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義解釋
生態環境是使用較多的科技名詞之一,但是對這一名詞的涵義卻存在許多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從國內的情況看,大致有4方面的理解:一是認為生態不能修飾環境,通常說的生態環境應該理解為生態與環境。二是認為當某事物、某問題與生態、環境都有關,或分不太清是生態還是
環境問題時,就用生態環境,即理解為生態或環境。三是把生態作為褒義詞修飾環境,把生態環境理解為不包括污染和其他問題的、較符合人類理念的環境。四是生態環境就是環境,污染和其他的環境問題都應該包括在內,不應該分開。
應該說,上述4種理解都有其依據和合理性,但是作為一個科技名詞,不能長期存在太大的歧義。從科學研究與創新、信息和知識的交流與傳播、科學教育與普及3方面看,都需要儘快將其規範化。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路甬祥院士曾指出:科技名詞規範化對於科學研究與創新、信息和知識的交流與傳播、科學教育與普及具有基礎性作用,要深刻認識科技名詞規範化事業的重要意義。
生態環境是生態和環境兩個名詞的組合。生態一詞源於古希臘字,原來是指一切生物的狀態,以及不同生物個體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德國生物學家E·海克爾1869年提出生態學的概念,認為它是研究動物與植物之間、動植物及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一門學科。但是來提及生態術語時所涉及的範疇越來越廣,特別在國內常用生態表征一種理想狀態,出現了生態城市、生態鄉村、生態食品、生態旅遊等提法。
環境總是相對於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人類社會以自身為中心,認為環境可以理解為人類生活的外在載體或圍繞著人類的外部世界。用科學術語表述就是指,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綜合體,實際上是人類的環境。
人類環境一般可以分為
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又稱為
地理環境,即人類周圍的自然界。包括大氣、水、土壤、生物和岩石等。地理學把構成自然環境總體的因素劃分為大氣圈、
水圈、
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5個自然圈。社會環境指人類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為不斷提高物質和精神文明水平,在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人工環境,如城市、鄉村、工礦區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則從法學角度對環境下了定義:“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蹟,人文遺蹟、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城市和鄉村等。”
可以看出,生態與環境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生態偏重於生物與其周邊環境的相互關係,更多地體現出系統性、整體性、關聯性,而環境更強調以人類生存發展為中心的外部因素,更多地體現為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提供的廣泛空間、充裕資源和必要條件。
生態環境最早組合成為一個詞需要追溯到1982年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會議在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部憲法(草案)和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討論稿)時均使用了當時比較流行的保護生態平衡的提法。時任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
黃秉維院士在討論過程中指出平衡是動態的,自然界總是不斷打破舊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所以用保護生態平衡不妥,應以保護生態環境替代保護生態平衡。會議接受了這一提法,最後形成了憲法第二十六條: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政府工作報告也採用了相似的表述。由於在憲法和政府工作報告中使用了這一提法,“生態環境”一詞一直沿用至今。由於當時的憲法和政府工作報告都沒有對名詞做出解釋,所以對其涵義也一直爭議至今。
黃秉維院士在提出生態環境一詞後查閱了大量的國外文獻,發現國外學術界很少使用這一名詞。全國政協前副主席錢正英院士等在2005年發表於《科技術語研究》雜誌(7卷2期)的《建議逐步改正“
生態環境建設”一詞的提法》一文中,轉述了黃秉維院士後來的看法,即“顧名思義,生態環境就是環境,污染和其他的環境問題都應該包括在內,不應該分開,所以我這個提法是錯誤的。”進而提出:“我覺得我國自然科學名詞委員會應該考慮這個問題,它有權改變這個東西。”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陳百明認為,要表達生態與環境、生態或環境,還是要加上“與”和“或”,避免產生不同的理解。而把生態環境等同於環境已不太適宜。
當前應準確定義“生態環境”這一科技名詞,並規定其內涵和外延。最後通過憲法名詞解釋或自然科學名詞委員會確認。
根據對憲法第二十六條中關於生態環境涵義的解讀,以及這些年來使用生態表征人類追求的理想狀態,經常被作為褒義形容詞的實際情況,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百明認為生態環境應定義為:不包括污染和其他重大問題的、較符合人類理念的環境,或者說是適宜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綜合體。
背景
生態
地理環境是由
生物群落及其相關的
無機環境共同組成的功能系統或稱為
生態系統。在特定的生態系統演變過程中,當其發展到一定穩定階段時,各種對立因素通過
食物鏈的相互制約作用,使其
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
平衡狀態,從而保持了生態環境的穩定和平衡。如果環境負載超過了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極限,就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的弱化或衰竭。人是
生態系統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在人類社會的各個發展階段,人類活動都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以來,由於人口的迅猛增長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既有空前強大的建設和創造能力,也有巨大的破壞和毀滅力量。一方面,人類活動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資源的速度和規模,加劇了自然
生態失衡,帶來了一系列災害。另一方面,人類本身也因自然規律的反饋作用,而遭到“報復”。因此,
環境問題已成為舉世關注的熱點,有民意測驗表明,
環境污染的危脅相當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無論是在
已開發國家,還是在
開發中國家,
生態環境問題都已成為制約經擠和
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指導思想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高舉
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促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為中心,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緊緊圍繞重點地區、重點生態環境問
題,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區推進,加強法治,嚴格監管,堅決打擊人為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保護和改善自然恢復能力,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努力遏制生態
環境惡化的趨勢,為實現祖國秀美山川的宏偉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基本原則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
生態環境建設並舉。在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的同時,必須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徹底扭轉一些地區邊建設邊破壞的被動局面。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並重。應充分考慮區域和流域環境污染與生態環境破壞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統一規劃,同步實施,把城鄉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城鄉環境保護一體化。
堅持統籌兼顧,綜合決策,合理開發。正確處理
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經濟發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承載能力,絕不允許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經濟利益。
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付費制度。要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權、責、利,充分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手段保護生態環境。
惡化原因
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
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
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維護,對資源採取掠奪式、粗放型開發利用方式,超過了生態環境承載能力。
歷史長期缺乏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過分強調工程措施,而忽視了生物措施。
生態環境建設管理方面“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沒有認真執行。
部門和單位監管薄弱,執法不嚴,管理不力,致使許多生態環境破壞的現象
屢禁不止,加劇了生態環境的退化。
保護目標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是通過生態環境保護,遏制生態環境破壞,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科學利用,實現
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確保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 展。
近期目標
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態環境破壞趨勢。建設一批生態功能保護區,力爭使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源頭區,
長江、
松花江流域和西南、
西北地區的重要湖泊、濕地,西北重要的
綠洲,水土保持重點預防保護區及重點監督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的
生態系統和生態功能得到保護與恢復;在切實抓好現有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的同時,抓緊建設一批新的自然保護區,使各類良好自然生態系統及重要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系,使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得到有效執行,重點資源開發區的各類開發活動嚴格按規划進行,生態環境破壞恢復率有較大幅度提高;加強生態示範區和生態農業縣建設,全國部分縣(市、區)基本實現秀美山川、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遠期目標
到2030年,全面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使重要生態功能區、物種豐富區和重點資源開發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各大水系的
一級支流源頭區和
國家重點保護濕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部分重要
生態系統得到重建與恢復;全國50%的縣(市、區)實現秀美山川、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30%以上的城市達到生態城市和
園林城市標準。到2050年,力爭全國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實現城鄉環境清潔和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全國大部分地區實現秀美山川的宏偉目標。
表現形式
全球生態問題
淡水資源緊缺
人口激增
森林破壞嚴重
-森林破壞降低了陸地植被的儲碳容量
導致土地資源喪失
水資源受到污染
水資源污染加劇了水資源短缺
森林破壞的後果-物種的滅絕
近代中國人口激增
-增加了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
大氣質量惡化
中國生態問題
水資源緊缺,污染嚴重
森林覆蓋率低
氣溫呈上升趨勢
存在問題
生態環境中的
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干擾,超過了
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而不能恢復到原來比較穩定的狀態時,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遭到破壞,物質和能量輸出輸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統成分缺損(如
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結構變化(如
動物種群的突增或突減、食物鏈的改變等),能量流動受阻,物質循環中斷,一般稱為
生態失調,嚴重的就是生態災難。
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指二氧化碳、
一氧化二氮、甲烷、
氟利昂高溫室氣體大量排向大氣層,使全球氣溫升高的現象。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CO
2大約為230億噸。比20世紀初增加20%。至今仍以每年0.5%的速度遞增,這必將導致全球氣溫變暖、
生態系統破壞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據有關數據統計預測,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20cm,到本世紀末將上升65cm,嚴重威脅到低洼的島嶼和沿海地帶。
臭氧層破壞
臭氧層是高空大氣中臭氧濃度較高的氣層,它能阻礙過多的太陽紫外線照射到地球表面,有效地保護地面一切生物的正常生長。臭氧層的破壞主要是現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化學物質氟利昂進入平流層,在紫外線作用下分解產生的原子氯通過連鎖反應而實現的。研究表明,南極上空15~20千米間的低平流層中臭氧含量已減少了40%~50%,在某些高度,臭氧的損失可能高達95%。北極的平流層中也發生了
臭氧損耗。臭氧層的破壞將會增加紫外線β波的輻射強度。據資料統計分析,臭氧濃度降低1%,皮膚癌增加4%,白內障發生則增加0.6%。到本世紀初,地球中部上空的臭氧層已減少了5%~10%,使皮膚癌患者人數增加了26%。
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指由於人們過渡的放牧、耕作、濫墾濫伐等人為因素和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使
土地質量下降並逐步沙漠化的過程。全球土地面積的15%已因人類活動而遭到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地退化中,水侵蝕占55.7%,風侵蝕占28%,化學現象(鹽化、液化、污染)占12.1%,
物理現象(水澇、沉陷)占4.2%。土壤侵蝕年平均速度為每公頃約0.5~2噸。全球每年損失灌溉地150萬平方公頃。70%的農用乾旱地和半乾旱地已沙漠化,最為嚴重的是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和亞洲。在過去的20年裡,因土地退化和沙漠化,使全世界飢餓的難民由4.6億增加到5.5億人。
廢物質
廢物質污染及轉移是指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向自然界或向他國排放的廢氣、廢液、
固體廢物等,嚴重污染空氣,河流、湖泊、海洋和陸地環境以及危害人類健康的問題。市場中約有7萬~8萬種化學產品,其中對人體健康和
生態系統有危害的約有3.5萬種,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災變的有500餘種。據研究證實,一節一號電池能污染60升水,能使十平方米的土地失去
使用價值,其污染可持續20年之久。
塑膠袋在自然狀態下能存在450年之久。當代“空中死神”——酸雨,其對森林土壤、湖泊及各種建築物的影響和侵蝕已得到公認。有害廢物的轉移常常會演變成國際交往的政治事件。已開發國家非法向海洋和開發中國家傾倒危險廢物,致使開發中國家蒙受巨大危害,直接導致接受地的環境污染和對居民的健康影響。另據資料統計,中國城市
垃圾歷年堆存量已達60多億噸,侵占土地面積達5億平方米,城市人均垃圾年產量達440千克。
森林面積減少
森林被譽為“
地球之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對環境具有重大的調節功能。因已開發國家廣泛進口和開發中國家開荒、採伐、放牧,使得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據
綠色和平組織估計,100年來,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壞。另據
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報告顯示,如果用陸地總面積來算,地球的森林覆蓋率僅為26.6%。森林減少導致土壤流失、水災頻繁、全球變暖、物種消失等。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人類,已將生存的地球推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
生物多樣性減少
生物多種性減少是指包括動植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生物物種,由於生態環境的喪失,對資源的過份開發,環境污染和引進外來物種等原因,使這些物種不斷消失的現象。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約有3000萬種。自1600年以來,已有724個物種滅絕,
瀕危物種,7240個物種為
稀有物種。多數專家認為,地球上生物的1/4可能在
未來20~30年內處於滅絕的危險,1990~2020年內,全世界5%~15%的物種可能滅絕,也就是每天消失40~140個物種。生物多樣性的存在對進化和保護
生物圈的生命維持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資源枯竭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似乎無所不在。然而飲用水短缺卻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世界的年耗水量已達7萬億立方米,加之工業廢水的排放,化學肥料的濫用,垃圾的任意傾倒,生活
污水的劇增,使河流變成陰溝,湖泊變成污水地;濫墾濫伐造成大量水分蒸發和流失,飲用水在急劇減少。水荒,向人類敲響了警鐘。據
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流受到污染,生化需氧量(BOD)值超過6.5毫克/升,水中氮和磷污染,污染河流含磷量均值為未受污染河流平均值的2.5倍。另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活用水告急,其中43個國家為嚴重缺水,危及20億人口的生存,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
中東地區。許多科學家預言:水在21世紀將成為人類最缺乏的資源。正如人們所希望的,不要讓人類的眼淚成為地球上最後一滴水。
污染
核污染
核污染是指由於各種原因產生
核泄漏甚至
核爆炸而引起的放謝性污染。其危害範圍大,對周圍生物破壞極為嚴重,持續時期長,事後處理危險複雜。如1986年4月,前蘇聯
車諾比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13萬人被疏散,經濟損失達150億美元。
海洋污染
海洋被譽為“國防的前線、貿易的通道、資源的寶庫、雲雨的故鄉、生命的搖籃”。然而,她正受到嚴重的污染。海洋污染常見的主要有
原油污染、漂浮物污染和有機化合物污染及其引起的
赤潮、
黑潮。海洋污染直接導致
海洋環境的惡化,生物品種的減少。
噪音污染
工業機器、建築機械、汽車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產生的高強度
噪音,給人類生存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嚴重影響了人類身體的健康。
人口爆炸
人口爆炸,已使地球不堪重負;環境污染,已使其傷痕累累;生態失衡,已使她失去了昔日的輝煌;物種滅絕危及整個生物圈。面對無窮無盡的污染,河流在悲泣,泉水在呻吟,海水在怒號。森林匿跡,溪流絕唱,
草原退化,流沙塵揚。
我們的地球,正超負荷運轉;我們的家園,正走向衰亡,人類的警鐘,是自己把她敲響,挽救自然,挽救生態,挽救環境,挽救地球已刻不容緩。否則,人類的末日將是自己釀造的一杯毒酒。
中國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先後實施“三北”防護林、大江中上游防護林、
沿海防護林等一系列林業生工程,開展黃河、
長江等七大流域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廣旱作
節水農業技術,加強草原和
生態農業建設,使中國的
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並對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但是,應當清醒認識到,中國的生態環境仍很脆弱,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未得到遏制,
生態環境問題仍很嚴重,主要表現在:
(1)自然環境先天不足
中國土地總量雖然較大,土地總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積只有0.8公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山地、高原、
丘陵面積占國土面積的69.27%,所構成的複雜地形地質條件,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
外營力作用下易造成
水土流失,再加上地質
新構造運動較活躍,山崩、滑坡、
土石流危害嚴重。同時,還有分布廣泛、類型多樣、演變迅速的
生態環境脆弱帶,如沙漠、戈壁、冰川、永久凍土及石山、
裸地等面積就占國土面積的28%,此外還有沼澤、
灘涂、荒漠、荒山等利用難度大的土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國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季,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中國降水量地區有效期異和年內、
年際變化大,導致全國範圍內旱澇災害頻繁,嚴重影響工農業生產。中國暴雨強度大、分布廣,是易造成洪澇、水土流失乃至土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的重要在原因。在中國獨特的地質地貌基底上,一旦植被破壞,水熱優勢則立即會轉化為強烈的破壞力量。
(2)水土流失仍很嚴重
據國務院公布的遙感調查結果,1989年底中國輕度以上的
土壤侵蝕面積為3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38.2%,其中水蝕面積179萬平方公里,風蝕面積188 平方公里,全國平均每年因人為活動新增
水土流失面積達1萬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總量達50億噸,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其中有33億噸是耕地土壤。隨著地表沃土的流失,帶走了大量的有機質和碳、磷、鉀養分,土層越來越薄,直接導致
土壤肥力降低,耕地面積減少。建國以來因水土流失而毀掉的耕地已達4000千多萬畝。經過建國50年來的治理,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局部地區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的好轉,但總體上中國水土流失仍然嚴重的形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80年代末到1997年底,中國七大江河治理水土流失仍然嚴重的形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80年代末到1997年底,中國七大江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共12.49萬平方公里,只占七大江河水土流失面積的7.76%。
(3)荒漠化面積呈擴大趨勢
生態環境
中國是世界上
荒漠面積較大、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為262.2萬 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27.2%,其中風蝕荒漠化160.7萬平方公里,水蝕荒漠化20.5萬平方公里,冰融荒漠化36.3萬平方公里,
土壤鹽漬化23.3萬平方公里,超過全國現有耕地面積的總和,有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脅,全國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
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40億元。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涉及18個省(區、市)470個縣(旗、市),形成萬里風沙線。中國荒漠化不但影響範圍大,類型多,而且程度嚴重。據綜合評價,中國輕度荒漠化為95.1萬平方公里,中度64.1萬平方公里,重度103.0萬平方公里,分別占荒漠化總面積的36.3%,24.4%和39.3%。該程度類型構成比例與全球相應的41.3%、56.5%和2.2%的構成比例相比,重度荒漠化治理雖然取得一定成就,但荒漠化的發生、發展並未得到有效控制,總體面積仍在擴大,且呈愈演愈劣的趨勢,荒漠化擴展速度由50年代的每年1560 平方公里,增至70年代的2100 平方公里和80年代的2460 平方公里,相當於每年損失一個中等縣的土地面積。據衛星遙感監測,從1983年到1995年,內蒙古自治區
草地面積擴大了近1倍,共淨增17.4萬平方公里。
4.水資源緊缺,污染嚴重
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水旱災害頻繁的國家,
降水資源總量約6億噸,平均年徑流總量為27115億立方米,扣除重複計算量,中國的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8124 立方米。按水資源總量考慮,
中國居世界第六位,但中國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資源的1/4,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國1997年排名中僅列第121倍,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國際上認為人均水資源量2000 立方米,為嚴重缺水邊緣,人均水資源量1000 立方米。為人類生存起碼條件,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中國有15個省(市、區)的人均水資源量低於嚴重缺水線,有7個省(市、區)的人均水資源量低於生存地起碼條件。到21世紀中葉,中國人均水資源量將降為1700 立方米,水資源緊缺的形勢將更加嚴重。而且中國水資源量地區分布嚴重不協調,東南水量占全國總水量的82.2 %,西北水量僅占17.7%。據有關專家預測,中國缺水高峰將在2020年至2030年出現,據估計中國將缺水2000億立方米,預計中國最大國發經濟需水量約為7600億立方米。此外,城市缺水也相當嚴重,據1995年建設部的調查分析結果,1993年統計的5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333座缺水,其中49個是由於水源缺乏,19個是由於污染導致
可利用水資源緊缺。
5.森林覆蓋率低,增長緩慢
自然保護區分布圖
中國生態環境惡劣、自然災害頻繁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覆蓋率低,且分布不均。中國森林面積為134萬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北和西南地區,
華東、華中、
華南地區的森林面積只占全國森林面積17.96%,華北和西北地區森林則更少。中國森林覆蓋率只有13.92%(按
鬱閉度0.3計),為世界平均覆蓋率的60.5%,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和蓄積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8,位於世界120位。廣大的西部乾旱、半乾旱地區大片森林退化,覆蓋率還不到1%。雖然中國每年都開展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但由於成活率低,加上管理水平、亂砍濫伐等問題,森林覆蓋率增長緩慢,從1993年到1996年一直是13.92%,某些局部地區森林覆蓋率不斷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長江流域森林覆蓋率幾十年來一直呈降低趨勢,占長江流域上游面積56%的四川省,覆蓋率有5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的13%;
三峽庫區從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面積減少了一半以上。據清查,1975年中國
天然林面積為98.17萬 平方公里,到1985年面積降為86.75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減少1.14萬平方公里。即使按照《全國生態環境規劃(林業部分)》實現封山植樹、退耕還林,禁止亂砍濫伐等破壞森林人為活動,到2050年實現宜林地全部綠化,中國森林覆蓋率也才達到26%。
6.生物多樣性減少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豐富程度占世界第9位。中國的野生動物和植物分別占世界總數的9.8%和9.9%,中國陸地
森林生態系統有16大類和185類,區系豐富,生態類型多,為野生動、植物棲息和繁衍創造了優越的條件,中國陸地的野生動、植物有80%以上物種在森林中生存。然而由於天然林生態系統的破壞,致使野生動物棲息繁衍地日益縮小,加上人為亂捕濫獵,導致物種數量減少和瀕臨滅絕。據有關資料,中國有15%~20%的物種處於瀕危和受威脅狀態,包括4600多種
高等植物和400多種野生動物。近幾十年已絕跡的高等植物就有200多種,野生動物有10餘種,還有20多種瀕臨滅絕。
建設規劃
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編制《全國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通過,於1998年11月公布實施。《規劃》要求從現在起到2010年堅決控制住人為因素產生新的
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發展。生態環境特別惡劣的黃河長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點區以及嚴重荒漠化地區的治理初見成效。從2011年到2030年,在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基礎上,大約用20年的時間,力爭全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爭取全國60%以上適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區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黃河長江上中游等重點水土流失區治理大見成效,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積4000萬公頃,新增森林面積4600萬公頃,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以上,各類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達到12%,新增
人工草地、改良草地8000萬公頃。重點治理區的生態環境開始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從2031年到2050年,再奮鬥20年,全國建立起基本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良性
生態系統,全國生態環境有很大改善,大部分地區基本實現山川秀美。
保護措施
實施
綠色工程,保護生態環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是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保護長江黃河源頭,嚴禁在江河源頭採金、挖草(甘草、蟲草、髮菜);加強長江黃河上中游森林植被建設、“三北”防護林建設;嚴格實施生態脆弱區的禁采禁伐、禁漁、禁獵,實施退耕還林、退耕還草、
退耕還湖還海,封山育林、風沙區造林植草。
自然保護區是近代人類為保護生態環境、野生動植物、生物多樣性、自然
遺蹟的一大創舉,是
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自然保護區制度儘可能地保護了典型的生態,保護了動植物種質
遺傳資源。截至1997年底。中國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區926個,總面積76.98萬k㎡,占國土面積的7.64%。其中14個自然保護區加入人與生物圈網路,6個被列人
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因此,進一步加強適合中國國情的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必將為中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做出貢獻。
發展模式生態環境的破壞是人類追求超額回報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付出的慘重代價。生態環境的恢復需要比所得回報數倍乃至數十倍的付出,同時還得忍受數十年甚致上百年的生態災難。為此,人類必須改變傳統的無償占有、掠奪式的
經濟發展模式,實行綠色經濟模式。承認並正視生態環境資源的資本的屬性,在經濟成本核算中要提取“折舊”費,要提生態資源稅,還要分得相應紅利——即利潤中的台理分額,以保證生態環境的保護、修復以及改善有充分的經濟基礎。
綠色消費是人類在確保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費方式。綠色消費應儘快取代一味追求享樂的高消費而毫無節約的消耗自然資源的消費觀。當前,應提倡適度消費,要減少一次性消費,要加強資源的重複利用,要把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物種看作維繫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夥伴。綠色消費就是不影響子孫後代的生存和發展,為他們留下青山綠水,留下豐富的可供永續利用的生態環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