創新
專項資金 ,就重大科研項目開展合作,允許相關資金在大灣區跨境使用。研究制定專門辦法,對科研合作項目需要的醫療數據和血液等
生物樣品 跨境在大灣區內限定的高校、科研機構和實驗室使用進行最佳化管理,促進
臨床醫學 研究發展。香港、澳門在廣東設立的研發機構按照與內地研發機構同等待遇原則,享受國家和
廣東省 各項支持創新的政策,鼓勵和支持其參與廣東科技計畫。開展
智慧財產權證券化 試點。
強化
智慧財產權保護 和運用。依託粵港、粵澳及泛珠三角區域智慧財產權合作機制,全面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專業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合作。強化智慧財產權
行政執法 和
司法保護 ,更好發揮
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 等機構作用,加強電子商務、進出口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的智慧財產權執法。加強在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貿易方面的國際合作,建立完善智慧財產權案件跨境協作機制。依託現有交易場所,開展智慧財產權交易,促進智慧財產權的合理有效流通。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規範化市場培育和“正版正貨”承諾活動。發揮
智慧財產權服務 業集聚
發展區 的輻射作用,促進高端智慧財產權服務與區域
產業融合 發展,推動通過
非訴訟 爭議解決方式(包括仲裁、調解、協商等)處理
智慧財產權糾紛 。充分發揮香港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及相關專業服務等方面具有的優勢,支持香港成為區域智慧財產權貿易中心。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有利於激勵創新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建立大灣區
智慧財產權信息 交換機制 和信息
共享平台 。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繫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
基礎設施網路 ,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第一節 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船舶管理及租賃、
船舶融資 、
海事保險 、海事法律及爭議解決等高端航運服務業,並為內地和澳門企業提供服務。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
綜合服務 功能,進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礎設施
服務能力 ,與香港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和配套
服務體系 ,增強港口群整體國際競爭力。以沿海主要港口為重點,完善
內河航道 與
疏港鐵路 、公路等集疏運網路。
建設世界級機場群。鞏固提升
香港國際 航空樞紐地位,強化航
空管 理培訓中心功能,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等機場功能,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和澳門機場改擴建,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設一批
支線機場 和
通用機場 。進一步擴大大灣區的境內外航空網路,積極推動開展
多式聯運 代碼共享 。依託香港金融和物流優勢,發展高增值貨運、
飛機租賃 和航空融資業務等。支持澳門機場發展區域
公務機 業務。加強空域協調和空管協作,最佳化調整空域結構,提高空域資源使用效率,提升空管保障能力。深化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加快
通用航空 發展,穩步發展跨境直升機服務,建設深圳、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推進廣州、深圳
臨空經濟區 發展。
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路。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
珠江口 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路,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
建設規劃 ,完善大灣區鐵路骨幹網路,加快城際鐵路建設,有序規劃珠三角主要城市的
城市軌道交通 項目。加快
深中通道 、
虎門二橋 過江通道建設。創新通關模式,更好發揮
廣深港高速鐵路 、港珠澳大橋作用。推進
蓮塘/香園圍口岸 、粵澳新通道(
青茂口岸 )、
橫琴口岸 (探索澳門蓮花口岸搬遷)、廣深港高速鐵路
西九龍站 等新口岸項目的規劃建設。加強港澳與內地的交通聯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等各種
運輸方式 的有效對接,構建安全
便捷換乘 換裝體系,提升粵港澳口岸通關能力和通關便利化水平,促進人員、物資高效便捷流動。
強化
能源儲運 體系。加強周邊區域向大灣區以及大灣區城市間送電通道等主幹電網建設,完善城鎮
輸配電 網路,提高電網
輸電能力 和
抗風險能力 。加快推進珠三角大型石油儲備基地建設,統籌推進新建
液化天然氣 (LNG)接收站和擴大已建
LNG接收站 儲轉能力,依託國家骨幹天然氣管線布局建設配套支線,擴大油氣管道
覆蓋面 ,提高油氣儲備和
供應能力 。推進廣州、珠海等國家煤炭儲備基地建設,建成煤炭接收與中轉儲備梯級系統。研究完善廣東對香港、澳門輸電網路、供氣管道,確保香港、澳門能源供應安全和穩定。
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堅持節水優先,大力推進雨洪
資源利用 等節約水、涵養水的
工程建設 。實施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加快制定珠江水量調度條例,嚴格珠江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加快推進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和對澳門第四供水管道建設,加強
飲用水水源地 和備用水源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及環境風險防控工程建設,保障珠三角以及港澳供水安全。加強粵港澳水科技、水資源合作交流。
第六章 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先進標準提高產業發展水平,促進產業優勢互補、緊密協作、聯動發展,培育若干世界級
產業集群 。
第一節 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
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圍繞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完善珠三角製造業創新發展生態體系。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
實體經濟 深度融合,大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最佳化發展,加強
產業分工 協作,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最佳化製造業布局。提升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發展水平,以珠海、佛山為龍頭建設
珠江西岸 先進
裝備製造 產業帶 ,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發揮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創新研發能力強、運營總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地產業鏈齊全的優勢,加強大灣區
產業對接 ,提高協作發展水平。支持東莞等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持佛山深入開展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支持香港在優勢領域探索“
再工業化 ”。
第二節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三節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建設國際金融樞紐。發揮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引領帶動作用,鞏固和提升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 地位,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平台。支持廣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性
私募股權 交易市場,建設產權、
大宗商品 區域交易中心,提升國際化水平。支持深圳依規發展以
深圳證券交易所 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加快推進
金融開放 創新。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建立
出口信用保險 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
人民幣 清算中心 ,發揮中葡基金總部落戶澳門的優勢,承接中國與葡語國家金融合作服務。研究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
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聚焦服務業重點領域和發展短板,促進
商務服務 、流通服務等
生產性服務業 向專業化和
價值鏈 高端延伸發展,健康服務、家庭服務等
生活性服務業 向精細和高品質轉變,以航運物流、
旅遊服務 、
文化創意 、人力資源服務、會議展覽及其他專業服務等為重點,構建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協作配套的現代服務業體系。推進粵港澳物流合作發展,大力發展
第三方物流 和
冷鏈物流 ,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建設
國際物流 樞紐。支持澳門加快建設葡語國家食品
集散中心 。推動粵港澳深化
工業設計 合作,促進工業設計成果產業化。深化粵港澳
文化創意產業 合作,有序推進市場開放。充分發揮香港影視人才優勢,推動粵港澳影視合作,加強電影投資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香港成為電影電視博覽樞紐。鞏固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高端會議展覽及
採購中心 的地位,支持澳門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議展覽品牌。深化落實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CEPA )對港澳服務業開放措施,鼓勵粵港澳共建專業服務機構,促進會計審計、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
管理諮詢 、檢驗
檢測認證 、智慧財產權、建築及相關工程等專業服務發展。支持大灣區企業使用香港的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
第七章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牢固樹立和踐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
自然恢復 為主的方針,以建設美麗
灣區 為引領,著力提升
生態環境質量 ,形成節約資源和
保護環境 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
生產方式 、生活方式,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使大灣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第一節 打造生態防護屏障
第二節 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
第三節 創新綠色低碳發展模式
挖掘
溫室氣體 減排潛力,採取積極措施,主動
適應氣候變化 。加強
低碳發展 及節能環保技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推廣
清潔生產技術 。推進低碳試點示範,實施近
零碳排放 區示範工程,加快
低碳技術 研發。推動大灣區開展綠色低碳發展評價,力爭碳排放早日達峰,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區。推動製造業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採用先進適用節能低碳環保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構建
綠色產業 體系。推進
能源生產 和
消費革命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
生產系統 和生活系統循環連結。實行
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推動生產企業切實落實廢棄產品回收責任。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態,加快節能環保與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的融合。廣泛開展綠色生活行動,推動居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加強城市綠道、
森林濕地 步道等公共
慢行系統 建設,鼓勵
低碳出行 。推廣碳普惠制試點經驗,推動粵港澳
碳標籤 互認機制研究與套用示範。
第八章 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推動教育合作發展。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聯合共建
優勢學科 、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充分發揮
粵港澳高校聯盟 的作用,鼓勵三地高校探索開展相互承認特定課程學分、實施更靈活的交換生安排、
科研成果 分享轉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支持大灣區建設
國際教育示範區 ,引進
世界知名大學 和
特色學院 ,推進
世界一流大學 和一流學科建設。鼓勵港澳青年到內地學校就讀,對持
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在內地就讀的學生,實行與內地學生相同的交通、
旅遊門票 等優惠政策。推進粵港澳
職業教育 在招生就業、培養培訓、師生交流、技能競賽等方面的合作,創新內地與港澳合作辦學方式,支持各類職業教育
實訓基地 交流合作,共建一批特色職業教育園區。支持澳門建設中葡雙語
人才培訓 基地,發揮澳門
旅遊教育培訓 和旅遊發展經驗優勢,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 。加強基礎教育交流合作,鼓勵粵港澳三地中國小校結為“姊妹學校”,在廣東建設港澳子弟學校或設立港澳兒童班並提供寄宿服務。研究探索三地幼稚園締結“姊妹園”。研究開放港澳中國小教師、
幼兒教師 到廣東考取
教師資格 並任教。加強學校建設,擴大學位供給,進一步完善跨區域
就業人員 隨遷子女 就學政策,推動實現平等接受學前教育、
義務教育 和
高中階段教育 ,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順利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研究賦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並符合條件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同等接受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權利。支持各級各類教育人才培訓交流。
內容解讀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這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共
分有 十一章,從戰略定位、空間布局等方面作出了
總體規劃 和定性,並且在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規劃。
《規劃綱要》都有哪些亮點內容?大灣區的未來發展是什麼樣子?如何改變你我生活?中國之聲記者採訪相關專家,為大家一一解讀。
這裡是國家建立經濟特區的起點,也是拉開改革開放
大幕 的地方;這裡有“一國兩制”的生動實踐,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這裡占全國國土面積不到1%,
人口數量 不足全國總人口的5%,但卻是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這就是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都包括哪裡?有多重要?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何要在此時出台《規劃綱要》?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
新時代 推動形成
全面開放新格局 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實化,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實力、
區域競爭力 顯著增強,已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
世界級城市群 的基礎條件。
粵港澳
發展 研究院·穗港澳區域發展研究所
張光南 教授表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需要上升到國家戰略進行總體規劃。他說:“粵港澳合作從改革開放以來開展了四十幾年,這四十幾年來,在招商引資方面對於中國的改革開放、
產業升級 都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如何進一步提升?如何對國家發展大局產生更大的貢獻?這就需要從過去的區域合作上升到國家戰略。在這種背景下,以這種國家規劃的方式,方便各個地區協調粵港澳三地作為‘一國兩制三個獨立
關稅區 ’的區域合作,有更多的制度創新。”
《規劃綱要》都有哪些亮點?
據了解,《規劃綱要》共分為“規劃背景、總體要求、空間布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
現代產業體系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緊密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規劃實施”等十一章。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 首席專家、副院長陳廣漢表示,總體來說,《規劃綱要》定位清晰,要求詳實,在落實方面也有具體說明。“第一,它對整個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情景、整個格局等有一個明確定位,特別是有一個
時間表 。第二,這個《規劃綱要》比較具體,對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等都提到了具體的要求。第三,在執行落實方面,對中央各個部門怎樣配合《規劃綱要》的實施,制定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並且提出了一個跟蹤的評估。”陳廣漢說。
張光南教授認為,此次《規劃綱要》的另一個亮點就是“惠商與惠民的結合”:“過去的改革開放,粵港澳的合作更多是在投資方面、產業方面的合作,政府之間的合作;現在的發展規劃,很大篇幅都與惠民相關,也就是與老百姓的生活、粵港澳的優質生活圈直接相關。比如人文社區、休閒灣區、就業創業空間、健康灣區等。”
《規劃綱要》指出,要緊密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張光南教授表示,大灣區因其獨特地理和制度優勢,在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
全方位開放 格局,共創
國際經濟 貿易合作方面有其獨特優勢。他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存在制度的對接和協調。粵港澳覆蓋‘一國兩制三個獨立關稅區’,既有中國的制度背景,同時也有全面市場化、國際化的一些制度設計。因此無論是空間交通,還是制度、
法律環境 ,粵港都可以作為一個樞紐平台,使得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國外產品‘引進來’等,都可以通過粵港合作來推動。”
“支持東莞等市推動傳統
產業轉型升級 ,支持佛山深入開展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支持香港在優勢領域探索‘再工業化’”——《規劃綱要》提出,要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陳廣漢指出,在產業發展方面,大灣區未來就是要在《規劃綱要》的指引下,突出優勢,發揮特色,補齊短板。
《規劃綱要》如何改變你我的未來生活?
《規劃綱要》指出,要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張光南教授認為,《規劃綱要》真正從頂層設計上把粵港澳大灣區有機結合在了一起。“它通過促進人流、
物流 、
資金流 、
信息流 的通暢。比如過去香港專業人士要進到內地註冊、開展業務,那么可能存在
職業資格 的認證,還存在香港專業人士來到內地的生活管理問題、教育問題、醫療問題,《規劃綱要》從國家層面對方方面面進行了協調和技術創新,會使得他們來到內地就業、創業、生活更加便利。這些都是基於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制度的協調、
社會管理 的創新來實現的。”
張光南教授補充,和世界其他著名灣區一般由
港口經濟 到
工業經濟 ,再到
服務經濟 和創新經濟的分階段發展方式不同,粵港澳大灣區四個階段同時存在並行發展。在《規劃綱要》的指導下,大灣區必將建成要素流動順暢、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相關數據 根據大灣區政策通後台數據整理,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各級各單位公開發布涉粵港澳大灣區政策602條,其中國家發布超過100條。在領域方面,科技創新超50條,基礎設施超20條,現代產業約90條,優質生活圈約50條,營商環境超200條,合作平台約180條。
大灣區綜合實力逐步增強
●2023年大灣區經濟總量預計超13.6萬億元。
●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連續四年位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研發投入強度約3.45%。研發經費投入、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主要科技指標均保持全國首位。
●形成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慧型家電、汽車等8個超萬億元級以及3個五千億至萬億元級、7個一千億至五千億元級、2個百億元級組成的“8372”戰略性產業集群發展格局。
●廣東市場主體數量突破1800萬戶,其中企業超過770萬戶。
●進入世界500強企業25家,比2018年增加5家。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5萬家,比2018年增加3萬家,連續8年排名全國第一。
大灣區建設重點任務取得新突破
1.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穩步推進
●構建“兩點兩廊”科技創新空間布局,積極推動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設,積極爭取在大灣區布局9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推動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先後落地並實現全面入軌運行。
●累計建設10家省實驗室、30家國家重點實驗室、430家省重點實驗室以及31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等實驗室平台。
●累計建設新型儲能等5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納米智造、生物製造等3家國家產業創新中心。
2.基本建成“軌道上的大灣區”
●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等粵港澳跨境交通基礎設施相繼建成,深中通道等跨珠江口通道建設加快推進,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加快形成。
3.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爭取國家支持大灣區建設5G、積體電路、納米、生物醫藥等四大產業創新高地,重點發展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4.“美麗灣區”建設成效初顯
●啟動“無廢灣區”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建設取得實效,全域污染監測網路初步建成,累計建成碧道6278公里,累計開放城市綠地5.4萬畝。
5.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加快構建
●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已基本覆蓋醫療、教育、就業、政務等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
●2021年啟動實施“跨境理財通”、債券“南向通”,到2023年實施利率“互換通”,再到將於近期落地“跨境理財通2.0”。目前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試點個人投資者達6.92萬人,涉及相關資金跨境匯劃金額超128億元。
6.全面開放新格局加速形成
●在CEPA框架下持續擴大對港澳服務業開放,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逾3000趟。
7.重大合作平台體系確立成型
●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如火如荼。
粵港澳三地融合水平明顯提升
2023年以來,三地高層互動交流密切,廣東省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共舉行了9次高層會晤,就深化粵港澳合作、共同推進大灣區建設達成發展共識。
約5300萬人次香港居民北上內地,其中4000萬人次通過深港口岸通關,港澳居民對大灣區認同感進一步提升。
超20萬名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發展。
超8萬名港澳學生在廣東中國小就讀。
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34.65萬人次。
2019-2023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至今已5年,5年間大灣區9市外貿總額突破35萬億元大關,2019—2023年大灣區9市進出口達到37.34萬億元。其中,出口23.37萬億元;進口13.97萬億元,進出口均占同期廣東外貿的95%以上。2023年,大灣區9市進出口7.95萬億元,2023年與2022年對比(下同)增長0.4%。其中,出口5.23萬億元,增長5.23%;進口2.71萬億元,下降4.3%。
2019—2023年大灣區9市中深圳市的外貿發揮重要作用,5年間每年的占比均接近五成,5年總體占比為45.8%。主要出口商品為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使大灣區9市外貿多元化發展。5年間機電產品總計出口16.11萬億元,占5年大灣區9市出口(下同)的68.9%;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3.66萬億元,占15.7%,二者合計占比超過八成。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樣”產品(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在快速增長,5年間出口“新三樣”產品達到4047.1億元,其中出口鋰電池3444.8億元、出口電動載人汽車416.8億元、出口太陽能電池18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