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物質生產方式是物質謀得的具體方式和生產方法。這是技術的
工藝學概念。
社會生產方式最大量出現的含義之一是生產關係,即包括
生產、
交換、
分配、
消費的
社會關係的廣義生產關係,或者馬克思所說的“生產關係總和”、“社會生產關係”、“經濟關係”,而不是僅在生產領域中發生的、與交換、分配關係並列的狹義的生產關係。
勞動者和
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還是勞動過程、勞動方式,實際上都是以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生產關係的組成部分,無論把生產方式定義為結合方式或
勞動過程、勞動方式,都無法說明它是獨立於生產關係之外,同生產力、生產關係並列而且決定生產關係的中介環節。
總起來說,勞動過程是人類生存的條件,這對所有的人類社會形式都是共同的:人們一方面依靠他們的勞動這一主動要素,另一方面也依靠自然的、無生命的世界這一被動要素。但是,為了理解勞動過程中不同參與者相互之間的關係,就需要對勞動過程在其中發生的社會關係作一考察。在資本主義勞動過程中,
資本家在
市場上購買生產資料,也購買勞動力。然後,資本家是通過使
勞動力的承擔者(
工人)在他們的勞動中消費生產資料而“消費”勞動力的。這種勞動是在資本家監督、指揮和控制下完成的,所生產的產品是資本家的財富,而不是直接生產者的財富。勞動過程只是資本家已購買的物和物之間的過程,——因此,這一過程的產品就屬於資本家。
分類
以此為基礎,人類社會也可以相應地劃分為5種社會類型和發展形態。
人類社會的歷史歸根結底是生產方式依次更替的歷史。
理論涵義
生產力
生產力是指生產主體利用勞動工具對
勞動對象進行加工的能力,表現為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或者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
物質力量。
從完全的意義看,所謂生產力,乃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社會和塑造自我的能力,歸根結底, 是人類的本質
力量在歷史中的全部展開。
生產力常以單位生產主體生產的產品數量和質量來衡量,故又稱生產效率。生產力的本質是指生產主體與
客體之間的關係。具體可表現為科學技術即人們利用什麼樣的
勞動資料進行生產以及生產規模的大小,以及絕對產權如
經濟主體對生產資料的
所有權、
使用權等內容。
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是指在
生產勞動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這些關係有著各種各樣內容,可以包括政治關係、
經濟關係、文化關係等,人們結成了經濟利益或經濟權利關係就稱為經濟關係。
制度經濟學中常稱之為相對產權,具體的表現形式有資本家與
勞動者之間的關係,委託人與代理人之間
委託代理關係等。
相互關係
生產方式的兩個方面相互聯繫、
相互作用。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決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又反過來制約著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
馬克思認為,
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就是建立在
生產力即主體與客體關係基礎之上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
政治經濟學
首先,“生產力基礎”這一概念同時表明,生產方式以有機嵌入的方式進入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使之作為分析整體。布雷弗曼指出,“根據馬克思的分析,在資本主義的歷史的和分析的範圍內,技術產生著社會關係,但同時也是由資本代表的社會關係所產生,據此,可以說《
資本論》是一部很偉大的著作,它論述了商品形式如何基於適當的社會的和技術的條件,發展成為資本形式;以及資本的社會形式,為了自我存在而不得不進行不斷積累,又如何根本改變著技術。”從生產方式的角度,“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里要分析的不是全部人類歷史,而是包括資本主義階段在內的廣泛的商品生產體系的發展”,“他從事這一工作所採取的特殊方式,大部分決定於這個事實,就是,他主要是想把資本主義
自由競爭時期
商品生產的基本特徵同
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的進行對比”。
其次,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對政治經濟學研究進行了總的限定:“說到生產,總是指在一定社會發展階段上的生產”。
進一步,確立生產方式作為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的基礎範疇,也就是確立從發展的角度研究特定社會生產關係的原則,即政治經濟學“是研究按歷史發展著的社會生產結構的科學”。從這一角度,將生產方式放置於生產關係之前進行研究,不外就是揭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
矛盾作用運動對於社會生產關係的歷史推動性,凸顯其
歷史的暫時規定和性質。這種基礎同時就是
社會生產關係的決定基礎,即作為“社會生產力”的生產方式,或生產力基礎本身。從社會生產結構方面看:生產力可以視為
一定生產的物質技術結構,是關於物質生產方式之內的特定勞動過程和勞動方式的統一;生產關係可以視為一定生產的
社會關係結構,是關於社會生產方式之內的特定
勞動關係和
所有制關係的統一。因此,社會生產結構總體上看就是以一定生產的物質技術結構為基礎的生產的社會關係結構,這決定生產力基礎同時就是特定生產關係的發展基礎。從而生產方式基礎上的生產關係研究,也就是對以一定生產力為基礎的社會生產關係進行研究。
最後,馬克思從發展的角度看待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將其看作是
自然歷史過程,是一種建設的邏輯和思路。這就是馬克思關於
歷史分期的
總體觀。馬克思同樣把資本主義看作歷史生產總體和社會經濟總體。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資本家只有作為
人格化的資本,他才有歷史的價值……也只有這樣,他本身的暫時必然性才包含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暫時必然性中”;同樣,“作為
價值增殖的狂熱追求者,他肆無忌憚地迫使人類去為生產而生產,從而去發展社會生產力,去創造生產的物質條件”,“而只有這樣的條件,才能為一個更高級的、以每一個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建立現實基礎”。對於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而言,同樣存在一個關於自然歷史過程的發展和建設問題。
地位意義
第一,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同時,《資本論》界定了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總體性。包括的規定是:(1)生產方式作為歷史對象和基礎範疇;(2)生產關係作為社會對象和中心範疇;(3)交換關係作為生產關係的必然的社會實現形式和運行方式。這是研究對象上的“基礎論”與“中心論”的統一分析,即確立以一定生產力為基礎的社會生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