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定

羅定

羅定,廣東省轄縣級市,雲浮市代管。古稱瀧州,又名龍鄉。位於廣東省西部,西江之南。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衝,自古被視為門庭防衛,撫綏重地。羅定是西南諸省區進入廣東的門戶之一,也是廣東向中國大西南輻射的視窗。羅定市高速、鐵路、國道和航空交通體系較完善。

羅定市中部、東北部和南部為盆地、丘陵地帶;羅定盆地是廣東最大的盆地,有獨特的盆地性氣候,羅定的平原地貌也主要分布於此。羅定是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2012年,羅定納入廣東省直管縣財政改革試點。2018年7月,羅定市產業轉移工業園區正式確認為“廣東省循環經濟工業園”;2018年8月廣東首家鄉村振興培訓學院落戶羅定。

羅定有著 2400 年的悠久歷史,擁有數量龐大的文保單位和較突出的非物質文化。明萬曆五年(1577年),因平定羅旁地區的“瑤亂”,瀧水縣升格為羅定州,是廣東歷史上第一個直隸州。羅定直隸州管轄東安(雲浮縣)、西寧(鬱南縣)兩縣,俗稱“三羅”,至辛亥革命改羅定州為羅定縣止。羅定州成為廣東一個重要行政區域,長達三百四十餘年。羅定是南江文化核心地區,羅定江(古稱南江)是海陸絲綢之路的重要對接通道,及古驛道,造就並留存有豐富燦爛的文化遺產

截至2017年,全市總面積2327.5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和17個鎮;戶籍人口129.01萬人,常住人口97.57萬人。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特徵,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教育事業,科學技術,交通運輸,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鐵路,航空,歷史文化,民間習俗,非物質文化遺產,方言,特產美食,旅遊名勝,著名人物,城市名片,

歷史沿革

公元前
羅定區位優勢圖解羅定區位優勢圖解
遠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時期,已有人類在羅定大地上生息繁衍。他們居住在今天苹塘、金雞等地的洞穴中,過著漁獵生活。
距今四五千年前,羅定的瀧江河、羅鏡河太平河流域,已遍布人類生活的蹤跡。早年在羅平橫垌背夫山發現的背夫山戰國墓,其墓主人就是史料所稱的“百粵之君”。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證明,在2400多年前,羅定曾經創造過輝煌的遠古文明。對此,我國著名地理學家曾昭璇先生曾撰文指出:“羅定東鄰高要,南接陽春,西界岑溪,是一天然古國,即古稱兩山之間(雲開大山和雲霧大山)的古王國之地。”
春秋,羅定為百越地。
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設定南海郡,領18個縣,其中有開陽縣,開陽縣治所在今船步鎮。秦末漢初南海郡尉趙佗兼併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國,今市境屬之。置縣不詳。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地設定南海、蒼梧等7個郡。交州蒼梧郡下置端溪縣。羅定大部分地屬端溪縣。
三國時期
羅平出土的戰國時期青銅鑒羅平出土的戰國時期青銅鑒
黃武五年(226年),羅定地屬廣州蒼梧郡端溪縣。端溪縣包括今德慶、羅定、鬱南、雲城、雲安、信宜等的部分地方。
永和五年(344年),析蒼梧置晉康郡,晉康郡領縣14。析端溪置龍鄉、夫阮兩縣,龍鄉縣為瀧水縣的舊名,是現羅定治地羅城鎮成為縣治的開始。羅定地有龍鄉縣、夫阮縣及平原縣。永和七年(346年),改平原縣為平原郡,領龍鄉縣,夫阮屬晉康郡。
南朝宋永初至元嘉年(420~432年),羅定地包括平原郡、龍鄉縣、平原縣及晉康郡之夫阮縣。南齊永明元年(483年),廢平原郡置廣熙郡,析龍鄉縣置永熙、羅平兩縣,郡治龍鄉縣。羅定地括龍鄉、永熙、羅平、夫阮4縣。南朝梁天監五年(507年)分廣州置桂州。自始有廣東和廣西之分。六年(508年)兼置瀧州(瀧州之名源於今羅定江羅鏡段有瀧喉,灘高水急,巨石橫截中流,十分險要)和建州,此時的瀧州州治在今羅鏡、太平鎮境。建州州治在今附城鎮古城角。析廣熙置平原、開陽、羅陽三郡。瀧州轄平原郡(郡治龍鄉縣)、龍鄉縣,永業縣,開陽郡(郡治開陽縣)、開陽縣,梁德郡、梁德縣;建州轄廣熙郡、永熙縣、安南縣,羅陽郡、羅陽縣。其中永業縣治在今廣西岑溪筋竹鎮,梁德郡、梁德縣治在今信宜市。南陳仍按梁設。
開皇九年(589年),廢郡名,改龍鄉縣為平原縣,與開陽縣、懷德縣、永業縣同隸屬瀧州。永熙縣、安南縣、羅陽縣隸屬建州。羅定地有平原、開陽、永熙、安南、羅陽5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平原為瀧水縣,改羅陽為正義縣。羅定始有瀧水縣名。大業三年(607年),改瀧州置永熙郡,廢建州。並開陽、正義入瀧水縣,並安南入永熙。永熙郡轄6個縣:瀧水縣、永熙縣,永業縣(今岑溪)、懷德縣(今信宜)、良德縣(今電白)、安遂縣(今鬱南)。
唐代
武德四年(621年),改永熙郡設瀧州,此時瀧州州治在今太平鎮潭白村周圍地方(註:有羅定州志記改為竇州。竇州之名先在羅定出現。在今太平鎮潭白國小,遺留有石碑記竇州,當地百姓亦講此為古竇州。在今信宜市境內的竇州原稱南扶州,到唐貞觀八年才把南扶州改用竇州之名)。析瀧水置開陽縣、正義縣,以瀧水、開陽、正義、懷德4縣隸瀧州,置南建州,以永熙、安遂、永業縣隸南建州。武德五年(622年)並正義縣入懷德縣,改永熙縣為永寧縣。唐貞觀元年(627年),並開陽、懷德入瀧水縣,隸瀧州。是年,唐分天下為十道,瀧水屬嶺南道。貞觀六年(632年),改瀧州,重新設定南建州,以瀧水縣、開陽縣、永寧縣、安南縣隸南建州,而永業縣改隸義州。貞觀八年(634年),改南建州為藥州。唐貞觀十八年(644年),廢藥州復置瀧州,領縣如舊。天寶元年(742年),改瀧州設開陽郡,隸嶺南道。乾元二年(759)復改開陽郡設瀧州。
宋代
羅定
宋開寶六年(973年),開陽、建水、永寧、正義併入瀧水縣(縣署則設在原開陽縣今船步鎮舊縣址。至元大德八年(1304年),知縣陳澤縣署遷至原建水羊祿埠即今羅城鎮地方)。同年廢瀧州。
明代
萬曆五年(1577年),凌雲翼征羅旁,平瑤亂,升瀧水縣為羅定直隸州,設羅定直隸布政使司。析瀧水縣東部東山黃姜垌等和德慶、高要、新興部分地區建東安縣(今雲城區、雲安縣),析瀧水縣西部西山大垌等和德慶、封川部分地區建西寧縣(今鬱南縣)。羅定直隸州領東安、西寧兩縣。羅旁平定,因以羅定為州名,羅定州之東西也安寧,便以東安、西寧為縣名。由是瀧水之名始革,而羅定之名亦始於此。
清代
羅定
設羅定直隸州,州治羅城,轄羅定州和東安縣、西寧縣。羅定州直隸廣東省。另外,兵備道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設定。自明萬曆五年(1577年)開州設羅定兵備道駐州治,至清康熙二年(1663年),羅定兵備道歸併嶺西守道。康熙六年(1667年)裁撤嶺西守道。康熙九年(1670年)復設高雷廉道駐高州,羅定州守備隸之。康熙十六年(1677年)復設羅定道駐州治。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裁併入嶺西巡道分巡肇高廉羅道駐肇慶。雍正八年(1730年)析為肇羅道。同治六年(1867年)改分巡肇羅陽道駐肇慶府城。
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政府統一撤銷州、府一級建制。羅定州改為羅定縣,原隸屬羅定直隸州之東安(雲浮)、西寧(鬱南)縣始分出,均隸屬廣東省。民國時期,羅定縣先後隸屬廣東省南路行政公署、西區善後委員會公署、西區綏靖委員會公署、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隸屬廣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1949年5月起隸屬廣東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現代
新中國成立後,羅定縣隸屬廣東省西江專區。1952年,隸屬廣東省粵中行政區。1958年11月5日,羅定、鬱南兩縣合併,稱羅南縣。縣機關設在羅城鎮,隸屬江門專區。1959年1月4日,羅南縣改稱羅定縣。1961年4月10日,析羅定縣恢復原羅定和鬱南兩縣建制,羅定縣隸屬廣東省肇慶地區。1993年4月8日,羅定縣撤縣設立羅定市,由廣東省直轄、肇慶地級市代管。1994年4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羅定市由廣東省直轄。1994年4月2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委託雲浮市代管羅定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2年,羅定市轄24個鎮:(羅城、附城、雙東、素龍、華石、苹塘、金雞、圍底、朗塘、船步、羅平、太平、羅鏡、新榕、生江、連州、分界、黎少、泗綸、加益、榃濱、扶合、新樂、都門),306個村委會、26個居委會。
2003年12月,撤銷新榕、都門、新樂三鎮,分別併入羅鏡鎮、泗綸鎮和附城鎮。調整後,羅定市21個鎮:羅城鎮、素龍鎮、附城鎮、雙東鎮、黎少鎮、生江鎮、連州鎮、泗綸鎮、加益鎮、扶合鎮、羅鏡鎮、太平鎮、分界鎮、羅平鎮、船步鎮、金雞鎮、苹塘鎮、圍底鎮、華石鎮、朗塘鎮、榃濱鎮。
2005年10月14日,扶合鎮更名為龍灣鎮。
2009年,羅城、素龍、附城、雙東等鎮先後撤鎮設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17年,羅定市轄4個街道,17個鎮:羅城街道素龍街道附城街道雙東街道羅鏡鎮太平鎮分界鎮羅平鎮船步鎮朗塘鎮苹塘鎮金雞鎮圍底鎮華石鎮榃濱鎮黎少鎮生江鎮連州鎮泗綸鎮加益鎮龍灣鎮,另轄一個(鎮)局級單位:羅平農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羅定,位於廣東省西部,西江之南,羅定江流域,地處北緯22°25′11″~22°57′34″,東經111°03′08″~111°52′44″,東鄰雲安區,東南接陽春市,西南靠廣東信宜市,東北連廣東鬱南縣,西部與廣西岑溪市交界,全市總面積2327.5平方公里。
羅定地形圖羅定地形圖

氣候條件

羅定市地處北回歸線南側,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長無嚴冬,氣溫偏高,熱量豐富,春秋暖和,雨量變幅大,溫、光、熱地域差異明顯,乾旱及倒春寒災害較多。全年平均日照率42%,平均氣溫在18.30~22.10℃之間。累年降水量在1260~1600毫米之間,平均值在1400毫米左右。

地形地貌

羅定因坐落於廣東省最大的盆地之上,是全省唯一擁有高山、丘陵、盆地和喀斯特地貌的城市。
羅定市西部、西北部和南部一部分為雲開大山山地,東面為雲霧山山地,中部、東北部和南部為盆地丘陵地帶。全境形似東西南為邊圍,向東北開口的箕狀盆地。其中羅定紅盆內滿布紅色粉砂岩,面積約800平方公里,為省內山區罕見的盆地。羅定盆地為廣東最大的盆地。西部緣為高山區,有10座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最高峰為龍鬚頂,海拔1327米。東南緣為雲霧山余脈,延伸至金雞、苹塘、朗塘等地一帶衍生為岩溶地貌,峰林聳立,溶洞廣布。

水文特徵

羅定市境內主要河流有羅定江和金充河、加益河。羅定江為西江一級支流,總長度201公里,其中在羅定境內長81公里,在羅定城區長度13.6公里,淤積河道長度為10.8公里;流域面積2220.5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96.50%。金充水和加益河,分別流入信宜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流域面積分別為41.4平方公里和85.6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羅定市礦產資源初步探明礦種有46種,可供開發利用的礦種有16種,其中金屬礦有錳礦鐵礦錫礦金礦金紅石等5種,非金屬礦有石英砂陶土瓷土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岩等11種。有儲量大、開發前景好的錳礦石灰石石英砂,其中錳礦主要分布在新榕、連州,已初步查明儲量超過1000萬噸,錳礦含量20%~30%,含鐵量30%,屬低磷錳礦;石英礦主要分布在分界、太平、羅鏡等鎮,已查明儲量1億立方米,二氧化矽含量達97%以上,自然白度達80%以上,是燒制玻璃馬賽克的主要原材料;石灰石礦主要分布在苹塘、金雞、朗塘等鎮,以裸露礦為主,儲量超過30億噸,主要用於生產水泥石灰、復粉等建築材料。金雞鎮的紅菱大理石“帝女紅” ,石質幼嫩堅韌,平面度好,光可鑑人,且水裂紋少,不會回潮,耐光耐冷耐熱,是高級裝飾材料。

土地資源

羅定市已利用的土地占總面積的98.03%;未利用土地占總面積的1.97%。農業用地約316.69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90.69%;其中耕地占總面積的27.16%,林地占總面積的59.33%。全市有耕地面積72.26萬畝,其中水旱田47.25萬畝。

水資源

羅定市地下水總儲量為3.60億立方米;地表水絕大部分匯集於羅定江及其支流,其中11條二三級支流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溪澗較多,落差大,水能可開發量6.27萬千瓦。羅定江發源於信宜的雞籠山,流經羅定境內的11個鄉鎮,由鬱南縣的南江口注入西江。羅定江全長201公里,流域總面積4493平方公里。其中羅定境內長81公里,流域面積2220.50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96.50%。全市水能理論蘊藏量8.9萬千瓦,可開發量6. 956萬千瓦,可年發電量2.531億千瓦時。至2008年,全市已開發水能5. 2866萬千瓦,年發電量1. 7111億千瓦時。

植物資源

喬木植物:桫欏、香樟、格木、紅椿、蝴蝶樹、楓香、泡桐、黃蓮木、紫薇、重陽木、四眼木、黃樟、山烏桕、石櫟、杉木、馬尾松、濕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竹柏、窿緣桉、大葉桉、檸檬桉、尾葉桉、紅錐、白錐、米錐、羅浮栲、樟樹、楠木、火力楠、苦楝、川楝、麻楝、皂莢、鳳凰木、台灣相思、大葉相思、馬占相思、黑木相思、南洋楹、喜樹、木麻黃、荷木、紅荷木、紅苞木、非洲桃花心木、荔枝、龍眼、黃皮、枇杷、柿、烏欖、橄欖、柚木、木鳳梨、芒果、銀樺、任豆、鴨腳木、黎蒴、木錦、千年桐、泡桐、梧桐、烏柏、八角、天竺桂、槁木、石栗、板栗、椎果、紫荊、海棠果。
灌木植物:崗松、桃金孃、黃牛木、鹽膚木、山瑪璜、算盤子、絹毛相思、柑橘、油茶、山茶、山芝麻、野牡丹、丁香、九里香、紅豆、黃豆、綠豆、赤小豆、苧麻。
草本植物:毛竹、青皮竹、黃竹、粉單竹、大芒、芒萁、鷓鴣草、龍草、劍麻、葛藤、茅草、蕨類、水稻、花生、玉米、香芋、紅高粱、狗脊、野山芋、番薯、淮山。
藥用植物:茯苓、木賊、小葉海金砂、金毛狗膏、骨碎補、半邊旗、側柏、魚腥草、小葉榕、桑樹、穿破石、五指毛桃、桑寄生、火炭母、土荊芥、土牛七、雞冠花、馬齒莧、蓮、威靈仙、蛇總管、山八角、陰香、山蒼子、肉桂、香膠木、金櫻子、南蛇勒、決明子、千斤拔、雞血藤、蘆葫茶、佛手、三丫苦、兩面針、桔梗、雞骨香、蓖麻、無患子、鐵金包、益母草、車前草、巴戟、金銀花、土黨參、半邊蓮、野菊花、鵝不食草、九里明、茅根、淡竹葉、水菖蒲、天冬門、七葉一枝花、土茯苓、參薯、春砂仁、姜等。

動物資源

穿山甲、娃娃魚(蠑螈)、虎紋蛙、野豬、黃猄、果子狸、野兔、黃鼠狼、松鼠、蝙蝠、草龜、金錢龜、蟒蛇、銀環蛇、過山風、四腳蛇、青竹蛇、蝦、樹蛙、蟾蜍、蛤蚧、石蛤、黃鱔、塘蚤、烏龜、生魚、石螺、鷹、隼、小鴉鵑、麻雀、烏鴉、貓頭鷹、鷓鴣、百靈鳥、黃鶯、八哥、野鴨、灰猴針尾雨燕、啄木鳥、相思鳥、白頭翁、喜鵲、毛雞、崖鷹、畫眉、斑鳩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末,羅定市總戶數342060戶,戶籍總人口1290108人(男686374人,女603734人)。其中城鎮人口539491人,鄉村人口750617人;常住人口97.57萬人,其中城鎮31.54萬人,城鎮化率32.33%。
羅定轄區內共有18個民族,以漢族為主,另外有少量的壯族、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滿族、侗族、白族、仫佬族、黎族、布依族、土家族、傣族、畲族、水族、毛南族。

經濟

綜述

2017年,羅定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14.16億元,增長6%。總量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3.4億元,增長3.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2.6%,拉動GDP增長0.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4.66億元,增長6.3%,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2.3%,拉動GDP增長2.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6.1億元,增長7.1%,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5.1%,拉動GDP增長2.7%。三產比重分別為20.3︰39.5︰40.2,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
2017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38.1億元,增長17.9%。其中工業投資86.4億元,增長6.5%;房地產開發投資22.4億元,增長55.8%。按三次產業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7.1億元,增長143.5%;第二產業完成投資86.4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4.6億元,增長35.8%。按固定資產構成分:建築工程完成投資77.1億元,增長43.6%;安裝工程完成投資14.2億元,增長79.4%;設備購置完成投資43.4億元,下降19.1%;其他完成投資3.3億元,增長83.8%。

第一產業

2017年,羅定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產值69.19億元,增長3.9%。其中:農業產值27.92億元,增長4.6%;林業產值17.92億元,增長6.5%;牧業產值15.86億元,下降1.8%;漁業產值4.72億元,增長1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77億元,增長5.7%。
全市糧食播種面積65.3萬畝,比上年增加1.2萬畝,糧食總產量30.3萬噸,增長1.8%。其中:水稻播種面積49.96萬畝,增長0.4%,稻穀總產量22.9萬噸,與上年持平;蔬菜播種面積11.04萬畝,總產量達到11.28萬噸,分別增長0.7%和2.5%;花生總產量2.14萬噸,增長0.9%;茶葉總產量2826噸,增長1.4%;肉類總產量4.2萬噸,下降2.3%;水果總產量8.8萬噸,增長1.9%;水產品總產量4.14萬噸,增長1.5%。農機總動力28萬千瓦,增長3.7%;農村用電量3.1億千瓦時,增長5.4%。

第二產業

2017年,羅定市實現工業總產值148.54億元,增長1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122.1億元,增長14.6%;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34.74億元,增長7.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6.24億元,增長7.4%。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輕工業實現增加值7.61億元,下降3%,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8.63億元,增長12.5%。年末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0家,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8855人;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稅收2.47億元,利潤6.13億元,產品銷售率達96.8%。
工業產業空間結構與布局圖例工業產業空間結構與布局圖例
2017年,全市有資質建築企業8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1.31億元,增長3.8%;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32.7萬平方米,增長18.1%;全年竣工房屋建築面積44.09萬平方米,下降16.6%;營業總收入9.61億元,下降10.7%;營業稅金及附加0.39億元,下降11.7%;利潤總額0.37億元,下降26.2%;年末建築從業人員6294人,增長2.6%;全年人員勞動報酬2.2億元,增長9.7%。

第三產業

2017年,羅定市旅遊接待總人數508.07萬人次,增長9.31%,其中國內遊客504.77萬人次,增長9.35%,接待過夜遊客人數287.74萬人次,增長9.96%。全市組團國內旅遊2.47萬人次,增長2.02%。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51.02億元,增長17.39%。
城市擴容提質城市擴容提質
201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0.66億元,增長12.3%。分城鄉看,城鎮零售額達到80.38億元,增長13.1%,鄉村零售額達到30.28億元,增長10.1%;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03.04億元,增長12.2%,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7.62億元,增長13.1%;分規模看,全市有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大個體戶共23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7家。
2017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59844萬元(人民幣),增長5.1%,其中外貿進口163163萬元,增長59.2%,外貿出口196681萬元,下降17.2%。實際利用外資613.12萬美元,下降53.2%。
2017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2.5億元,可比增長10.1%;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2.36億元,增長11.6%。國稅收入完成12.17億元,增長39.6%。地稅收入完成7.52億元,可比增長22.8%(剔除營改增影響)。
2017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313.67億元,比2016年末增長13.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26.44億元,比2016年末增長10.7%;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93.11億元,比2016年末增長23%。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羅定市擁有文化館1間,文化站21個,博物館2間(其中1間是羅定鴻峰博物館,屬私立博物館),廣播電台和電視轉播台各1間,圖書館1間,圖書館藏書達到29萬冊。全市電視覆蓋率100%,廣播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羅定市直醫療衛生機構9間,鎮衛生院17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間,社區衛生服務站11間,村衛生站305間,民營醫院3間,個體診所12間。其中三級甲等醫院2間,二級醫院6間。全市實有開放病床總數3378張,有衛生技術人員4986人,其中主任醫師19人,副主任醫師105人,主治醫師283人,護師727人。

體育事業

截至2017年,羅定市圍底籍擊劍運動員朱明葉代表國家擊劍隊參加世界大賽均取得顯著成績,其中2次獲得世界冠軍,1次世界亞軍,1次亞洲冠軍和1次亞洲第三名,1次全國冠軍;羅平籍女子舉重運動員梁靜怡獲全國青年冠軍賽63公斤級抓舉、挺舉、總成績三項第一名;成功舉辦第四屆“市長杯”足球賽,共有21個鎮(街)、10大市直系統和7所中學男女子(U15-17)青年足球運動員參加。

社會保障

截至2016年,羅定市參加職工養老保險12.97萬人,新增擴面4201人;失業保險3.45萬人,新增擴面1540人;工傷保險4.52萬人,新增擴面1690人;生育保險4.2萬人,新增擴面831人;職工醫保6.12萬人,新增擴面1697人;2016年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46.53萬人,續保繳費26.8萬人。全市職工社保五險種基金收入5.7億元,歷年累計結餘4.41億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收入6.01億元,支出4.18億元,當年結餘1.84億元,累計結餘5.32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4億元,支出1.82億元,當年結餘5787萬元,累計結餘4.31億元。職工養老待遇已達人月均1841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每月110元,較好地保障城鄉居民老年的基本生活。社會保障卡已制卡110.865萬張,已發放社會保障卡110.7萬張,激活99.77萬張;落實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資金1.86億元,總計提應納入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人12261人。
截至2017年,全市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1.59萬人(含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人員),增長9.25%;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13萬人,增長1.65%;參加失業保險3.49萬人,增長1.15%;參加工傷保險4.52萬人,增長0.03%;領取養老金人數1.81萬人,增長6%;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47.31萬人,增長1.2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08.42萬人,下降1.22 %。

教育事業

羅定市是雲浮教育水平比較優秀的地區。截至2017年,羅定市級重點中學有羅定中學廷鍇紀念中學羅定市實驗中學羅定中學城東學校等。羅定中學是全國千所示範性高中。2019年增加一所非營利性民辦中學羅定市培獻中學羅定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1928年創建的廣東羅定師範學校,於2001年升級為專科性層次綜合學校,是雲浮市唯一的高等專科學校。
截至2017年,羅定市擁有基礎教育學校(園) 563所,其中:高中8所,國中27所,國小35所,教學點328個,幼稚園164所(另附設幼稚園班的教學點284個),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市基礎教育學校占地面積476.41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06.48萬平方米。全市基礎教育教職工1.45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21萬人。基礎教育在校學生數21.18萬人,其中:高中生2.1萬人,國中生4.15萬人,小學生10.36萬人,學前教育的幼兒4.54萬人,隨班就讀三殘兒少239人,特殊教育學生102人。全市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升學率98.6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5.02%。

科學技術

截至2017年末,羅定市經省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共有10個,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達16.32億元。全年申請專利639件,增長29.09%。省級技術創新聯盟1個。全市擁有科普教育基地18個,全年參與科普活動累計1.7萬人次。

交通運輸

羅定到廣州206公里,到南寧354公里,到深圳320公里,到陽江港155公里。目前,羅定已初步形成“六高速一機場一鐵路一國道”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溝通中國大西南乃至東協的重要交通樞紐

高速公路

1、雲羅高速(雲浮至羅定):2012年12月28日開通。
2、羅岑高速(羅定至岑溪):2013年12月29日開通。
3、羅陽高速(羅定至陽江):2016年11月28日開通。
4、江羅高速(羅定至江門):2016年12月28日開通。
5、羅信高速(羅定至信宜):2016年開工,預計2020年底開通。
6、德羅高速(德慶至羅定):(規劃)。

國道

國道G324線、國道G234線(改造)。

省道

省道S352、省道S369、省道S280線貫通全境。

鐵路

春羅鐵路
羅定站羅定站
羅岑鐵路(規劃)。

航空

羅定機場(升級)。
羅定機場羅定機場

歷史文化

民間習俗

長卷祈福
長卷祈福是廣東省羅定市特色春節文化活動,是廣東省"一城一特"21個特色春節文化活動之一,是一項公益性活動,民眾發起,民眾組織,全民參與的春節文化活動。長卷祈福活動相比其他春節活動更顯文雅,也可彰顯地方文化魅力,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羅定其中一張文化名片。
長卷祈福長卷祈福
“長卷祈福”活動原是羅定民眾書畫交流活動中的一個環節,志在宣傳與弘揚中國書法,而民眾除了可以欣賞書法家們現場揮毫外,也可以在長卷上寫上自己的心愿與祝福。
北帝誕廟會
北帝全稱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是漢族民間信仰的神仙之一。其為統理北方、統領所有水族(故兼水神)之道教民間神祇,又稱黑帝。而北帝不僅僅統率所有水域的安全,還是北極星的化身,可指引船隻航行於正確方向,不會迷失於海上。道教重視斗星崇拜,稱「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從投胎之日起,就從南斗過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壽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延生長壽,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北帝誕廟會北帝誕廟會
農曆三月初三是北帝的誕日,每年位於羅平鎮泗盆村惠民廟都會舉辦北帝誕廟會,善信均帶備香燭元寶祭拜,祈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平平安安、消災解難。廟會的主要內容北帝巡遊、八音賀誕、粵曲演唱、醒獅表演、燒炮等等,數千名信眾前來虔誠拜祭祈福場面熱鬧壯觀。數百年來北帝廟宇香火鼎盛,羅平鎮泗盆村惠民廟舉辦北帝誕廟會反映了當地村民傳統的信仰方式和民間習俗,北帝在南江流域民俗文化有著廣泛的影響。
瀧州歌墟
瀧州歌墟自清代同治年間開始,每逢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十五、九月初九等民間節日,各地著名的瀧州歌手雲集羊塘頭(現素龍街道鳳陽村)古榕周圍,吟詠唱和,羊塘頭及鄰近村莊萬人空巷,而榕樹周圍還有擺賣土特產和美味小吃數十檔,生意興隆,形成歌墟,前來觀賞有詩為證:“荷塘古榕鳳陽鄉,瀧州歌妹齊登場,那管身前身後事,滿村聽唱稻花香。
瀧州歌墟瀧州歌墟
炮會
炮會在羅定市西部大多數鎮都有,炮會的儀式內容豐富,由奏樂、祭祖、舞獅、燃炮、放炮、搶彩頭等項目組成。炮會的重頭戲就是搶彩頭,搶到彩頭者被人們稱為“炮首”,他們將成為下一年炮會的組織者。
炮會炮會
炮會和觀音誕晚會是當地農民用來慶祝去年農業豐收,期望新年豐調雨順、五穀豐登的一項傳統的民間活動,據悉該習俗活動已傳承百年之久,成為了當地農耕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醮會
醮會是廣東羅定地區的漢族民俗及民間宗教活動。醮會很多以廟命名,也有以社壇命名,一般五年一大醮,三年一小醮,每年秋收後的小醮叫禾穀醮。分為搭壇、開壇、行香、行徑、祭神等。
醮會醮會
醮主要內容是祭神,所以祭神和菩薩巡遊是必須進行的,現在取消了菩薩巡遊,很多地方都以漢族民間文化巡遊代替,各地均以地方特色的漢族民俗文化娛樂活動吸引外地遊客。
觀音誕
觀音誕,漢族民間信仰節日。也可以解釋為觀音菩薩得道日,觀音菩薩成道日。觀音,又稱觀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俗稱觀音菩薩、觀音娘娘。是四大菩薩之一,是阿彌陀佛座下的尚首菩薩,在佛教中、民間被奉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的菩薩,遇難眾生祇須誦念其名號,其即前往拯救解難,故名觀音。在中國寺院和民間,觀音的一般塑像和圖像多作女相。
觀音誕觀音誕
羅平鎮觀音誕晚會的傳統習俗(各自然村都會有自己固定的一天),觀音誕晚會是當地農民用來慶祝去年農業豐收,期望新年豐調雨順、五穀豐登的一項傳統的民間活動,據悉該習俗活動已傳承百年之久,成為了當地農耕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觀音開庫
農曆正月廿六日,是觀音開庫日子。相傳這天觀音菩薩會大開寶庫,百姓都會去參拜觀世音菩並向觀音菩薩借庫求財,祈求新年平安吉祥,財運亨通。求香祈福的香客排成長龍,場面尤為熱鬧。
觀音開庫觀音開庫
2016年的“觀音開庫”盛會除了傳統的“開庫儀式”、“大開金庫”、醒獅表演、武術表演、傳統歌舞及午齋、放生外,開元寺將與知名文化組織國學廷開陽學社聯合舉辦詩書畫印作品展。
文昌誕
農曆二月初三,是民間傳說的“文昌帝君誕”。羅定市文昌誕傳統文化節在農曆二月初三舉行。在活動中,來自文化組織、社會團體的知名人士以及學生在菁莪書院前廣場表演了傳統的文化節目,康就升、朱子文、明一居士先後作了傳統文化演講及國學學習交流等,在傳承傳統文化中接受道家文化的薰陶,延續崇文尚學風氣。
文昌誕文昌誕
瀧水民歌
主要流傳瀧水地區(含羅定、雲浮、鬱南),從唐代開始,內容包括有瀧水謠、瀧水山歌、瀧水別體山歌、採茶歌、能咕歌等三十餘種歌謠,多用瀧水方言創作演唱。
瀧水民歌瀧水民歌
屈大均《翁山詩列》便有羅定山歌。現已收集約一萬首,估計約200萬字,暫編為三十七卷。瀧水民歌為廣府方言區數量最多、最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歌謠,民歌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體裁多樣,其影響至周邊地區,甚至遠至雲南、貴州、東南亞各地。瀧水民歌是廣東民間音樂的活化石,對於研究廣東民間音樂、廣府方言和民俗風俗等都有很大的歷史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
瀧風(瀧水民歌)、瀧州歌、能咕歌、靈山山歌、瀧水童謠
民間舞蹈
春牛舞、打馬舞
民間文學
能咕話(又作能古話、㑷古話等)、羅定民間傳說
民間美術
民間手工藝
藤竹編織
民間信仰
燒煙火
民間傳統體育與競技

方言

  1. 粵語-羅廣片,包括:羅定白話:有舌面鼻音(即二的聲母),可分成西(包括市區)、東兩片,使用人口占60%以上;陽山話等,是羅定市的主導方言。
  2. 能古話,與廣西東部的地咕話較接近,是以古代俚語僚語中古音為基礎,與多種語言長期融合而成的一種獨特方言,保留了許多古音成份,並且有復調,同一個字詞,用作定語時讀一種聲調,用作賓語時卻讀另一種聲調,還運用唇、舌、齒髮音,在曠野中傳播時十分清晰響亮,主要分布在圍底河流域丘陵地區,包括圍底鎮,素龍、羅平、華石、太平4鎮街大部和雙東、朗塘、分界、羅鏡、船步等鎮街的部分地區。
  3. 客家語-涯話,分布在東南部素龍、太平、分界、羅鏡、新榕、加益、龍灣、泗淪、都門、連州等鎮街的部分地區,使用人口約10萬。
  4. 閩南語-漳州話,分布在南部羅平、太平、 朗塘、船步等鎮的一些村落。
  5. 瑤語-勉語,勉-金方言,分布在船步等鎮的少數村落。

特產美食

(部分)
羅定稻米
羅定稻米,廣東省羅定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羅定是廣東省種稻歷史最早的地區之一,是廣東省重要的糧產區和首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曾五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羅定有機米獲“廣東十大最具人氣土特產”稱號。
首屆廣東稻米節2012年10月23日在羅定市開節。
羅定稻米羅定稻米

羅定肉桂
羅定肉桂又稱西江桂,廣東省羅定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其產品有桂皮、桂油、桂枝、桂宗、桂頂。肉桂全身是寶,用途廣泛。桂皮是名貴中藥材。桂油是醫藥工業、食品工業、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是可口可樂等飲料的重要原料之一。
羅定肉桂羅定肉桂

羅定皺紗魚腐
羅定皺紗魚腐,廣東省羅定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魚腐是羅定的傳統美食,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羅定魚腐主要由鮮鯪魚肉、澱粉、鮮蛋油炸而成,營養豐富,軟滑可口,甘香味濃,久煮不爛。羅定魚腐炸出即可食用,鮮炸魚腐甘香酥脆,香醇誘人,點煉奶食用更別具風味;同時,羅定魚腐也是一種百搭美食,由它製成的各式菜餚湯鮮味美,魚腐鬆軟嫩滑,因其物薄如蟬翼,透如輕紗,故得“皺紗魚腐”之美名。
羅定皺紗魚腐羅定皺紗魚腐

羅定豆豉
羅定豆豉,廣東省羅定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羅定豆豉,有豉香濃郁、味道鮮美、入口鬆化、油而無渣、適口開胃、營養豐富的特點,是配製豆豉雞、豆豉鯪魚、豆豉排骨等菜色的調味品。
羅定豆豉羅定豆豉

泗綸蒸籠
泗綸蒸籠,廣東省羅定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泗綸蒸籠是羅定市重要的傳統特色產品之一,相傳起源於清嘉慶年間,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泗綸蒸籠以當地特有的羅竹為主要原料,經手工工藝加工而成,具有天然、綠色、環保等特點,用泗綸蒸籠炊蒸食物,不但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不積聚蒸餾水,不易變餿,耐保溫,而且還可使食物留下特有的羅竹清香。
泗綸蒸籠泗綸蒸籠

羅定鏡菜芯
鏡菜芯,產於羅定市羅鏡鎮,又名羅鏡梅菜,是嶺南三大名菜之一,據聞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以清甜爽口、風味獨特、肉厚爽脆、芳香濃郁而聞名。
羅定鏡菜芯羅定鏡菜芯

羅定豆豉雞
“羅定豆豉雞”必須用家養的羅定三黃雞製作,必用原產羅定的豆豉。
羅定豆豉是豆豉中的上品,特別是未經提取豉油的原豉,原汁原味,崧香酥化,適口開胃,營養豐富,加上充足的火候,使其香氣四溢,雞肉切件也講究刀工,要求做到減一分則太少,增一分則太大,其份量最適合上口,外加的配料中,生薑散寒而助消化,爆香蔥段能通氣活血,祛腥解毒,大蒜能殺菌,雞肉補元氣,豆豉更開胃爽口,有益人生,營養價值至高。將嫩雞去骨塊,用焗甑的方法。
羅定豆豉雞羅定豆豉雞

羅定腸粉
腸粉是一種廣東非常出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系。使用米漿做成,又稱作布拉腸、腸粉。在腸粉皮裡面包著肉片、魚片、蝦仁等等各種各樣的食材,配上秘制的醬油,味鮮、爽滑、口感獨特。而這種傳統美食早在唐代就已經出現,源於瀧州(今廣東羅定市)。
羅定腸粉羅定腸粉

旅遊名勝

(部分)
龍灣生態旅遊區位於廣東羅定市龍灣鎮的南充村,景區面積約16平方公里,是集雄、奇、秀、雅、險、幽於一體的自然山水迷宮。據傳這裡是遠古時期神龍生息的地方,因而得名龍灣。龍灣地屬著名的雲開大山山脈,最高海拔達1251.5米,山勢險峻。
這裡森林茂密,瀑布飛揚,有華南地區瀑布落差最高、瀑布最多的大型瀑布群。其中最高落差為600多米。
龍灣生態旅遊區龍灣生態旅遊區

八排山
位於廣東羅定市船步鎮,是羅定市東南部最高的山脈,位於羅定、信宜、陽春三地交界處,海拔1080.5米,由八座別具一格的山脈組成,故名“八排山”。
八排山特定的自然地理位置造就了秀美雄奇的自然景觀,更是贏得了旅遊愛好者們“廣東香格里拉”美譽。
八排山八排山

長崗坡渡槽位於羅定市羅平鎮,距鎮中心約1里路,有“廣東紅旗渠”之稱,素有“北看紅旗渠,南看長崗坡”之美譽。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渡槽起點位於羅定市羅平鎮長崗坡,終點位於雙蓮村天堂頂,全長5200米。渡槽自南向北橫亘大片農田之上,於天堂頂通過隧道引入金銀河水庫,渡槽東西兩側分布村落,渡槽管理所建於天堂頂半山,自羅平鎮沿村路穿過雙蓮村可抵達渡槽管理所。
長崗坡渡槽長崗坡渡槽

廣東羅定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羅定市生江鎮羅平鎮境內,包括金銀河水庫羅定江生江鎮和羅平鎮段,總面積1003.19公頃,濕地率61.8%,屬於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河流與庫塘複合濕地生態系統,該濕地公園景觀優美,周邊歷史文化深厚,有較高的保護和利用價值。
濕地公園旁有座海拔410米的雲桂山,登上山頂可以俯瞰濕地公園的全貌。每逢夏秋雨後,經常出現雲海,極目四望,蒼山湖面若隱若現,宛如仙境。雲桂山觀湖、金銀湖雲海已成為知名觀景“項目”。
金銀湖金銀湖

文塔(又稱三元寶塔)坐落在瀧江河畔,挺拔玲瓏,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是一座八角形仿樓閣式磚塔,外觀七層,內分13層,高47米,檐角共懸掛64個銅鈴。鐵鑄塔頂、塔剎、寶珠等共重7噸,為廣東古塔之最。明朝時的狀元黃士俊還為羅定文塔撰寫了《創建文塔維心堂記》,流傳至今。
1989年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經修葺後遊人登塔憑欄眺望,名城風光盡收眼底。
文塔文塔

羅定學宮(孔廟)始建於順治四年(1647年),位於廣東羅定市羅城北關里,俗稱文廟,是清代羅定直隸州的學宮,占地面積8300平方米,是目前西江流域僅存的清代學宮建築群。
清朝以來的360多年間,不斷改建擴建,使得學宮規模宏大、富麗堂皇。1985年羅定學宮被公布為羅定縣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廣東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羅定學宮羅定學宮

石牛山位於羅定市素龍街道大欖村。金銀湖之北面,有石牛山與天馬、立良諸山環立。石牛山自明清以來是羅定八景之一,高達250米。山上有巨石如臥牛,有清代石刻,旁有石牛廟,遺址尚存。
石牛山之東有石鏡,為羅定八景之“八里明鏡”。石牛山之西有文峰塔,是金銀湖重要景觀之一。湖之西面有雲桂山,比石牛山還高50米,登上雲桂山頂上的電視塔和觀景台,湖區風光一覽無遺。半山的雲桂庵,為佛教古剎。
石牛山石牛山

聚龍洞聚龍洞風景區位於苹塘鎮敦仔,洞內奇景萬千,洞中有洞,隨處可見鐘乳累累。聚龍洞以像龍形者多為其特色,群龍聚首,騰躍盤旋,似幻疑真,如入龍宮。滿地龍珠,一窩窩,一池池,美不勝收。聚龍洞全長1600餘米,8個大廳,38個景點,是一座“大自然的藝術迷宮”。
聚龍洞聚龍洞

龍龕岩位於苹塘鎮談禮村,據傳有老龍蛻骨岩中,故名。岩內有嶺南第一唐刻《龍龕道場銘並序》。由唐代大將軍陳集原撰寫,鐫刻於洞壁,距今1300餘年。
該銘序引用很多佛教用語和武則天創製新字十餘個,是廣東現存年代最早、保留文字最多的初唐摩崖石刻,有著珍貴的史料價值。
龍龕岩摩崖石刻是廣東現存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1985年5月被列為羅定縣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龕岩龍龕岩

菁莪書院位於廣東羅定市羅城鎮道前街。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由州學正梁炳南和州紳梁翌龍、陳河清等公議集資倡建。“菁莪”一詞是儒家經典五經之一《詩經》中《小雅·菁菁者莪》篇的簡稱,“菁”和“莪”都是指生長茂盛的草木植物。過去引用“菁莪”典故,皆喻教育人才。菁莪書院是羅定州教育董事會的會所,是廣東僅存的鄉約書院之一。
1985年5月,羅定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羅定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菁莪書院菁莪書院

連州仙境茶園生態旅遊區
位於廣東羅定市連州鎮內,占地1500公頃,四面群山起伏、碧湖相映、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仙境茶園是國家農業部南亞熱帶作物良種苗木—高香型茶葉繁育基地及省農業廳“三高”農業示範基地之一。
仙境茶園於1999年被市政府定為羅定市農業生態旅遊區,2000年被廣東省省旅遊局定為假日觀光新亮點。
連州仙境茶園連州仙境茶園

羅定市博物館
於1984年成立。新館樓高四層半,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內設定大小展廳10個。
主要館藏文物有羅定出土的青銅器蔡廷鍇將軍紀念文物,歷代陶瓷器化石等國家一級、二級、三級文物共300多件,其他文物近萬件,羅平鎮背夫山出土的戰國青銅鑒、羅鏡鎮水擺鶴咀山出土的南朝金手鐲均為國家一級文物,為廣東省內罕見。
羅定市博物館羅定市博物館

蔡廷鍇將軍故居
位於羅定市羅鏡鎮龍巖村,是著名愛國將領、抗日民族英雄蔡廷鍇的出生地和成長地。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雲浮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內部設定有“一、二八”淞滬抗戰史展覽,共展小圖片實物200多件,同時展出蔡廷鍇將軍生平事實圖片一批。
故居建於1921年,後來陸續增建成為俗稱“雙登帶”的三座大屋院,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不含停車場),該大屋“富”字形布局,磚瓦木結構,是一座青磚包泥磚的典型粵西風格的農家大屋。
蔡廷鍇將軍故居蔡廷鍇將軍故居

羅定州城牆
位於羅城街道北區,始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年),距今已560餘年,城牆原周長2.2公里,高5.3米,厚4.3米,是羅定市文物保護單位。
城牆是羅定560多年歷史的見證,如今的羅定州城牆已不是當年用於抵禦洪水、防禦外敵入侵的防線,經過歲月的洗禮,州城牆成了羅定的歷史標誌、歷史傳統文化的載體。
羅定州城牆羅定州城牆

風車山(亞婆髻山)位於廣東羅定市龍灣鎮雲蓋頂,離市區大概70公里左右。“風車山”具有一年四季都適合觀光旅遊為一體的好景觀。
風車山風車山

龍鬚頂
龍鬚頂,海拔1327米,是羅定第一高峰。位於分界鎮西南,與信宜市交界。
該山經常雲霧籠罩,古稱雲罩山。龍鬚頂雨霧多濕潤的氣候,特適宜龍鬚草生長,因此被命名。
龍鬚頂龍鬚頂

大芒山自然景觀
位於羅定市加益鎮。大芒山,海拔1044米,地處信宜市貴子鎮,羅定市加益鎮,廣西岑溪市水汶鎮之間,是兩廣三地交界山,因山多大芒草而名。是省級自然保護區。
大芒山古時曾經是苗族人聚居的地方,至今還留有苗族人生活的痕跡。大芒頂是當地方圓數十公里最高峰,視野開闊,是觀賞日出日落的絕佳地點,最出名的是大霧和大風,山上的雲海是大芒山一絕。
大芒山大芒山

梁家莊園
被稱為西江流域最大的私人莊園,位於羅定市黎少鎮榃濮村,2015年被列為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朝末年,梁家莊園的主人梁勝泉在傳奇一般的一夜暴富之後,在村里建起了盛極一時的莊園。莊園占地面積6.6萬平方米,共有26座大屋、6座炮樓、4個大糧倉、1個私塾和私人碼頭。其中“九座屋”曾由黎少中學使用。
梁家莊園梁家莊園

三羅民眾抗日指揮部舊址
位於羅城街道人民北路35號,2012年被列為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舊址原為彭家祠,系彭姓人集資建造的書院式家祠,為合族祠,清末民初建築,三進院落,面積994平方米,后座為三層樓閣式建築。1944年該祠作為三羅抗日民眾武裝指揮部,譚啟秀將軍任總指揮,統率三羅地區地方武裝部隊聯防保境抗日。
三羅民眾抗日指揮部舊址三羅民眾抗日指揮部舊址

瀧州泉耕新村
位於苹塘鎮良官村。省級新農村示範片—瀧州泉耕新村入口大門、服務中心、連心橋等一排極具嶺南特色的仿古建築和海惠生態農業觀光示範園的優美景色融為一體,在藍天白雲、峰林流泉、綠樹紅花的映襯下,呈現出一幅色彩濃烈的新農村美麗畫卷。
瀧州泉耕新村瀧州泉耕新村

著名人物

軍政界
(近現代)
蔡廷鍇(1892~1968年),廣東羅定人。蔡廷鍇將軍是一代名將,抗日民族英雄,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具有崇高愛國主義精神的軍事人物、在海內外享有極高聲譽的將軍。曾任十九路軍副總指揮,軍長;指揮過一·二八淞滬抗戰,迫使日軍三易其帥,威震中外。1933年11月20日,與李濟深等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參與發起了福建事變,宣布反蔣抗日。1940年後回故居從事抗日活動。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區壽年(1902~1957年),廣東羅定人。蔡廷鍇的外甥。1931年任粵軍第十九路軍第78師師長。統領該師參與一二八事變,也為1933年閩變主力之一。抗戰期間他曾為李宗仁麾下,參與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國共內戰時,他擔任整編後的中將兵團司令,於1948年6月的豫東戰役粟裕所部所俘。1950年被釋,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協等職,後病逝於廣州。
陳本昌(1913~2013),1913年出生於廣東羅定。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前民國中央幹部學校研究部第一期。抗戰時期,三次披甲從軍,遠征中南半島,屢立戰功。抗戰勝利後,回國任縣長、省財政廳副廳長,後任台灣“國防部”總政治部組長。1958年到美國留學工作。他長期致力於提高美籍華人的政治地位,推動華人經濟發展及參與美國主流政治。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他與陳香梅創建美國共和黨亞裔總黨部,後長期擔任主席,是美國著名華人領袖。
(現代)
張漢平,1933年10月生,廣東羅定市羅鏡鎮人。1988年9月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1993年7月晉升為空軍中將軍銜。歷任空軍政治部主任、濟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
盧鐘鶴,1940年8月生,廣東羅定人。曾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梁偉發,1952年9月生,廣東羅定人,廣東省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廳長。曾任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現任中國警察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法學會會長。
商業界
陳偉榮,康佳集團前董事局副主席、黨委書記、總裁,現宇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李榮坤,著名民營企業家,櫻雪集團總裁、櫻雪燃氣具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啟源,霸王國際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
陳志雲,香港商業電台行政總裁,原香港TVB業務總經理。
科學界
譚君才,科學家,參與製造“兩彈一星”。
胡皆漢,著名光譜波譜與結構化學家。
楊明漢,著名水稻育種專家。
陳可馨,中國傑出的海洋地理學家。
學術界
吳仁彰,曾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蘇聯東歐系(後改東歐中亞系)主任。他主要研究領域是東歐中亞問題,尤其在研究蘇聯、俄羅斯政治和社會主義理論方面有很高的學術造詣,他的著作和學術成就,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和高度評價。
梁江,原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現為中國美術館副館長、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藝術界
黃俊英,男,1936年生,祖籍廣東省羅定。著名粵語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省曲協副主席、廣東音樂曲藝團藝術指導,相聲方言化的拓荒者之一,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廣東省第五屆魯迅文藝獎和被評為廣東最受歡迎笑星。
東山少爺,1983年出生於廣東羅定,廣東知名歌手。
體育界
區楚良,生於1968年,廣東羅定人。曾先後效力於廣東宏遠,上海申花,雲南紅塔和重慶力帆隊,擔任主力門將,並多次代表國家隊參賽。現任中國男足國家隊助理教練。2017年10月6日起擔任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
武術界
梁方伍(1877~1972年),南少林佛家拳一代宗師,我國著名的武術大師。其傳奇的故事和神奇的武功在兩廣民間一直傳頌著。

城市名片

羅定市農業優勢突出,獲得榮譽眾多,包括“中國農業生產百名大縣(市)”、 “國家農產品主產區”、“中國22度陽光大米基地”、“中國肉桂之鄉”、“中國竹蒸籠之鄉”、“中國鏡菜之鄉”、五次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南江文化南江文化
羅定是中國南江文化之鄉,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文化先進縣(市)。羅定是文化高地,擁有南江文化、民間藝術文化及農耕水利文化。 羅定是南江文化核心地區,古百越文化地區; 南江文化歷史悠久,羅定不僅有古水道、古墓葬、古碼頭等物質文化載體,還有多種民俗文化、傳統技藝、節慶文化、飲食文化傳承與保留。民間藝術文化包括瀧州歌、東山祖廟廟會、禾穀醮,羅定豆豉釀製技藝、羅定皺紗魚腐製作技藝等。農耕水利文化主要指長崗坡渡槽,是金銀河水庫樞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興建於1976年,解決了多個鎮區的農業灌溉用水和生產、生活用水,被譽為“廣東紅旗渠”,是廣東省水利史上一座豐碑。
羅定江(南江)是中原連線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對接通道,及古驛道,而羅定則是南江上最重要的節點。羅定江流域(包括其支流)全部在古羅定直隸州境內,是古代嶺南地區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造就並留存有豐富燦爛的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