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堂九子

易堂九子

“易堂九子”是指明末清初以魏禧為首的九個文學家。魏禧魏兆鳳,於明亡後削髮隱居於今距寧都縣城西2.5公里遠的翠微峰,名其居室曰“易堂”。禧與兄際瑞、弟禮以及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曾燦講學於此,提倡古文實學,世稱"易堂九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易堂九子
  • 代表作品:《大鐵椎傳
  • 解釋:明末清初的九個文學家
  • 代表人物:魏禧
  • 易堂位置:寧都縣城西2.5公里遠的翠微峰
  • 職業:文學家、老師
  • 理念:古文實學
易堂九子介紹,傳說,九子,

易堂九子介紹

易堂九子魏禧魏際瑞魏禮三兄弟又被稱為“三魏”,他們又是“易堂九子”的核心。以魏禧的成就最大,他是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著有《魏叔子文集》,代表作為《大鐵椎傳》。
“易堂九子”---寧都文化館劉維祺雕塑作品“易堂九子”---寧都文化館劉維祺雕塑作品
易堂九子為“寧都三魏”(魏禧與兄魏際瑞、弟魏禮)、彭士望(南昌人)、林時益(南昌人)、李騰蛟(寧都人)、邱維屏(寧都人)、彭任(寧都人)、曾燦(寧都人),均為清初善詩文者。
易堂九子寧都歷史上最負盛名的一個文學社團,他們在寧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惜的是現在的寧都年青人知道“易堂九子”的並不多,寧都現在也沒有專門的紀念館之類的場所來讓人們了解他們,了解我們寧都的人文歷史。
道光間,彭玉雯編有《易堂九子文鈔》。清羅有高《鄧先生墓表》:“至養愚李先生,乃粹然一以朱子為宗,其後易堂九子,以氣節文章聲海內。”《國朝先正事略·文苑·魏叔子先生》:“易堂九子,自三魏及躬菴、確齋外,曰李騰蛟鹹齋、邱維屏邦士、彭任中叔、曾燦青黎,敦古友誼,如骨肉子弟,無恆父師。高僧無可,嘗至山中,嘆曰:‘易堂真氣,天下無兩矣。’”

傳說

易堂九子”個個不僅文章寫的好,還都具有安邦治國之才,這裡有一個傳說。清兵入關以後,明朝國勢越來越衰微,大有亡國跡象,這時大臣當中有聽說“易堂九子”名氣的,進諫皇帝請他們出來輔佐朝政,皇帝就派來一個使者請他們出世救國,使者快馬加鞭,來到寧都翠微峰,打聽到他們的住所,來請他們。傳說“易堂九子”也都有神機妙算之能,正當皇帝派來的使者推開“易堂”室之門時,九子令人打了一瓢清水,把一支點燃的明燭“哧”的澆滅,使者正要說明來意,九子對使者說道:“看到沒有,‘清’水滅‘明’燭,天意不可違,你也不要回去了,否則亦有殺身之禍。”使者一聽,知時事不可改,也就留了下來,保住了一條性命。
魏禧畫像魏禧畫像
易堂九子”在當時的巨大影響以及他們帶來的贛南文化的興起,是我們的一個驕傲,在同一時期一下子出現九個文化名人,也不能說不是一個小小的奇蹟。

九子

魏禧——易堂九子的領袖
魏禧(1624~1681)清代散文家。字冰叔。一字叔子,號裕齋。寧都(今屬江西)人。末諸生,明亡後隱居翠微峰,所居之地名勺庭,人又稱他為"勺庭先生"。後出遊江南,入浙中,以文會友,並傳播其明道理、識時務、重廉恥、畏名義的學說,結納賢豪,以圖恢復。康熙間,舉博學鴻詞,不應,逝於揚州。魏禧自言"少好《左傳》、蘇老泉(洵),中年稍涉他氏。然文無專嗜,唯擇吾所雅愛賞者"(《與諸子世傑論文書》),他的文章有凌厲雄傑、剛勁慷慨之氣。內容多表彰民族節義人事,敘事簡潔,又善議論。清初,人稱魏禧侯方域汪琬為散文三大家。魏禧尤重氣節,束身砥行,"以經濟有用之文學,顯天下百餘年"(尚熔《書魏叔子文集後》)。史論如《雋不疑論》、《蔡京論》、《續續朋黨論》等,善評古人的是非得失與成敗。傳記如《江天一傳》、《劉文炳傳》、《朱參軍家傳》、《邱維屏傳》、《大鐵椎傳》等,文筆簡煉,敘事如繪。此類文章大多表彰志節之士,顯示出強烈的民族意識。他論文強調"積理"和"練識"。所謂"積理"即要從生活實踐的各個方面"醞釀積蓄,沉浸而不輕發",使發而為文章,"大小深淺,各以類觸,沛乎若決陂池之不可御"(《宗子發文序》)。所謂"練識",即"博學於文,而知理之要;練於物務,識時之所宜"(《答施愚山侍讀書》),他認為掌握了這樣的"為文之道",文章才能在"至平至實之中"發前人之所無,成為"卓然自立於天下"的"奇文"。總的說來,魏禧散文長於議論、敘事,"踔厲森峭而指事精切"(宋犖《三家文鈔序》)。但也有些則是輕率速成之作,流於庸濫,曾受到錢澄之、王慶麟等人的規勸 和批評。魏禧也能詩,有沉鬱雄健之氣。如《讀〈水滸〉》,歌頌梁山英雄能夠同饑寒、共生死,同時鞭撻以詩書道德掩其惡的當世權貴;《賣薪行》、《出廓行》、《入廓行》、《從征行》、《孤女行》等篇則反映了當時貧民的生活圖景,也顯示出作者對世事的沉痛感觸。魏禧與其兄祥、弟禮,都能文章,世稱"三魏"。他們的文集合編為《寧都三魏全集》。著有《魏叔子文集》22卷,《詩集》8卷,《日錄》3卷,《左傳經世》10卷,《兵謀》、《兵法》各1卷,《兵跡》12卷。
魏禧看竹圖魏禧看竹圖
魏祥——護衛易堂的天險
魏祥(1620——1677)字善伯,又字伯子,號東房,後改名際瑞。江西寧都人。與其弟魏禧魏禮合稱“寧都三魏”。年17補弟子員。清順治七年(1650),清軍以10萬兵攻占寧都城後,魏祥獨身力阻清兵。精通古文,負才不試,與魏禧魏禮邱維屏彭士望林時益彭任曾燦李騰蛟等講學於易堂,世稱“易堂九子”。羅牧與魏祥相交當在羅牧隨林時益學制茶餘冠石之時。從魏祥所著《魏伯子文集·尺牘·卷之二·四四》之中:載有《與羅飯牛》一則,云:“古人作畫,懸紙高壁之間,閉戶旬日,日夕相對,忽有山水煙林,天光地氣,發於紙上,經營慘澹,執筆赴之,凡文字書畫,精神距一層之,先落筆乃在此一,若守此一,便落第一耳。”魏祥雖僅年長羅牧三歲,但從羅牧習文、學畫大大晚於正常的文人雅士,加之羅牧與“易堂九子”之一的林時益的師承關係,是這一距離可推測的重要原因。羅牧與魏祥的相交,當在亦師亦友之間。
魏禮——詩人中的詩人
魏禮,字和公,號季子,寧都人。明諸生。有《魏季子集》。九子的詩文俱佳,散文叔子為第一,而詩歌寫得好就要數魏禮了。季子輕財好義,為給親友救急,連年累月,千石土地被他賣盡。當時有人高度評價季子:“當世公卿、知名士,無不折節傾倒”“以義、以勇、以智、以信,而成其為不可見之忠,且以共成其父兄之所為孝、所為忠者矣。”
李騰蛟——九子中的長者
李騰蛟(1609年—1668年),字力負,號鹹齋,寧都田埠東龍村人。1644年明朝覆滅時,李騰蛟已經36歲了,他毅然放棄秀才的身份,與“三魏”等人,移居翠微易堂,成為九子中年齡最大的先生,其他諸子都以他為兄長。李騰蛟後來居住在三巘峰。由於學生很多,所以又在三巘峰設館授徒,由李騰蛟主持。該館與邱維屏主持的易堂學館、魏禧主持的水莊學館並稱為“易堂三館”。
曾燦——為僧返俗的詩人
曾燦又名傳燦,字青藜,號止山,寧都人。有《六松堂集》。易堂九子中從事過軍事鬥爭反對清廷的,只有兩人,而曾燦是其中的一個。軍事鬥爭失敗後,曾燦悲憤地削髮為僧,然後加入到易堂的隊伍中,成為一個詩人、文學家。
彭任——不願當書院主講的秀才
彭任,字中叔,寧都人。明諸生。彭任通曉程、朱理學,江西撫軍聞之大名,邀請他去擔任白鹿洞書院(當時全國四大書院之一)的主講,並命令寧都縣令上三巘峰敦促他前行。彭任以有病為由堅決拒絕,辭謝的書信由學生代勞,自己也不署名,表現了一個明朝遺民不向清廷屈服的高尚氣節。彭任著作有《草亭詩文集》2卷、《周易解說》4卷、《弗措錄》8卷、《居家須知》1卷、《書法抄》、《新婦譜》1卷等。
彭士望——以才情氣魄著稱的散文家
彭士望(1610—1683),本姓危,字躬庵,又字達生,南昌人。自幼聰慧,十歲作《除夕詩》,為人欣賞。十六歲補縣學生,與新建歐陽斌元研究經世之學。崇禎十二年(1639)父逝世,臨終時囑其當以黃道周為師。彭士望對黃道周為人正直、不阿附奸佞的品質深為敬佩。黃道周因直言進諫,觸怒思宗而下獄,彭士望四處奔走,竭力營救。清兵攻入北京後,抗清將領楊廷麟謀起兵,彭士望為他募兵。後清兵攻破贛州,楊廷麟戰死。其子為清兵所掠,彭士望竭囊贖出撫養。南明隆武元年(1645),愛國將領史可法受到把持朝政的馬士英、阮大鉞的排擠打擊,督師揚州,他和歐陽斌元應召前往,建議用高傑、左良玉軍夾攻南京,以清君側。史可法未採納,彭士望辭歸。五年後,降清將領金聲桓帶兵反正,清兵二十萬人圍攻南昌,彭士望避難寧都,居翠微峰。在寧都魏禧魏際瑞魏禮三兄弟以及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曾燦等九人志氣相投,躬耕相食,論道講學於寧都易堂,世稱“易堂九子”。他致力於古文辭,尤精於《春秋》、《左傳》諸史。晚年講求實用之學,反對空談。著作有《手評通鑑》、《春秋五傳》、《恥躬堂詩文集》等。
邱維屏——深諳易經的古文家
邱維屏(1614年—1679年)字邦士,江西寧都人。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卒於清聖祖康熙十八年,年六十六歲。明諸生。督學侯峒曾奇賞之,再試皆第一。避亂,隱居翠微峰中,為“易堂九子”之一。古文為諸人所推。魏禧嘗從之學,亦為維屏所重。晚為歷數、易學,尤精西洋算術。維屏著有《周易剿說》十二卷,《松下集》十二卷,《邦士文集》十八卷,(均《清史列傳》)並行於世。
林時益——詩文俱佳的明朝宗室
林時益(1618年—1678年),本姓朱,名議霶,字確齋,江西南昌人。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卒於聖祖康熙十七年,年六十一歲。本明宗室。清初,變姓名,寄籍寧都。與南昌彭士望同里,共謀居處。士望與魏禧一見定交,極言金精諸山可為嶺北耕種地;乃攜家偕士望往。僑居十餘年,與魏氏昆弟相講習。康熙七年,詔明故宗室子孫,還田廬,複姓氏;時益不樂歸,卜居冠石,結廬傭田以自給。時益為“易堂九子”之一。工書,喜為詩,晚好禪悅。著有冠石詩集五卷,和確齋文集,(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林時益墓林時益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