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生物圈
所謂
生物圈,是指包括人類活動在內的地球上所有生物活動涉及到的範圍,大約包括從海平面下11公里到地面上15公里的範圍。
生物圈是與地球的大氣圈、
水圈、
岩石圈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是經過地球億萬年漫長歲月的進化逐漸形成的,是自然界的一個基本的有生機的活動單位。
生態系統是現代生態學的重要研究對象,20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生態學的國際研究計畫均把焦點放在生態系統,如國際生物學研究計畫(
IBP)其中心研究內容是全球主要生態系統(包括陸地、淡水、海洋等)的結構、功能和
生物生產力;
人與生物圈計畫(MAB)重點研究人類活動與
生物圈的關係;4個國際組織成立了“生態系統保持協作組(ECG)”,其中心任務是研究
生態平衡及自然環境保護,以及維持改進生態系統的生物生產力。
耦合問題
人類社會系統事實上寄生於自然生態系統中,兩者耦合成為一個大的
動態系統。
這個大系統能否持續生存,決定了人類社會系統能否持續生存。
在自然經濟時代,社會活動範圍有限,這個問題更多地表現為當地社區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係。
那些不善於處理這個問題的社區,往往導致當地自然環境惡化,陷自身於災難乃至消亡。
數千年的生存經驗、集體的記憶,形成了社會的行為規範。
於是學者們發現,在那些相互間語言不通、交往困難,習俗各異的民族中,存在一些共同的行為準則。
如西南部各民族的“神山”崇拜,其本質是限制對一些地域的人為干擾和對一些資源的索取,這些地域和資源對當地生態系統的穩定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另一方面,追尋不同社區生產生活方式的差異,學者們注意到,這往往是與當地生態環境相互調適的結果。
進入工商文明後,社會活動範圍大幅度擴張:山西的煤成了全國的主要動力;布滿全國的公路網跑著南來北往的汽車,它們靠幾個主要油田的油來驅動;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多達117個,它們消耗著數百甚至上千公里之外運來的糧、油、菜、肉;而這些農產品的生產,又高度依賴農藥、化肥、柴油、電力;這些工業品的生產往往又遠在它鄉,還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惡化著日益緊缺的水資源與
土地資源……全球升溫則提示我們,這種遠距離相關性甚至越出了國界。
不但物質生產領域如是,在社會生活方面也一樣,電視將紐約、倫敦、巴黎、羅馬、東京的燈紅酒綠、時裝快餐、卡拉蹦迪、縱慾兇殺展現在昔日的“
世外桃源”面前,緩慢而無可遏止地瓦解著祖輩們留下的社會倫理,而那是用多少代人的鮮血和生命積澱起來的生存智慧。
可見,問題不再是當地社區與當地自然環境耦合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的社會與全國自然環境耦合的問題。這個問題遠比我們祖先遇到的巨大得多。
同時,我們對環境的影響力遠超出了我們的祖先。
在這樣的條件下,還有多少時間供我們像祖先們那樣積累生存智慧?
這是生存對整個社會提出的問題。
這告訴我們,整箇中華民族是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300萬平方公里的海疆就是我們的共同家園。
這個“家園”不是簡單的幾何空間,它與我們的社會融為同一個
生命體。
生態足跡
國際學術界對此作了各種研究,提出了
生態足跡、生命地球指數、社會代謝理論、
物質流核算等許多方法,它們各有所長又各有缺欠。
由於人類的強大作用,絕對未受人類干擾的生態系統已經沒有了。
自然生態系統可以分為:①
水生生態系統:以水為基質的生態系統;
②陸生生態系統:以陸地土壤或
母質等為基質的生態系統。
到目前為止,僅在“生態足跡”的研究方向上,筆者找到了對中國各地的大量實證分析論文,而其它方向大都還停留在介紹、引進的階段,實證分析論文不多見。
為定量分析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系統間相互作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規劃與
資源生態學教授威廉.里斯(William Rees)於1992年提出了
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即EF)的概念。
這個方法類似於經濟學中的“供需分析”:自然生態系統是“供方”,它提供的是社會系統所需的物質,同時消納其排放的廢棄物;而社會系統是“需方”,它向自然生態系統索取各種物質,並向其排放廢物。前者的供給稱為“生態容量”或“
生態承載力”,後者的需求稱為“
生態足跡”。
這個方法用統一的尺度—“全球公頃”(global hectare)來度量供需雙方。
比如,水田的生產能力是世界上土地平均能力的4.4倍,那1公頃就相當於4.4全球公頃。
有了這個尺度,就可以定量分析“供需平衡”了。“生態足跡”大於“生態容量”即為“
生態赤字”,反之則為“
生態盈餘”。而“生態足跡”/“生態容量”即可表明“
生態壓力”。
當生態壓力小於1,意味著
生態系統當期產出足以應付社會系統所需;反之,就出現了“生態赤字”,社會系統在透支自然生態系統。
氣候變暖
觀測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許多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產生了影響,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縮、
凍土融化、河(湖)封凍期縮短、中高緯生長季節延長、動植物分布範圍向南北極區和高海拔區延伸、某些動植物數量減少、一些植物開花期提前,等等。
現有的研究指出,與全球變暖關係密切的一些極端事件,如厄爾尼諾、乾旱、洪水、
熱浪、
雪崩、
風暴、
沙塵暴、
森林火災等,其發生頻率和強度可能會增加,由這些
極端事件引起的後果也會加劇。
如乾旱發生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將加重草地
土壤侵蝕,因而將增大
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趨勢。
近百年來,中國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發生了明顯變化。
乾旱、暴雨、
雷電、
颱風、沙塵暴、低溫凍害、
雪災的發生頻率和強度明顯增加。
據統計,我國每年受各類災害影響的人口達4億人次,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高達2000多億元。
嚴重且頻發的自然災害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特別是廣大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自我調節
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常常趨向於達到一種穩態或
平衡狀態,這種穩態是靠自我調節過程來實現的。調節主要是通過反饋進行的。
當生態系統中某一成分發生變化時,它必然會引起其他成分的出現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最初發生變化的那種成分,使其變化減弱或增強,這種過程就叫反饋。
生態系統中的反饋現象十分複雜,既表現在生物組分與環境之間,也表現於生物各組分之間和結構與功能之間,等等。
前者在第三節種群部分已有敘述。
生物組分之間的反饋現象。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當被捕食者動物數量很多時,捕食者動物因獲得充足食物而大量發展;捕食者數量增多後,被捕食者數量又減少;接著,捕食者動物由於得不到足夠食物,數量自然減少。
二者互為因果,彼此消長,維持著個體數量的大致平衡。
這僅是以兩個種群數量的相互制約關係的簡單例子。
所以當生態系統受到外界干擾破壞時,只要不過分嚴重,一般都可通過自我調節使系統得到修復,維持其穩定與平衡。
當外界壓力很大,使系統的變化超過了自我調節能力的限度即“
生態閾限”時,它的自我調節能力隨之下降,以至消失。
此時,系統結構被破壞,功能受阻,以致整個系統受到傷害甚至崩潰,此即通常所說的
生態平衡失調。
文化與發展
民族文化
中國自然生態系統之倖存得益於少數民族文化
毛澤東主席在其著名的《
論十大關係》中,有一段關於漢族與少數民族關係的精彩描述。他指出少數民族儘管占了中國人口總數的4%左右,但是,她確占有了國土面積的50%以上。
在中國的十大生態系統中,有8大類(熱帶雨林、
落葉闊葉林、稀樹疏林、草原、荒漠、高寒草甸、苔原、
紅樹林)是少數民族所獨有的。如果沒有了少數民族,那么中國的生態系統充其量只有落葉闊葉林和部分的常綠闊葉林而已。
我們都知道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都是在亞熱帶的長江、
珠江三角洲與暖溫帶的
環渤海區域,經濟迅速發展的後果是什麼?是各種
環境污染與
環境惡化,東南半壁江山還能看到昔日的“小橋、流水、人家”么?
湖泊富營養化、海水赤潮是大江南難以治理的兩大“毒瘤”;而以經濟迅速崛起而著稱的山東省的土壤里有多少農藥和化肥呢?
中國的少數民族在經濟上的需求是很低的,他們一年下來可能一家收入只有500元(以雲南
怒江的
傈僳族為例),當然筆者不是鼓勵他們的落後,但是他們比較低的物質要求恰好滿足了他們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試想這個民族在高山峽谷中生存了一兩千年了,他們的土地並沒有衝到怒江去,而是依然可持續地利用著。
原來這裡的秘密是他們並沒有將整片山林砍伐,而是在山林中開幾塊荒,這樣森林保護了土壤,免遭了
水土流失;山林里的草是飼養牲口的食物;山林里的鳥類恰好為看護了農田裡的莊稼,害蟲成了鳥類的食料,不需要打農藥;人畜糞便成為莊稼的肥料,他們拒絕化肥。美麗的怒江流淌了幾千萬年,即使在經濟大潮的今天,也免受了農藥和化肥帶來的污染問題。
苗族和侗族村落非常有特色,與周圍自然環境自成一體,村落保留了相當完整的自然生態,,都市裡的人到了這裡忘記了回城, 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回歸地”。
苗侗族人民對自然非常崇拜,具有極高的自然保護意識。貴州少數民族的生活態度也很豁達,“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會喝水就會喝酒”,可見他們的幸福指數是很高的,讓你感覺到貴州的少數民族才是真正的(至少是精神上的)貴族。
藏族這個民族恐怕是56箇中華民族中最保護生態的一個民族。藏民們一生的追求就是到
布達拉宮還個願,將生平的積蓄換成路費和上供的酥油,生平的願望實現了,然後可以討飯回家,再沒有多餘的奢望,甚至死後將自己的身體獻給了
兀鷲。他們的這種生活方式基本上向自然沒有什麼索取,來自自然又回到了自然,一切看得那么平淡。藏民的房子是堡壘式的,一樓是給動物們留的,二樓住人,三樓以上可以與天相接。藏民們不吃魚,少殺生,雪域高原人、動物、植物整個就是一首生態詩。
傈僳族、
怒族、
傣族、
白族等許多少數民族的房子大都是這樣的,他們除了考慮自己的住房外,也為動物們留下了生存的空間。
再看蒙古族,該民族傳統的遊牧文明本身就是生態和環境的。遊牧就是保障草原不被吃乾耗淨,而當牧民用
勒勒車搬遷的時候,一些少量的
灰分等生活垃圾是就地掩埋的,並不留下污染。同藏民一樣,蒙古民族也實行天葬,或者火葬,但不在地面上留任何痕跡,人來自自然又還原給自然。早先的蒙古人也不吃魚,不吃野生動物。即使他們對野生動物也是保護的,即使上國小的孩子也有這樣的行為。2006年夏天,筆者帶領清華大學、山東大學的學生到渾善達克進行社會實踐,大學生們親眼看到幾個蒙古族孩子將受傷的小鳥送回鳥窩,令大學生們感動不已。
西部地區布著全國近95%以上的少數民族人口。自古以來,西部就是遊牧文明與農業文明衝突和交融的地方,戰爭與和平、野蠻與文明在這裡演繹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同時留下了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文化。例如,黃土高原地區是中華民族的起源地之一,曾經出現過當時世界最燦爛的文明。歷史上封建帝王最頭疼的是少數民族的入侵,而今天生態環境退化引起的沙塵暴入侵等都是起因於西部。秦始皇建造長城以防止匈奴入侵,而今天我們建造所謂的“綠色長城”來阻擋沙塵暴入侵,歷史的這種“巧合”暗示我們,是該對西部,尤其是少數民族的生物多樣性與
文化多樣性有個正確定位的時候了。
西部保留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筆寶貴財富,我們不能在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中喪失了這一優勢。
西部問題的解決在戰略上的意義更大,毛澤東在《
論十大關係》中就科學地將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列入進去,從戰略高度上指出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對於邊疆穩定的重要意義。
自然的生態系統豐富多彩,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獨特的自然環境中發展出了不同的文化,它一方面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自覺不自覺地衝擊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運行,使民族生境與所處自然生態系統保持一定程度的偏離,一方面控制和回歸這種偏離,使之不至於毀滅自己賴以為生的生態系統,從而發展出了與生態多樣性相適應的民族文化多樣性。這就使民族文化與自然在"偏離"—"回歸"中耦合運行,特定民族在其中獲得了生存與發展。
今天,我們可以將少數民族的這些豐富的文化作為生態旅遊的重要內容來發揮,既可以形成支柱產業,又可以保護我國乃至世界的文化多樣性。
原始生態
在過去數十年時間裡,由於人類不理智的經濟活動,加之在經濟利益驅動下,無節制地進行“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式的破壞性、掠奪性開發,致使大量珍貴植物被“定位清除”,不少山林變為“空林”,教訓十分慘痛!如此繼續下去,總有一天整個生態系統將會徹底崩潰。
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活生生的現實。
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及和諧平安社會,為了人類將來的生存和發展,拯救我們脆弱的
原始生態系統已經刻不容緩。
我國著名環保作家
唐錫陽指出:地球是我們的“搖籃”、“家園”和“天堂”。
她很大,但不是無邊無涯;她很美,但不是青春永在;她很富,但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我們應當了解她、珍惜她、愛護她,決不可把她變成月亮那樣的岩石和荒野。
如何保護我們的原始生態系統?
當前應著重抓好四點:首先,最重要、最基本的是防止人的干擾。
隨著人類干擾生態的規模日益擴大,自然界中的大批珍貴物種已失去生存之地。
因此,領導者要有正確的決策,避免決策失誤;要牢固樹立“保護第一”的思想,採取有效措施,堅決制止破壞生態的各種行為。
在保護區內的核心地帶,要做到一草一木都不許動,儘可能維持生態原貌;在非核心區從事旅遊、生產和資源開發,必須服從於、有利於保護生態,實行科學保護。
對保護區應懂得保護什麼、為什麼保護和怎樣保護?
要向幹部和民眾大力宣傳科學保護意識,使之人人遵守、個個照辦。
實行科學工作者、領導和民眾相結合。科學工作者知識豐富、工作熱心,領導者有決策權和協調能力,人民民眾的利益與生態息息相關,是基礎力量,三者形成合力即可辦大事,故缺一不可。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建設
生態文明”的任務和目標,我們應當把保護
原始生態系統作為己任,切實履行好各自的職責,共同打造人類美好的生態家園!
生態城市
在很多大城市的地名里,保留了很多"土裡土氣"的地名,比如什麼村、什麼河、什麼坡、什麼塘等等。但是,村、河、坡和塘往往早已不存在了,只留下地名提醒人們這裡曾經是城市的郊外,是喧囂之外的一方寧靜的角落。
人類原本來自大自然,人類的發展也離不開大自然。但城市化的發展卻使自然環境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被人工環境所取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喧鬧擁擠的街道漸漸侵占了原本寧靜優美的自然棲息地,不斷膨脹的鋼筋水泥吞噬了鬱鬱蔥蔥的樹林,瀝青水泥路面覆蓋了泥土、水溝和池塘。灰色取代了綠色,成為城市令人壓抑的基調。
人們看到,現代化城市給人類帶來了充分的物質享受、便利的生活設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但同時也帶來了交通擁擠、空氣和
水污染嚴重、噪音困擾等一系列環境問題。
城市環境越來越單一,動植物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生物多樣性急劇下降,其結果是自然生態系統被破壞。
城市中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經濟活動由於失去了大自然的支持、容納,開始陷入重重危機。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要努力使城市建設同自然生態系統和諧融合,要按照生態學的規律來改造、規劃和建設城市,使城市成為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讓城市本身成為一個"
生態城市"。
自然生態系統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其中,除了地球能量的主要來源陽光以外,還包括空氣、水和土壤等
非生物成分以及植物、動物和各種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因此,在城市中應該容留、配置多種多樣的生物群落,並相應地營造多樣化的生物棲息環境。
大城市不僅要植樹綠化,還要營造濕地、水域等多種生態環境。已經受到重視的一項舉措是發展城市綠化,也就是把富有生命氣息的綠色引入灰色的城市空間。許多國際大都市如倫敦、巴黎、東京、柏林、華盛頓等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艱苦努力,已在這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中太陽能的第一個固定者。它一方面吸收、利用人類呼吸和工廠、汽車等排放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釋放出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氧氣,被視為城市的"綠肺"。它還能調節氣候、淨化空氣、降低噪音。有些綠色植物如香樟、松樹等能分泌某些揮發性物質或殺菌素,對空氣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從而有利於人類健康。
然而,如果將營造自然生態環境僅僅理解為植樹綠化,那就有失偏頗了。為了營造適宜多種生物棲息的環境條件,城市中既要有土壤,也要有池塘之類的水域,甚至應該有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重要生態環境——濕地。
大城市裡,人們一般不會想到要去建池塘。沒有池塘也就沒有濕地。而事實證明,濕地對保護生物多樣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它為許多昆蟲和兩棲類動物提供了一個從陸地到水體間的
過渡空間,有利於它們的生存繁殖。
基於上述的考慮,近二十多年來英國各大城市中已創建了眾多極具生態意韻的自然保護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倫敦坎姆雷大街自然公園。這個公園占地100公頃,原先只是一個
廢棄的火車站。從1981年起,生態學家和園林建築師們共同合作,花了四年時間,在這裡種植了喬木、灌木和各種花卉,敷設了草地,堆起了沙丘,還建造了一個人工池塘,種上了蘆葦。
多種多樣的生態
群落,吸引了大量野生生物,現記錄到的已有350種植物和200多種
無脊椎動物,還有大量兩棲動物、小型哺乳動物、昆蟲和鳥類等在此定居,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
野生動植物樂園。
公園每日都向公眾開放,讓人們能直接與自然接觸,擺脫工作的壓力和都市的嘈雜。孩子們在這裡追逐蝴蝶、捕捉甲蟲,看蜻蜓點水,觀
蝸牛爬行,不但擴展了遊戲空間,同時也增長了生態學知識,從小樹立了生態和環境保護意識。
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物質和能量在其中循環、流動,被多層次、反覆地充分利用;各種生物又通過
食物鏈互相依存、互相制約。
在城市這個"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中,如果說"社會"是城市發展的主導,"經濟"是城市發展的命脈,那么"自然"就是城市發展的基礎。
自然生態系統對緩解城市污染、改善
城市氣候、淨化有害物質、減少病蟲害發生起著積極的作用,同時,其本身卓越的
自我調節機理,也給人類以有益的啟示。
循環原則,是
生態系統的
最佳化原理之一。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是通過它們在系統內的循環、流動而被多次、反覆地利用的。
這裡沒有無用的廢物,也沒有僅供一次利用的能源。這些特徵使得生態系統成為一個高效能的系統。
如果按生態學的循環原則來部署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就可以在工廠之間共享資源並互換副產品,使這家工廠的廢氣、廢水、廢熱成為那家工廠的原料、能源,把令人頭疼的各種廢紙、家庭廢物、金屬、玻璃、碎布、塑膠等"垃圾"進行回收利用,減少
環境污染和新資源的消耗。
巴西的庫里蒂巴市開展了一項名為"不是垃圾的垃圾"的計畫,每天回收利用的紙張相當於用大約1200棵樹木生產出的紙張量。那裡的市民可以用廢紙、破布等換取乘坐公共汽車的代用票和小孩上學用的筆記本。過去3年內,該市100多所學校的學生已經用大約200噸垃圾換回了近190萬個筆記本。
這個城市在現代化辦公樓的底層靠窗部分種植各種綠色植物,大樓內的廢氣被送到這裡淨化,廢水則被用來灌溉植物;經
植物淨化過的空氣連同它們製造出來的氧氣又被吸回中央空調,重新輸送到各個辦公室。在這樣的生態型大樓內,"辦公室綜合徵"發生率明顯降低。
除循環原則外,高效的生態協調還有一個共生原則。
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種生物之間及它們與環境之間非常巧妙,甚至可以說是完美地結成了一條條
食物鏈,而鏈與鏈之間又連結成一張生態網。
各種生物在其中互相依賴、互相制約,形成了共生共榮的局面。但人類千百年來習慣於線性因果式的思維方式和單一目標的決策方法。在這種思維方式的指導下,城市物質
能量流動固守的是"資源取之不盡,廢物隨意排放"的線性哲理;行業間、部門間乃至學科間缺乏橫向聯繫;城市管理也是各司其職,整體協調欠佳。這些都是
城市生態關係失衡的具體表現。
城市要成為高效的"社會---經濟---自然"
複合生態系統,其內部的
物質代謝、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關係,就應該是一張環環相扣的網,而不是一條簡單的鏈或是單個的環。鏈和環一旦斷開,整個循環就會中止;而網上的渠道是四通八達的,一條路堵塞了,還可以從另一條道繞著走。
學習和運用自然生態系統那種高效能和"最佳"結構來規劃和建設城市,人類就一定能更好地解決經濟發展和生態平衡、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局部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的矛盾衝突,使自己的生活空間變得更美滿和諧,更富有生機。
生態保護
自然生態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其主要措施是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通過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以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以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發展較快,初步形成了類型比較齊全、分布比較合理的自然保護網路,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使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科學研究價值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自然保護區共有二個類別四個類型
分別為自然生態系統類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野生生物類的野生類型和野生植物類型
國家級濕地生態功能保護區
鄱陽湖是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江之水,下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
湖區受
修河水系和
贛江水系影響,枯水期水落灘出,形成草洲河灘與9個獨立的湖泊;豐水期9個湖泊融為一體,形成鄱陽湖水一片汪洋,由於它具有"高水是湖,低水是河"獨特的自然地理景觀,每年汛期,五河洪水入湖,湖水漫灘,湖面廣闊;冬春季節,湖水似槽,灘地顯露,水面縮水,這樣形成了獨特的亞熱帶
濕地生態系統.典型的湖區濕地歷來是鶴類,鸛類,天鵝等珍禽的主要越冬棲息地,也是鷺類,燕類等夏季
候鳥的棲息地.巨大的數量,繁多的種類候鳥成為江西生態旅遊的亮麗景觀。
國家環保總局在2001年將
鄱陽湖濕地列為
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試點,面積為2000000公頃,
鄱陽湖濕地生態功能保護區,還被列入
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鄱陽湖濕地水面水質狀況反映候鳥理想的棲息地.該區已記錄到湖泊
浮游植物54科154屬,
水生維管束植物102種,鄱陽湖濕地是遷徙水禽及其重要的越冬地,共有鳥類280餘種,分屬17屬51科,其中水鳥115種,約占全國225種水鳥的51%,湖泊中有魚類90餘種,構成了一個完整的
生態系統。
2.修河源
生態功能保護區,
修河是鄱陽湖五大水系之一,由修河和
潦河匯合而成,修河流經我市的
修水、武寧、
永修三縣,修河上游的修水是江西省
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之一,嚴重影響了修河的水源涵養和水質保護作用,為了保護修河,維繫修河流域的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局將修河水源涵養地定為省級生態保護區試點,面積為206220公頃。
源區內植物資源豐富,有針葉林、闊葉林、
灌木林、竹林、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主要群落,有
種子植物2000多種,其中木本植物870多種,全區森林覆蓋率64.3%;源區內有國家和省級保護野生植物72種。
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僅脊椎動物近200種,現存哺乳動物29種,鳥類42種,爬行類29種,兩棲類20種,魚類70餘種。在水土保持方面,2003年對路口、雙港、桃樹、水源四條小流域進行了完善治理鞏固,新開工實施治理了
塔頭、朱溪、
白沙嶺、石坳、白橋五條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965公頃,其中坡改梯18.33公頃,經果林180.33公頃,水保林801.33公頃,種草570公頃,封禁治理1928.67公頃,
保土耕作466.33公頃。
研究方向
1. 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和利用
各種各樣的自然生態系統有和諧、高效和健康的共同特點,許多野外研究表明,自然生態系統中具有較高的
物種多樣性和
群落穩定性。
一個健康的
生態系統比一個退化的更有價值,它具有較高的生產力,能滿足人類物質的需求,還給人類提供生存的優良環境。
因此,研究自然生態系統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合理性機制、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對於有效利用和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均有較大的意義。
2. 自然生態系統調控機制的研究
生態系統是一個自我調控(regulation)的系統,這方面的研究包括:自然、半自然和人工等不同類型
生態系統自我調控的
閾值;自然和人類 活動引起局部和
全球環境變化帶來的一系列
生態效應;生物多樣性、
群落和生態系統與外部限制因素間的作用效應及其機制。
3. 自然生態系統退化的機制、恢復及其修復研究
在人為干擾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下,有大量的生態系統處於不良狀態,承載著超負荷的人口和環境負擔、水資源枯竭、
荒漠化和
水土流失在加重等,脆弱、低效和衰退已成為這一類生態系統的明顯特徵。
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由於人類活動而造成逆向演替或對
生態系統結構、重要生物資源退化機理及其恢復途徑;防止人類與環境關係的失調;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以及
污染物的處理。
4. 全球性生態問題的研究
近幾十年來,許多全球性的生態問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要靠全球人類共同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如
臭氧層破壞、
溫室效應、
全球變化等。
這方面的研究重點在:全球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和
生態系統的影響及其反應;敏感地帶和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氣候與生態系統相互作用的模擬;建立全球全球變化的生態系統發展模型;提出全球變化中應採取的對策和措施等。
過去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的道路使人類社會走進了死胡同,人類要擺脫這種困境,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人與自然的關係,把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一致,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研究的重點是:生態系統資源的分類、配置、替代及其自我維持模型;發展
生態工程和高新技術的農業工廠化;探索自然資源的利用途徑,不斷增加全球物質的
現存量;研究生態系統科學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把生態設計和
生態規劃結合起來;加強
生態系統管理、保持
生態系統健康和維持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