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子系統,經長期發展,它又派生出一系列自己的文化分支,構成層次豐富脈絡清晰的網路。
近代以來,新淦出土的
青銅鼎、餘干出土的陶器、
靖安挖掘出的古劍
古扇這些在江西現已出土的文物表明,江西或許在
殷商時期,就應經擁有了一個獨立於
中原的文明體系!從而形成了江西特色的贛文化體系。她是以江右人民的生產實踐為基礎、以贛鄱農業文明為核心,歷經數千年發展起來的一種特色文化。萬年仙人洞文化見證了江西上萬年的水稻耕作歷史,自然條件的優渥使得江西農業非常發達,隨著人口的繁盛也就有“萬點青山萬戶煙”的江南景致。但也因為如此,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面
臨江的江西地理使得贛地人民戀於溫飽、安分守故。江西人的“
官本位”意識濃重,但又好於爭訟。北宋袁州(今
宜春)知州
楊侃就說,如果官員不“自紊其法”,那么“民知法是易治”。這也得利於江西
書院教育興盛、科舉文化強勢的歷史傳統,“
耕讀傳家”被公認為處世準則。
注重自身修行是江西人的重要思想。儒學的綱常道德歷來都是江西人最為的標準價值取向。秦漢之際
吳芮,以
百越王而進奉漢朝,即便
劉邦寡義也仍得善終。東漢
徐稚不與世合污,公舉為南州
高士。歷史上江西官吏一經上任,即刻便要禮祀孺子祠、祭掃孺子墓。南宋文人
李道傳就評價說:“竊觀國朝文章之士,特盛於江西,如歐陽文忠公、王文公、
集賢殿學士
劉公兄弟、
中書舍人曾公兄弟、李公泰伯、劉公恕、黃公庭堅……此八九公所以光明
俊偉,著於時而垂於後者,非以其文,以其節也。蓋文不高則不傳,文高矣,而節不能與俱高,則雖傳而不久。”
江西文人一生都以研究品學道德為炙求。
朱熹愛“道問學”,
陸九淵好“尊德性”。
鵝湖寺一辯後,二者都覺悟到要“去短集長”,在書院講書以開曉世人。而優良的道德情操在亂世表現的尤為突出,
晉朝的
陶淵明便不為
五斗米而折腰。唐朝的
盧肇即便熟識當朝宰相
李德裕也不願在科場上走後門。北宋
王安石在阻力重重的政治壓力下依然執著施行變法改革。南宋永新八子弟(劉、顏、張、段、吳、龍、左、譚)在抗元兵敗的情形下毅然率3000隨眾跳潭殉節。明初
朱棣奪政,
黃子澄等江西士人“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如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清初“
易堂九子”、
星子的“髻山七子”持節堅不出仕。
自隋唐以來,江西的
書院教育昌盛,儒學研究盛行。
曾鞏便說世人慕學發憤,讀《詩》《書》
六藝,“其人入之深,則雖更衰世而不亂”,“君夫正心修身,為國家天下之大務,則在其進之而已”。而對於哲學道理,
陸九淵更有見解,他強調“自立、自重”,主張“人當先理會所以為人”,一生立志“求道、
明道、踐道”。他認為讀書人應該與師友問難辯詰,但個人主見就“思則在己”,同時一併指出“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以陸九淵為首的江西
心學如此發達,
黃宗羲便指明說“姚江之學,惟江右得其正傳”。
贛地人文
江西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的美譽,贛文化的精髓所在,核心奧義為:“文、章、節、義”。可以說自古以來文章與節義並重,不僅是對贛文化主體精神的評判之一,而且是江西人士遵循的人生信條和追求目標。
在宋代以前,江西所出人才並不突出,除
陶淵明之外幾乎舉不出其他有份量的文化名人,但在北宋中後期迅速崛起並完全取代了河南作為文化中心的位置(單就詩家而言,唐時“唐詩大家胥出
中州”,至宋時,則轉而為“宋詩大家胥出江西了”,唐有“
李杜韓白”,三位中州人一位蜀人;宋有“歐王蘇黃”,三位江西人一位蜀人),並且一直保持到明代中前期。況且宋朝是華夏文化的造極之世,宋明時期又是
中國學術文化史上的第二個諸子百家時代,江西文化人無疑是其中的主角。
贛派學術
江西產生,並直接以江西或其古稱江右、豫章命名的文化流派:
江西心學
江西詩派是由南宋理學家
陸九淵創始,因其為江西人,故稱之為江西
心學,江西心學是中國思想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典型的
主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這個哲學體系,後來被
王守仁加以擴充和發揮,便推向了高峰。它對中國的學術思想和政治思想發生過重大作用。
至明代又有“王門七派”,七派里有三大派的影響最大,江右派,王畿派,
王艮的
泰州學派,而江右派,恪守師說,保持
王學的基本觀點,故也稱王學正統派。
江西詩派
呂本中於崇寧元年(1102)至二年之間,作《江西詩社宗派圖》,選入
黃庭堅、
陳師道等25人之詩,因“其源流皆出豫章”,稱
江西詩派。元初方回以
杜甫、黃庭堅、陳師道、
陳與義為
一祖三宗。詩派中人論詩反對西崑體,師法唐杜甫、韓愈、
孟郊,強調效法活脫,崇尚工力,注重琢磨,但要求“無一字無來歷”,提倡“點鐵成金”和“脫胎換骨”之法。
江西詞派
五代
南唐馮延巳、宋初晏殊、歐陽修的詞打破了從晚唐到五代前期以
花間派為代表的
香艷熟軟、無深意寄託的詞風,賦詞以較深邃的思想蘊含和更誠摯的情感寄託;在藝術上引入詩歌的
比興手法,並從民歌中汲取養料,對宋詞日後的繁榮昌盛起到開先河的作用,從而形成了詞壇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流派,這就是以二晏一歐為骨幹的北宋
江西詞派。另有:宋末元初以
劉辰翁為翹楚的江西詞派,
厲鶚絕句言:“送春苦語劉須溪,吟到壺秋句絕奇,不讀
鳳林書院體,豈知詞派有江西?”
江右詩派
作為台閣體創始者的楊士奇歷任四朝內閣大臣,為太平時期宰相。江西平易自然的詩風正宜於奉敕頌聖、歌詠昇平之作。因此
錢謙益說:“
江西詩派,中降而歸東里,步趨台閣,其流世界冗卑而不振。”
豫章社
“明之末年,
中原雲擾,而江以南文社乃極盛,其最著者:
艾南英倡
豫章社,衍
歸有光等之說而暢其流”,他們反對前、後“七子”,推崇“
唐宋派”歸有光。豫章社中有陳、艾、章、羅四大家之說,他們還致力於
八股文的寫作,與繼起江蘇
金壇周鐘、太倉張溥之"金沙派"、"
婁東派",相互爭奪海內制義範式的領導權。
江西畫派
簡稱“江西派”,又稱“西江派”。
中國畫流派之一。以清初畫家
羅牧為代表。羅牧系
寧都(今屬江西)人,居南昌(今屬江西),畫山水初得魏石床傳授,後學
黃公望,筆意空靈,在江淮地區頗有學之者。
書院文化
古代書院曾在中國教育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江西素稱人文之鄉,在書院建設方面因其起步早、數量多、影響大等特點而頗負盛名。書院之名,始於唐代。
唐玄宗在長安設
麗正書院、
集賢書院,校刊、收藏經籍。從事教學活動的書院大約始於中唐時期,約在
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4)至
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
江西的
桂岩書院即創建於這一時期。桂岩書院在唐洪州
高安縣境內,地處縣城北六十里之洪城桂岩,即今江西
高安縣華林鄉。桂岩書院的創始人為高安人
幸南容。幸南容於貞元9年(793)中進士,曾官為
國子監祭酒。814年告老還鄉,創建桂岩書院,“開館授業”。這是江西書院史上最早的書院,也是中國最早的聚徒講學書院之一。
除桂岩書院外,江西建於唐代的書院還有
皇寮書院、虎溪書院、
李渤書堂、
東佳書院、
景星書院等。此後,江西書院代有增置。據清雍正《江西通志·書院》統計,江西共有書院368所,其中創建於唐代的5所,南唐2所,宋代131所,元代36所,明代166所,清代28所。另據清光緒《江西通志·書院》記載,
江西書院達526所。有學者根據其它各種史籍、志書、筆記、碑刻統計,認為江西古代書院足有千餘所之多。
贛派宗教
道教
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
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張道陵是中國道教創始人,他是道教祖天師,又稱第一代天師。
天師道是張道陵創立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以老子為教主,道為最高信仰,符錄
齋醮為手段,以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為最高境界的一種宗教組織。
習慣上,天師道也稱為正一道。宗壇江西龍虎山。
符籙三山為江西龍虎山、茅山、江西
閣皂山。正一道是中國道教後期兩大派之一。是在天師道、
龍虎宗長期發展的基礎上,以龍虎宗為中心,集合各符籙道派組成的一個符籙大派。
禪宗
江西則是佛教禪宗的隆盛之地,禪宗在江西
一花開五葉成為了佛教第一大宗。
青原行思
禪宗七祖青原行思(671-740),俗姓劉,唐佛教禪宗高僧,廬陵(吉安)人,
惠能大師門下首座,後弘法于吉州
青原山靜居寺,為六祖下弘傳最盛的兩大法嗣之一,其後出雲門、曹洞、法眼三大宗支,是為青原法系,吉安青原山淨居寺則成為了雲門、曹洞、法眼三宗祖庭。
臨濟宗
祖庭黃櫱山黃櫱寺在江西省
宜豐縣境內,始於
希遷禪師得奉新百丈山懷海禪師(720-814)正傳,於唐
開成年間(836-840)到宜豐
黃檗山駐錫, 宣講自己所悟得的禪宗新法,四方僧侶趨往問法者甚眾;其僧徒
義玄(?-867)從
希運學法33年,之後往鎮州(河北正定)
滹沱河畔建臨濟院, 廣為弘揚希運所倡啟的禪宗新法。這種禪宗新法因義玄在臨濟院舉一家宗風而大張天下,後世遂稱之為“臨濟宗”,而
黃檗禪寺也因之成為臨濟宗祖庭。
臨濟宗傳至石霜楚圓(986年-1039年)門下,又分出
楊岐派、
黃龍派。
楊岐派開宗者為方會,因住
楊岐山(在今
江西萍鄉北)而得名。
黃龍派開宗者為
慧南(1002年-1069年),因其住
黃龍山(在今江西南昌)而得名。
曹洞宗
祖庭洞山位於江西省
宜豐縣東北方向,公元857年,高僧
良價禪師(右側)於此創建普利寺,開堂宣講他的禪學新義,四方僧侶紛達學闔,日本瓦室能光和尚也來此拜師,
良價弟子
本寂最得真傳,後於曹山闡發良價旨義,於是創立了曹洞宗。
淨土宗
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其影響深遠,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於中、
日、韓、越等地,至今不衰,其“淨土崇拜”的觀念對
民間宗教白蓮教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與禪宗一樣,淨土宗的歷史淵源傳自古
印度佛教,不過,在
古印度淨土信仰和
念佛法門並未成為一個專門宗派。在中國的佛經翻譯事業中,來自古印度的
佛教經典中有近百種佛經專門或者兼帶談到淨土念佛法門。
洪州禪
天寶元年(742),道一住
建陽(今屬福建)佛跡嶺,開始聚徒教化,開堂說法。不久,遷住
臨川(今江西
撫州)西里山,旋移
南康(今屬江西)龔公山。郡守河東裴某“躬勤諮稟。降英明簡貴之重,窮智術
慧解之能。”(《
宋高僧傳》卷十《道一傳》)。大曆(766-779)中,移住
洪州(今江西南昌)
開元寺,此後便以洪州為中心展開創宗立派活動,直至
入滅。其時,“
連帥路嗣恭聆風景慕,親受宗旨。由是四方學者雲集坐下。”(《
景德傳燈錄》卷六)禪宗史上著名的
洪州禪即形成於此時。
馬祖道一門風盛極,弟子眾多。《
祖堂集》謂,“大師下親承弟子八十八人,出現於
世及隱遁者莫知其數”;《
古尊宿語錄》及《
景德傳燈錄》稱,“師
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為一方宗主,轉化無窮。”概觀道一及其弟子之世,洪州禪已在南方形成一大系統。《
宋高僧傳》卷十一《太毓傳》說:“於時天下佛法極盛,無過洪府;座下賢聖比肩,得道者其數頗眾。”這當是事實。洪州禪是
中國禪的典型,它的代表人物是開創者馬祖道一和其弟子
百丈懷海。
淨明道
道教教派之一。又稱淨明忠孝道。始創於中國南宋初。相傳東晉時江西南昌
西山道士
許遜修道有靈驗,舉家拔宅飛升。隋唐時當地 出現神化許 遜的信仰。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加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許遜信仰在南昌西山一帶更為盛行。元初 ,西山隱士
劉玉(1257~1308)又自稱數遇許遜等仙真,降授
淨明道要,遂開創淨明道派,以南昌西山為活動中心,一時從學者甚眾。劉玉所創新淨明道奉許遜為教祖,自稱為第二代祖師。
淨明道教義以融合
儒釋道為特點。該教自稱淨明忠孝道,“蓋其說以本心淨明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為貴而已”。所謂淨明,即正心誠意,教人清心寡欲,使本心不為物慾所動,不染物、不觸物,清靜虛明而達於無上
清虛之境,此之謂淨明。其說蓋有取於佛家常言心性本淨本明之義。倡言淨明 ,旨在使修道者心念和行為皆符合封建倫理規範,自覺遵守忠孝
廉慎寬裕容忍之道,做
忠臣孝子良民。淨明道極力強調忠孝大道,維護封建綱常,因而得到元明兩代不少重臣儒士的服膺稱讚。後該教逐漸歸入正一道。
贛派文藝
贛劇是江西的一個兼唱
高腔、
亂彈、崑腔及其它曲調的多聲腔劇種。它有俗稱
饒河班、信河班兩大流派,這兩派於1950年相合,隨後進入省會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
江西省贛劇團。改名為贛劇。贛劇起源於明代的
弋陽腔。
贛劇的腔調計有〔高腔〕、〔
二凡〕、〔
西皮〕、〔
文南詞〕、〔
秦腔〕、〔老撥子〕、〔浙調〕、〔
浦江調〕、〔崑曲〕、〔梆子〕等。
解放後整理改編的弋陽腔劇目有《珍珠記》、《
尉遲恭》、《張三借靴》、《送衣哭城》等;
青陽腔戲《
雙拜月》、《
百花贈劍》;
彈腔戲《梁祝姻緣》、《借女沖喜》、《
白蛇傳》、《裝瘋罵殿》、《孟姜女》等;崑腔戲《悟空借扇》、《相梁刺梁》等。
弋陽腔戲尚有根據史籍改編的《西域行》,根據湯顯祖《
牡丹亭》改編的《
還魂記》;青陽腔戲有改編的《
西廂記》上、下集等等。創作的現代戲有《一群穆桂英》、《紅色宣傳員》、《奇襲邊平》、《盜種》、《鐵肩紅心》、《祭碑出征》等等。其中《珍珠記》、《還魂記》拍成
舞台藝術片;《
借女沖喜》攝為連環畫。
石凌鶴董解元、
王實甫改編的《西廂記》被譽為“石西廂”。
劇的口白以
中州韻為基礎。表演行當分老生、正生、小生、老旦、
正旦、
小旦、大花、二花、三花,稱為“九
角頭”。
附:南四腔之首的
弋陽腔:弋陽腔是中國戲曲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弋陽腔誕生在江西弋陽。弋陽腔一誕生,就以它前所未有的的藝術魅力迅速地瀰漫於中國的戲曲舞台,在中國戲曲舞台上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演奏出了中國戲曲史上最高亢的旋律,創造了中國戲曲的新形式,揭開了中國戲曲史的新篇章。弋陽腔自由的表演風格和高亢的旋律是嚴酷的社會現實凝結成的。自南宋以來,經元入明,弋陽及其附近地區幾乎戰亂未已、災荒不斷。
洪武二十四年,弋陽戶數,19,718戶,人口51,653人。至清順治六年,
弋陽縣人口僅有11,801人,人口銳減五分之四。是嚴重的生存危機把
弋陽腔鍛造成了“
高腔”。弋陽腔是
弋陽人頑強生命力的表現。弋陽人“刻厲自奮,矜謹節義,”秉性耿直,崇尚宗教。弋陽腔熔鑄了弋陽人的性格。通過對戲曲的審美活動,獲得了自我釋放,自我減壓,自我陶醉的藝術享受,最終獲得了精神的解放,和自我價值的肯定。明代弋陽人口急劇減少,“固有戶存而人去者,逋亡遷徙,不著汔土也著於世矣。”由此,對於嘉靖年間“弋陽之調絕”,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解釋。
陶瓷文化
景德鎮御窯
“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從漢代起,景德鎮就開始了制瓷歷史,據文獻記載已有近17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制瓷歷史進程中,它集各地名窯之大成,匯聚制瓷技藝之精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
景德鎮瓷器,並以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造型優美,製作精良而著稱於世。
景德鎮古稱
新平鎮,唐天寶元年改稱
昌南鎮,
景德鎮市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
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宋以來,歷經千年風雨保持瓷器產銷經久不衰。景德鎮瓷器是一個有著一千七百多年悠久歷史和蘊含著濃郁
陶瓷文化氛圍的產品,世界因瓷器而認識中國,英語中的CHINA是代表中國,也是瓷器的稱呼。景德鎮又是因瓷而名。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
宋真宗命
進御瓷器的底部要寫上“景德年制”四字,據《宋會要輯》(卷一百九十?方域十二載)記載“江東路饒州
浮梁縣景德鎮,(宋)景德元年置。”明確記載景德鎮的置鎮時間是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
自宋代起,
景德鎮瓷器就成了皇家宮廷的御用瓷器。元朝統治後進一步在景德鎮設立了“
浮梁瓷局”,專門監造供朝廷使用的御用瓷器,並為官府機構
樞密院定燒印有“
樞府”銘文的
卵白釉瓷。元代時期的景德鎮在制瓷工藝上有了新的突破,這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首先是制胎原料的進步,採用
瓷石加
高嶺土的“
二元配方”法,提高了
燒成溫度,減少了器物的變形,因而能燒造頗有氣勢的大型器皿,並採用了還原焰燒成,使
景德鎮瓷器的特色充分顯示出來了,使中國畫技巧和制瓷工藝的結合更加成熟。具有強烈中國氣派與風格的
釉下彩瓷器的出現,使景德鎮的制瓷工藝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高溫燒成的卵白釉、
紅釉和蘭釉等等
顏色釉瓷的燒製成功,它標誌著景德鎮已經能熟練掌握各種呈色劑,從而結束了元代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類的局面。
明代景德鎮所產的瓷器,數量大,品種多,質量好,銷路廣,宋應星的《
天工開物》在敘述當時景德鎮瓷器的產量時是這樣說,“合併數郡,不敵江西饒郡(指景德鎮),若夫中華四裔,馳名獵取者,皆饒郡浮梁景德鎮之產也。”
明代以後,朝廷專門在景德鎮設立了
御窯廠,
燒造的瓷器專供朝廷之用。將瓷器生產分為官窯和
民窯兩種,在當時形成了“官民競市”的繁榮局面。此時
景德鎮瓷器的生產是“天下窯器所聚,萬杵之聲殷地,火花炸天,夜令人不能寢”的江南雄鎮。景德鎮在明萬曆時期就成為舉世聞名的
瓷都了。當時的景德鎮在全國處於制瓷業中心的地位,它不僅擔負著宮廷
御器和明政府對內、對外賜賞和交換的全部
官窯瓷器的製作,而且還要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
清王朝對景德鎮的陶政設施,大致沿襲明代遺制。瓷器生產分為官窯和民窯兩種,並設立了
督陶官,監造瓷器。景德鎮瓷器生產在康熙、雍正、
乾隆時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達到了歷史的高峰,制瓷技術更趨嫻熟精湛,品種尤為豐富多彩,
高溫顏色釉“晶瑩純全”,琺瑯彩、粉彩精細秀雅,康熙時期的青花、
三彩、五彩風格別致,雍正時期的
墨彩樸素清逸,乾隆時期的
青花玲瓏和仿古
瓷雕等特種工藝瓷
巧奪天工,出神入化,令人驚嘆。
景德鎮瓷器在近代有了長足的發展和提高,在近代全面繼承歷史傳統特色的基礎上有了創新和發展。而今,瓷器已成為江西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具識別性的風物之一,千年以來形成的瓷文化更可謂是江西文化里精緻華美的一章。
吉州窯
吉州窯是江南地區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宋代十大名窯之一,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民族藝術特色。吉州窯的豐富
燒瓷,經驗和名工巧匠對江西地區瓷業的發展提高,曾起過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
吉州古窯興於晚唐,盛於兩宋,衰於元末,因地命名,因當時
永和又為東昌縣治,故又名
東昌窯、
永和窯。吉州窯產品精美豐富,尤以
黑釉瓷(亦稱
天目釉瓷)產品著稱,其“木葉天目”和“
剪紙貼花天目”飲譽中外。
吉州窯是中國現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窯遺址之一。它始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歷史。宋時,永和陶瓷業興旺,“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條花街”。錦繡鋪有幾千戶,百尺層樓萬餘家。
吉州窯在
中國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推動中國古代瓷業生產,積累製作技藝作出了巨大成就。它善於學習當時
定窯、
磁州窯、
龍泉窯、
建窯、
景德鎮窯的藝術,又獨具風格,創造出“木葉天目”、“剪紙貼花天目”等別具匠心、獨一無二的名貴產品。
吉州窯始建於晚唐,興於
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代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據《東昌志》記載:
永和鎮至五代時,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到宋時,瓷業興旺,辟坊巷街三市、錦繡鋪有幾千戶,百尺層樓萬餘家,連殿峻字,呈現出“民物繁庶,舟車輻輳”的繁榮景象,永和鎮也成為“天下三鎮”之一。縱橫交錯,依舊保留了古資城的風貌。
吉州窯陶瓷在中國宋元時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它為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館和收藏家都藏有
吉州窯的名貴產品。1975年,在東京博物館舉辦日本出土的中國陶瓷展覽,吉州窯的兔毫斑、
鷓鴣斑和
玳瑁斑成為傳世珍品,
日本國珍藏的
剪紙貼花盞被譽為國寶。1976年,在
新安海域發現一艘開往朝鮮、日本的中國元代沉船,從沉船中打撈出1.5萬餘件中國的古陶瓷,不少屬吉州窯燒制。韓國中央
博物館陳列的42件吉州窯瓷器被視為稀世珍品。
英國博物館所藏的吉州窯產鳳首白瓷瓶堪稱瓷中尤物,木葉
天目盞則被列為國寶。自1982年成立了“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廠”後,吉州窯的名貴產品逐步得到恢復,有的仿古瓷、陳設瓷相繼進入了美、英、法、日等國。
贛派建築
以樂安
流坑、
安義羅田等江西古村落為代表的
贛派建築文化:其布局簡潔,樸實素雅,是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贛派
民居建築。外看,多為長方形平面,用空
半磚牆圍合,清一色的青磚灰瓦,高峻的
馬頭牆,半掩半露的雙披屋頂隱在重重疊疊的馬頭牆後面,馬頭牆造型豐富多樣,翹首長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風。入內,其格局多為二進三
開間,一堂一廳,面闊三間,明間廳堂,次間臣室,左右對稱。
木構穿斗式
梁架,並依使用目的之不同,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軒,形制秀美且富於變化。臥室樓高一層半,下層居住,上半層放置什物。廳堂沒有分層,顯得高大寬敞,氣勢極為堂皇。室內地面,以長條青磚橫向錯縫鋪砌。神龕設在廳堂寶壁兩邊側門的上方。堂前均有較為狹小的天井,既從採光通風之用,又取
四水歸堂之意,無形中把人與天銜接起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情境。
室內裝飾主要有木雕(刻)、磚雕(刻)、石雕(刻)、彩畫和墨繪,其風格明快,工藝精湛,圖案豐富,內涵深邃,反映了贛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
天人合一”的崇尚,對倫理道德的尊重。“理學名家”宅門
前和大宗祠遺址上的元明時代的
紅石獅子,
文館享堂內六斗藻井上的明代彩繪,都是難得的藝術精品。而明代民居
懷德堂照壁上的“雀(爵)鹿(祿)蜂(封)猴(侯)”磚雕壁畫和永享堂照壁上的“麒麟望日”鑲雕,更是題材豐富,技藝高超,國內絕無僅有,堪稱國粹。
融於自然的山村環境,獨特别致的村落布局,典雅古老的建築群落,完善實用的
排水系統,那精美絕倫的建築裝飾,文情脈脈的匾額楹聯,怡目激思的家藏文物,積厚流廣的家庭遺存,古樸純真的民俗風情、多姿多彩的鄉土文化……無不構成了人與自然高度和諧、自然美與藝術美相結合相融洽的環境空間。
可以說贛派建築,既是
中國古建築文化中極其華美一章,又江西大地上贛派文化的一個重要代表。
贛門風俗
萬壽宮與許真君信仰
萬壽宮,或稱旌陽祠,數以千計,遍布全國各地城鄉,乃至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和國家。亦是中國古代會館文化的代表,故亦稱
江西會館、江西廟、
江西同鄉會館、
豫章會館等。
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年),許遜生於
南昌縣長定鄉益塘坡。他天資聰穎,五歲入學,十歲知經書大意,後立志為學,精通百家,尤好道家修煉之術。真君二十九歲出外雲遊,曾拜
吳猛為師,得其秘訣。後又與當時的大文人
郭璞結交,訪名山福地,覓修真煉丹之所。
晉武帝
太康之年,真君四十二歲,被迫去鄉就官,任蜀郡旌陽縣令。他居官清廉,政聲極佳,深受百姓愛戴。晉武帝死後,政局不穩,惠帝
昏愚,
賈后獨擅朝政,引起
八王之亂。任旌陽縣令十年之久的許遜,毅然棄官東歸。
東歸後,又與吳猛同往
丹陽(安徽當塗縣),向諶母學道。此後雲遊江南許多地方,為民除害、根治水患。據記載,他在136歲時去世,傳說一家四十二口“
拔宅飛升”。
許遜死後,為了紀念他,當地鄉鄰
和族孫在其故居立起了“許仙祠”,南北朝時改名“游帷觀”,宋真宗賜名並親筆提“
玉隆萬壽宮”。歷經許多朝代,宮中香火不斷,而且江西人在外地建立了許多“
萬壽宮”,數量不下幾百座。在古代,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萬壽宮。明清時期,江西經濟發達,經營瓷器、茶葉、大米、木材和絲綢的贛籍商人行走全國,並在全國其他地方都修建了萬壽宮,萬壽宮也成為外地江西同鄉的“
江西會館”。
儺文化
儺文化是一種遠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遠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獲得生息,繁衍後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
自然宗教)觀念的幫助來超越自我,龍的傳人以偉大的浪漫主義心性創造了燦爛的
巫儺文化。“儺”乃人避其難之謂,意為“驚驅疫厲之鬼”。巫儺活動在生命意識上滿足了廣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長期以來,巫儺之風的傳承與流布融入習俗之中,即使在現代,仍以傳統文化的形態存留於民間。
巫儺活動在贛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經三千年的沿襲、發展,江西儺文化形成了歷史積澱豐厚、原始形態古樸、文化遺存眾多、文化體系完整等鮮明的特點;江西儺事活動分布廣泛,其中的許多民俗遺存和影響一直延續至今,據 1995 年調查統計,全省有 25 各縣(市)有儺事活動,保留的
儺舞儺戲節目 247 各;江西儺被學術界譽為古代文化的“
活化石”,倍受矚目,多次應邀遠赴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及香港、台灣地區表演、交流,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贛菜
贛菜作為
中國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著數千年飲食文化的積澱。《
後漢書》中的《豫章記》稱江西“嘉蔬精稻,擅味八方”。唐初,
王勃赴滕王舉辦的盛宴,興奮之
余贊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明代
袁枚的《
隨園食單》中曾記載江西名菜“
粉蒸肉”。今天的贛菜,正是在繼承歷代“文人菜”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鄉土味極濃的“家鄉菜”。
特色
贛菜由南昌、九江、贛南三大流派互相滲透交匯而成。贛菜雖然不在
八大菜系之列,但獨具特色。贛菜選料廣泛、主料突出、注重刀工、製作精細,在烹飪中突出“原汁原味”:
⒈在
烹飪技法上,注重火候,以燒、燜、燉、蒸、炒為主。
⒉在原料選取上,崇尚綠色、生態、健康理念。江西生態環境很好,取自本土的原料都是綠色健康的,如
鄱陽湖的
藜蒿、
井岡山的竹筍、
軍山湖的大閘蟹、
餘干的辣椒等。
⒊在味型上,以辣為主。與川菜的麻辣、湘菜的辛辣、鄂菜的酸辣不同,贛菜的辣是香辣、鮮辣,辣味適中,南北皆宜,具有廣泛的適應群體。
贛菜在技術上大同小異。取料以地方特產原料為主,配製上講究精選嚴實,刀工精細,突出主料,分色配料。烹飪方法上講究火工,擅用燒、炒、燉、燜、蒸等法,其中粉蒸是一特色,比如
粉蒸肉、
粉蒸大腸,須放入醬油、辣椒末、白糖、料酒、蔥末、薑末、味素、胡椒粉等,即原汁原味、又香味別具。在質感上,講究原汁鮮味,酥、爛、脆,油而不膩,味重偏辣,接近湘菜和川菜體系。其中南昌菜是
贛菜菜系的主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講究配色、造型。其中
三杯狗肉、豫章
酥雞與
五元龍鳳湯等都是菜中精品,
藜蒿炒臘肉、
瓦罐湯、
米粉蒸肉、
南昌炒粉、
涼拌粉都極具地方特色,
煌上煌烤滷出窯於現代口味。
烹飪技法
贛菜製作頗講求程式。在刀工處理上,有三法十八種,要求厚薄均勻,長短一致,不能
藕斷絲連。配料時注重營養成分的搭配和利用藥膳的營養原則,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效果。上漿
掛糊採用麵粉和生粉均可,但必須在加熱前上漿。
烹調時注意調味和火候。菜成後,還要選好盛具,講求裝盤的造型美,並適當選用異形盤,直奔主題,引起人們的食慾。上桌時還有順序原則,比如先冷後熱、先味輕後味重、先淡後鹹、先鹹後甜等,都蘊含了相應的科學道理。
風味菜點
江右商幫
江西在兩宋以後,由於得天獨厚,人傑地靈,成為全國經濟文化的先進地區。曆元至明,江西繼續保持這一經濟優勢。在明朝,江西人口僅次於浙江,居全國十三個
布政司中的第二位;由於地產豐富,盛產糧食、茶葉、陶瓷、紙張、布匹、木材……繳納
稅糧在明孝宗
弘治年代直至明神宗萬曆年代卻居全國第一。
明代江右商幫的興起是精明的江西人,在較為有利的經濟基礎之上,利用良好的地理經濟環境,得益於當時明朝的
海禁政策;江西明代的
流民運動實質上就是一種經濟擴張,使江右商幫在當時能夠發展起來,才有了“無江西人不成市場”之說。
江右商幫的興起,為江西的經濟發展有較大的貢獻,貿易的繁榮造就了江西當時的輝煌:“
瓷都”景德鎮名揚萬里;樟樹無藥,卻成為“藥都”有“藥不過樟樹不靈”之說;九江雄踞
長江之濱成為當時極具影響的商埠,在當時江蘇一帶,市傳“三日不見贛糧船,市上就要鬧糧荒。”以至於後來九江引起外國列強垂涎;商業繁榮,促進了江西各業的迅速發展,素有“江南糧倉”美名的江西,真是百業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