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土地資源指可供農、林、牧業或其它各利用的土地,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資料和
勞動對象,具有質和量兩個內容。在其利用過程中,可能需要採取不同類別和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土地資源具有一定的時空性,即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歷史時期的技術經濟條件下 ,所包含的內容可能不一致。如大面積
沼澤因漬水難以治理,在小農經濟的歷史時期,不適宜農業利用,不能視為
農業土地資源。但在已具備治理和開發技術條件的今天,即為農業土地資源。由此,有的學者認為土地資源包括土地的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兩個方面。
自然綜合體,也是人類生產勞動的產物。因此,土地資源既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是“財富之母”。
資源分類
土地資源的分類有多種方法,在中國較普遍的是採用地形分類和
土地利用類型分類:
(1)按地形,土地資源可分為高原、山地、
丘陵、平原、盆地。這種分類展示了
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礎。一般而言,山地宜發展林牧業,平原、盆地宜發展耕作業。
(2)按土地類型利用,土地資源可分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礦交通居民點用地等;宜開發利用土地、宜墾荒地、宜林荒地。宜牧
荒地、沼澤
灘涂水域等;暫時難利用土地棗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這種分類著眼於土地的開發、利用,著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帶來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
生態環境效益。評價已利用土地資源的方式、生產潛力,調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資源的數量、質量、分布以及進一步開發利用的方向途徑,查明暫不能利用土地資源的數量、分布,探討今後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對深入挖掘土地資源的生產潛力,合理安排
生產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學依據。
(3)土地資源利用類型,由於中國
自然條件複雜,土地資源類型多樣,經過幾千年的開發利用,逐步形成了現今的各種多樣的土地利用類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一般分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鎮居民用地、交通用地、
其他用地(渠道、工礦、鹽場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積雪、石山、高寒
荒漠、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資源,1983》一的可比資料,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土規模較大的國家相比,農業用地比重偏小。
(4)從土地利用類型的組合看,中國東南部與西北部差異顯著,其界線大致北起
大興安嶺,向西經
河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中部、寧夏鹽池同心地區,再延伸到
景泰、永登、
湟水谷地,轉向青藏高原東南緣。東南部是全國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區,耕地約占全國的90%,
土地墾殖指數較高,西北部以牧業用地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乾旱、乾旱地區,墾殖指數低。
水土資源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顯,
長江、珠江、西南諸河流域以及浙、閩、台地區的水量占全國總水量的81%,而這些地區的耕地僅占全國耕地的35.9%。黃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諸河流域水量占全國水量的14.4%,而這些半濕潤、半乾旱區需用灌溉的耕地卻占全國耕地的58.3%。西部乾旱、半乾旱區,
水資源總量只占全國水量的4.6%。
基本特點
它有如下幾個特徵:
1.土地資源是自然的產物;
2.土地資源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動;
4.土地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
5.土地資源的利用具有可持續性;
6.土地資源的經濟供給具有稀缺性;
7.土地利用方向變更具有困難性。
8. 樹的棵數明顯減少。
除此之外,中國土地資源的特徵還有:
中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這為中國
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中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而且各類土地所占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
後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1.絕對數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中國國土地面積144億畝。其中,耕地約20億畝,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9%,林地18.7億畝,占12.98%,草地43億畝,占29.9%,城市、工礦、交通用地12億畝,占8.3%,
內陸水域4.3億畝,占2.9%,宜農宜林荒地約19.3億畝,占13.4%。
中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頃,中國人均僅0.1公頃,人均草地世界平均為0.76公頃,中國為0.35公頃。
已開發國家1公頃耕地負擔1.8人,
開發中國家負擔4人,中國則需負擔8人,其壓力之大可見一斑,儘管中國已解決了世界 1/5人口的溫飽問題,但也應注意到,中國
非農業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將逐年減少,土地的人口壓力將愈來愈大。
2.類型多樣、區域差異顯著 中國地跨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其中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合計約占全國土地面積的71.7%,溫度條件比較優越。從東到西又可分為濕潤地區(占土地面積32.2%)、半濕潤地區(占土地面積17.8%)、半乾旱地區(占土地面積19.2%)、乾旱地區(占土地面積30.8%)。又由於地形條件複雜,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類地形交錯分布,形成了複雜多樣的土地資源類型,區域差異明顯,為綜合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難以開發利用和質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較大 中國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是難以開發利用的。在全國國土總面積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質裸岩占4.8%,冰川與永久積雪占0.5%,加上居民點、道路占用的8.3%,全國不能供農林牧業利用的土地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6.9 %。
此外,還有一部分
土地質量較差。在現有耕地中,澇窪地占4.0%,
鹽鹼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紅壤低產地占12%,次生潛育性水稻土為6.7%,各類低產地合計5.4億畝。從
草場資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
半荒漠草場有9億畝,分布在
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場約有20億畝,草質差、產草量低,約需60-70畝,甚至100畝草地才能養1隻羊,利用價值低。全國單位面積
森林蓄積量每公頃只有79m3,為世界平均110m3的71.8%。
不同特徵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資源呈現出超越於自然屬性的不同特徵。
(一)土地資源的生產性
土地資源具有生產力,即可以生產出人類某種需要的植物產品和動物產品, 這是土地資源的本質屬性之一,也是區別於土壤資源的重要標誌,因為後者的害 本質是具有肥力,而不是生產力。土地生產力按其性質可分為自然生產力和勞老 動生產力。前者是自然形成的,即土地具有生長植物的基本特性是它原先就具麥 備了的,而後者是施加人工影響而產生的。土地生產力的高低,即能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或者說提供什麼樣的產品,提供多少,也主要取決於上述兩方面的生產力。土地一旦失去生產力,也就不成其為資源。
(二)土地資源的稀缺性論
稀缺性是指可供使用的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土地資源的稀缺源性既是相對的,又是絕對的。因為,一方面相對人類希求土地資源的欲望來說,資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人類總是絕對地面臨著資源稀缺的問題。這種稀缺不僅表現為不同用途的土地資源數量的稀缺,而且也表現為不裳 同地區土地資源的相對稀缺。土地資源在總體上屬再生性資源,本質上是土地馨 資源的供給與需求之間,產出與消費之間的匹配和諧問題,它表現為相對稀缺性。稀缺性是土地資源的又一本質屬性。
(三)土地資源的可選擇性
可選擇性是指在土地資源的多種用途中,人類可以選擇能使效益最大化的用途,以達到地盡其用。土地資源評價中的匹配,就是指土地利用方式與土地的多宜性被相互選擇的過程。一般來說,土地資源趨向於選擇那些收益最高的用途。每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效需求發生變化,土地用途也隨之轉移。除非這種轉移為制度所不容許,或者有相反的目標,或個人反應遲鈍。城鎮的出現是土地資源可選擇性的生動例子。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商業區,很久以前還曾是一片荒野。農業結構調整也是土地資源具有可選擇性的典型例子,一些長期種植糧食作物的土地,可轉而開墾成果園。土地資源的可選擇性表明土地資源可最佳化配置。人類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去探究、查明、診斷、監測、仲裁土地資源的最佳用途,以保證當代及後代的生產與生活對土地資源的需求。
(四)土地資源與土地資產的相互關係
土地資源是從地球環境中不斷分離出來的支持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物質和能量。其中“資”表示土地對人類“有用”、“有價值”,“源”指土地是人類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來源。土地作為一種資源,是土地的物質和能量對人類社會需求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決定的,因而是永恆的,第一位的,是土地的本質屬性。土地資源既有自然屬性,也有經濟屬性。土地資源的生產性是它的自然屬性,土地資源的使用價值是它的經濟屬性。
(五)土地資源與土地資本的相互關係
土地資源轉化為土地資本的標誌。一是地租、二是利潤。因為,地租和利潤是土地所有權和資本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地租體現了土地的租賃關係,表現為土地所有權的收益;利潤體現了投資關係,表現為資本所有權的收益。
土地資源和土地資本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土地資源有的屬於私人所有,而一般是屬於國家所有,因為按其資本性的要求是實現國家土地所有制;還因為領土、領空、領海權是被國際公約所公認的國家主權的表現。土地資本一般表現為資本主義土地所有者的資本。資產階級國家為掃除資本主義發展障礙,消滅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後,確立資本對農業的統治, 將封建土地所有制變為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它體現了土地所有者、農業資本家和農業工人的經濟關係。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是最發達的商品生產,商品形式 , 的普遍化,一切商品、一切生產要素、一切財富要素,都表現為商品、貨幣、資本等價值形態,人們自然也把土地資源視為土地資本。
資源現狀
土壤的水蝕和風蝕現象嚴重。需要治理的
水土流失面積為356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為165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為191萬平方千米。中國每年表土流失量在50億噸以上,居世界之首。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已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積53萬平方千米。
1.據《中國1:100萬土地資源圖》量測結果,在現有耕地中,質量好的一等耕地約占全國總耕地的41.6%;對農業利用有一定限制、質量中等的二等耕地面積約占34.5%;對農業利用有較大限制、質量差的三等耕地約占20.3%,不宜農用而需退耕者3.3%。據統計資料推算,如果以播種面積(統計數字)畝產150千克為一個台階計算,那么150千克以下的低產田占21.0%,高於300千克的高產田占22.5%,150—300千克的中產田則占56.5%。
2.全國農用後備土地資源約5億畝,按其質量評價,其中一等荒地僅占3.1%,二等荒地占49%,三等荒地占47.9%,包括鹽鹼地、沼澤地、紅
黃壤山丘、高寒地、乾旱地和沿海灘涂等。且大多地處邊遠,交通不便,開墾所需投資較大,要經大力改造後才能使用。
宜農荒地主要分布在35°N以北地區,以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東北山區的山間谷地及山前丘陵,內蒙古東部,河西走廊,
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伊犁河流域等,這些地區的荒地面積約占全國荒地面積的80%。宜農荒地既可以開墾用於農耕,也適於發展牧業與林業,必須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以免引起農、林、牧爭地的矛盾。宜農荒地中約有40%為天然草地,主要適於開墾種植飼草飼料,將天然草地轉變為人工
牧草地。另外,約有16—20%的宜農荒地分布在南方各省山丘地區,主要適宜發展木本油料和茶、桔等作物。
3.中國西部牧區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一半,但草原牧區土地
生產力低,平均每畝草場僅產肉0.15千克。如以牧草加上農作物秸桿,農副產品的剩餘部分作為飼料量計算,則西部的飼料量僅占全國的11%,產肉量占4.9%。西部牧區草場不僅生產力低,而且普遍過牧超載,導致
草原退化與土地沙化。因此,草原牧區當前不宜大幅度增載入畜量,而應休養生息,嚴格地控制牲畜數量。
飼草資源開發潛力,一是加強草原管理,使4億畝退化草場恢復到原有生產水平,估計每畝可增產乾牧草30千克;二是改良草場,建設人工、半人工草場,通過開闢水源,消除毒草,建立科學的放牧管理制度,規定合理的載畜量;三是開發缺水草場。據調查,全國牧區約有3—4.5億畝缺水草場,平均利用率僅有30—40%,經過開發水源,可擴大利用率;四是合理開發利用南方草山草坡,南方山地草場牧草生長期長,產量高,利用不到20%,具有很大潛力。
4.中國林業用地為37億畝,其中森林面積為18.7億畝。森林中中幼林占10億畝左右。
據林業部資料,目前有21個林業局可采森林資源已基本枯竭,按現有生產水平繼續下去,到本世紀末將有近70%的林業局可采森林將全部采完,而南方集體林區亂砍濫伐更為嚴重,形勢十分嚴峻。因此,無論從保護生態環境,還是供給木材角度看,對
林業建設與林地布局都有必要進行戰略調整。即在繼續搞好平原、城市綠化和三北防護林體系的同時,把林業建設的戰略重點儘快轉向山區。這不僅是因為中國山區面積大,從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角度,需要如此;而且由於山區多屬江河上游,或是平原農區屏障,對於從總體上改善生態環境,涵養水源,庇護農田、草場,都至關重要。從全國土地資源特點分析,東北、西南兩個老林區恢復資源需時較長,應抓緊籌建新的林區。要重視南方亞熱帶山丘的開發,那裡山丘面積占土地面積的80%,近 2/3為海拔1000以下的低山丘陵,熱量豐富,水分充沛,土壤比較肥沃,土地生產力高,林木生長快,適宜樹種多,造林及封山育林均易奏效,發展林業條件優越。因此,應集中力量,加速建設,力求在本世紀末成為國家最大的用材林、經濟林基地,以避免到時可能出現森林資源青黃不接的問題。
荒地資源
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土地資源短缺問題正日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瓶頸;一邊是城市化需要大量土地,另一邊是政府不斷強調要保18億畝耕地的紅線,並制定出了嚴格的土地保護法。尖銳的供需矛盾促使我們重現關注,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忽視了在中國還有大量不適於生產糧食的荒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荒地的用途和價值開始顯現出來。
根據荒地的利用價值,我們將其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調查表明,我國共有各類可利用荒地2680萬公頃,其中各個等級土地占比如下:
經過調查分析,這些荒地可以直接或經過簡單的改良來種植能源作物和其他一些經濟作物,如:能源林或花卉果樹,開發這些土地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於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投資者,深入了解並把握相關知識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