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規劃

生態規劃

生態規劃是根據生態規律及社會經濟發展計畫,對一定地域生態平衡的維繫、保護所作的安排、打算。按不同層次劃分,有全國性、區域性和局部地區的生態規劃;按不同類型劃分,有城市生態規劃、農村生態規劃、牧區生態規劃、海洋生態規劃等。生態規劃的內容主要是: (1) 提出增加自然系統的經濟價值,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礦產、能源、水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措施、安排;(2) 保護可再生資源穩定增長、迅速恢復、提高質量的措施、安排;(3)實施嚴格的自然生態系統平衡政策,建立健全各類生物繁殖、移植、保護的物質保障及監視、研究的措施、安排;(4) 綜合治理“三廢”污染及保護人類生存空間的措施、安排。科學安排生態規劃,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種自然資源,以最有效地發揮自然界的功能,促進人類身心健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規劃
  • 外文名:Ecological planning
  • 分類:生態學名詞
  • 原理:生態學、環境科學
  • 原則:社會生態、經濟生態、複合生態
  • 對象:社會-經濟-自然的複合生態系統
  • 目的:促進人與環境系統協調、持續發展
生態規劃的主要任務,主要類型,按地理空間尺度劃分,按地理環境和生存環境劃分,按社會科學門類劃分,主要內容與方法,生態調查,生態分析與評價,決策分析,生態規劃的步驟,

生態規劃的主要任務

生態規劃的對象是社會-經濟-自然的複合生態系統,探索不同層次生態系統發展的動力學機制和控制論方法,辨識系統中局部與整體、眼前與長遠、環境與發展、人與自然的矛盾衝突關係,尋找調和這些矛盾的技術手段、規劃方法、管理工具。具體包括以下主要任務:
1、充分了解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的性能,以及自然生態過程特點和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係。
2、使系統的發展立足於具體的社會經濟條件和自然資源的潛力,形成系統社會經濟功能與生態環境支持服務功能的互補與協調,突出系統優勢。
3、追求系統總體關係的協調,強調系統發展的高效和持續性,改善和提高系統的自我調控和自我發展能力。

主要類型

按地理空間尺度劃分

1、區域生態規劃。主要任務是編制區域自然、社會、經濟和生態目錄;對區域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制定要點,特別是提出各種不同的可供選擇的土地利用及基礎性公共設施、社會設施、交通運輸等方案。
2、景觀生態規劃。主要通過研究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及人類活動與景觀的相互作用在景觀生態分析、綜合及評價的基礎上,提出景觀最優利用方案和對策與建議。強調空間格局對生態過程的控制和影響,通過調整景觀格局來維持景觀功能的健康和安全。
3、生物圈保護區規劃。主要目標是保證生物圈現有生物多樣性的完整性和永續利用。在保護區建設規劃中,套用生態學原理正確處理保護、開發、利用的關係,將保護、科研、生產、旅遊等多層次、多目標規劃有機結合,指導保護區的建沒。

按地理環境和生存環境劃分

有陸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農村生態系統等生態規劃。

按社會科學門類劃分

主要有經濟生態規劃、人類生態規劃、民族文化生態規劃等。其中隨著經濟生態學的發展,經濟生態規劃發展較快,成為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內容與方法

生態調查

生態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收集規劃區域內的自然、社會、人口、經濟等方面的資料和數據,調查的內容主要取決於規劃的目標和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狀況調查。
主要內容包括:氣候氣象因素和地理特徵因素,例如地形地貌、坡向坡位、海拔、經緯度等;自然資源狀況,例如水資源、土壤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及珍稀瀕危物種數量。生物組分的空間分布及在區域空間的移動狀況、土壤的理化組成和生產能力等;人類開發歷史、方式和強度;自然災害及其對環境的干擾破壞情況:生態環境演變的基本特徵;基礎圖件收集和編制,主要收集地形圖、土地利用現狀圖、植被圖和土壤侵蝕圖等。
2、社會經濟狀況調查。
主要內容包括:社會結構情況,例如人口密度、人均資源量、人口年齡構成、人口發展狀況、生活水平的歷史和現狀、科技和文化水平的歷史和現狀、規劃區域的主要生產方式等;經濟結構與經濟成長方式,例如產業構成的歷史和現狀及發展、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和強度。
3、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調查。一般而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的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各種生態環境和人工環境現狀及問題,但隨著調查關注的對象不同調查內容有所差異,主要內容包括土地利用情況、植被覆蓋情況、水資源與水利用情況、生物多樣性等。生態調查的方法通常包括實地調查、歷史資料收集、社會調查和套用遙感技術四類。
① 實地調查。是收集資料的最直接的方法.尤其在小區域、大比例尺規劃中,實地調查更為重要。
② 歷史資料收集。對歷史資料收集,可以為規劃者提供探索人類活動與區域環境問題之間關係,還可以提供實際調查所不能得到的資料。
③ 社會調查。通過社會調查,了解區域內不同階層的人們對發展的要求,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在規劃中充分體現公眾的願望。同時,通過進行專家諮詢、座談,可將專家的知識與經驗結合於規劃中。
④ 套用遙感技術。遙感技術為及時準確獲取區域空間特徵資料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手段,尤其適用予區域面積較大的生態環境調查。

生態分析與評價

運用生態系統及景觀生態學理論與方法,對規劃區域系統的組成、結構、功能與過程進行分析評價,認識和了解規劃區域發展的生態潛力和限制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生態過程分析。生態過程是由生態系統類型、組成結構與功能所規定的,是生態系統及其功能的巨觀表現。自然生態過程所反映的自然資源與能流特徵、生態格局與動態都是以區域的生態系統功能為基礎的。同時,人類的各種活動使得區域的生態過程帶有明顯的人工特徵。在生態規劃中,受人類活動影響的生態過程及其與自然生態過程的關係是關注的重點。特別是那些與區域發展和環境密切相關的生態過程(例如能流、物質循環、水循環、土地承載力、景觀格局等)應在規劃中進行綜合分析。
2、生態潛力分析。狹義的生態潛力指單位面積土地上可能達到的第一性生產力(亦稱初級生產力),它是一個綜合反映區域光、溫、水、土資源配合的定量指標。它們的組合所允許的最大生產力通常是該區域農、林、牧業生態系統生產力的上限。廣義的生態潛力則指區域內所有生態資源在自然條件下的生產和供應能力。通過對生態潛力的分析,與現狀利用和產出進行對比,可以找到制約發展的主要生態環境要素。
3、生態格局分析。人類的長期活動,使區域景觀結構與功能帶有明顯的人工特徵。原來物種豐富的自然植物群落被單一種群的農業和林業生物群落所取代,成為大多數區域景觀的基質。城鎮與農村居住區的廣泛分布成為控制區域功能的鑲嵌體,公路、鐵路、人工林帶(網)與區域交錯的自然河道、人工河渠及自然景觀殘片共同構成了區域的景觀格局。不同要素、區域的基質。構成生態系統第一性生產者.而在山區和丘陵區,農田則可能成為綴塊鑲嵌在人工、半人工或自然林中。城鎮是區域鑲嵌體,又是社會經濟中心,它通過發達的交通網路等廊道與農村及其他城鎮進行物質與能量的交換與轉化。殘存的自然斑塊則對維護區域生態條件、保存物種及生物多樣性具重要意義。
4、生態敏感性分析。在生態規劃中必須分析和評價系統各因子對人類活動的反應,進行敏感性評價。根據區域發展和資源開發活動可能對系統的影響.生態敏感性評價一般包括水土流失評價、自然災害風險評價、特殊價值生態系統和人文景觀評價、重要集水區評價等。
5、土地質量與區位評價。對土地質量和區位的評價實際就是對複合生態系統的評價與分析的綜合和歸納。土地質量的評價因用途不同而在評價指標、內容、方法上有所不同。對於評價指標和屬性,可採用因素間相互關係構成模型綜合為綜合指標,也可採用加權綜合或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找出因子間的作用關係和相對權重,最終形成土地質量與區位評價圖。

決策分析

生態規劃的最終目的是提出區域發展的方案與途徑。生態決策分析就是在生態評價的基礎上,根據規劃對象的發展與要求以及資源環境及社會經濟條件,分析與選擇經濟學與生態學合理的發展方案與措施。其內容包括:根據發展目標分析資源要求,通過與現狀資源的匹配性分析確定初步的方案與措施,再運用生態學、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知識對方案進行分析、評價和篩選。
1、生態適宜性分析。是生態規劃的核心,也是生態規劃研究最多的方面。目標是根據區域自然資源與環境性能,按照發展的需求與資源利用要求,劃分資源與環境的適宜性等級。白麥克哈格提出生態適宜性圖形空間疊置方法以來,許多研究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先後提出了多種生態適宜性的評價方法,特別是隨著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發展,生態適宜性分析方法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2、生態功能區劃與土地利用布局。根據區域複合生態系統結構及其功能,對於涉及範圍較大而又存在明顯空間異質性的區域,要進行生態功能分區,將區域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單元,研究其結構、特點、環境承載力等問題,為各區提供管理對策。區劃時綜合考慮各區生態環境要素現狀、問題、發展趨勢及生態適宜度,提出合理的分區布局方案。
3、規劃方案的制定、評價與選擇。在前述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根據發展的目標和要求以及資源環境的適宜性,制定具體的生態規劃方案。生態規劃是由一系列子規劃構成的,這些規劃最終是要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條件改善及區域持續發展能力的增強為目的。

生態規劃的步驟

生態規劃目前尚無統一的工作程式。麥克哈格在《設計結合自然》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規劃的生態學框架,並通過案例研究,對生態規劃的工作程式及套用進行了探討,對後來的生態規劃影響很大,也成為生態規劃的一個思路。該方法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確定規劃範圍與規劃目標;
2、收集資料,並分析資源環境條件的性能及其對特定利用方向的適宜性等級;
3、根據規劃目標,建立資源評價與分級的準則;
4、分析和評價資源對不同利用方向的生態適宜性;
5、確定規劃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