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泰山脈(阿爾泰(中亞大山系))

阿爾泰山脈(中亞大山系)

阿爾泰(中亞大山系)一般指本詞條

阿爾泰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斜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境,綿延2000餘公里;中國境內的阿爾泰山屬中段南坡,山體長達500餘公里,海拔1000—3000米。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峰為友誼峰,海拔4374米。

森林線大體處在1800-1900米的高度,其占地面積為1611457公頃,其中有1002000公頃屬特級保護區,森林、礦產資源豐富。年平均溫度為0攝氏度,其中7月份高山雪線以下的地區平均溫度為15-17攝氏度,冬季最低溫達到零下62攝氏度,年均降水量在500-700毫米之間。

“阿爾泰”在哈薩克語中意味“六個月”,從漢朝就開始開採金礦,至清朝在山中淘金的人曾多達5萬多人。 阿爾泰語系從阿爾泰山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阿爾泰山脈
  • 外文名稱:Алтай,Altai Mountains
  • 所屬地區:中國、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 面積:1,611,457公頃
  • 氣候條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喀納斯、布爾根
  • 海拔高度:1000-3000米
  • 年降水量:500-700毫米
  • 動物資源:旱獺、跳鼠、鷹和紅隼
  • 礦產資源:黃金、寶石、有色金屬
地質地貌,地質,地貌,氣候特點,水系情況,生態資源,植物,動物,礦藏,人文歷史,旅遊景區,喀納斯景區,布爾根,卡拉麥里山,福海,

地質地貌

中亞大山系阿爾泰山跨越斜跨中國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部分領土,從戈壁(沙漠)向西西伯利亞,綿亘約2000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
阿爾泰山景色阿爾泰山景色
發育有現代冰川;西部的山體最寬,愈向東南愈狹窄,高度亦漸低下;從東北部中國國境線,自西北向東南山勢逐漸降低到3000~3500米左右。山前有西北大斷,向南西逐漸下降到額爾齊斯河谷地,呈4級階梯,山地輪廓呈塊狀和層狀;只在高山地區有冰蝕地形並有現代冰川,是中國最北端的現代冰川分布中心;除沿北西向斷裂作串珠狀分布有斷陷盆地外,無大型縱向谷地;阿爾泰山堪稱典型的斷塊山。與天山山脈崑崙山脈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形成“三山夾兩盆”。
參差的山嶺將諸如鄂畢河(向北注入北冰洋)及其主要支流額爾齊斯河這樣的大河的水與流入浩瀚的中亞盆地的河流的水分離開來。發源於山地的河流出山後受斷裂控制,匯入額爾齊斯河流向西北,成為鄂畢河上游,是中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明顯。1100米以下為山麓草原帶;1100~2300米為森林帶,生長西伯利亞松西伯利亞冷杉雲杉等;23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帶與亞高山草甸帶,為良好的夏季牧場。低處山間盆地有少量農業。山地富藏有色金屬(包括金礦)。

地質

地質構造上屬阿爾泰地槽褶皺帶。山體最早出現於加里東運動華力西運動末期形成基本輪廓,此後山體被基本夷為準平原;喜馬拉雅運動使得山體沿襲北西向斷裂發生斷塊位移上升,才形成了眼下的阿爾泰山面貌。1931年發生8級地震。並伴隨產生近南北向的斷層 ,延續40~60千米。
阿爾泰山北部一帶丘陵將它們與西西伯利亞平原分隔開來,阿爾泰山東北部與西薩彥嶺相接。蒙古阿爾泰山拔地而起成為友誼峰(Nayramdalin Peak,4374米),接著先向東南然後再向東延伸。戈壁阿爾泰山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西南約483公里處開始,占據該國南部,聳立於戈壁瀚海。

地貌

阿爾泰山山體渾圓,山坡廣布冰磧石U形谷套U形谷,古冰斗成層排列,羊背石側磧中磧終磧等清晰可見。阿爾泰山有多級夷平面,一般公認有4級,2010年統計時,海拔分別為2900~3000米,2600~2700米,1800~2000米及1400~1600米。地貌垂直分帶明顯,由高而低有:現代冰雪作用帶,海拔3200米以上,以友誼峰和奎屯峰為中心,發育了山谷冰川、冰斗冰川、懸冰川。此外,阿克庫里湖周圍,阿克土爾滾與阿庫里滾河上源也有現代冰川;霜凍作用帶,2400~3200米(2010年統計),古冰蝕地形清晰,積雪長達8個月,以寒凍風化為主;侵蝕作用帶,1500~2400米,以流水切割為主;乾燥剝蝕作用帶,1500米以下。喀納斯綜合自然景觀保護區位於本帶邊緣。
土壤由高到低,主要分布有冰沼土、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甸土、生草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鈣土、栗鈣土、棕鈣土等。

氣候特點

地區氣候是十足大陸性的,由於亞洲大反氣旋亦即高壓區的影響,冬季漫長而酷寒。1月氣溫在丘陵間的-14℃到東部有遮擋的山谷中的-32℃,而在楚河草原地帶,氣溫可以遽降至奇冷的-60℃。間或有一兩塊永久凍土帶,屬覆蓋北西伯利亞廣闊地區的永久凍土帶。7月的氣溫和煦乃至炎熱──白天高溫常達24℃,有時在低坡處高達40℃ ──但是在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夏季卻是短暫而又涼爽。在西部,特別是在1524~1981米之間的高地,降水量高,約20~40吋,終年降水量可多達80ml。繼續往東,總降水量可減少到1/3,有些地區則根本無雪。冰川覆蓋最高峰側翼,它們有1500條左右,覆蓋面積約648平方公里。
氣候阿爾泰山聳立於亞洲腹部的乾旱荒漠和乾旱半荒漠地帶,西風環流帶來大西洋水汽,順額爾齊斯河谷地和哈薩克斯坦齋桑谷地長驅直入,向北遇阿爾泰山,受逼抬升降水。降水較為豐富,降水隨高度遞增和由西而東遞減,冬夏多,春秋少,低山年降水量200~300毫米,高山可達600毫米以上;降雪多於降雨,且積雪時間隨高度增加而延長,中高山積雪長達6~8個月,低山僅5~6個月,雪線低至海拔2800米左右,是中國最低的雪線;氣溫變化隨高度增加而遞減。阿爾泰山區氣候垂直梯度變化明顯,具有冬長夏短而春秋不顯的特徵。
整個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嚴寒,山谷中少雪而高山地帶大雪紛飛。這裡年平均溫度為0度,其中7月份高山雪線以下的地區平均溫度為15~17度,冬季最低氣溫達到-62度年均降水量在500~700毫米之間。

水系情況

阿爾泰山徑流較豐富,發育了額爾齊斯河與烏倫古河。兩河皆構成典型不對稱的梳狀水系。額爾齊斯河是新疆境內唯 一外流河,根據2010年統計,中國境內流域面積5萬平方公里,全長546公里;河水補給來源主要為降水、積雪融水和冰川等,多年平均徑流量100多億立方米,占阿爾泰地區總徑流量89%,注入齋桑泊,最後流入北冰洋。烏倫古河,支流在山區,山前為散失區,全長573公里,最後歸宿於烏倫古湖(布倫托海、福海),在二台站以上,流域面積為2.2萬平方公里,補給來源亦以冬季積雪為主,多年平均徑流量11億立方米。兩河上游多峽谷和斷陷盆地,落差大,水流清澈,含泥沙少,水力蘊藏量約50萬千瓦。
阿爾泰山脈中的湖泊阿爾泰山脈中的湖泊

生態資源

阿爾泰山的植物種類達2000餘種,其中有17種屬瀕危物種,212種為該地所特有,而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榿木,它只生長在東阿爾泰地區。森林樹種主要以西伯利亞冷杉、落葉松和白楊為主。植物種類的豐富繁茂以及特有的分布歸因於該地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幾乎與世隔絕的地理環境。森林-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森林、次高山、高山苔原、冰河苔原以及冰雪共同構成了阿爾泰山壯美的風光。森林-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所占的面積很小,它是西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和阿爾泰山森林的過渡帶;北面的山坡上長滿了松樹和白樺;雪松、落葉林、矮樹叢及高山草場是次高山的典型植被;遼闊的苔原地帶則主要生長著苔蘚和地衣。

植物

在阿爾泰山可以看出4個相當分明的植被區,山地亞沙漠帶、山地草原帶、山地森林帶及高山帶。第一個植被區可見於蒙古阿爾泰山和戈壁阿爾泰山的低坡和山谷,夏季高溫少雨,稀疏的植物包括一些耐旱耐鹽的草木。山地草原帶在北部高約610米,在南部和東部高達2012米。草甸和混生草草原以草皮草、牧草和草原灌木為特徵。山地森林帶由泰加林(亦稱北方森林,即沼澤地針葉林)構成,為阿爾泰山本體所特有;它大約覆蓋70%的山地面積,大多分布在中低山區。森林可以達到海拔1981米,但在阿爾泰山的中部和東部的比較乾燥的山坡上可以延伸到海拔2438米左右。最為普遍的是針葉樹種──落葉松,樅,及松(包括西伯利亞石松) ── 但也有大片地區為次生樺木森林和白楊森林所覆蓋。在蒙古阿爾泰山和戈壁阿爾泰山實際上並不存在森林帶,但卻有零星的針葉樹叢生長在河谷里。高山帶植物──亞高山灌木次於廣泛用作夏季牧場的草甸,其次是苔和裸石及冰──僅見於最高的山嶺。
阿爾泰山中的森林阿爾泰山中的森林
根據2010年統計,3000~3500米以上植被為苔蘚類墊狀植物;2600~3500米為高山-亞高山草甸草原;1300~2600米為森林草原帶;800~1300米是灌木草原;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東升高,如森林下限為1200~1900米,灌木草原下限為500~1500米,荒漠上限則為500~1100米。
阿爾泰山的自然資源豐富多樣,有多種礦藏和優良牧場,尤以森林資源中的優質木材在新疆占有重要地位,水力資源亦蘊藏充沛。

動物

動物依從植被模式。各種齧齒類生活在山區半沙漠帶和草原帶,鳥類包括雕、鷹和紅隼。大多數物種起源於蒙古──例如,旱獺跳鼠(一種善跳齧齒類)和。西伯利亞哺乳動物(熊、猞猁、麝和松鼠)和鳥類(花尾榛雞和啄木鳥)經常光顧潮濕的針葉林。高山動物包括石山羊、雪豹和山羊。 

礦藏

阿爾泰山,蒙語的意思是“金山”。阿爾泰山礦產豐富,產黃金、寶石、有色金屬等。有諺語稱道“阿爾泰山七十二條溝,溝溝有黃金”。阿爾泰山黃金儲藏量之高古已有名,清代就有“金夫逾萬,產金逾萬,列廠十區,礦工數萬”的記載。除黃金外,阿爾泰山地還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分布區,總儲量占中國相當大的比重。位於阿爾泰山地的可可托海礦區是世界著名的三號礦脈,蘊藏著等70多種礦產,被譽為世界少有的“稀有金屬天然博物館”;另一個柯魯木特礦區,是新疆第二個稀有金屬生產基地,鈮精選礦始終在中國同類礦山中居第一位。
阿爾泰山下的牧群阿爾泰山下的牧群

人文歷史

阿爾泰山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很久以前就發掘出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文物。這裡記錄著許多部落民族在這方土地上的起起落落。成吉思汗、斯吉台、土耳其、維吾爾和蒙古等都在這裡留下了歷史的足跡,直到18世紀中期阿爾泰才正式歸屬於沙皇俄國。金山-阿爾泰山最為引人注目的歷史遺蹟當屬公元5世紀部落首領的墓群。這些墓群結構複雜,大小各異,林林總總數目可達100多,其中埋葬的許多藝術品更稱得上是稀世珍寶。
壯麗秀美的阿爾泰山壯麗秀美的阿爾泰山
阿爾泰山有阿爾泰山原住民、俄羅斯人和哈薩克人定居。土生土長的阿爾泰人(例如阿爾泰-基濟人)部落占阿爾泰人口相當大的比例。養馬在這一地區十分普遍。在北部,以牛和犛牛為本,而較乾旱的南部則適於綿羊、山羊和駱駝。南部的牧牛者必須廣為遷徙,以彌補水草的不足。這些遊牧民在目的地支起被稱為蒙古包的臨時寓所,一種用毛氈和綑紮成格狀的獸皮構成的圓形建築。傳統的放牧模式次於較為穩定的定居生活方式。他們的主要職業是畜牧,包括養牛、羊和馬。俄羅斯人和哈薩克人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或採礦業。大礦山和有色金屬(銅、鉛和鋅)冶煉廠集中在哈薩克和阿爾泰的魯德內(Rudny,「礦石」)阿爾泰山。它們的能源需要由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Ust-Kamenogorsk)水電站和布赫塔爾馬(Bukhtarma)水電站供應。阿爾泰地區擁有開發相當良好的森林和木製品業和包括食品加工在內的輕工業。

旅遊景區

喀納斯景區

喀納斯景區位於阿爾泰山之陽,這一地域自古以來為北方諸多民族遊牧之地。額爾齊斯河北岸細石器遺址的發現說明,這裡早在八九千年以前就有人從事狩獵、漁獵的人類活動。歷史上先後或同時有塞人、呼揭、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鐵勒、蒙古、哈薩克等草原民族部落在此生活。
喀納斯湖春夏時節的喀納斯湖喀納斯湖春夏時節的喀納斯湖
橫亘在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其主峰友誼峰終年被冰雪覆蓋,是中國海拔最低的現代冰川之一,喀納斯湖就位於風景秀麗的友誼峰南坡,面積約25萬平方公頃的喀納斯國家保護區內。

布爾根

布爾根省始建於1937年,由色楞格省後杭愛省庫蘇古爾省和中央省交界處的幾個毗鄰縣組成了新的布爾根省。該省位於蒙古國北部杭愛山區和森林草原地帶,南面同前杭愛省、東面同中央省和色楞格省、西面同後杭愛省和庫蘇古爾省、北面同俄羅斯接壤。該省境內分布著杭愛山脈分文,汗泰布日格、阿布扎格、烏仁陶高、呼和諾汗、布拉乾等山脈。北部屬於杭愛地帶。冬季降雪量大布爾根省阿流、湖泊眾多,主要省額恨、色楞格、塔爾巴格太、鄂爾渾、圖拉等河流和哈爾嘎勒湖、沙爾嘎、策卡拉麥里山根、奧倫、艾爾汗湖和渾特湖等湖泊,呼利吉、烏爾特等溫泉能醫治疾病。

卡拉麥里山

拉麥里山位於農六師地區。有蹄類自然保護區,分布在東區,區內有野馬野驢盤羊、鵝喉玲等荒漠珍奇動物。這裡歷史古蹟豐富,有唐朝的北庭都護府北庭古城、西大寺,奇台千佛洞、東師古道以及眾多古峰燒、古墓葬和原始村落遺址,均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和觀賞價值。

福海

福海是烏倫古湖一種稱謂,烏倫古湖又名布倫托海、大海子(相鄰的吉力湖則稱小海子),位於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境內。湖面高程468米。湖形似三角形,南北寬約30千米,東西長35千米,湖水面積827平方千米,平均深度8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