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蕭公權,字恭甫,號跡園,江西省
泰和 人。
蕭公權(1897-1981) 幼年就讀於私塾。1915年入上海中國
基督教青年會 中學學習。1918年考入清華學校高等科。
五四運動 中曾參與創辦《民鐘日報》。
1920年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
密蘇里大學 、
康奈爾大學 ,主修政治哲學,1926年獲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1926年回國後至1948年,歷任或兼任南方、國民、南開、東北、
燕京 、清華、北京、四川、光華、華西等大學教授,講授中外政治思想史等課程。他是“
中央研究院 ”首屆院士。
1948年秋赴台,任
台灣大學 教授。1949年9月離台赴美,任
華盛頓大學 遠東和蘇聯研究所客座教授,1968年退休,1981年辭世。
蕭公權先生才為世出,生於憂患,學於域外,執鞭中土,終老異鄉,乃近百年來文化變局中立定腳根,深入西方學術領城,然後心平氣和地在中西新舊各種學問之間,加以折衷調和、錘鑄涵融,自成一家之言的中國人文學者,在中國政治學與
憲政 研究領域留下巨大的足跡與影響。
蕭公權畢生從事政治學研究,尤其是政治思想史的教學和研究,為政治學在中國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其全部著作由
汪榮祖 教授編為9卷本《蕭公權全集》。
學生時代 蕭公權一生任教於國內外大學,裁成弟子甚多,在人文學術研究上也獲得了世界學壇一致的推崇。他的一生可以很明確地劃分為兩個時期:
從光緒二十八年(1902)到民國十五年(1926)是蕭公權的學生時代。在這二十四年中,他從家鄉私塾舊式教育開始,直到青年會中學、清華學校、美國
密蘇里大學 ,以至
康乃爾大學 哲學系完成博士學位。
在蕭公權學思歷程中,清華人文教育對他影響深遠。這一段時間在中西新舊學問之間的涵詠培育,奠定了他畢生治學的紮實基礎,也是他教育事業的內在能源。
教授時代 從1926到1968是蕭公權的教學時代。在這四十二年之中,先後或同時任教於國內十二所大學:國民、南方、南開、東北、
燕京 、清華、北京、四川、光華、華西、政治、台灣等大學,以及美國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
人物著作 蕭公權先生的著述有:博士論文《
政治多元論 》,經愷德林教授(George E.G.Catlin)介紹,由倫敦著名出版社出版,並列為“國際心理學哲學及科學方法叢書”之一;《
憲政與民主 》為其自1932年移講清華大學起,1948年去國前為止,撰寫了一系列分別發表於國內的著名報章與雜誌上的政論文字,凡二十二篇;《
中國政治思想史 》,被教育部審定為“部定大學用書”;《中國鄉村》(英文),獲美國學術團體協會“人文學術獎”;《
問學諫往錄 》,回憶錄;《
康有為 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英文)。其著述經其弟子
汪榮祖 先生輯成《蕭公權全集》,計九冊。
《
中國政治思想史 》是蕭先生的代表作,傳播廣泛,常被用作大學的教材和主要參考書。
全書從先秦年間講述到民國初年,按政治思想的歷史背景,共分三部分:1)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2)
專制 天下之政治思想,3)近代國家之政治思想。
蕭先生遊走于于中西文化之間,以西方文化為參照系,對中國傳統
政治文化 進行了全面深入獨到的研究,對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既見異同,又論優劣,條分縷析,脈絡清楚,既是思想史作品,又是政治分析論述,全書娓娓道來,頗見功力,已成為中國政治思想學界的經典,是在學術領域梳理和批評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系統性奠基著作。
縱觀中國政治,蕭公權在《
中國政治思想史 》中指出,
秦漢 至清末,以君道為中心,“專制政體理論之精確完備,世未有逾中國者。”(見蕭著下冊,第九四七頁)按蕭公權的看法,這二千餘年,中國政治體制和政治思想“多因襲而少創造”。
對於部分國人津津樂道的中國固有“
民本 ”思想,蕭先生以他所受的嚴謹的學術訓練,指出了它與民主的區別。公權先生說:"孟子民貴之說,與近代之民權有別,未可混同。簡言之,民權思想必含民享、民有、民治之三觀念。故人民不只為政治之目的,國家之主體,必須具有自動參預國政之權利。以此衡量,則孟子貴民,不過由民享以達於民有,民治之原則與制度皆為其所未聞。"(蕭公權:《
中國政治思想史 》)表面上看,民主只是比民本多一"民治"而已,似乎民本與民主很接近。其實,細較之下,兩者完全不同。從政治的角度而言,"民治"的權利居於核心地位。所謂"民治",就是由民眾自己管理自己的公共事物。
蕭先生並不局限於學院高牆內研究政治思想,他也積極投入現實的政治論爭,並用自己堅實的學養用平易的語言為民主自由背書:蕭公權通過有說服力的分析,不贊成當年國府所劃定的中國政治發展須經的“軍政-
訓政 -
憲政 ”三階段,而主張立即實施憲政。
蕭公權特別清楚地論述了:憲政本身就是訓政的過程。不能在憲政之外求訓政:“我再確切的聲明,我對於張(佛泉)胡(適)兩先生隨時可以開始憲政的意見是同情的。我認為除實行憲政外,別無其他訓練憲政能力的方法。我們不能再蹈襲前人“訓政論”的錯誤。然而我們也不要輕視了我國人民的弱點。我們雖不可於實行
憲政 之外求
訓政 ,卻必須於實行憲政之中努力“養成民治氣質”,知識階級應時時注意提高自己“參加政治的資格,以為一般後進民眾的先
趨和 榜樣”。(《憲政的條件》)“什麼是民主?我們簡單的答覆是:人民有說話的機會,有聽到一切言論和訊息的機會,有用和平方式自由選舉生活途徑的機會,有用和平方式選舉政府和政策的機會,——而且這些機會,不待將來,此時此地,便可得著,便可利用——這就是腳踏實地的起碼民主。假使這種起碼的民主尚且辦不到,卻明唱玄虛的高調,暗用武斷的方法,那決不是民主,而是民主的蟊賊。”(《說民主》)
從早年起,蕭公權就對政治多元論下有很大功夫,並也卓有建樹。他指出該理論把有關
個人自由 (individual freedom)的
憲法保障 這一古老的觀念置於更廣泛、積極而堅實的基礎之上,這是一元論者應該吸收的重要政治理念。雖然蕭討論的政治多元論後後來的政治學者達爾(Robert A. Dahl)不同。但在筆者看來,蕭氏的更古典的略帶張力的政治多元論述,更具有理論力量。
蕭寫作《
政治多元論 》固然與當時美國學術與政治熱點相關,當時政治多元論恰好是美國政治理論界的重要話題,同時對於這位生於清末民初,曾熱心閱讀《
民報 》,並親身參與五四運動的沉思型青年,用政治多元論來對比觀照中國的現實政治,顯然是富於挑戰性的課題。
這種政治多元性對於緩解在
美國憲法 基地上的政治
一元論 ,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契機,對蕭公權本人思想中的某種黑格爾色彩,是一種平衡。
學術思想 蕭公權先生既是二十世紀
學貫中西 的大學者,同時又是一位穩健的“老派”人物,他不贊成“打倒
孔家店 ”,主張把孔子的思想與專制帝王所利用的“孔教”區別對待;他認為傳統蒙學雖有戕害人性的一面,卻也未始不是一種基本功的有效訓練;他認為“新文化”對舊式家庭的攻擊過於偏頗,因為“新家庭不儘是天堂,舊家庭也不純是地獄”。當代台灣學者
林谷芳 嘗言:“知識分子的一個角色就是拉車與剎車。社會太保守,你要把它往前拉。太冒進,就要幫它剎車。”蕭先生在那個急遽變化的時代所承擔的,主要是一個剎車者的角色。
從外部觀察,蕭公權的學術世界,呈現以下幾個特徵:一、中西文化的折衷;二、舊學與新知的貫通;三、情感與理智的交融。這三大特徵與蕭氏所處的歷史背景有密切關係。而蕭氏思想的內部特徵,則有三個突出的方面:對道德優先性的肯定、基要主義(Fundamentalism)的取向,以及對民族文化生命的關懷。這三個方面都與近代中國人文學術的發展息息相關,而蕭氏的歷史地位,也由此益為彰顯。
從學術立場來看,蕭氏畢生關切的問題,正是中國歷史的變與常,他正是站在這一個基本關切點之上,來從事對中西文化的折衷與融會。在這種舊學與新知的融會,以及中西文化的折衷之中,蕭氏在近代中國人文學術史上,樹立了一個“治道征前史,多方論折中。人如秋水淡,詩與夕陽紅”的典範與人格,永為後世所緬懷追念。
蕭公權的學術生涯雖然是研究、傳播和發展在西方成長起來的政治思想,但他也賦有很深的國學修養,這不僅表現在他嘔心瀝血的著作《
中國政治思想史 》等有關中國政治源流的開創性研究,同時也表現在他的中國格律詩的造詣中。他寫了大量詩作,常與
吳宓 唱和。僅在在成都的幾年,他就寫了九百多首詩。
抗戰年間在成都的
燕京大學 ,有所謂“四大名旦”:
陳寅恪 ,蕭公權,吳宓,
李方桂 。這幾位教授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吟詩作賦,酬唱應和,是為一時佳話。這種人文景觀,幾成絕響,很難復現於後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