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噶爾盆地

準噶爾盆地

準噶爾盆地(英文Junggar Basin;“”為gá),位於中國新疆的北部,是中國第二大的內陸盆地。準噶爾盆地位於阿爾泰山與天山之間,西側為準噶爾西部山地,東至北塔山麓。盆地呈不規則三角形,地勢向西傾斜,北部略高於南部,北部的烏倫古湖(布倫托海)湖面高程479.1米,中部的瑪納斯湖湖面270米,西南部的艾比湖湖面189米,是盆地最低點。盆地西側有幾處缺口,如額爾齊斯河谷、額敏河谷及阿拉山口。西風氣流由缺口進入,為盆地及周圍山地帶來降水。

名稱來源:清朝前期是 漠西蒙古兩大汗國之一的準噶爾汗國的腹地,乾隆皇帝時期最終平定準噶爾,因鬥爭、戰火、逃遷導致“數千裡間無瓦剌一氈帳”,還有很大部分被編入了蒙古八旗里的其它部落,後來此廣大區域雖然罕見準噶爾人了,但名稱還在。後來諸族來屯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準噶爾盆地
  • 外文名:Junggar Basin
  • 面積:38萬平方千米 
  • 海拔最低處:艾比湖
  • 地理位置:中國新疆北部
  • 拼音:zhǔn gá ěr pén dì
概述,名稱來源,民族構成,準噶爾人的去向,諸族屯田,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地形特徵,地質構造,水文特徵,氣候特徵,土壤特徵,經濟價值,主要資源,天然氣,水資源,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旅遊景點,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奇台魔鬼城,烏爾禾魔鬼城,五彩城,將軍戈壁,矽化木,旅遊貼士,

概述

準噶爾盆地 Junggar Basin,亦作Dzungarian Basin、Chun-ko-erh P'en-ti或Zhungar Pendi。
準噶爾盆地
準噶爾盆地位於西北為準噶爾界山,東北為阿爾泰山,南部為北天山,是一個略呈三角形的封閉式內陸盆地,東西長700千米,南北寬370千米,面積38萬平方千米。
盆地腹部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占盆地總面積的36.9%。中國第二大盆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及西部諸山間,呈不等邊三角形。東西長1120千米,南北最寬處約800千米。
盆地西部有高達2000米的山嶺,多缺口,西北風吹入盆地,冬季氣候寒冷,雨雪豐富。盆地邊緣為山麓綠洲,日平均氣溫大於10℃的溫暖期約140~170天,栽培作物多一年一熟,盛產棉花、小麥。盆地中部為廣闊草原和沙漠(庫爾班通古特沙漠),部分為灌木及草本植物覆蓋,主要為南北走向的壟崗式固定、半固定沙丘,南緣為蜂窩狀沙丘
盆地南緣沖積扇平原廣闊,是新墾農業區。發源於山地的河流,受冰川和融雪水補給,水量變化穩定,農業用水保證率高。除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外,瑪納斯、烏倫古等內陸河多流注盆地,瀦為湖泊(如瑪納斯湖烏倫古湖等)。北部的阿爾泰山區盛產黃金。

名稱來源

很多人不了解名稱,以為是先有準噶爾盆地的名稱,後有準噶爾部落、準噶爾汗國的名稱,其實相反,是因為它是西蒙古準噶爾部的腹地。
西蒙古、漠西蒙古——厄魯特蒙古曾是蒙古幾大支之一,現所謂外蒙古當時主要是漠北喀爾喀蒙古。後來所稱的準噶爾盆地,在清朝前期是漠西蒙古衛拉特)兩大汗國之一的準噶爾汗國的腹地,衛拉特主要有四支,其中的準噶爾部落在西蒙古區域最強大,現新疆巴州當時也是其重要區域(烏魯木齊周圍是其中的和碩特部蒙古遊牧區,依附於準噶爾汗國,而當時青海是和碩特部蒙古的另一支即固始汗後代領導的一支)。

民族構成

準噶爾人的去向

此廣大區域雖然罕見準噶爾蒙古人了,但名稱還在。準噶爾人滅絕了?沒有。清代襠案上有明文記載,所俘準噶爾部部曲人口分派與喀爾喀、呼圖克沁、土默特等蒙古諸王。也就是說準噶爾部被分散了。
準噶爾盆地
準噶爾汗國強大時期,主體民族衛拉特蒙古(包括準噶爾等四部)大約六十萬人口,乾隆皇帝時期最終平定準噶爾,清代魏源的《聖武記》說“計數十萬戶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繼竄入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者十之二,卒殲於大兵者十之三,除婦孺充賞外,至今惟來降受屯之厄魯特蒙古若干戶,編設佐領昂吉,此外數千裡間無瓦剌一氈帳。”——魏源不了解的是,很大部分被編入了蒙古八旗里的其它部落。
準噶爾部落並沒有滅絕,有大量準噶爾部民被編入八旗(或遷徙到漠北等地),成為清軍的作戰力量,如八旗察哈爾之例。其次,造成準噶爾部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是瘟疫流行和內戰。18世紀中期,準噶爾部落天花流行,導致人口大量死亡,魏源在其著作中明確指出,但經常被有意無意地忽略。噶爾丹策零死後,1745年至1754年間,策妄多爾濟那木扎勒、喇嘛達爾扎、達瓦齊、阿睦爾撒納之間的多年混戰,以及哈薩克斯坦部落的襲擊、各部落的出走,也使準噶爾人口大減。
投降清軍的準噶爾、輝特部落大多被編入八旗。早年率眾來降者被安置於熱河、漠北。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後歸降者,改準噶爾之名為整個漠西蒙古的部落名額魯特,就地安置,駐紮在新疆伊犁、塔爾巴哈台以及科布多。

諸族屯田

乾隆在新疆準噶爾區域實行屯田,就是為了解決人口銳減問題而採取的必要措施。清統一新疆以後,北疆成為國防最前哨,恰巧又和最富侵略心的沙俄為鄰。駐軍需要糧食,政府也需要老百姓生存在此以固邊疆。
“新疆屯田,始康熙之季,察罕諾爾地駐兵,因於蘇勒厄圖、喀喇烏蘇諸處創屯種,令土默特兵千,每旗一台吉,遣監視大臣一人。而哈密、巴里坤、都爾博勒及西吉木、布隆吉爾等,鹹議立屯,命傅爾丹、蘇爾德、梁世勛分職其事。”《清史稿-食貨一》,卷120。那時的屯田,僅是清政府解決軍糧不足的輔助手段。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軍平定阿睦爾撒納的戰爭接近尾聲,大批綠旗兵退出戰場成為閒員。當時清軍糧食不足,雜以羊只供應,很多羊死於驅趕途中。乾隆想到不能讓這些脫離戰鬥的綠旗兵坐耗軍糧,就命令駐守巴里坤的參贊大臣永貴率領綠旗兵,“廣為墾種,以裕軍食”。永貴組織綠旗兵在烏魯木齊、辟展、托克三、哈喇沙爾、羅克倫、昌吉等處開荒種地。據永貴報告,當年參加種地的士兵三千六百名,開荒二萬九千三百畝,秋收得糧三萬五千八百石,為往年三倍以上《清高宗實錄》,卷559,19頁。。烏魯木齊周圍地區類似的屯田兵最多時有一萬三千四百名。乾隆認為這些屯田兵“多系閒住,不妨暫令乘時布種”,仍是作為解決軍食的臨時手段。
準噶爾汗國時期曾從南疆遷移三千戶維吾爾人去準噶爾盆地周圍種田、供應糧食,後來趁戰亂形勢跑回南疆。平定準噶爾之後,面對“數千裡間無瓦剌一氈帳”的環境,乾隆皇帝除了讓旗兵閒員屯田(最初的應急方法),還從南疆、甘肅、東北組織人口去屯田。乾隆末,伊犁的貯糧經常在三十萬石以上,其它地方也得到恢復、發展。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盆地,準噶爾盆地大約位於45°N,85°E。東北為阿爾泰山,西部為準噶爾西部山地,南為天山山脈。盆地呈三角形,面積約380,000平方公里。
盆地一般海拔400米左右,東高(約1,000米)西低。西北為準噶爾界山,東北為阿爾泰山,南部為北天山,是一個略呈三角形的封閉式內陸盆地,東西長700千米,南北寬370千米,面積13萬平方千米。

地形特徵

準噶爾盆地位於新疆境內,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脈之間,平面形態南寬北窄,略呈三角形,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根據航磁等資料綜合分析認為,準噶爾盆地具有雙基底結構:下部為前寒武紀結晶基底,上部為晚海西期(泥盆~早中石炭世)的褶皺基底。 
準噶爾盆地
中國第二大盆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及西部諸山間。呈不等邊三角形。東西長1120千米,南北最寬處約800千米。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海拔500~1000米(盆地西南部的艾比湖湖面海拔僅190米),東高西低。

地質構造

準噶爾盆地在地質構造上為古陸台。盆地內地貌,平原可分為兩區。北起阿爾泰山南麓,南抵沙漠北緣的北部平原,風蝕作用明顯,有大片風蝕窪地。南部平原南起天山北麓,北至沙漠北緣、可分兩帶,北帶為沙漠,南帶為天山北麓山前平原,是主要農業區。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國第二大沙漠,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占優勢,流動沙丘僅占3%。沙漠區年降水量約100毫米,冬季有穩定積雪,在固定沙丘上植被覆蓋度約40%~50%,在半固定沙丘上約20%。丘間窪地生長牧草,夏季缺水,曾作冬季牧場,現已定點打井,夏季亦可放牧。
準噶爾盆地是一塊古老的陸台,陸台核心是距今6億年前、非常古老的前寒武紀結晶岩層。盆地長期保持沉降狀態,沉積了淺海相灰岩和陸相的河湖相砂岩、泥岩礫岩等。準噶爾盆地地層中的煤、石油及矽化木、恐龍、魚貝類等古生物化石,記錄和保留了盆地波瀾壯闊的地質發展史,堪稱不可多得的“史前地質博物館”。

水文特徵

盆地水汽主要來自西風氣流。降水西部多於東部,邊緣多於中心,迎風坡多於背風坡。盆地冬季有穩定積雪,冬春降水量占年總量30%~45%。除額爾齊斯河為外流河外,盆地其他河流均為內陸河,以盆地低洼部位為歸宿。
河流補給主要來自山區,春季平原融雪水亦有補給。按河流出山口處流量計算,共有年徑流量210億立方米(不包括伊犁河及塔城盆地河流),其中額爾齊斯河流出國境水量100億立方米。額爾齊斯河是新疆第二大河,支流都源於阿爾泰山南坡。盆地的內陸河有4排水區:
①烏倫古湖。為烏倫古河尾閭。
②艾比湖。匯納博爾塔拉、奎屯及精河等河。
③瑪納斯湖。匯納瑪納斯、金溝、巴音、塔西等河,源於準噶爾西部山地的10多條小河,曾以瑪納斯河為尾閭。
④天山北坡獨立水系。包括呼圖壁至木壘的所有河流,都消失於灌區中。由於灌區引水,入湖水量均急劇減少。
盆地地下水的補給來源主要來自山口以下河床、渠道及田間滲漏,從農業用水供需關係看,基本無缺水之虞。

氣候特徵

盆地屬中溫帶氣候。太陽年總輻射量約565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北部約3 000小時,南部約2 850小時。盆地北部、西部年均溫3~5℃,南部5~7.5℃。盆地東部為寒潮通道,冬季為中國同緯度最冷之地,富蘊1月均溫為-28.7℃。10℃以上活動積溫3 000~3 500℃,持續150~170天,無霜期除東北部為l00~135天外,大多達150~170天。年均溫日較差12~14℃。
盆地主要自然災害有凍害和大風。約4~5年有一次較大範圍的冬麥凍害,10年有一次較重的果樹凍害。牲畜凍害主要發生於盆地中心的冬牧場。盆地北部每年有8級以上的大風天數33~77天,西部70天以上,阿拉山口165天。由於盆地植被覆蓋度較大,雖大風天數多,沙丘移動現象卻較塔里木盆地為少。
但局部地區,如艾比湖東南沙泉子至托托,有新月形沙丘27座,大風移動沙丘,阻塞交通,危害農田。額爾齊斯河谷亦有沙丘多處,冬季風大,不能形成穩定積雪,春季作物難以生存。

土壤特徵

盆地北部主要土壤是棕鈣土,局部地區還有栗鈣土、龜裂土、沼澤土、草甸土和鹽土。盆地南部的北帶以荒漠灰鈣土為主,南帶以棕鈣土為主,沖積扇緣有草甸沼澤土和草甸鹽土,扇緣以下為鹽鹼化的荒漠灰鈣土。由於水源限制,要使全部土地都有灌溉,尚有困難。

經濟價值

準噶爾盆地是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多旋迴疊合盆地,其上沉積石炭紀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第三紀第四紀地層。盆地中央地層平緩,具穩定地塊特徵,盆地南部是天山山前坳陷(或稱天山北緣前陸盆地),盆地西北部為成吉思汗逆沖斷褶帶,盆地東北部為克拉美麗山山前坳餡。
準噶爾盆地準噶爾盆地
盆地演化可劃分為前陸盆地階段、坳陷盆地階段和再生前陸盆地階段。盆地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石油總資源量為86億噸,天然氣2.1萬億立方米。克拉瑪依油田位於盆地西部。
天山北麓平原為新建的重要農業區,種植小麥、玉蜀黍、水稻、棉花、甜菜等。盆地內夏季氣溫高,棉花種植地區已達北緯44°,為世界上棉花種植的最北限。
盆地中有豐富礦藏,南緣有煤田,西部有獨山子和克拉瑪依油田,兩地都設有煉油廠,有輸油管通往烏魯木齊市。盆地西緣有阿拉山口、老風口、布爾津等風口,風力強勁,對交通及其他經濟活動有一定影響。
盆地中部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年降水量150~250毫米。一些河流的尾閭可深入沙漠形成一定的植被覆蓋,使沙丘成固定或半固定狀態,部分地區可用為冬季牧場。居民大部分是維吾爾人和突厥人或蒙古人。漢民族多住在南部綠洲、農場和工業區。

主要資源

天然氣

新疆準噶爾盆地建成的第一套環形輸氣管網全線貫通。
這套管網總長約七百六十公里,分為彩南-石西-克拉瑪依、克拉瑪依-烏魯木齊、烏魯木齊-彩南三段,沿線分布著瑪河、石西、彩南、盆五等多個天然氣產區。
準噶爾盆地的油田準噶爾盆地的油田
專家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8億元人民幣,2005年準噶爾盆地第一條天然氣輸送管網克拉瑪依至烏魯木齊輸氣管線建成投入運營;2007年彩南油田至烏魯木齊線建成;2008年10月底,彩南-石西-克拉瑪依管線取代舊管線,工程順利竣工,並正式投入使用。
新疆油田公司生產運行處副處長吳遠倫說:“準噶爾盆地天然氣的大規模開發起步於一九九五年,當年,彩南、石西等油田相繼發現隨原油湧出的伴生氣,但隨之建成的彩南至石西至克拉瑪依輸氣管線管。進入新世紀,準噶爾盆地不斷發現大型氣田,原有的管道輸氣能力明顯偏小,無法適應發展的需要,環準噶爾盆地天然氣輸送管網的建成,將滿足油氣勘探開發的需要。”
有關專業人士分析認為,環準噶爾盆地天然氣輸送管網的順利貫通,使彩南作業區、石西作業區與克拉瑪依城市、烏魯木齊城市輸氣管線首尾相連,形成一個環準噶爾盆地的天然氣管網,實現整個準噶爾盆地資源的靈活配置。
準噶爾盆地總面積十三萬平方公里,蘊藏約二點五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探明率為百分之三左右,勘探開發潛力巨大。

水資源

發源於阿爾泰山額爾齊斯河,沿山前斷陷平原流向西北,經過俄羅斯的齋桑泊鄂畢河,注入北冰洋。其餘河流如發源於阿爾泰山東部的烏倫古河,發源於天山的烏魯木齊河瑪納斯河奎屯河等分別注入盆地中的布倫托海、瑪納斯湖、艾比湖。由於大量引水灌溉,瑪納斯湖已經乾涸,艾比湖的面積也已縮小。

自然景觀

準噶爾盆地除了有大面積的沙漠、戈壁灘鹽鹼灘之外,盆地四周還有星羅棋布的綠洲圍繞,以及無數奇特的地文景觀
準噶爾盆地準噶爾盆地
從烏魯木齊出發,向西走G312國道,轉G217國道,再向東接G216國道回到烏魯木齊,這是一條環遊準噶爾盆地的完整環線。沿線有烏爾禾的胡楊林及雅丹地貌“魔鬼城”、額爾齊斯河的五彩灘和金色河岸、烏倫古湖的蘆葦和野鳥、卡拉麥里山有蹄類動物保護區、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中的火燒山和五彩城,以及東部將軍戈壁的“地史博物館”--奇台矽化木和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木壘原始胡楊林。
在準噶爾盆地,雅丹地貌特別出眾,面積大,分布廣,且形狀和色彩極其豐富。雅丹地貌是對極端乾旱區經過億萬年風蝕而形成的地貌的統稱。尤以“魔鬼城”具代表性,“魔鬼城”那些被風蝕的土丘高低錯落,造型千奇百怪,恐怖怪誕,像一座龐大的古城堡群,“城堡”的砂岩和泥岩在夕陽的照耀下,呈褚紅、灰綠、褐黃等顏色,詭秘多變。

人文景觀

準噶爾盆地有眾多綠洲,綠洲里生活了哈薩克族、蒙古族等多個少數民族,他們的遊牧生活以及他們的民族文化風俗,亦是人文景觀的亮點。
盆地周邊的綠洲盆地周邊的綠洲
在盆地中還有一道特別的人文景觀就是---克拉瑪依百里油田及火燒山油田景觀。

旅遊景點

當今隨著新疆旅遊事業的發展,盆地中眾多的尚未開發的旅遊資源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圍繞盆地的探險旅遊線路是溝通火燒山溫泉、五彩城、魔鬼城、瑪瑙灘、石樹溝、恐龍溝、石錢灘的一條聚觀光、探險、狩獵、科學考察為一體的綜合性線路。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內部植物生長較好,沙丘上廣泛分布著以白梭梭、梭梭、嵩屬、蛇麻黃和多種一年生植物為主的小喬木沙質荒漠植被。植被覆蓋度在固定沙丘上可達40~50%,半固定沙丘上也在15~25%之間,它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是優良的冬季牧場。沙漠內部的沙丘形態主要是樹枝狀沙壟,一般高度為10~50米不等。沙壟的排列明顯地受著風向的影響,有著地區上的差異:沙漠西部多作西北—東南走向;廣大沙漠的中部和北部,大致作南北走向;沙漠東部轉為西北西—東南東走向。在沙漠的西南部還分布有固定和半固定的沙壟蜂窩狀沙丘和蜂窩狀沙丘。流動沙丘主要在沙漠東北部的阿克庫姆和沙漠東南部霍景涅里辛沙帶的最東端,多屬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鏈。在準噶爾盆地的烏蘇精河,及西北部額爾齊斯河南北兩側的布爾津、哈巴河和吉木乃,還有小片沙漠。額爾齊斯河南北兩側的沙漠,多分布在山麓洪積傾斜台地和山前起伏的山麓斜坡上。大片裸露的流動沙丘,主要是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鏈,一般高10~20米。個別高者可達50~100米。在天山山地的伊犁河谷中,也分布有流動的沙丘鏈和固定的灌叢沙堆。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奇台魔鬼城

奇台魔鬼城位於準噶爾盆地東部的將軍戈壁上,出奇台縣城向北行200多公里才能到達。據說它距縣城的直線距里僅有100多公里。在地理上,它和烏爾禾魔鬼城處於同一緯度上,都屬於典型的雅丹地貌。 由奇台縣城向北行幾十公里,便是一望無際的將軍戈壁。傳說古代有位將軍,率軍追討匪徒,不幸在戈壁上迷了路,結果糧斷水絕,全軍盡喪於此,所以這片戈壁便由此而得名。後來人們在將軍殉難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取名"將軍廟"。而今將軍廟已經倒塌,然而它卻作為一個地名而被流傳下來,成為通往中蒙邊界的必經之路。由此向魔鬼城只有40多公里。
烏爾禾魔鬼城烏爾禾魔鬼城

烏爾禾魔鬼城

烏爾禾魔鬼城又稱烏爾禾風城。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佳木河下游烏爾禾礦區。有一處獨特的風蝕地貌,形狀怪異、當地人蒙古人將此城稱為“蘇魯木哈克”,哈薩克人稱為“沙依坦克爾西”,意為魔鬼城。在荒涼的原野上聳起無數座城堡,形狀詭異;走進城堡群中,卻是一座座奇形怪狀的方形山的,高不過百米。多數山的都是四面壁立,只有極少數可以攀上去。這魔鬼城竟是重重疊疊浩瀚一片,方圓有30平方公里。蜂窩狀巨石密布的闊依塔什怪石溝這條怪石林立的山溝長20多公里,怪石群分布面積100平方公里。這類岩石在地理學上稱為風蝕石。遠眺風城,就像中世紀歐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林立,高高低低參差錯落。千百萬年來,由於風雨剝蝕,地面形成深淺不一的溝壑,裸露的石層被狂風雕琢得奇形怪狀:有的呲牙咧嘴,狀如怪獸;有的危台高聳,垛蝶分明,形似古堡;這裡似亭台樓閣,檐頂宛然;那裡象宏偉宮殿,傲然挺立。真是千姿百態,令人浮想聯翩。在起伏的山坡地上,布滿著血紅、湛藍、潔白、橙黃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遺珠,更增添了幾許神秘色彩。風城地處風口,四季多風。每當風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離。如箭的氣流在怪石山匠間穿梭迴旋,發出尖厲的聲音,如狼嗥虎嘯,鬼哭神號,若在月光慘澹的夜晚,四周肅索,情形更為恐怖。

五彩城

五彩灣又叫五彩城,在額爾齊斯河谷,常常看到風蝕地貌,河岸形成狀態怪異的石群,色彩呈濃艷的土黃和土紅色,表層又浮現潔白半透明的石英礫石。五彩灣人們用來泛指在東準噶爾許多色彩鮮艷的風蝕地。準噶爾東南廣大沙漠地帶,在地史上是個巨大的古湖盆區,所不同的是,這裡的湖相岩層是五彩繽紛的,被風蝕後便呈現另類面貌的魔鬼城。這一大片城,由深紅、赭紅、青、綠、黃、灰、黑、白等多種色相的泥頁岩構成,長期的風化剝蝕和流水沖刷之下,被切割成一座座孤立的小的,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卻酷似麥垛子:有的則萬變不離其城,似城堡、樓台或建築物的殘垣。地面上零星散布著晶瑩的瑪瑙石,有時還可以看到古生物化石和矽化木。

將軍戈壁

將軍戈壁是一個十分神奇而又迷人的地方,它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這裡的天空藍得讓你心醉神怡,這裡的空氣新鮮得讓你不忍呼吸。那如烈焰騰空的是火燒山;那如紅氈鋪地的是紅柳的火陣;那綠意如春的是梭梭林。更讓你賞心悅目的是如夢如幻的海市蜃樓,那簡直就是一派仙境。遠遠望去,一泓春水,微波蕩漾,沙丘小樹點綴其間,幻化成亭台樓閣,虛無飄渺,偶見身影閃動,如閒雲野鶴,好不誘人。傳說不年將軍就是受海市蜃樓的誘惑才誤入迷途。另外,亞洲最大的矽化木群,轟動全國的恐龍溝,被稱為化石之庫的石錢灘都在這裡,和魔鬼城並稱將軍戈壁“四大奇蹟”。

矽化木

矽化木又稱樹化石,形成於侏羅紀時期,它是大約一億兩千萬年前的樹,喬木被意外深埋地下,由於洪水沖刷裹帶,成片的樹木逐漸為泥土,沙石和火山灰所埋藏,幾經地質變遷,又經過了漫長的替代質換,石化過程後被外力拋至地表,經風沙長期磨蝕拋光的木質細胞二氧化矽填充和代替後給溶於水中的鐵,錳氧化物染上黃,紅,紫,黑和淺灰顏色,就成了今天五彩斑斕,鑲金疊玉的樹化石,其分為矽化,鐵化,鈣化和瑪瑙,玉質等種類,它的化學成分主要有:鈣質的多呈黃色,白色氧化鐵的呈暗紅色或深棕色,含矽質的呈黑色。另外還有通體光潤近乎瑪瑙質,碧玉質的其中以有枝芽,瘤節,蟲蛀狀,木紋年輪清晰者為上品。矽化木群最具規模的,位於準噶爾盆地南部中心區奇台縣將軍戈壁深處的石樹溝,即奇台魔鬼城和森林化石群。在3.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發現了世界罕見的上千棵古化石森林,距今1億年以上。嶄新的216線國道穿越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
準噶爾盆地的矽化木準噶爾盆地的矽化木

旅遊貼士

1、攝影最佳季節:9月16日-9月30日,最好有8天以上遊覽。此時胡楊樹白樺樹楊樹戈壁灘上的紅柳駱駝刺等草木都已轉成淺黃色、金黃色和紅色,分外艷麗,月底常有下雪,景色就更絕了。
2、雅丹地貌適宜黃昏和落日時分拍攝,此時色彩更加絢麗、斑斕。
準噶爾盆地準噶爾盆地
3、沿線食宿方便,道路通暢,若是攝影,建議租車或自駕車,或參加攝影團前往,租車費用較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