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已經永州市人民政府同意,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19年7月10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州市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19年7月10日
- 發布單位: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為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發揮我市農產品資源稟賦、地理區位及農業產業發展優勢,按照“一個標準供市場、一個平台搞流通、一套體系強監管”的建設思路,以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為切入點,率先在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將我市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的重要生產供應基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實現全市柑桔面積120萬畝(其中供粵港澳大灣區優質柑桔面積100萬畝)、蔬菜播種面積300萬畝(其中供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蔬菜播種面積100萬畝)、茶葉面積30萬畝(其中供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茶麵積15萬畝)、油茶林面積300萬畝(其中供粵港澳大灣區高標準油茶麵積100萬畝)。到2021年,全市建設供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備案基地100個以上,實現供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100億元(含創匯)以上。2019年,全市建設供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備案基地60個以上,實現供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50億元(含創匯)以上。(生豬產業總體目標見附屬檔案《永州市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豬供應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二、建設內容
(一)一個標準對接大灣區
按照對接大灣區的標準和備案基地的要求,堅持全市一盤棋,按照“一個特色產業、一個布局規劃、一個科研平台、一個龍頭企業(或行業協會)、一個項目扶持政策、一個考核辦法”來對接推進,縣區按照“一個特色產業、一套領導班子 、一個技術團隊、一個工作專班”來具體落實,統籌抓好基地建設的土地流轉、科技服務、基礎設施配套、辦點示範、督促考核等工作,打造更多的粵港澳備案基地,促進永州現代農業大發展、大提升。
1.建立標準體系。對標大灣區農產品質量標準,建立健全我市農業生產標準體系。制定和完善一批覆蓋農產品產地環境、生產過程、設施裝備、管理服務、產後處理等各個環節質量安全技術規程,形成供粵港澳大灣區農副產品質量標準體系。開展出口企業、合作社生產質量培訓;積極支持供應示範基地申報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農產品認證,提升產品品質和生產質量標準,實行標準化生產。2019年,力爭登記註冊供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生產企業備案基地60個以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永州海關,各縣區人民政府,各管理區、經開區管委會)
2.最佳化生產體系。通過引進、培育、壯大一批與農業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的產業龍頭企業和合作社,以及組建行業協會,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需求,在抓好生豬和糧食產業的基礎上,重點圍繞柑桔、蔬菜、茶葉、油茶等4個主導產業,實行統一開發、統一建設和統一管理,建設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高標準優質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一是挖掘本地農產品有機、綠色、優質特性,發展地方特色農產品生產。如冷水灘的黑美人西瓜、杏鮑菇,零陵的柑桔、黑茶,祁陽的黃花菜、胡蘿蔔、檳榔芋、黑茶、白茶、席草,東安的紫皮大蒜、雙胞菇、藠頭、紫雲生薑、芥菜、紅薯,雙牌的虎爪姜、獼猴桃、百香果、柑橘、楊梅、野生茶,道縣的把截蘿蔔、菜心、菜苔、辣椒、紅茄、臍橙、滑皮桔,江永的香姜、香芋、密本南瓜、食用菌、芥菜、香柚、夏橙、沃柑、楊梅,江華的香型萵筍、姬菇、紫長茄、雪梨、苦茶,寧遠的食用菌(黑木耳)、淮山、葛根、野山椒、蓮子、百合、馬蹄、柰李、柑桔,新田的三味辣椒、大豆、菜心、菜苔、紅皮蘿蔔、食用菌、奈李,藍山的香芋、大白苦瓜、黃花梨、葡萄,金洞的竹筍、高山野生茶,回龍圩的特早熟蜜桔、密本南瓜等。將冷水灘、零陵、祁陽、東安、道縣、寧遠等6縣區作為油茶重點縣區。二是打造規模基地,形成區域化、專業化生產。按照我市產業規劃和灣區廣州供應中心的產品規劃,每個縣區集中力量打造5個以上集中連片、面積1000畝以上(露地種植面積1000畝或食用菌100萬袋以上)、符合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要求的高標準優質農副產品供應示範基地。開展田園化建設,進行土地平整和整理,完善水、電、路、渠、訊等配套建設。加強設施大棚、滴噴灌、殺蟲燈、水肥一體等生產設施建設。提升機械化生產水平,提高勞動生產效率。2019年,重點建設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備案基地60個以上,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3家,並組建相關行業協會。三是融合發展,形成產業聚集區。以生產示範基地為基礎,通過示範帶動、輻射發展,形成一批專業生產村、專業生產鄉鎮,打造產業集群。通過完善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後等產業鏈各環節建設,推動產業集群向產業園區發展,進一步引導園區向產加一體、產游一體或三產融合發展,建設形式多樣的產業生產基地、休閒觀光園和特色小鎮。(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管理區、經開區管委會)
3.完善服務體系。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上下功夫,做好生產技術服務、產後處理服務和市場行銷服務。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所聯合攻關,引進、選育、示範推廣一批優質、抗病、高產、抗逆性強、適合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需求的優質農作物品種。加大農業科技培訓和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加快高產、優質栽培技術集成創新步伐,重點推廣果蔬茶(油茶)有機肥替代、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安全優質、省工節本、增產增效的實用綠色栽培技術。加強“永州之野”公用品牌運營管理、宣傳推廣和保護。做好生產、信息、市場信息服務,促進農產品市場行銷。2019年,供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全面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統防統治、綠色防控技術。(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林業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管理區、經開區管委會)
(二)一個平台搞活流通
通過平台對接,進一步拓寬和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帶動農產品基地發展和現代農業發展。
1.建立電子商務信息發布交易平台。基於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流通的需要,應儘快籌備建立集農產品生產需求信息發布、市場交易、中介服務、法律政策諮詢於一體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信息發布交易平台,逐步實現農產品交易的網路化、信息化,提高產品生產、流通的時效性。2019年,啟動建設永州市農產品電子商務信息發布交易平台。(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管理區、經開區管委會)
2.完善永州配送分中心和口岸平台建設與管理。一是推動湖南農副產品集中驗放場通關平台“先內後外”發展。利用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引導周邊市、縣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向此集聚,逐步形成內貿集散批發大市場,推動發展高端果蔬深加工配送業務,逐步形成“內外貿一體化”的果蔬供應銷售出口平台。二是拓展口岸平台業務。針對《海關總署關於規範轉關運輸業務的公告》(2017年第48號),嘗試拓展永州公路口岸通關品種,開通保稅和非保稅貨物存儲、配送業務等一系列服務,鼓勵湖南農副產品集中驗放場在條件成熟的時機申報進口肉類、水果指定口岸查驗功能和開展跨境貿易(跨境電商),引導海關工作人員入駐辦公,促進其進入良性運營階段。三是完善平台設施設備。多渠道爭取建設資金,配置與廣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供應中心相適應的檢驗、檢測等儀器設備。四是加強冷鏈物流建設。在冷鏈、倉儲、產後初加工等方面繼續加力,鼓勵、引進粵港澳乃至全國各地企業、連鎖店、電子商務等經營主體,來我市發展冷鏈、倉儲、產後初加工企業,提升冷鏈物流能力,加大1000畝以上蔬菜基地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力度,重點支持龍頭企業配套好冷藏庫及冷藏運輸車,以發揮蔬菜臨時調節、預冷功能。爭取在道縣和中心城區分別建設一個農副產品批發大市場,把永州建成全國農副產品供應中心或集散地,實現生產、銷售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無縫對接。五是充分發揮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市這塊“金字招牌”,推行“提質增效創品牌”工作,引導全市農產品企業推行“同線同標同質”模式,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擴大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範圍。(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永州海關,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一套體系強化監管。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嚴格按照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供應質量標準組織生產。加強農獸藥經營與使用監管,推廣生產基地自律性檢測;積極推進“產地與銷地”“市場與基地”“加工與生產”的對接與互認;在生產基地建立完善的全程質量安全監管系統,建立健全生產銷售檔案登記制度,對生產者實行生產銷售全過程檔案登記管理,形成生產有記錄、產地有準出、市場有準入、產品有標識的全程質量追溯體系。以高質量發展、規模化生產、全環節升級為目標,以現行有效的中國海關總署有關供港澳農產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以及香港實施的《食物內除害劑殘餘規例》等標準為基礎,與廣州市共同協商確立統一的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和質量追溯監管平台,編制永州市大灣區優質農產品備案基地標準手冊,選擇有出口潛力的企業和基地管理人員參加出口專題培訓。2019年,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農產品全面實行賦碼溯源管理,部分備案示範基地實行智慧型溯源監管試點。(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永州海關、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管理區、經開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市里成立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任顧問,市長任組長,分管農業的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分管農業的副市長、分管商務的副市長任副組長,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改委、市林業局、永州海關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由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永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的統籌協調、工作調度、督查考核等工作。各縣區、管理區、經開區要相應成立領導班子和工作班子。
(二)強化政策扶持。充分借鑑廣州市扶持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政策窪地,吸引更多有實力的大型企業落戶永州。
1.爭取廣州政策。通過與廣州市的政策對接,嚴格按廣州的標準和要求來發展備案基地,積極爭取廣州市的支持,將符合要求的備案基地享受廣州市同等的補助政策(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
2.統籌項目建設。凡涉及粵港澳大灣區基地建設的,優先給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傾斜;優先在特色產業園區、優質農副產品基地、特色小鎮、一二三產業融合等方面的項目申報給予傾斜(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3.給予財政支持。鼓勵和支持縣區按照有關政策,切實加大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力度,統籌整合上級財政和本級財政相關項目資金,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給予支持。一是基地建設項目化。各縣區對柑桔、茶葉、蔬菜、油茶四大主導產業及“一縣一特”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實行項目管理,項目建設以獎勵形式予以扶持。對承包期限10年以上(蔬菜5年以上),連片規模1000畝以上的四大主導產業及“一縣一特”產業示範基地,當年完成備案基地登記註冊的,縣區財政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獎勵。二是對綠色發展給予鼓勵支持。大力實施有機肥代替化肥、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生產,對綠色發展較好的基地,縣區按每畝實際購置有機肥數量,每噸給予100元獎勵,每個示範基地最多不超過10萬元;水肥一體化覆蓋率達70%以上的,每個基地,給予5萬元獎勵;實現病蟲害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生產的,每個基地,給予5萬元獎勵。三是扶持企業、行業協會辦基地。凡龍頭企業和四大產業行業協會承擔了基地建設、對接市場、展示展銷、以商招商等成效優異的,主要是年銷往粵港澳大灣區產品額度達到2000萬元以上(內貿蔬菜數據以市農業農村局提供的數據為準,對外貿易數據以海關提供的數據為準),縣區給予相關主體10萬元獎勵。四是支持信息平台建設。以購買服務形式,由市財政出資,根據永州客觀需要和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的相關標準,招標籌建永州市農產品電子商務信息發布交易平台。五是運費補貼。鼓勵永州市各縣區對出口企業尤其是農產品出口企業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永州配送分中心(湖南農副產品集中驗放場)進行集中驗放,並在一定時間內給予到湖南農副產品集中驗放場驗放的出口企業一定的運費補貼;給予從分中心湖南農副產品集中驗放場出口遠洋的農產品至沿邊港口及直通香港澳門的直通車的運輸費用一定補貼;對購買直通車的物流企業給予適當的補貼。(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林業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強化督促落實。將永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工作納入對縣區鄉村振興考核的重要內容,占有較大分值,具體按各縣區的出口創匯來考核。(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林業局、市財政局)
解讀
現就《永州市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相關情況作如下解讀:
一、實施方案起草的必要性
一是搶抓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機遇,發展永州經濟。粵港澳大灣區是繼美國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也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和重要增長極,人口7000萬,將成為極具消費潛力的區域大市場。在中央發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後,為贏得先機,永州市農業農村局2018年就開始著手與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廣東省農產品流通協會對接永州農產品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經過多次座談、現場考察和長時間反覆磋商,取得了積極成果。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和廣州市農業農村局邀請,由謝景林副市長帶隊赴廣東進行工作考察和參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啟動大會,由李旦梅副市長在道縣主持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永州配送分中心動工建設儀式暨永州市口岸、備案基地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5月8日下午永州市農業農村局和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簽訂了廣州、永州兩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合作框架協定,湖南農副產品集中驗放場暨永州公路口岸(道縣)正式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配送分中心;協定的簽訂意味著永州正式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永州的優質農產品基地可以優先獲得粵港澳大灣區備案基地的認證,享受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的部分優惠扶持政策,永州優質農產品可以快速有效地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對永州經濟的發展乃至湖南的現代農業發展和供給側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二是我市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需要。我市是一個農業大市,農業資源豐富,農副產品眾多,農業發展潛力巨大,但農業主導特色產業規模不大、實力不強、優勢不突出、品牌不響、質量效益不高等問題比較突出。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離不開市場的推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讓我們看到了永州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明確了抓農業工作的重心,我們要將市場與農業產業緊密結合,通過持續用力抓“兩茶一柑一菜”產業,積極融入大灣區,以“永州之野”公用品牌引領產業發展,以產業興旺助推永州農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
二、實施方案起草依據及過程
起草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農村部關於做好201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實施意見》(中農發〔2019〕1號)、《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做好“三農”工作的意見》(湘發〔2019〕1號)、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對農業農村工作提出的工作目標和任務以及全市農業農村、水利、林業、河長制會議精神、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實施方案、廣州市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檔案。
起草過程:根據謝景林副市長的安排,牽頭起草了《永州市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和《永州市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豬供應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子方案)》初稿,5月13日,謝景林副市長組織有關市直單位召開了座談會,對實施方案進行了討論研究。會後,對實施方案進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徵求意見稿。5月14日,書面徵求了市商務局、市林業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財政局、永州海關等單位的意見。5月17日,將各單位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了吸收和完善。
三、實施方案主要內容
總方案全文共三個部分6條。第一部分總體目標。主要包括未來永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將要建設的基地規模、產業結構和2019年工作目標。第二部分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一個標準對接灣區、一個平台搞活流通和一套體系加強監管等三個方面的內容,重點是按照對接大灣區的標準和備案基地的要求,堅持全市一盤棋,按照“一個特色產業、一個布局規劃、一個科研平台、一個龍頭企業(或行業協會)、一個項目扶持政策、一個考核辦法”來推進,縣區按照“一個特色產業、一套領導班子 、一個技術團隊、一個工作專班”來具體落實。第三部分強化保障。主要包括從組織領導、項目建設、財政支持和督促考核來保障方案的落實推進。重點是制訂優惠政策引導縣區產業升級改造。
子方案全文共三部分12條。第一部分總體目標。在10個生豬調出重點縣區建成1500個高標準生豬養殖基地。2019年,向粵港澳大灣區調出200萬頭當量的肉品(含活大豬)、實現產值40億元以上。第二部分主要任務。主要包括在養殖生產、效益提升、產業融合三大環節七個關鍵點發力,打造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高效品牌型的優質生豬產業基地。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主要從強化組織領導、健全組織機構、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強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服務等5個方面的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