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楚辭(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楚辭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並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的名稱,西漢初期已有之,至劉向乃編輯成集。東漢王逸作章句。原收戰國楚人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篇。後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餘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以其運用楚地(註:即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後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楚辭》經歷了屈原的作品始創、屈後仿作、漢初蒐集、至劉向輯錄等歷程,成書時間應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間。劉向《楚辭》原書早亡,後人只能間接通過被認為保留最完整的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原書亦佚)、宋洪興祖《楚辭補註》(《楚辭章句》的補充)追溯、揣測原貌。

《楚辭》對整箇中國文化系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特別是文學方面,它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因此後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騷體。而四大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對《楚辭》(楚辭)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學科,今稱為“楚辭學”,其上迄漢代,宋代大興,近現代更成為中國古典文化殿堂之顯學,而《楚辭》早在盛唐時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華文化圈”,16世紀之後,更流入歐洲。至19世紀,楚辭引起歐美各國廣泛關注,各種語言的譯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現,在國際漢學界,楚辭一直是研究的熱點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楚辭
  • 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 文學體裁:詩歌
  • 作者:屈原
內容梗概,篇章目錄,結集情況,背景,蒐集,輯錄,蠡測,版本介紹,古版流傳,今本讀物,專業版本,文學貢獻,騷體,賦體,詩歌,散文,戲劇,小說,傳播影響,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瑞典,美國,輯錄作者,輯錄,作者,

內容梗概

《楚辭》是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及浪漫主義文學源頭。“楚辭”之名首見於《史記·酷吏列傳》。可見至遲在漢代前期已有這一名稱。其本義是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後才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西漢末年,劉向將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彙編成集,計十六篇,定名為《楚辭》。是為總集之祖。後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分別是:《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九辯》《招魂》《大招》《惜誓》《招隱士》《七諫》《哀時命》《九懷》《九嘆》《九思》。這個十七篇的篇章結構,遂成為後世通行本。
《楚辭》運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東觀餘論》)。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餘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感情奔放,想像奇特。與《詩經》古樸的四言體詩相比,楚辭的句式較活潑,句中有時使用楚國方言,在節奏和韻律上獨具特色,更適合表現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
《楚辭》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辭的體例,有時也被稱為“楚辭體”或“騷體”。“騷”,因其中的作品《離騷》而得名,故“後人或謂之騷”,與因十五《國風》而稱為“風”的《詩經》相對,分別為中國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鼻祖。後人也常以“風騷”代指詩歌,或以“騷人”稱呼詩人。

篇章目錄

劉向輯錄的《楚辭》只有16卷,16篇;但傳世通行本《楚辭》多是17卷,17篇,這是據《楚辭》最早的完整注本王逸的《楚辭章句》而來,後者加上一篇自己的作品《九思》。劉向《楚辭》、王逸《楚辭章句》原書早已毋見,至宋洪興祖的《楚辭補註》篇章內容上承《楚辭章句》,通常被認為較保持原貌,因此,現通行的版本的篇目結構,基本依以《楚辭章句》為祖的《楚辭補註》等為據。
楚辭楚辭
通行本《楚辭》篇章結構
編目數量詳細題目作者作品著作歸屬之歧說備註(僅列部分觀點)
離騷(1篇)
離騷
屈原
胡適《讀楚辭》認為屈原為傳說,何天行《楚辭作於漢代考》、朱東潤《離騷以外的“屈賦”》等,幾全否定屈原存在或其著作權
九歌(11篇)
東皇太一
屈原
游國恩《屈原》認為“九歌”(全文)民間口頭創作,屈原改寫;許篤仁《楚辭識疑》“九歌(全文),系司馬相如等作品”。
雲中君
屈原
湘君
屈原
陳子展《楚辭直解》認為《湘君》與《湘夫人》應合一
湘夫人
屈原
大司命
屈原
陳子展《楚辭直解》認為《大司命》與《少司命》應合為一
少司命
屈原
東君
屈原
河伯
屈原
山鬼
屈原
國殤
屈原
禮魂
屈原
梁啓超《屈原研究》認為“禮魂”偽作,應是《九歌》之亂辭
天問(1篇)
天問
屈原
九章(9篇)
惜誦
屈原
陸侃如馮沅君合著《中國詩史》認為“偽作嫌疑”
涉江
屈原
哀郢
屈原
抽思
屈原
懷沙
屈原
思美人
屈原
洪興祖斷偽作,《中國詩史》疑偽作
惜往日
屈原
洪興祖斷偽作,《中國詩史》認為“偽作嫌疑”,吳汝綸疑為偽作,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錄》斷偽作
橘頌
屈原
洪興祖斷偽作聞一多《論九章》,認為偽作
悲迴風
屈原
洪興祖斷偽作《中國詩史》認為是“偽作嫌疑”
遠遊(1篇)
遠遊
屈原
陸侃如游國恩茅盾郭沫若《屈原研究》認為非屈原作
卜居(1篇)
卜居
屈原
蔡靖泉《楚文學史》、茅盾《楚辭與中國神話》認為偽作郭沫若《屈原研究》認為非屈原作
漁父(1篇)
漁父
屈原
蔡靖泉《楚文學史》、茅盾《楚辭與中國神話》認為偽作郭沫若《屈原研究》認為非屈原作
九辯(1篇)
九辯
宋玉
招魂(1篇)
招魂
一說宋玉
王逸注作者宋玉,明焦竑後一說屈原,現代各襲說法
大招(1篇)
大招
一說景差
王逸注“或曰景差”,朱熹《楚辭集注》認為景差,葛立方《韻語陽秋》認為屈原,胡應麟《詩藪》認為唐勒,梁啓超認為偽作
惜誓(1篇)
惜誓
一說賈誼
王逸注作者“疑,不能明”;一說賈誼
招隱士(1篇)
招隱士
淮南小山
王逸注作者淮南小山,《文選》認為屈原
七諫(7篇)
初放
一說東方朔
王逸注《七諫》作者東方朔。
沈江
一說東方朔
怨世
一說東方朔
怨思
一說東方朔
自悲
一說東方朔
哀命
一說東方朔
謬諫
一說東方朔
哀時命(1篇)
哀時命
嚴忌
即莊忌,本姓莊,東漢時因避明帝劉莊諱,改為嚴
九懷(9篇)
匡機
一說王褒
通路
一說王褒
危俊
一說王褒
昭世
一說王褒
尊嘉
一說王褒
蓄英
一說王褒
思忠
一說王褒
陶壅
一說王褒
株昭
一說王褒
九嘆(9篇)
逢紛
劉向
離世
劉向
怨思
劉向
遠逝
劉向
惜賢
劉向
憂苦
劉向
愍命
劉向
思古
劉向
遠遊
劉向
九思(1篇)
九思
王逸
洪興祖《楚辭補註》“恐其(王逸)子延壽之徒為之爾”
注1:本表據《辭海》及《楚辭章句疏證》國學網,一些參考附文注。
注2:幾乎每篇作品歸屬權都曾有歧說,表中僅列部分有代表性觀點。

結集情況

屈原開創“楚辭”創作,先秦“楚辭”的流傳,至漢初的蒐集、西漢末劉向最終將輯錄成《楚辭》,經歷了一段比較漫長的過程。而這個結集過程,向來有學者提出不同的蠡測

背景

劉向的《楚辭》是“楚辭”的結集,這一點並無疑義;“楚辭”作為戰國時期在中國南方楚國地區出現的一種新型詩體,也是公認的;則楚辭自然是先於《楚辭》存在。最早出現楚辭的記載,是《史記》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始長史朱買臣,會稽人也。讀春秋。莊助使人言買臣,買臣以楚辭與助俱幸,侍中,為太中大夫,用事”。這是楚辭最早見諸文獻的記載。大意約為朱買臣由於喜歡讀《春秋》、言楚辭,獲得漢武帝的召見並得以升遷。
“天問”書影“天問”書影
1977年發掘的安徽阜陽漢代汝陰侯夏侯灶墓遺址中,發現過兩片《楚辭》殘簡,一為《離騷》,一為《涉江》,墓主在世時間距屈原之死約百餘年,這是有實物證據的最早《楚辭》文本。(註:湯炳正曾據此實物,更加有力的批駁胡適等“屈原是傳說”論,並形成確鑿定案)。屈原之後的“楚辭”情況,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班固《離騷》贊序稱:“屈死之後,秦果滅楚,其辭為眾賢所悲悼,故傳於世。”兩則記載同樣說明,秦滅六國,火焚書,但“楚辭”終究還是流傳下來。

蒐集

漢初,開始有了楚辭的蒐集,《漢書·地理志》載:“始楚賢臣屈原被讒放流,作《離騷》諸賦,以自傷悼。後有宋玉、唐勒之屬,慕而述之,皆顯名。漢興,高祖王兄子濞於吳,招致天下娛遊子弟枚乘、鄒陽、嚴夫子之徒,興於文景之際。而淮南王安亦都壽春,招客著書。而吳有嚴助、朱買臣,貴顯漢朝,文辭並發,故世傳《楚辭》。”大意簡述了“楚辭”的由來;顯示出高層對“楚辭”的推崇,甚至嚴助(註:即莊助,避漢明帝諱,其子莊忌,一說為《楚辭》“哀時命”作者)、朱買臣因之“顯貴於朝”;更重要的是,文字透露出了當時“楚辭”的兩個蒐集群體:其一是吳王劉濞及其招納的“娛遊子弟”;其二是淮南王劉安及門下士人。據《漢書》卷四十四·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安入朝,獻所作《內篇》,新出,上愛秘之。使為《離騷傳》,旦受詔,日食時上。”淮南王劉安甚至還受命創作《離騷傳》。但《離騷傳》的內容,除了班固《離騷敘》所引幾句,余皆失傳,不知其詳。
在這樣的背景下,漢成帝使光祿大夫劉向校中秘書劉向搜尋輯錄天下遺書,《漢書》卷十·成帝紀第十:“(三年)秋八月。光祿大夫劉向校中秘書。謁者陳農使,使求遺書於天下。”大意是,劉向在公元前26年(河平三年)的秋天,開始奉命搜尋天下遺書。這自然也包括蒐集“楚辭”作品。

輯錄

《漢書·地理志》所透露出來的漢初兩個群體劉濞、劉安因“謀亂”,次第滅亡,時間遠早於劉向的領銜集書。劉向集書性質屬於最高權力的官方徵集,應該有來自前兩者所收集保留的若干“楚辭”作品。但一共蒐集到的具體數量及內容則無考。劉向《楚辭》的具體結集時間,也未有明確記載,有些研究者希冀考據出具體輯錄成書時間,但普遍未獲認可。
按劉向受命搜書時間公元前26年,劉向去世時間為公元前6年。則可以推出最早輯錄“楚辭”的劉向《楚辭》,時間應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這20年之間——這是較為穩妥的說法。這期間,劉向將宮中堆積如山的圖籍典冊以及各地獻上的遺書分別校讎繕寫。每一部書整理完畢,劉向便寫出《敘錄》,“論其指歸,辨其訛謬”。“楚辭”的整理、結集工作也就在這期間得以完成。
由於劉向《楚辭》早佚,並未能確知其篇章卷數,從被認為是保存較完好的《楚辭章句》及通行版本看,應是16卷16篇,據王逸在《楚辭章句·敘》中說,其中有屈原作品25篇(註:《楚辭章句》正文在《大招》處又注“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如加上則26篇),“後世雄俊,莫不瞻慕。舒肆妙慮,纘述其詞。逮至劉向,典校經書,分為十六卷”。即是說,劉向《楚辭》一開始只有十六篇。現通行本的17篇,是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補增了自己的作品《九思》。

蠡測

關於成書過程,歷來說法眾多,較有代表性的是湯炳正的蠡測。20世紀60年代,湯炳正依據《楚辭釋文》的目錄篇次,在其著作《屈賦新探》的《〈楚辭〉成書之探索》一文中提出五個階段論:第一個階段,只有屈原《離騷》、宋玉《九辯》二篇的合集,凡二卷。纂成時間,當在先秦。其纂輯者或即為宋玉。第二個階段,是在屈、宋合集基礎上增加《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招隱士》七篇,凡九卷。增纂時間,當在西漢武帝時。增纂者為淮南王賓客淮南小山輩,或即為淮南王劉安本人。第三個階段,是在九卷本的基礎上增加《招魂》《九懷》《七諫》《九嘆》四篇,凡十三卷。增輯的時間,當西漢元、成之世。增輯者即為劉向。第四個階段,是在十三卷本的基礎上增益《哀時命》《惜誓》《大招》三篇,凡十六卷。增輯時期當在班固以後、王逸以前。增輯者不是一人一時,而是在較長的時間裡由不同的人一篇一篇地增輯起來的,增輯者已不可考。第五個階段,“就是後世流傳的王逸《楚辭章句》十七卷。把《九思》附入《楚辭章句》的,乃王逸自己;其敘及注文,乃後人所為”。
《屈賦新探》封面《屈賦新探》封面
湯炳正的結論,曾獲不少學者支持,並一段時間內屢被引用。然而,他的推論基礎僅僅是五代王勉《楚辭釋文》的目錄篇次,有孤證之嫌,而即使是《楚辭釋文》的目錄,也並非絕對可靠,因此,只能是一種猜測。也因此,1999版及2011年版的《辭海》皆只言“劉向乃編輯成集,原收戰國楚人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篇。後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版本介紹

《楚辭》的版本系統是比較複雜的,由於其在中國文學史乃至中國社會的獨特地位,使其從輯錄之前到流傳過程,幾乎每一個環節、細節都產生或曾經產生不同的歧說——在“五四”前後疑古思潮泛濫情況下,甚至連屈原的存在與否,也曾引起爭議,亦有全盤否認《楚辭》有先秦作品的。

古版流傳

劉向《楚辭》的原貌早已不見,但約100多年後成書的王逸《楚辭章句》,一直公認是首部完整註疏《楚辭》的版本,也是最完整的注本,因為劉安的《離騷傳》,劉向、揚雄作的《天問》註解,東漢的班固、賈逵作的《離騷章句》,都只是“楚辭”或《楚辭》的某一篇作品而已。因此,後人幾乎僅能憑藉王逸《楚辭章句》為主,了解劉向的《楚辭》。
王逸《楚辭章句》上承劉向《楚辭》,但它原版早亡,現存主要版本有: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戊寅刊本),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中復宋本十七卷,上海圖書館藏;1571年(明隆慶五年辛未)豫章王孫用晦夫容館復宋本十七卷,前附《楚辭疑字直音補》一卷,上海圖書館藏;1586年(明萬曆十四年丙戌)馮紹祖校勘本;等。此外,繼承王逸《楚辭章句》最受重視的版本是宋洪興祖《楚辭補註》。然而,按王逸《楚辭章句》“自序”,劉向的《楚辭》應為十六卷,而現見版本的《楚辭章句》,卻是十七卷,多出了一篇王逸自作自注的《九思》,因此一直令人起疑,甚至有懷疑其作真偽者。王興祖《楚辭補註》則認為只是後人加入,“逸不應自為註解,恐其子延壽之徒為之爾”。
洪興祖的《楚辭補註》的,本旨是補王逸《楚辭章句》之未備,故取名“補註”,是公認較為全面保留《楚辭章句》、乃至上接劉向《楚辭》的著作。在《楚辭》早佚,《楚辭章句》原貌不見得情況下,《楚辭補註》遂成為最主要的追溯《楚辭》的版本。該書同樣十七卷,在承襲《楚辭章句》內容上,作進一步《楚辭》的補註及闡發等,客觀上也留住了已經失傳的隋唐以前及洪氏同時代的遺說。
《楚辭補註》版本較多,主要有:明復刻宋本,浙江圖書館藏;明崇禎中汲古閣重刊宋本,北京圖書館藏;清素位堂刊本,北京圖書館藏;清文津閣、文瀾閣《四庫全書》本;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惜陰軒叢書》仿汲古閣本,等。

今本讀物

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發展,《楚辭》已經成為中國古代文學殿堂中的一門顯赫之學。如果打算從一般的角度,對現存的楚辭作品進行閱讀的話,可以參考如下一批由現代學者撰寫的讀本、文獻資料。
楚辭入門》,梅桐生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該書對楚辭研究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均有所述,深入淺出,體系完整。
《楚辭今注》封面《楚辭今注》封面
楚辭全譯》,黃壽祺、梅桐生合著,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收錄了王逸《楚辭章句》和朱熹《楚辭集注》中的全部作品,是於今最全的楚辭注釋本;該書每篇均有詳細的題解,通俗性、學術性兼備。
楚辭今注》,湯炳正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為“中國古典文學叢書”的一種,每篇均有題解,注釋簡明。
《楚辭今繹講錄》,姜亮夫著,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姜被譽為現代楚辭學大師,是現代楚辭學研究專家中著述最豐者。此書共分12講,觀點明確,篇幅不大,簡明扼要。
《楚辭書目五種》,姜亮夫著,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重印;全書分為5部分,即楚辭書目提要、楚辭圖譜提要、紹騷隅錄、楚辭札記目錄、楚辭論文目錄,是一部反映自漢以來各代學者研究考訂楚辭成就的目錄學著作。
《楚辭書目五種續編》,崔富章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崔為姜亮夫的學生,是前書的續編。
《屈原賦校注》,姜亮夫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1987年修訂本;該書對屈原的全部作品進行了校注,總計25篇,是當代《楚辭》注本中的權威性讀本。
屈原賦今譯》,郭沫若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年版,特點是由當代著名詩人來翻譯古代名作,是現代影響最為廣泛的譯文。
屈原賦今譯》,姜亮夫著,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該書依照《屈原賦校注》的篇目,譯文採用了元曲的形式,譯法十分獨特。
屈原集校注》,金開誠等著,中華書局1996年版;該書為“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的一種,吸收了大量現有成果,考證精當。

專業版本

1979年,楚辭學泰斗姜亮夫接受國家教育部的指示,為挑選出來的全國重點大學講師(副教授)以上教工人員進行專門的楚辭學開班培訓。姜亮夫特為進修班開出必備的14部楚辭文獻。這14部專業文獻分別是:
王逸的《楚辭章句》(夾附在洪興祖《楚辭補註》里);洪興祖的《楚辭補註》;朱熹的《楚辭集注》;王夫之《楚辭通釋》;黃文煥的《楚辭聽直》;蔣驥的《山帶閣注楚辭》;戴震的《屈原賦注》;王闓運的《楚辭釋》;陳本禮的《屈辭精義》;朱駿聲的《離騷補註》;龔景瀚的《離騷箋》;劉夢鵬的《屈子章句》;胡文英的《屈騷指掌》;馬其昶的《屈賦微》。
此外,還有姜亮夫自己的著述:《楚辭書目五種》,他特別指出,這14部是一些派別、方法的代表,“不一定是第一流貨色”,“而第一流的貨色奇缺”。
(註:必備文獻目及簡介,見下圖“姜亮夫推薦文獻1-3”,百科編輯者製圖參考自)

文學貢獻

《楚辭》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有極其深廣的影響,幾乎每個文學領域,各個不同的體裁的文學都不同程度存在它的身影。鄭振鐸在《屈原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一文中給予《楚辭》極高的評價:“像水銀瀉地,像麗日當空,像春天之於花卉,像火炬之於黑暗的無星之夜,永遠在啟發著、激動著無數的後代的作家們。”

騷體

騷體文學包括楚歌和楚賦,它們有二個共同特點:其一是以《楚辭》中作品為模擬範式,其二是“兮”的大量運用;後者構成了騷賦有別於其他作品最明顯的外在標誌。項羽《垓下歌》、劉邦《大風歌》、漢武《秋風辭》等帝王作品,以至整個兩漢魏晉騷體都是《楚辭》的繼承者。胡國瑞《魏晉南北朝文學史》曾指出“包括建安到魏末的抒情小賦言,可說都遠襲楚辭”。唐崇詩,文壇中心在詩,但韓愈柳宗元皮日休三家為代表的騷體作家,在中晚唐復興。宋至清,據姜亮夫《楚辭書目五種》第三部《紹騷偶錄》,這一時期作騷體作品有50人,約110題,總計作品300餘篇。這些,都是直接起源於《楚辭》。
范增《離騷圖》范增《離騷圖》

賦體

賦體文學出於“楚辭”。這裡的“楚辭”指屈原開創的文學形式,包括《楚辭》之前的就流行於世、有可能未進入《楚辭》的楚辭體作品。賦體的形成前人有多說,從大的方面上講,它與《詩經》傳統、戰國諸子文風、縱橫家排比論辯的氣勢不無關係,然而最重要、最直接的淵源則是“楚辭”。從句型上看,賦體文有的全部或大部運用騷體句,如枚乘《七發》等;有的大量運用散句的散體賦,如之後宋代蘇軾《前赤壁賦》等。從題材上和描寫手法看,賦體文的主要題材是約定俗成的,構思方法有規可循,這種類型化傾向來自前代的模仿,由於《楚辭》提供最典麗優雅的榜樣。後世賦便多仿而作,劉熙載藝概》說司馬相如的《大人賦》出於《遠遊》,曹植《洛神賦》出於《湘君》《湘夫人》等;郭沫若甚至說《遠遊》是《大人賦》的初稿,張衡的《思玄賦》簡直是《離騷》的翻版,這些說法雖不盡然,但可見《楚辭》對賦體的貢獻。

詩歌

《楚辭》是公認的與《詩經》並峙的一座詩的豐碑,它創造了新的詩體,對詩歌對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楚辭》開創性地打破了《詩經》四言為主,重章疊韻的體式;其次,《楚辭》豐富了詩歌的題材,拓展了詩歌的表現領域,如招隱詩、遊仙詩等便是直接從《楚辭》孕育出來的,政治詠懷詩等,受《楚辭》的影響亦很大;最後,最重要的是,《楚辭》在詩壇開創了一種文學傳統,今人視為“浪漫主義”詩風的一派都無一例外受其啟發,從中汲取精神與藝術得滋養,成了它的“苗裔”。屈原阮籍李白,以至於龔自珍等的作品,正是此種浪漫主義詩風的體現。

散文

散文是與韻文相對的,《楚辭》雖然是韻文,但它對散文的作用也很明顯。首先,它具備散文因素,如句式上長短不齊,有散文化傾向;如它結構抒發胸臆,辭章安排與散文通;如內涵上既可抒情又可言志,可論說也可質疑,與散文相接等。因此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稱《史記》為“無韻之《離騷》”。其次,它開創的寫法如問對及謀篇構思的方法,為散文所汲取。如《卜居》《漁父》都是一問一答,活潑有趣,後世類似文章連綿不絕,因此《文選》專門設“對問”、“設論”這類文體,《文心雕龍》也歸入雜文。從東方朔的《答客難》到柳宗元的《愚溪對》無不從這種思路來。孫綜在《山曉閣選唐大家柳柳州全集》中評“屈子澤畔行吟,柳州愚溪對答,千古同慨”。第三,是騷體句入散文。在散文體中插入騷體句,可以抒懷、可以勵志,猶畫龍點睛,向為文章家習用。

戲劇

台灣雲門舞集演繹“九歌”台灣雲門舞集演繹“九歌”
戲劇是綜合性的表演藝術,《楚辭》對戲劇的貢獻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部分作品包含了某些戲劇成分,如《九歌》,本身就是迎神娛神的歌舞樂章,就其文學的意義說則是先秦一部戲劇。王國維宋元戲曲考》直言為戲曲“萌芽”:“是則靈之為職,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樂神。蓋後世戲劇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另一個方面,是《楚辭》中人物在戲劇的表現。其中,僅屈原的事跡,據馬曉玲《引商刻羽吊屈原》一文:歷代的雜劇、傳奇等有近二十種(包括未完成品),其作者包括睢景臣吳弘道、徐應乾、袁晉、汪柱顧彩丁澎李東琪等,鄭瑜《汨沙江》(雜劇)、尤侗《讀離騷》(雜劇)、周樂清《紉蘭佩》(雜劇)、張堅《懷沙記》(傳奇)、胡盍朋《汨羅沙》(傳奇)等,今仍存世。近代,《楚辭》故事更是大量劇增,可說《楚辭》已融入戲劇文化中。

小說

相對而言,《楚辭》與小說關係較疏,只是一種文學的交融與滲透。《楚辭》對小說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其一,是想像空間的拓展,如《九歌》對神的思戀追求之於後世人神戀的啟發,如《離騷》《遠遊》的騰雲駕霧之於後世神怪小說的參照,如《招魂》之於志怪小說的借鑑作用,等。其二、題材故事的滲透,如王嘉《拾遺記》卷一十記洞庭山,又如沈亞之《屈原外傳》等,都將屈原入小說並神化。而關於屈原的傳說故事,更是於今不絕。乃至“戲說”成風。

傳播影響

《楚辭》較早就流傳海外,特別是在日本、朝鮮、越南等“儒學—中華文化圈”。至1581年(萬曆九年),利瑪竇來華,東方文明遂遠播重洋,《楚辭》逐漸進入西方人的視野,1840年鴉片戰爭後,歐美世界開始廣泛注意《楚辭》。據粗略統計,17至18世紀由傳教士以拉丁文翻譯的中國典籍達數百種,其中包括《楚辭》。迄20世紀中,相繼出現英、法、德、意、等文字的楚辭,屈原作品全部有西譯,其中以《離騷》為最多,甚至同一語種有不止一個譯本。
楚辭海外資料篇楚辭海外資料篇
在1984年出版的《楚辭研究集成:楚辭資料海外編》中,便選編較有代表性的日本、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匈牙利等海外研究楚辭的專著和論文20種,且僅僅為“一小部分”。簡要介紹如下:

日本

《楚辭》傳至外國,最早是在日本。《楚辭》傳入日本的下限時間為公元730年(日本太平二年)。在《古事記》等古老的日本史書中就出現了收在《楚辭》中的《漁父》的辭句,《日本書紀》中又有《河伯》的辭句,《萬葉集》中的反歌就源於亂辭。之後,日本人進行了翻譯解說,即和訓本。比較早的是秦鼎的《楚辭燈校讀》、龜井昭陽的《楚辭玦》等,之後一直不絕。西村碩園的《屈原賦說》,從規模和深度上看為最具價值者,今只存前半部分,是日本楚辭學研究的權威性著作。翻譯本還有鈴木虎雄的譯本等。20世紀,日本的楚辭學研究取得了顯著成績,出版有專著30種左右,論文約300篇。注釋本主要有青木正兒的《新釋楚辭》等。專門研究的著作有橋川時雄《楚辭》、藤野岩友《巫系文學論》等。

英國

翟理思(Herbert A. Giles)從1883 年起,在其初版、二版《古文選珍》以及《儒家學派及其反對派》中,選譯了《卜居》《漁父》和《九歌》中的《山鬼》《東皇太一》《雲中君》《國殤》《禮魂》《卜居》等;而在1901年出版的《中國文學史》一節“楚辭”,被英國多所高校的東方語言文學系作為教材。阿瑟韋利(Arthur D. Waley),1916年出版了包括《九歌》與《離騷》在內的《中國詩選》(Chinese Poems),1918年又增翻了《國殤》,與前譯作一起收入《漢詩170首》(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書被多次重印,並被翻譯成多個語種,受到了英國乃至歐洲社會的熱捧。之後,阿瑟韋利又英譯了《大招》,並於1955年出版個人楚辭研究專著《九歌:古代中國的薩滿》(The Nine Songs: A Study of Shamanism in Ancient China)。

法國

1870年,德埃爾韋·聖德尼侯爵(LeMarquis d' Hervey Saint-Denys)主持翻譯包括《離騷》在內的中國古典詩歌及《今古奇觀》。為了介紹屈原其人,德埃爾韋還將《史記.屈原列傳》的法譯本作為參考文獻附於《離騷》之後。1895年,英國漢學家裡雅各(James Legge)將其文轉譯為《離騷及其作者》,此文在英語世界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其後,對《離騷》進行翻譯的還有法國詩人埃米樂.布雷蒙(Emile Blémont)。1886 年,埃米樂法譯《離騷》,與《詩經》《樂府》等一併輯錄於《中國詩歌》中,該書於巴黎出版,但謬誤頗多,多處篡改了文義。此外,沙畹於1926年完成了對《史記》前41章的翻譯。沙畹“旁徵博引中外各種資料”註解《史記》,其中涉及楚辭學內容的是對《楚世家》的解釋。之後,沙畹還完成了《天問》的翻譯。

德國

1815年,歌德曾積極嘗試翻譯《離騷》,雖未有結果卻開創了德譯楚辭的先河。1852年,奧古斯特(August Pfizmaier)在第3期《維也納皇家科學院報告》上發表了《﹤離騷﹥和﹤九歌﹥:公元前三世紀中國詩二首》,全文使用德語對《離騷》《九歌》進行了翻譯。1887年,旨在“研究和傳授中國文化知識”的東方語言學院(SOS)於1887年於柏林成立,開設的課程便包括楚辭的講授。1902年,顧路柏(Wilhelm Grube)編寫《中國文學史》(Gschichte der Chineseischen Literatur)。該書其中先秦文學主講儒道思想作品與《楚辭》。此外,孔好古(August Conraty)寫作《屈原所著天問之研究》《中國藝術史上最古之證件》,1931年,又與其弟子何可思(Eduard Erkes)合著的《天問——中國藝術史上最古老的文獻》。何可思後以《招魂》為題,完成了博士論文的寫作,又英譯、注《大招》,以紀念德國漢學家夏德(Friedrieh Hireh),再英譯《大司命》與《少司命》。孔好古(August Conraty)另一弟子鮑潤生(Franz Xaver Biallsa),是繼何氏之後另一位以楚辭為題進行博士論文寫作的德國漢學家。1928年,他在《皇家亞洲協會北中國支會學刊》第59期上發表《屈原的遠遊》《屈原生平及詩作》二文,英譯了《東皇太一》《山鬼》《惜誦》《卜居》《漁父》及《天問》前十二行詩句並作研究探討,之後陸續完成《九章》的全部德譯。
1972年,毛澤東贈送田中角榮《楚辭集注》1972年,毛澤東贈送田中角榮《楚辭集注》

瑞典

學術淵源師承於沙畹高本漢(Berhard Karlgren)漢學功底紮實,掌握古籍考證和辨偽知識。他曾將先秦古籍劃分為兩大部類:體系化和非體系化,前者包括《尚書》《周禮》等儒家經典,而後者包括了《莊子》《離騷》《天問》《列子》等。1946年,他又在《古代中國的傳說和崇拜》(Legends and Cults in Ancient China BMFEA No.1946)與《周代中國的一些犧牲》中引用了《九歌》,對中國古代儀式作了闡發。

美國

1923 年,英美兩國同時出版《郊廟歌辭及其他》收錄韋利英譯《離騷》和《九辯》,第一次在新大陸引入“楚辭”。1932年,美國溫納爾氏(Edward Theodore Chalmers Wernner)編纂《中國神話辭典》,收錄了《楚辭》中的瀟湘二妃的傳說。1938年,嘉德納(Charles Sidney Gardner)出版了《美國圖書館中有關西方漢學研究書目》(A Union List of Selected Western Books on China in American Libraries),包括了鴉片戰爭以後歐洲學者研習楚辭的一些重要著作,為歐美楚辭學習者查閱相關資料提供了有效捷徑。1947 年,紐約約翰戴書局出版白瑛(Robert Payne)譯編的《白馬集》。其中收錄《九歌》《九章》和《離騷》等篇目,更為廣泛的譯介了楚辭篇目。

輯錄作者

按通行本《楚辭》內容及篇章結構等,編輯輯錄者為劉向《楚辭》(最初輯)、王逸《楚辭章句》(現最完整本),作者有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王逸等。

輯錄

劉向(約前77—前6),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彭城沛(今江蘇沛縣)人。漢皇族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治《春秋穀梁傳》,亦好《左氏傳》。曾任諫大夫、宗正等。用陰陽災異附會時政,屢次上書劾奏宦官、外戚專權。成帝時,任光祿大夫、中壘校尉。曾校閱群書,撰成《別錄》,為中國目錄學之祖。又編有《楚辭》。所作辭賦三十三篇,今多亡佚,唯存《九嘆》為完篇。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劉中壘集》。另有《洪範五行傳》《新序》《說苑》《列女傳》等,今存。又有《五經通義》,已佚,清人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存一卷。
王逸,東漢文學家。字叔師,南郡宜城(今屬湖北)人。安帝時為校書郎,順帝時官侍中。所作《楚辭章句》,是《楚辭》最早的完整注本,頗為後世學者所重視。作有賦、誄、書、論等二十一篇,又作《漢詩》百二十三篇,今多亡佚。為哀悼屈原而作的《九思》,存在《楚辭章句》中。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叔師集》。

作者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戰國時楚國詩人。名平,字原;又自言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學識淵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後遭到貴族子蘭、靳尚等人的排擠而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長期流浪沅、湘流域。後因楚國政治更加腐敗,首度郢也被秦兵攻破,既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遂投汨羅江而死。所作《離騷》《九章》《九歌》等。其中《離騷》等更具有宏大篇制,與《詩經》形成顯著區別,對後世影響很大。其傳世作品,都保留在劉向輯集的《楚辭》中。又《漢書·藝文志》著錄《屈原賦》二十篇,其書久佚,篇目與楚辭有無出入,已不可詳考。
戰國時期辭賦家,後於屈原。東漢王逸說他是屈原弟子,未知所據。曾事頃襄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他和唐勒、景差,“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漢書·藝文志》著賦十六篇,皆多亡佚。《隋書·經籍志》著錄《宋玉集》三卷,已失傳。作品以《九辯》最為著名。篇中敘述他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悲傷,流露出抑鬱不滿的情緒。其餘皆有爭議。《招魂》一篇,王逸《楚辭章句》以為宋玉作,但後世有些學者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贊語,認為是屈原作品;其他見於《文選》的《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諸篇,也有人疑非宋玉作品。
西漢淮南王劉安一部分門客的統稱。他們的作品有《招隱士》一篇,收入王逸《楚辭章句》中,王逸說是閔傷屈原而作。但《文選》則題劉安作。又樂府《淮南王辭》,晉崔豹《古今注》、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也都說是淮南小山所作。
東方朔(前154年-前93年),西漢文學家,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德州陵縣東北,一說今山東惠民東)人。武帝時,為太中大夫。性詼諧滑稽。曾以辭賦諫武帝戒驕奢,又稱農戰強國之策,然終不為用。辭賦以《答客難》《非有先生論》又名。《漢書·藝文志》雜家有東方朔二十篇,今佚。《神異記》《海內十洲記》等書皆為托其名而作。後世傳說很多,多非信史。
西漢辭賦家。本姓莊,東漢時因避明帝劉莊諱,改為嚴。會稽吳(今江蘇蘇州)人。好辭賦,為梁孝王門客。有辭賦二十四篇,僅存《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見於《楚辭章句》。
戰國時期楚辭賦家。後於屈原,與宋玉同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漢書·藝文志》未錄景差賦。《楚辭》所收《大招》,王逸注稱“或曰景差”作。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洛陽人(今屬河南),時稱賈生。少有博學能文之譽,文帝初召為博士。不久遷太中大夫,好議國家大事,為大臣周勃、灌嬰等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後為梁懷王太傅。曾多次上疏,批評時政。建議用“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辦法,削弱諸侯王勢力,鞏固中央集權;主張重農抑商,“驅民而歸之農”;併力主抗擊匈奴的攻略。在貶為長沙王太傅渡湘水時,作《吊屈原賦》,“亦已自諭”。在長沙三年,又作《鵩鳥賦》,自傷不遇。所著政論有《陳政事疏》《過秦論》等,為西漢鴻文。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賈長沙集》。另傳有《新書》十卷。今人所輯《賈誼集》,包括《新書》十卷。
西漢辭賦家。字子淵,蜀資中(今四川資陽)人。宣帝(註: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時為諫議大夫。以辭賦著稱,其《洞簫賦》為最早的專門描寫樂器與音樂之作,較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諫議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