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區

阿勒泰地區

阿勒泰地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5個地區之一,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管轄,駐地阿勒泰市。地處新疆北部,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三國接壤;地貌類型複雜多樣,夏季乾熱,冬季嚴寒;總面積117989.21平方千米,下轄6縣1市;2017年總人口671616人。

阿勒泰地區是中國西北唯一與俄羅斯接壤的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北通道和新疆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擁有4個國家類陸路口岸;是新疆的相對豐水區、素有北疆“水塔”之稱;是全國六大林區之一,同時被國務院確定為水源涵養型山地草原生態功能區。

2017年,阿勒泰地區完成生產總值246.77億元,比上年增長7.8%(可比價),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01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86.02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112.74億元,增長11.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阿勒泰地區
  • 外文名稱:Altay Prefecture
  • 行政區類別:地區
  • 所屬地區: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 下轄地區:1個縣級市、6個縣
  • 政府駐地:阿勒泰市解放路341號
  • 電話區號:0906
  • 郵政區碼:836300
  • 地理位置:東北部與蒙古,北部與俄羅斯接壤
  • 面積:117989.21平方千米
  • 人口:671616人(2017年)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阿爾泰山、薩吾爾山、喀納斯湖
  • 機場阿勒泰機場
  • 火車站:北屯站
  • 車牌代碼:新H
  • 行政區劃代碼:654300
  • 地區生產總值:246.77億元(2017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風景名勝,名優特產,民俗文化,

歷史沿革

阿勒泰地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這裡就有人類活動。歷史上,這裡屬漠北草原向西延伸的部分,地處亞洲東部與中部草原帶之間,曾長期與蒙古高原西部、葉尼塞河上游和鄂畢河上游、塔爾巴哈台山北麓地區作為一個相對整體的政治地域單元,成為中國北方遊牧部族民族西遷東往的通道和生息、角逐之地。
公元前五世紀前後,阿爾泰山周圍為塞人等部族遊牧之地。秦漢之際,呼揭人遊牧於阿爾泰山一帶。
漢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匈奴征服呼揭及其旁國,這裡成為“匈奴右地”。
西漢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內亂,其日逐王先賢撣率部歸漢,漢朝設西域都護府,今阿勒泰地區屬西域都護府轄地。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北匈奴強部呼衍王的封地即在今阿勒泰地區境內。東漢永元三年(91年)後,北匈奴逐漸西遷,鮮卑人盡據匈奴故地,今阿勒泰地區歸其控制,屬鮮卑右地。東漢末年,鮮卑汗國衰落,原居於此的土著呼揭人乘機復國,漢文史籍稱其為“呼得”。
牧民牧民
東晉元興年(402年),柔然興起,征服呼得,將遊牧於東部天山的突厥北遷至金山(阿爾泰山)西南,今阿勒泰地區遂為突厥的遊牧之地。
隋開皇三年(583年),突厥汗國分裂,此後西突厥汗國建立,今阿勒泰地區屬其疆域。隋大業元年(605年),鐵勒各部反抗西突厥壓迫,發動起義,推舉薛延陀部首領乙失缽為“野口至可汗”(“野口至”今譯為“額爾齊斯”),建立鐵勒汗國,今阿勒泰地區時為薛延陀人的遊牧之地。隋大業十一年(615年)前後,西突厥射匱可汗強盛,東征鐵勒汗國,乙失缽遂取消可汗稱號,降服於西突厥汗國。
唐武德年間(618—626年),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雄強,多次率眾東征鐵勒,薛延陀部舉族東遷漠北草原,今阿勒泰地區成為西突厥部落遊牧地。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西突厥葉護阿史那賀魯東投唐朝,唐太宗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設立瑤池都督府,以阿史那賀魯為都督,今阿勒泰地區為瑤池都督府轄地。永徽二年(651年)阿史那賀魯叛唐,至顯慶二年(657年)被唐朝平定。此後,唐朝開始在今阿勒泰地區域內先後設立沙陀州都督府、大漠州都督府、金附州都督府等羈縻州府,分別管理西突厥沙陀部、葛邏祿熾俟部、葛邏祿部。長安二年(702年),武則天設立北庭都護府,今阿勒泰地區歸其管轄。此後,今阿勒泰地區相繼成為回紇汗國和黠嘎斯汗國勢力範圍。至後唐同光二年(924年),阿爾泰山周圍各部族歸附於契丹,今阿勒泰地遊牧著合魯(葛邏祿)、紇里迄斯(黠嘎斯)、乃蠻等部族。
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蒙古部首領鐵木真率兵攻滅乃蠻部,占領阿爾泰山兩側,今阿勒泰地區歸屬蒙古汗國。成吉思汗把已征服地區分封給他的4個兒子,其中第三子窩闊台封地轄區基本上相當於歷史上的“匈奴右地”,統有阿爾泰山南北諸地。蒙古汗國及元朝開西域經營重點放在北路的先河。
明初,瓦剌興起,一度控制阿爾泰山東、西兩麓廣大區域,今阿勒泰地區成為其中心地區。此後準噶爾汗國在此基礎上崛起。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後,繼續確立以北路為戰略重點的西域經營策略,先設烏里雅蘇台將軍,又設科布多參贊大臣,統轄蒙古草原西部杭愛山至額爾齊斯河一帶的廣大地區。今阿勒泰地區相繼歸其管理。至光緒三十年(1904年),設科布多辦事大臣,並移駐承化寺(今阿勒泰市)辦事,實行科阿分治,此為阿勒泰地區正式建制之始。
民國初年(1912年),阿勒泰地區建制沿襲清末舊制,為辦事長官轄區。民國三年(1914年)8月,改稱阿爾泰地方,仍屬中央政府直轄。民國八年(1919年)6月歸併新疆省,改置阿山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道為新疆第六行政區(阿山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後,阿山行政長公署改稱新疆第六區(阿山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行政區遂簡稱為“阿山專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三區革命”臨時政府成立阿山專員公署。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7月,新疆省聯合政府成立後,“三區”阿山專員公署仍稱新疆阿山專員公署。
1954年,改承化縣為阿勒泰縣,阿山專區改為阿勒泰專區。
1971年,改阿勒泰專區為阿勒泰地區。
1975年8月29日,根據《國務院關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行政區劃問題的批覆》規定,阿勒泰地區隸屬伊犁州管轄。
1984年9月,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恢復伊犁地區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批覆》重申,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管轄阿勒泰地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10月,阿勒泰地區共轄7個縣級行政區,包括1個縣級市,6個縣,分別是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吉木乃縣福海縣富蘊縣青河縣。阿勒泰地區行署駐阿勒泰市解放路341號。
行政區下轄區域
布爾津鎮、沖乎爾鎮闊斯特克鄉、杜來提鄉、窩依莫克鄉也格孜托別鄉、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
庫額爾齊斯鎮、可可托海鎮、恰庫爾圖鎮、吐爾洪鄉、杜熱鄉、庫爾特鄉、喀拉通克鄉、鐵買克鄉、喀拉布勒根鄉
福海鎮、解特阿熱勒鄉、科克阿尕什鄉、齊乾吉迭鄉、喀拉瑪蓋鄉、阿爾達鄉
阿克齊鎮、薩爾塔木鄉、加依勒瑪鄉、庫勒拜鄉、薩爾布拉克鄉、鐵熱克提鄉、齊巴爾鄉
青河鎮、塔克什肯鎮、阿熱勒鄉、阿熱勒托別鎮、薩爾托海鄉、查乾郭勒鄉、阿尕什敖包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阿勒泰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東北部,地處阿爾泰山中段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部,介於東經85°31′36″—91°04′23″,北緯45°00′00″—49°10′45″之間。面積117989.21平方千米。約占全疆總面積的7.1%。阿勒泰地區東西長約422千米,南北寬約464千米。阿勒泰地區南部從東向西,依次與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縣、吉木薩爾縣、阜康市、昌吉市和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比鄰;西南部與塔城地區的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相連;東部與蒙古國、西部與哈薩克斯坦、北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1197千米,其中中哈邊境線長396千米、中俄邊境線長54千米、中蒙邊境線長747千米。
阿勒泰地區

地形地貌

阿勒泰地區地貌類型複雜多樣,主要劃分為山地、丘陵、平原和沙漠。山區面積約占四分之五。阿爾泰山山脊線沿中哈、中俄、中蒙邊界連綿800多千米,位於中蒙邊境上的友誼峰,主峰海拔4374米。阿勒泰地區主要河流均發源於阿爾泰山地。位於地區西部的薩吾爾山脈,橫貫吉木乃縣與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交界處,主峰木斯島山海拔3835米。丘陵主要分布在山麓緩坡地帶和準噶爾盆地東北部,其間礦苗外露,易於開採,是地區主要成礦區域。平原分布在額爾齊斯河河谷、烏倫古河河谷及其他河流中下游。沙漠分布於福海縣、富蘊縣南部及哈巴河縣、布爾津縣、吉木乃縣局部地區。最低海拔317米(富蘊縣三個泉窪地)。

氣候

阿勒泰地區地處歐亞大陸腹地,緯度較高,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寒冷氣候,其特點是夏季乾熱,冬季嚴寒,平原地區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全年多季風。年均氣溫0.7℃—4.9℃,極端最低溫度-51.5℃,極端最高溫度42.2℃。平原地區年均降水量131—223毫米,年蒸發量1367—2066毫米,無霜期123—152天,全年日照時數2829—3045小時。

水文

阿勒泰地區是新疆豐水區之一。有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吉木乃山溪三大水系,大小河流共56條。較大的湖泊有烏倫古湖、喀納斯湖、吉力湖等。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阿勒泰地區境內有各類冰川417條,總面積293.2平方千米。年儲冰量為164.92億立方米,折合儲水量為148.43億立方米。三大水系流域面積9.57萬平方千米,年總徑流量133.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量為122.5億立方米,占自治區地表徑流量的14.7%。開發利用的地表徑流量僅28億立方米,其餘都流入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額爾齊斯河是新疆的第二大河流,在中國境內幹流總長593公里,年徑量為119億立方米。阿勒泰地區水能理論蘊藏量4750.71兆瓦,可裝機容量2139兆瓦。額爾齊斯河河谷風區屬於新疆九大風區之一,預計可裝機150萬千瓦。全地區有各類水庫共48座(其中大型水庫2座、中型水庫11座、小型水庫35座),總庫容9.36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阿勒泰地區野生動植物物種豐富,全地區野生植物有1378種,藥用植物種類200多種,其中許多為名貴藥材。珍稀瀕危植物有蒙古黃芪、草蓯蓉、肉蓯蓉、新疆阿魏等,特有植物有鹿根、額河菱角、歐亞萍蓬草、阿勒泰赤芍、阿爾泰金蓮花、阿爾泰低頭蔥等。有野生動物466種,其中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動物的有74種(一級的20種,二級的54種),省級的36種。瀕危動物有雪豹、北山羊、盤羊、野驢、馬鹿、原麝和在中國僅分布於阿勒泰地區的河狸。

礦產資源

阿勒泰地區具有多種多樣的成礦地質條件、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礦種齊全,儲量較為豐富,盛產有色金屬黃金和海藍、水晶、碧璽等名貴寶石。已發現礦種11大類84種,探明儲量居全國第一位的有鈹、白雲母、鉀長石三種,居全國前十位的有12種,居新疆首位的有21種。據初步估計,已探明41種礦產儲量潛在價值達569億元,遠景潛力更大。境內的喀拉通克銅鎳礦是全疆最大的銅鎳礦,正式勘建開發的阿舍勒銅牆鐵壁礦,伴生有金、銀、鉛等多種成分。但是,對已發現的礦種勘探工作程度低,開發利用的礦種少,礦產資源的優勢尚未充分發揮。其中大型礦床31個,中型礦床83個,小型礦床113個。

人口

截至2017年底,阿勒泰地區公安戶籍總人口為671616人(其中:兵團十師人口61926),比上年減少357人,其中:城鎮人口268191人,占總人口的39.93%;鄉村人口403425人,占總人口的60.07%。男性人口337206人,女性人口334410人,性別比為100.84。漢族人口268024人,占總人口的39.91%,哈薩克族人口354123人,占總人口的52.73%,其他少數民族人口49469人,占總人口的7.36%;全年出生人口9982人,出生率14.86‰;死亡人口5770人,死亡率8.59‰;人口自然增長率6.27‰。除漢族外,有哈薩克族、回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36個民族。

政治

職務
姓名
地委委員、地委書記
張岩
地委委員、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
哈丹·卡賓
地委委員、行署常務副專員
陳波
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
王君安、藍盛新
統計截至2019年4月,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2017年,阿勒泰地區完成生產總值(GDP)246.77億元,比上年增長7.8%(可比價),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01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86.02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112.74億元,增長11.4%。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9.4%、34.9%和45.7%,第一產業所占比重較上年下降了3.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占比重較上年提高了3.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所占比重較上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8082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8%。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比上年同期上漲2.3%;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上漲2.5%;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上漲0.1%。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食品菸酒類上漲2.0%;衣著類價格上漲5.0%;居住類價格上漲0.7%;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2.5%;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1.4%;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0.7%;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6.7%;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下降0.5%。
2017年,阿勒泰地區完成地方固定資產投資255.77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8.92億元,增長1.03倍。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22.92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占投資總額的8.96%;第二產業完成投資25.76億元,比上年下降42.4%,占投資總額的10.07%;第三產業完成投資207.09億元,比上年增長43.7%,占投資總額的80.97%。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8.92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倍,占總投資的3.5%,其中:住宅投資5.45億元,增長1.4倍,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61.2%。房屋施工面積84.73萬平方米,下降12.5%;房屋竣工面積21.89萬平方米,下降51.3%;商品房銷售面積23.34萬平方米,下降14.8%,實現銷售額8.91億元,同比增長10.4%。
2017年,阿勒泰地區累計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51.70億元,比上年增長9.3%;累計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7.00億元,增長0.3%,完成預算的98.59%。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3.97億元,增長8.3%;稅收收入23.14億元,增長26.8%。其中:增值稅8.96億元,增長63.1%;營業稅0.08億元,下降95.1%;企業所得稅2.26億元,增長45.1%;非稅性收入完成10.84億元,下降17.4%;基金預算收入完成2.98億元,下降45.6 %;上劃中央、自治區稅收收入14.52億元,增長42.9%。全年財政支出179.14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76.12億元,增長23.8%。全年民生財政支出121.92億元,增長7.6%,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69.2%。其中:教育支出23.72億元,增長9.5%;醫療衛生和計畫生育支出10.35億元,下降4.0%;科學技術支出1.28億元,下降8.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98億元,下降1.2%;城鄉社區支出9.11億元,下降19.8%;農林水事務支出38.54億元,增長10.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8.34億元,增長1.4%;節能環保支出2.89億元,下降13.9%;交通運輸支出6.48億元,增長1.25倍。基金預算支出3.01億元,下降56.7%。全年國地兩稅共完成稅收收入37.11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其中:國稅系統完成稅收收入22.38億元,增長44.3%,增收6.87億元;地稅系統完成稅收收入14.73億元,增長16.7%,增收2.46億元。
2017年,阿勒泰地區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50342元,比上年增長3.1%,人均年增加151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92元,比上年增長8.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2985元,比上年增長11.5%。

第一產業

2017年,阿勒泰地區農林牧漁業全年完成總產值77.30億元,比上年增長5.74%。其中:農業產值39.71億元,增長7.3%;林業產值1.95億元,增長1.1%;牧業產值32.36億元,增長3.7%;漁業產值1.82億元,增長18.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45億元,增長2.4%。農林牧漁業完成增加值42.28億元,比上年增長4.77%。
2017年,阿勒泰地區農作物總播面積為383.70萬畝,比上年增加14.86萬畝,增長4.0%。其中:糧食播種面積80.08萬畝,下降6.0%。其中:小麥種植面積39.56萬畝,下降22.3%;玉米種植面積33.72萬畝,增長17.9%;薯類(馬鈴薯)種植面積2.96萬畝,下降4.1%;其他穀物種植面積0.72萬畝,下降31.7%。油料播種面積108.46萬畝,增長13.6%;甜菜播種面積2.31萬畝,增長92.8倍;蔬菜播種面積1.50萬畝,增長3.2%;瓜果種植面積1.28萬畝,下降53.6%;其他作物種植面積179.49萬畝,增長3.4%。
2017年,阿勒泰地區糧食總產量達37.62萬噸,比上年增長1.8%。其中:小麥產量13.21萬噸,下降22.0%;其他穀物產量0.08萬噸,下降28.1%;豆類產量0.85萬噸,增長16.9%;油料產量19.30萬噸,增長15.0%;甜菜產量6.97萬噸,增長87.5倍;蔬菜產量3.52萬噸,下降7.1%;打瓜籽產量5.27萬噸,下降17.1%;青貯玉米產量196.67萬噸,增長42.8%。年末牲畜出欄228.85萬頭(只),比上年增長5.29%;牲畜存欄316.48萬頭(只),下降0.7%,牲畜出欄率達71.8%。全年肉類總產量為9.08萬噸,增長7.4%;奶產量27.54萬噸,增長3.3%;禽蛋產量4466.6噸,下降18.6%。
截至2017年底,阿勒泰地區累計實現遊牧民標準化定居28131戶(含2008年之前定居的3221戶),占2008年底登記在冊戶數的80.6%。全年完成營造林面積16.25萬畝,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162.39萬畝;四旁(零星)植樹94.09萬株,當年苗木產量318.34萬株。
2017年,阿勒泰地區水產品產量13642噸,比上年增長18.6%。其中:養殖產量9504噸,增長19.0%;捕撈產量4792噸,增長36.3%。
截至2017年底,阿勒泰地區農業機械總動力86.7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0.7%;年末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8651台,增長2.7%;小型拖拉機13771台,下降1.5%。化肥施用量(折純)47501噸,增長0.6%;農村用電量23773萬千瓦時,增長13.1%。

第二產業

2017年,阿勒泰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下同)全年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41.80億元,比上年增長4.0%,完成礦業增加值29.93億元,下降0.7%,占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1.5%。從輕重工業看:重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41.14億元,增長4.0%;輕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0.63億元,增長1.0%。從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40.50億元,增長1.7%;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0.43億元,增長2.6倍。以上兩種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占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97.9%。全年累計完成工業銷售產值105.16億元,累計產品銷售率101.4%。輕、重工業累計產品銷售率分別為83.4%和102.1%。
2017年,阿勒泰地區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鐵精礦479.48萬噸,增長13.2%;球團礦127.63萬噸,增長6.3%;鈹及鈹合金406.20噸,下降7.0%;發電量462902.20萬千瓦時,增長5.2%,其中:風電158486.66萬千瓦時,增長8.3%,太陽能發電9920萬千瓦時,下降58.3%,水電292240.38萬千瓦時,增長9.3%,火電2255萬千瓦時,下降4.5%;液化天然氣32.46萬噸,增長7.3%;鐵礦石原礦量960.26萬噸,比上年增長8.5%;銅金屬含量6.13萬噸,增長2.1%;鋅金屬含量3.98萬噸,下降9.3%;水泥140.74萬噸,增長11.0%;黃金776.60千克,下降3.0%;乳製品212.50噸,下降6.8%;小麥粉2.56萬噸,下降4.6%。
2017年,阿勒泰地區實現利稅總額30.45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倍,實現利潤總額20.48億元,增長2.61倍。地區建築企業全年完成施工產值28.34億元,比上年增長22.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79.36萬平方米,下降17.2%;竣工產值23.49億元,增長66.5%;房屋竣工面積49.76萬平方米,下降6.9%。

第三產業

2017年,阿勒泰地區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21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從城鄉市場看: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5.68億元,增長11.8%;農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7.53億元,增長7.9%。從行業銷售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5.90億元,增長35.2%;零售業實現零售額52.59億元,增長9.7%;住宿業實現零售額1.06億元,下降0.4%;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3.65億元,增長10.6%。對外經濟呈現上升態勢。全年地區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0860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4.4%,其中:進口總額9284萬美元,增長15.9%;出口總額99323萬美元,增長14.2%。
2017年,阿勒泰地區完成郵電業務收入77303萬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郵政業務收入8010萬元,增長15.6%;電信業務收入69293萬元,增長11.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2.39萬戶,比上年下降2.1%,普及率達到33.34部/百人;行動電話用戶84.85萬戶,增長18.8%,普及率達到126.34部/百人;網際網路用戶28.30萬戶,增長26.7%;年末本地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7.75萬門,增長0.4%。
2017年,據自治區4A、5A級景區移動網際網路監測統計數據顯示:阿勒泰地區4A、5A級景區景點共接待遊客186.47萬人次。其中:喀納斯景區全年接待遊客為155.85萬人次,其中,疆內遊客43.31萬人次、省外遊客110.46萬人次、境外遊客2.08萬人次;可可托海景區全年接待遊客30.61萬人次,其中,疆內遊客13.73萬人次、省外遊客16.35萬人次,境外遊客0.55萬人次。
截至2017年底,阿勒泰地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470.42億元,比年初增加76.39億元,同比增長19.4%。其中:住戶存款213.32億元,比年初增加29.35億元,同比增長15.9%;非金融企業存款139.48億元,比年初增加23.57億元,同比增長20.3%;政府存款117.56億元,比年初增加23.44億元,同比增長24.9%;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22.11億元,比年初增加61.51億元,同比增長23.6%。其中:住戶貸款102.93億元,比年初增加3.51億元,同比增長3.5%;非金融企業貸款及機關團體貸款219.18億元,比年初增加58.00億元,同比增長35.9%。全年保費收入11.38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其中:人身險收入5.42億元,增長30.9%;財產險收入5.97億元,增長15.3%。賠款及給付4.47億元,增長17.3%,其中:人身險1.35億元,增長23.9%;財產險3.12億元,增長14.7%。賠付率39.25%,其中:人身險24.96%,財產險52.22%。
2017年,阿勒泰地區共落實執行招商項目227個,其中:新建招商項目168個,續建項目59個。實際引進到位資金208.48億元,同比增長21.8%。區內經濟技術協作項目101個,實際引進到位資金65.83億元。區外經濟技術協作項目126個,實際引進到位資金142.65億元。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7年,阿勒泰地區共承擔實施各類科技項目39項,其中:自治區項目39項。當年安排落實科技經費撥款1290.67萬元,其中:新上項目當年科技經費撥款1290.67萬元。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阿勒泰地區擁有學校總數445所。其中:中國小校116所。在校學生總數121381人,比上年增長4.11%。其中:高中在校學生13533人,增長1.86%;國中在校學生20858人,增長1.60%;國小在校學生50619人,增長0.15%。國小入學率和畢業率分別為99.77%和100%;全地區國中升高中率為86.42%;高考錄取率為94.70%,比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高考上線率達98.9%,比上年提高6.5個百分點。地區共有高中等職業院校9所,其中:中等職業院校8所,在校學生3276人,同比增長14.3%。地區擁有幼稚園319所,在園幼兒28370人,增長13.68%。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底,阿勒泰地區共有藝術表演團體8個,鄉(鎮、場、街道)文化站55個,文化館8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10個。2017年全地區有線廣播電視傳輸網路幹線總長3324.78公里,比上年增長2.4%,有線電視用戶4.66萬戶,下降42.9%,入戶率23.1%。廣播人口覆蓋率為97.3%,電視人口覆蓋率為96.8%。全地區電影放映單位11個,其中:農村7個;電影放映12502場次,其中:農村6156場次。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阿勒泰地區共有衛生機構686個,其中:醫院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家,鄉鎮衛生院57家,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12所,采供血機構1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家,衛生監督所(中心)8家,婦幼保健院(所、站)8家,村衛生室477家,計畫生育技術服務站16家。擁有編制床位數3432張,較上年增長1.24%,每千人擁有床位5.11張,較上年增長1.39%;專業技術人員4348人,較上年下降22.38%,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691人,較上年增長1.74%;註冊護士1632人,較上年增長4.75%;藥師(士)173人,較上年下降0.57%;技師(士)280人,較上年下降4.11%;其他572人,較上年下降0.35%;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2.52人,較上年增長2.02%;每千人擁有護師(士)2.43人,較上年增長4.74%。全地區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為31.02萬人,平均參合率為99.69%,其中貧困人口參合人數為5.84萬人,參合率達到100.00%。本年度籌資總額24764.26萬元,共有121.72萬人次得到合作醫療補償,參合農牧民補償總金額24297.75萬元。全地區統籌基金使用率103.46%。

體育事業

2017年,阿勒泰地區運動員在自治區各項體育比賽中,共奪得金牌36枚、銀牌33枚、銅牌44枚。各種運動會2次,參加人數為2萬餘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底,阿勒泰地區全社會從業人員34.56萬人,比上年增長2.86%,其中:在崗職工10.03萬人,增長3.72%;通過各種渠道實現城鎮行政就業和再就業2.97萬人,年末城鎮實有登記失業人數2355人,登記失業率為1.90%。年末地區享受低保的人數為95.53萬人(次),其中:農村62.32萬人(次),共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3464.40萬元,其中:農村12107.47萬元,城市月人均享受288元,農村月人均享受178元;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50人,上級下撥撫恤事業費2006.9萬元;軍隊離退休幹部和無軍籍退休職工生活經費986.7萬元。年末城市中心敬老院7個,床位832張,職工136人,供養老人411人,人年均供養標準為660元。
2017年,阿勒泰地區累計銷售各類福利彩票2.04億元。全年累計接受區內外捐款捐物5萬元。年末地區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32229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126409人,比上年增加6618人,增長5.52%;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5820人,比上年減少2581人,下降2.38%。
截至2017年底,阿勒泰地區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48573人,比上年增加6134人,增長4.31%,其中:在職職工93428人,增長3.05%;離退休人員55145人,增長6.51%。年末地區參加失業保險61127人,比上年增長3955人,增長6.92%。參加工傷保險80508人,增加3200人,增長4.14%。參加生育保險72000人,增加4340人,增長6.4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9541人,上漲3.74%,參保率100%,已發放基礎養老金人數30125人,增長1.41%。

交通運輸

2017年,阿勒泰地區共完成公路貨運量1939萬噸,比上年增長14.8%,貨運周轉量327110萬噸公里,增長18.6%;公路客運量629萬人,下降18.7%,客運周轉量49274萬人公里,下降26.2%。年末地區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00819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194輛),比上年末增長11.1%,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84888輛,比上年末增長13.9%。
阿勒泰機場每天有往返烏魯木齊的航班。
奎阿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國道216、217線在境內交匯,交通便利。

風景名勝

阿勒泰地區境內主要風景名勝有喀納斯湖風景區、布爾根河河狸自然保護區、福海海濱風景區、蝴蝶溝、烏倫古湖海濱浴場、白沙湖、鳴沙山,以及高山風光、冰川雪嶺、湖泊溫泉、岩畫石刻,切木爾切克古墓群及草原石人等。截至2016年,阿勒泰地區擁有國際5A級旅遊景區2個(不含白沙湖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4個。
喀納斯景區
喀納斯景區地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的黃金地帶。景區規劃面積1003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哈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喀納斯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納斯村三個原始圖瓦村落等八大自然景觀區和三大人文景觀區。共有大小景點55處、分屬33種基本類型,占全疆56個基本類型的58.9%,其中高品位景點就有11處。喀納斯景區先後榮獲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單位、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榮譽。
可可托海風景區
可可托海風景區暨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境內。景區主要由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可可蘇里、伊雷木湖、額爾齊斯大峽谷等四部分組成。距烏魯木齊580千米,距富蘊縣城33千米。可可托海世界地質公園北起喀拉都爾根河,南至卡拉先格爾,西起喀拉格曾,東至喀拉卓勒、塔依特,面積2337.90平方千米,由額爾齊斯大峽谷、三號礦脈、薩依恆布拉克、可可蘇里及卡拉先格爾五個景區組成。2012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名優特產

哲羅鮭
學名哲羅鮭,屬鯡形目鮭科魚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新疆境內只分布於額爾齊斯河流域,布爾津縣境內的河、湖也有分布。
阿勒泰地區
阿勒泰大尾羊
阿勒泰大尾羊是中國優良羊種,主要生活在新疆阿爾泰山地地帶。
大尾羊的體形外貌特點為頭中等大、鼻樑稍隆起,耳大而下垂,腿高而結實,股部肌肉豐滿,毛色主要為棕紅色。
阿魏根平均長0.5—1米,是一種開胃健脾、治療關節炎及風濕病的草藥。

民俗文化

阿依特斯
阿依特斯是哈薩克民族古老的慶典盛會之一。每年秋季的某個時候,能歌善舞的牧民——阿肯,聚集在一起,懷抱冬不拉,即興作詩,自彈自唱,慕名而來的牧民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歡聚一堂,形成阿依特斯。阿依特斯是阿勒泰地區哈薩克民族傳統的民族盛會,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
“姑娘追”是哈薩克族青年男女喜愛的一種馬上體育活動,也是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特殊方式。
“姑娘追”多在喜慶節日舉行,是民族風情旅遊的重要內容之一。熱情好客的哈薩克姑娘會邀請遠道而來的遊客共同參加這種馬上娛樂活動。
刁羊
刁羊是哈薩克民族為祈禱祝福而舉行的一種馬上娛樂活動,同時又是一種對抗性強、爭奪激烈,集勇猛、頑強和機智於一體的馬背體育競賽。
阿依加勒克舞
阿依加勒克舞,即月亮舞,是一種廣泛流行於阿勒泰地區的哈薩克民間集體舞蹈。
鄒魯節
又名“入冬節”,是喀納斯湖畔的圖瓦人特有的節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