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博學高才
郭璞的父親
郭瑗,西晉時官至建平太守。郭璞喜好經書學術,學問淵博而有大才,但不善於語言表達,他的詞賦自東晉建立以來首屈一指。他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陰陽
術數及曆法算學。有一個叫郭公的人,客居於河東,精通卜筮之術,郭璞跟從他學習卜筮。郭公授予他《青囊中書》九卷,由此他通曉
五行、天文、
卜筮之術,能攘除災禍,通達冥冥的玄機,就是
京房、
管輅這樣的人也比不上他。郭璞的門人趙載,將《青囊中書》偷了去,還未來得及閱讀,就被火燒掉了。
避難江左
晉惠帝、懷帝之際,河東之地首先出現了騷亂。郭璞卜了一卦,丟下書策長嘆一聲說:“哎呀,老百姓將要陷於異族統治之下了,故鄉之地將要受到匈奴的蹂躪啊。”於是暗中聯絡了親戚朋友數十家,準備遷移到東南去避難。他們到達將軍趙固那裡,正遇上趙固所乘的一匹好馬死了,趙固非常痛惜,不願接待賓客。郭璞來見他,守門人不讓郭璞進去。郭璞對他說:“我能使馬死而復生。”守門人很吃驚連忙告訴趙固。趙固馬上出來見郭璞,對他說:“你能使我的馬復活嗎?”郭璞說:“需要健壯的漢子二三十人,每人手持一根長竿,往東走三十里,在山丘樹林裡有一個土地廟,便用長竿拍打,就會出來一物,要迅速捉住帶回來。得到了這個東西,馬就可以復活了。”趙固照著他說的去辦,果然捉住了一個像猴子一樣的東西,便帶了回來。這個像猴一樣的小獸一見死馬,便對著死馬的鼻子呼吸,一會兒馬就站了起來,昂頭嘶鳴,吃起料來和平常一樣,可那個像猴一樣的怪獸卻不見了。趙固驚奇欣喜,送了許多錢財作為報答。
郭璞走到廬江,太守胡孟康被丞相
司馬睿召為軍諮祭酒。當時江淮之間還是平安無事,胡孟康安然無憂,不想過江南去。郭璞為他占卜,得到的結果是“敗”。胡孟康不相信。郭璞整頓行裝將要離開,但看上了房主的一個婢女,一時沒有辦法得到,於是取小豆三斗,把它撒在房主人宅院的四周。主人早晨起來,看到數千穿紅衣的人把院子圍了起來,到近處看又沒有了,心裡又厭惡又恐懼,請郭璞為他占卦。郭璞對他說:“你家裡不應該收留這位婢女,可把她領到東南方二十里遠的地方賣掉,千萬不要和買主討價還價,這樣妖怪也就自行消失了。”主人就依此而行。郭璞暗中派人以很低的價買下了這個婢女。再畫了符丟入井中,那數千紅衣人都被反綁雙手,一個接一個跳入井中,主人非常高興。郭璞也帶著這個婢女離開了此地。後來不過數旬廬江就淪陷了。
郭璞過江到了江南,宣城太守
殷祐請他擔任自己的參軍。當時有一物像水牛一樣高大,灰色,腳很小,腳的樣子如同大象,胸前和尾巴都是白色,力氣大但行動笨拙遲緩,來到城牆之下,大家都覺得怪異不解。殷祐派人埋伏起來準備捉住這個怪物,叫郭璞為之占卦,得出的是遁卦和蠱卦,卦辭上說:“艮下乾上相連線,這物體形巨大。山中潛藏的牲獸,不是犀兕也不是老虎。其身與鬼神相併,乃二午之精所聚。依法應將它捉拿,可兩位神靈不允許。雖會受到創傷,但終究要回歸本地。按照卦上顯示,這是一隻驢鼠。”占卦剛結束,埋伏的人用戟刺殺這怪物,刺進一尺多深,就突然不見了。郡中綱紀到祠中求告神靈,請神除掉這怪物。廟中巫士說:“廟神不高興這樣乾,廟神說:‘這是(共阝)亭驢山君鼠,被指派到荊山去,從我們這裡路過,不能侵害它。’”郭璞占卜之術就是這樣的精妙。殷祐遷為石頭城的督護,郭璞仍然跟隨著他。當時延陵出現了鼯鼠,郭璞占卦說:“這預示郡東有妖人想稱帝,但很快他就會自己死掉。過後當有妖樹生長出來,好像是瑞兆實際上並不是瑞兆,是辛香有刺之木。如果真是這樣,東南方數百里處必會出現叛逆作亂之人,等到明年就知道了。”無錫縣炎欠那個地方有四棵茱萸樹枝條互相交織,像連理樹一樣,當年盜賊殺了吳興太守袁琇。有人問郭璞,郭璞解釋說:“卯爻發而沴金,卯為木,木興旺要被金所傷,此木不變曲,直挺當有災禍。”
王導非常器重郭璞,引他任自己的
參軍。曾經讓他占卦,郭璞說:“你有被雷震的災厄,可以起駕向西走數十里,找一棵柏樹,截取和身子一般長的一段,放置到睡覺的地方,其災禍可以消除。”王導照此辦理。數日後果然發生了雷擊,柏樹被震得粉碎。
當時元帝剛剛出鎮
建鄴,王導叫郭璞為元帝占卦,得到的是鹹卦、井卦,郭璞說:“東北方向的郡縣名稱中有帶‘武’字的,會出鐸,以示受王命之瑞符。西南方郡縣有以‘陽’為名的,水井會沸騰。”過後晉陵郡武晉縣有人在田中得到五枚銅鐸,歷陽縣中的水井沸騰,好幾天才平息。等到元帝為晉王時,又讓郭璞占卦,得到的是豫卦和睽卦,郭璞說:“會稽郡要出古鐘,以顯示王業的成功,鐘有勒銘文字,應是在人家井泥中得到。這就是卜辭所說的‘先王以作樂而廣布德政,以盛樂薦祭於上帝’呀。”到元帝即位,在大興初年(318年),會稽郡剡縣人果然在井中得到一隻鐘,長七寸二分,口徑四寸半,上面有古文字十八個,有幾個字是“會稽岳命”,其他的字人們都不認識。郭璞說:“凡是有聖王興起,必定有靈異的瑞符出現,以昭示天人之心,與天道神祗契合,然後才能說是受命於天。現在我們看到有五鐸最先於晉陵予以明示,接著又有棧鐘出現在會稽以告天意,瑞兆不失其類,並列而出,這是多么奇偉的事啊。然則鐸發出聲響,鐘是其象徵,這些禮器一件又一件的來到,以事實來說明一切。上天與人世之間的關係不可不察呀。”元帝因此非常重視他。
中興才宗
郭璞著有《
江賦》,文辭壯麗,為世人所稱道。後來又著成《南郊賦》,元帝見了非常喜歡,任他為著作佐郎。當時陰陽錯亂,而訴訟刑獄之事大興,郭璞上疏勸諫。過後太陽上出現了黑氣,郭璞又上疏陳事。不久,郭璞遷為尚書郎。數次上書,所言便公益民,對朝政多有匡益。明帝在東宮時,和溫嶠、庾亮關係密切,有布衣之交,郭璞也因才學而為明帝器重,和
溫嶠、
庾亮具有同等地位,受到輿論的讚美。然而郭璞性格率意不拘,不注意儀表,嗜酒好色,而時常過度。著作郎
乾寶常常規勸他說:“這不是任性而行的事啊。”郭璞說:“我的壽命是有一定限量的,儘量享受還怕達不到定數,你怕酒色會給我帶來禍患嗎?”郭璞喜好卜筮,門閥貴族們多取笑他。他自己則認為才高位卑,就寫了一篇《客傲》。永昌元年(322年),皇孫誕生,郭璞上疏再言時政,此疏奏上,被採納,元帝隨即採納他的建議,大赦天下,改元永昌。
其時
暨陽縣有一人叫任谷,耕田時在樹下休息,忽有一個穿羽衣的人來與之交合,隨即就不見了,任谷因此有孕。幾個月臨產時,羽衣人又來了,以刀剖其下體,產出一蛇就一起走了。任谷於是成了閹人。後任谷上書,自稱有道術,皇帝就把他留在宮中。郭璞上疏認為任谷只會妖術,請求將其驅逐。其後元帝崩,任谷也逃走了。
郭璞因母喪而去職,卜葬地於暨陽,離水有百許步。人們都議論不該離水太近,郭璞卻說:“當要變為陸地。”其後淤沙堆積起來,離墓幾十里的地方都成了良田。不到一年,
王敦起用郭璞為
記室參軍。這時潁川陳述為大將軍掾,很有名聲,為王敦所器重,但不久就死了。郭璞哭得非常悲痛,呼叫道:“嗣祖,嗣祖,誰能知道這不是福氣呀。”不久王敦叛亂。當時明帝即位跨了一個年頭,沒有改先帝的年號,正好遇到火星進入房星之域。郭璞當時休歸在家,明帝派人拿著手詔前來詢問。正好暨陽縣匯報說有人見到了赤色的烏鴉。郭璞上疏請改年號赦天下,其文多不流傳。
郭璞曾為人選墓地,明帝微服前往觀看,因而問主人為何葬地依龍首之星位,這種葬法越禮,依法要滅族,主人說:“郭璞說這不是葬龍首而是葬龍耳,不出三年當致天子也。”帝驚問:“當出天子也?”主人回答:“是致天子,可以為天子解答問題。”明帝疑惑不解。郭璞平素與
桓彝友善,桓彝每次造訪,有時正好郭璞在內室,便直接進去。郭璞對他說:“你來我這裡,別的房間都可隨意出入,但千萬不要入廁中找我,不然,主客都有災難。”後來有一次桓彝醉中來找郭璞,正好郭璞在廁中,桓彝就悄悄地去偷看,見郭璞赤裸著身體,披散著頭髮,口銜寶劍正在設祭。郭璞一見桓彝大驚說:“我經常囑咐你不要到這裡來,你偏偏要來。不但害了我,你自己也難免其害。這也是天意,我怪誰呢?”郭璞最終死於王敦之禍,桓彝也死於
蘇峻之亂。
忠言致難
王敦將要叛亂,溫嶠、庾亮讓郭璞占卜,郭璞回答說不能判定。溫嶠、庾亮又讓為他們占凶吉,郭璞說:“大吉。”郭璞走後,和庾亮議論說:“郭璞說不明白,是他不敢明言,或許上天要奪王敦之魄。今天我們為國家辦大事,郭璞說大吉,是說明舉事必定會成功。”於是勸帝討伐王敦。當初,郭璞常說:“殺我的人是山宗。”到這時果然有姓崇的在王敦面前說郭璞的壞話。王敦將要起兵,讓郭璞占卜,郭璞回答:“不會成功。”王敦懷疑他曾勸告過溫嶠、庾亮,又聽他報的凶卦,便對他說:“你再為我占一卦,看我壽命長短。”郭璞回答:“根據剛才的卦,你若是起兵,不久就有大禍,若是住在武昌,壽長不可限量。”王敦大怒道:“你的壽命你知道嗎?”郭璞說:“我就會死在今天中午。”王敦惱怒,把他抓起來,命人將其押到南岡處死。
郭璞臨刑時,問行刑人往哪裡去,回答說:“在南岡頭。”郭璞說:“一定是在兩棵柏樹之下。”走到那裡,果然有兩棵柏樹。他又說:“樹上應該有個喜鵲巢。”大家都找不到,郭璞叫人再仔細尋找,果然在樹枝間找到了,被密集的樹枝遮蔽著。
當初,郭璞在司馬睿出鎮建業之初曾經過越城,途遇一人,郭璞叫他的名字,將衣服送給他,那人不接受,郭璞說:“只管拿去,以後你自會明白。”那人接受後離去。到這時果然是那個人行刑。郭璞時年四十九歲。
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郭璞因算學方面的成就被追封為聞喜伯。
元順帝至元三年(1337年),郭璞被追封為靈應侯。
主要成就
詩
郭璞一生的詩文著作多達百卷以上,數十萬言,《晉書·郭璞傳》稱“詞賦為中興之冠”。其作品雖多涉及玄理,然詞采絢麗,境界擴大,坎壈詠懷,與當時玄言詩絕不相同,通過對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現憂生避禍的心情。另有《山海經注》,《穆天子傳注》,明人輯有《郭弘農集》。
其中以《遊仙詩》為主要代表,現僅存14首,是中國遊仙詩體的鼻祖。遊仙詩的來源很早,秦博士有《仙真人詩》,漢樂府中也有這類作品,
建安、正始時期更不斷有人繼作。遊仙詩中明顯地有兩種傾向,一種是所謂正格的遊仙詩,它們“滓穢塵網,錙銖纓紱,餐霞倒景,餌玉玄都”(《文選》
李善注);一種是借遊仙以表示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如
曹植、阮籍的某些作品。郭璞顯然是繼承了後一種傳統。他的遊仙詩借遊仙以詠懷,有一定的現實內容。如第一首說:“
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遁棲。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表示了對朱門的輕蔑與否定。第五首說:“清源無增瀾,安得運吞舟。圭璋雖特達,明月難暗投”,表現了才志之士生不逢時的感慨。第四首則表現了求仙的渺茫和傷時嘆逝的感情。郭璞遊仙詩的另一特色是富於形象性,和一般遊仙詩往往寫得過於抽象不同。如第三首說:“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綠蘿結高林,蒙籠蓋一山。……赤松臨上游,駕鴻乘紫煙,左挹浮丘袖,右拍
洪崖肩”,寫想像中的神仙居處和生活情態,形象鮮明而生動。《詩品》說他的詩“彪炳可玩”,正是指出了這種特色。不過《遊仙詩》的主旨畢竟在歌詠高蹈遺世,所以消極性仍是很大的。
《詩品》稱其“始變永嘉平淡之體,故稱中興第一”,《文心雕龍》亦稱“景純艷逸,足冠中興,《郊賦》既穆穆以大觀,《仙詩》亦飄飄而凌雲矣。”
辭學
郭璞花18年的時間研究和註解《
爾雅》,以當時通行的方言名稱,解釋了古老的動、植物名稱,並為它注音、作圖,使《爾雅》成為歷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參考書。而郭璞開創的動、植物圖示分類法,也為唐代以後的所有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
在學術淵源上,郭璞除家傳易學外,還承襲了道教的術數學理論,是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傳說擅長諸多奇異的方術。
《爾雅》是中國古代最早一部解釋語詞的著作。它大約是秦漢間的學者,綴緝春秋戰國秦漢諸書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的。全書19篇,其中最後7篇分別是:《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和《釋畜》。這7篇不僅著錄了590多種動植物及其名稱,而且還根據它們的形態特徵,納入一定的分類系統中。《爾雅》保存了中國古代早期的豐富的生物學知識,是後人學習和研究動植物的重要著作。據史書記載,東漢初,竇攸由於“能據《爾雅》辨豹鼠”,所以漢光武帝獎賞給他百匹帛,並要群臣子弟,跟從竇攸學習《爾雅》。郭璞更是把《爾雅》視為學習和研究動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入門書。他說:“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者,莫近於《爾雅》。”但是,《爾雅》成書較早,文字古樸,加上長期輾轉流傳,文字難免脫落有誤,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不少內容,不易被人看懂。因此,在郭璞之前已經有犍為文學、
劉歆、樊光、
李巡、
孫炎等人,為《爾雅》作注。郭璞從小就對《
爾雅》感興趣。他認為舊注“猶未詳備,並多紛謬,有所漏略”,於是“綴集異聞,會粹舊說,考
方國之語,采謠俗之志”,並參考樊光、孫炎等舊注,對《爾雅》作了新的註解。
風水學
郭璞是中國風水學鼻祖,其所著《
葬經》,亦稱《
葬書》,對風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論述,是中國風水文化之宗。
《
葬經》不僅對風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論述,還介紹相地的具體方法,是
中國風水文化之宗。王禕《青岩叢錄》曰:“擇地以葬,其術本於晉郭璞。”
《葬經》,漢青烏先生撰。青烏先生,乃一託名。中國的喪葬文化一直較為發達,相對文獻也較為豐富,而其中則首推
青烏子的《葬經》、《葬經》的思想內容為後來的風水書所承襲和發揮。青烏子的《葬經》可謂風水之宗,要了解中國風水文化,不得不從
青烏子《葬經》始。
人物評價
蕭子顯:江左風味,盛道家之言:郭璞舉其靈變;許詢極其名理;仲文玄氣,猶不盡除;謝混情新,得名未盛。
房玄齡:①景純篤志綈緗,洽聞強記,在異書而畢綜,瞻往滯而鹹釋;情源秀逸,思業高奇;襲文雅於西朝,振辭鋒於南夏,為中興才學之宗矣。夫語怪征神,伎成則賤,前修貽訓,鄙乎茲道。景純之探策定數,考往知來,邁京管於前圖,軼梓窀於遐篆。而宦微於世,禮薄於時,區區然寄《客傲》以申懷,斯亦伎成之累也。若乃大塊流形,玄天賦命,吉凶修短,定乎自然。雖稽象或通,而厭勝難恃,稟之有在,必也無差,自可居常待終,頹心委運,何至銜刀被發,遑遑於穢向之間哉!晚抗忠言,無救王敦之逆;初慚智免,竟斃“山宗”之謀。仲尼所謂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悲夫!②景純通秀,夙振宏材。沈研鳥冊,洞曉龜枚。匪寧國釁,坐致身災。
孫元晏:吟坐因思郭景純,每言窮達似通神。到頭分命難移改,解脫青襦與別人。
徐鈞:博學多聞世所宗,推占小術驗奇功。人生禍福既前定,猶撰青囊啟後蒙。
王夫之:夫郭璞有所測知於理數之化跡,而迫於求人知之,是以死於其術。苟其知性為人所不可知,則懷道以居貞,何至浮沈凶人之側,弗能止其狂悖,而祗以自戕?無他,有所測知而亟欲白之,揣摩天命而忘其性之中含者也。
李慈銘:若羊祜之厚重,
杜預之練習,
劉毅之勁直,
王濬之武銳,
劉弘之識量,
江統之志操,
周處之忠挺,周訪之勇果,卞壼之風檢,陶侃之乾局,溫嶠之智節,
祖逖之伉慨,郭璞之博奧,
賀循之儒素,劉超之貞烈,
蔡謨之檢正,謝安之器度,
王坦之之風格,
孔愉之清正,
王羲之之高簡,皆庸中佼佼,足稱晉世第一流者,蓋二十人盡之矣。
軼事典故
作法賺婢女
《
晉書·郭璞傳》中還有這樣一段:郭璞南度途經廬江時,看中了廬江太守胡孟康家的婢女。因難以啟齒索要,郭璞就暗地作法,夜裡在胡宅周圍撒上赤小豆。
第二天早晨,胡孟康突然發現數千個紅衣人包圍了住宅,胡走近再看,這些紅衣人就消失了。如是往復,胡孟康覺得很蹊蹺,就對郭璞說了此事。
郭璞聽後,對胡孟康說:“這是讓你家的那個婢女鬧的,把她送到東南二十里外賣了吧。賣時別砍價,這樣你家中的妖孽就除掉啦。”胡太守依從郭璞的意見,把婢女送至東南二十里外,郭璞指使家人到那裡,以低廉的價格把婢女買了下來。
與王敦
西晉末年,大將軍
王敦欲謀反,請郭璞卜筮吉凶,郭璞告訴他“無成”,王敦又問若起事的話,自己能夠活多久?郭答:“明公起事,必禍不久。若住武昌,壽不可測。”告訴他不可以起兵造反,方可命久。王敦大怒,問道:“卿壽幾何?”,郭璞算了下自己的命,說道:“命盡今日日中。”果然盛怒之下的王敦當天就把他殺了,是年,郭璞49歲。
王敦起事後兩個月不到戰敗憤惋而死,一一都被郭璞說中。郭璞後人載其靈柩離開了荊州,無人知其埋骨之地。數年後,晉明帝在南京玄武湖畔修建了郭璞的衣冠冢,名“郭公墩”,保留至今。明朝畫家沈周在其《詠風水》一詩中寫道:“氣散風沖哪可居,先生埋骨理何如?日中尚未逃兵解,世人今猶信葬書。”便是說的此事。
親屬成員
父親
郭瑗,
西晉時任尚書都令史。當時尚書
杜預對朝廷制度進行了一些增減調整,郭瑗常常予以辯駁糾正,因此以公正端方著稱,後死在建平太守任上。
兒子
史料記載
相關遺蹟
衣冠冢
西晉末年,晉朝宮廷內部爭權奪利,引起“八王之亂”,外族乘機入侵。那時郭璞只有二十歲,不得不遠離故鄉——山西聞喜縣,到南方避難。來到
建康(今南京),他寄寓在後湖(今
玄武湖)畔的一個朋友家裡。他常到後湖邊散步吟詩,遣散胸中愁悶。
這年五月,端午剛過,郭璞來到今日的環洲,東望
蔣山(即鐘山),北眺石灰(即
幕府山),頓時感到心曠神怡。忽然,水面上傳來一串銀鈴般的笑聲。郭璞見幾隻采菱小船穿行在荷花叢中,一個姑娘還唱著采菱歌。不一會兒,小船突然一歪,站在船頭上正在唱歌的姑娘身體一側,竟落入水中。船中幾個姑娘一陣驚叫。
郭璞顧不得脫衣解帶,便跳入水中,將姑娘拉上了岸。
船里幾個姑娘見人已救起,都歡叫起來。一個姑娘說:“菱兒,還不帶公子回家換件衣服!”郭璞說:“不忙,不忙!”眾人不管,一起簇擁著他往姑娘家裡走去。半道上,菱兒父母已聞訊趕來,更是要邀到家中。郭璞見盛情難卻,只得來到菱兒家。換上一套粗布衣服。郭璞雖換了粗布衣服,但彬彬有禮的風度,俊美飄逸的氣質,使在場的人十分敬慕。經老人再三懇求,郭璞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才離開了菱兒家。菱兒送他出門,對郭璞說:“請先生珍重。”第三天,老人和菱兒來找郭璞,但郭璞已經離開了。
十年過去了,晉都已遷
建康。晉元帝以
王敦為鎮東大將軍。郭璞在王敦手下任記室參軍,經常出入王府。他每次到王敦家,總覺得有箇中年女傭經常注意自己,這雙眼睛那么熟悉。但總想不起來。王敦自恃功高權重,久
有篡位之心。王敦很不喜歡郭璞的直言,但由於郭璞才華出眾,名揚四方,而且精通陰陽占卜之術,又不得不借重他。一天郭璞來到王府。那中年婦女走到跟前柔聲說:“郭參軍不記得僕人了嗎?”郭璞端詳了一會兒,確實想不起來。婦女剛想說什麼,聽到王敦的腳步聲,只好說了聲“請大人珍重,”便轉身退出去。
王敦坐下後說道:“郭大人,請占一卜,看我將來如何?”郭璞還沒起卜,王敦又笑著說:“昨天,有一道人說我有天子之相,你看可是?”郭璞占了一卜,借題發揮,講了一番篡位乃大逆不道的道理,並說如要謀反,卜辭不吉。王敦聽罷,頓時沉下臉來。郭璞心頭一驚,突然想起剛才那婦人囑咐他“珍重”。預感到自己的處境十分危險,仔細一想,那女僕竟是十幾年前在後湖偶然相遇的菱兒。
這時,王敦已起了殺意,沒多久,就找了個藉口,把郭璞押到玄武湖畔殺害了。菱兒知道後,不知痛哭了多少回,她後悔自己沒能拚死相救。王敦後來謀反失敗了。
晉明帝得知郭璞被害的經過,很敬佩。想為郭璞建墳立碑,但屍首已找不到。菱兒獻出了保存十幾年的郭璞衣冠,葬在玄武湖畔。這便是郭璞衣冠冢的來歷。
郭璞井
浙江省杭州市
餘杭區塘棲鎮運河廣濟橋邊尚存一古井,為當年東晉文學家郭璞出資所造。
有一年,東晉文學家郭璞路過塘棲,那一年恰逢天下大旱,塘棲一帶的河流差不多都斷流了,就是那條塘河中總算還有點水,但那河水幾盡乾涸已經渾濁不清,根本無法飲用了。當地的老百姓為了解決飲水問題,四處尋找水源打井,可打來打去打不到豐富的水源。百姓們急得在長橋邊燒起天香,求菩薩保佑。郭璞看到這場景,不由為之動容。當即決定為當地百姓打一口好井,度過旱荒。
郭璞除了寫得一手好詩外,還是個精通陰陽八卦的高手。他能看風水識水源,於時,他自己親自出馬,經過一番踏勘,他選定運河南岸東廡三郎祠廟前的一塊空地作為井址,並且自己出資請來民工打了口水井。
郭璞果然厲害,他選的地方打造的這口水井不久便出水了,而且竟然打到了地下水脈,井離塘河不遠,可井裡的水位竟高於塘河水位約六尺光景,並且井水味醇略帶甘味。嘗了這口井的井水後,當地的百姓感恩不絕。依靠了這口井,塘棲的百姓度過了大旱之年。為了不忘郭璞的大恩大德,百姓們便將此井稱作“郭璞井”。
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南巡來到塘棲,地方官員曾用郭璞井的井水來泡茶招待康熙,康熙飲後讚不絕口,邊稱是好井好水。
天然塔
相傳始建於晉代,系由郭璞於西晉末年僑居夷陵(今宜昌)時所建。至明代崇禎末年,大學士
文安之(夷陵人)把原塔拆除擬建新塔,但未能如願。時至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社會穩定,國泰民安,當地士民損資在原塔基處重建,但因技術問題和資金不繼,屢建屢圮,僅建塔基二級。直到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春,才由當時的士紳徐經業、王永言等10餘人捐資重建,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塔成。塔高43.35米,磚石迭砌,八棱七層,層層出檐,其下皆有三踩如意斗拱裝飾。塔室築有登塔階梯可依次在一至七層出入。各層塔室自下而上隨著塔體的收分,逐室縮水面積,各層塔室皆為八角攢頂,採光明亮。塔座八角,有石雕八大金剛負塔,形象生動,底層塔門面向大江,門額刻“天然塔”三字,框線飾二龍戲珠及雲紋圖案,門楹刻“玉柱聳江乾巍鎮荊門十二文峰凌漢表雄當蜀道三千”。天然塔“取以人為之力,而行天然之事”,建塔巋然聳峙江岸,意在培地脈、壯文峰、制客山、鎮水口。
郭璞山
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鯰魚山鎮鵲湖村,樂平市三地交界處,海拔478米。相傳當年郭璞便是隱居於此,
在山的半山腰密林下至今仍有一青石壘砌的石屋遺蹟。此山因此而得名,流傳至今。
郭公山
郭公山,原名西郭山。據傳東晉郭璞曾登臨此山察看地形,選址建城,改稱郭公山。依靠著滾滾的甌江,對岸就是溫州著名的江心嶼。東晉明帝太寧元年(323)置永嘉郡。鹿城建城之初,著名學者和文學家郭璞剛好遊歷溫州,他登臨西廓山,建議跨山築城。溫州人視郭璞為開城鼻祖,並將西廓山改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面積7.5公頃,海拔17.2米。西麓金沙嶺腳直達甌江邊沿,山腳有白蓮塘等古蹟,此外還在郭公山臨江處建了富覽亭。如今溫州古城已經全部拆除,但是為紀念這位開城鼻祖2008年元月市政府在郭公山南邊的小廣場上樹立一座郭璞雕塑,該雕塑重約15噸、高4米,基座約8噸、高1.3米,山景與江濱路景致連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