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流河
- 外文名:Exoreic river
- 解釋:直接或間接流入海洋的河流
- 外流區:外流河的流域
- 主要分布:東部季風區
- 外流區域:外流河分布的區域
- 中國外流河: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
- 氣候:濕潤氣候區(溫和多雨)
- 主要水源:大氣降水
外流河概念簡介,中國的外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徵,
外流河概念簡介
外流河與內流河的水系構成、水汽來源、水分循環方式及水文特徵變化規律均顯著不同。外流河往往形成龐大水系,河流水量大,大多數為常流河。水分主要作外循環,把陸地上大量的徑流量輸送到海洋。河水礦化度由上游向下游減少。外流河分布的區域稱外流區域(或外流流域)。中國外流流域占中國土地總面積的64%,外流河的年徑流總量占全國的95%以上。外流流域由分水嶺將其與內陸流域分開,但不絕對,由於特殊的氣候和地形條件,在外流區域內有小面積內流區,如嫩江中下游沿河窪地、鄂爾多斯高原北部、藏南高原上一些封閉的湖盆等。在一定條件下,外流河可轉化為內流河,如青海湖水系,原與黃河溝通,因地質構造變動和湖面降低,遂變成內流水系。
中國的外流河
中國9條流入境外的外流河雅魯藏布江(西藏出境)——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瀾滄江(經雲南出境)——湄公河(寮國);怒江(經雲南出境)——薩爾溫江(緬甸);獅泉河(西藏出境)——印度河(克什米爾);象泉河(西藏出境)——薩特累季河(又譯為蘇特累季河)(印度);馬甲藏布(孔雀河,西藏出境)——呼那卡那裡河(尼泊爾);朋曲河(西藏出境)——阿龍河(尼泊爾);額爾齊斯河(新疆出境)——額爾齊斯河(俄羅斯);獨龍江(雲南出境)——伊洛瓦底江(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