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色
禪宗五家中,以
臨濟宗影響最
大,法脈延續最久,也以臨濟宗最具
中國禪的特色,而開創臨濟這一系的,是義玄禪師。
人物事跡
義玄(?—867年),唐代高僧,中國禪宗臨濟宗創始人。俗姓邢,曹州南華(今山東東明)人。
關於
義玄生平的記載,較完整的是《臨濟慧照禪師塔記》,由
義玄的
嗣法弟子作,《
大正藏》將其作為附錄收入《臨濟語錄》之後,《
人天眼目》中全文錄此記。
義玄年幼時就聰穎靈異,稍長即以孝行名譽鄉里,落髮出家後,在國家的合法寺院內廣泛研讀經律論
三藏,但覺得它們雖都是濟世良方,卻未達禪的
教外別傳之旨,因而他“更衣遊方”。外出遊方一般應在
受具戒之後,《塔記》中記載不詳,況且要“更衣”,即換成俗服才出遊,其中必有原因。他到江西
宜豐的黃櫱山參
希運,,又參大愚,這兩人都在江西弘法。《
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詳細描述了
義玄得悟的情形。
義玄起初只是在希運門下隨大眾參侍,有一次首座鼓勵他上前問話,接個機緣。
義玄問希運,什麼是祖師
西來意?這是禪門中的一般所問的話頭。希運就打,
義玄三問,三次挨打。
義玄向首座辭行,說道:承您激勵我問話,受賜三棒,但只怪我太愚笨,不能領悟,我再到他方行腳去了。首座急忙去告訴希運說,
義玄雖然是新來的,但很有特點,他來辭行時請您再接他一把。第二天,
義玄向希運告別,希運說,你可以去參大愚和尚。
義玄見到大愚,大愚問:什麼地方來的?
義玄說從
希運處來。又問:希運有什麼指教沒有?
義玄就說了三問三度被打的事,並說,不知我錯在什麼地方。大愚說,這個希運,真像個老太婆,還對你那么親切叮囑,你真是太笨了,還來問我錯在哪兒。
義玄頓時大悟,說道,原來希運的佛法也不過如此。大愚一把抓住他說,你這個尿床鬼,剛才還說不會,現在又這樣說,你究竟知道了什麼道理,快講快講!
義玄搗了
大愚三拳,回見希運。希運說,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大愚說什麼了?
義玄告訴他大愚所說,希運說,這老東西,下次見到他,我要痛打他一頓。
義玄說,還等下次?現在就打。接著就給
希運一拳。希運哈哈大笑,印可了
義玄。
義玄的峻烈機鋒受希運影響很大。
義玄後來到河北鎮州(今河北省
正定縣)的臨濟禪院弘法,後人因此稱其宗門為臨濟宗。唐鹹通八年(867)四月十日,
義玄寂然而逝,謚
慧照禪師,塔號澄靈。後人輯其語要為《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簡稱《
臨濟錄》)。
義玄的禪法,突出了人的主體性精神,強調自信,強烈反對崇拜偶像。他呵佛罵祖,機鋒峻烈,如電閃雷鳴,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
義玄落髮受戒後,對經、律、論都有所研究。他初到江西
宜豐的黃櫱山參希運,又參大愚,再謁靈祜,後還黃櫱山,既受印可,乃北歸鄉土。他於
唐宣宗大中八年(
854年)到河北鎮州(今河北正定),在城東南
滹沱河畔建立臨濟院。
義玄的主要特色是提出四料簡、四賓主、四照用的認識原則和教學方法。臨濟宗的這“四說”,是從佛教的基本教義“
四諦說”衍化發展而來。“四諦說”,也就是指四個認識論的基本原則:
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⑴苦諦是說人生有生、老、病、死之苦,一切皆苦。⑵集諦,是指苦的原因為欲望,有欲望就有要求,有要求就有行為,這就是“業”,人一造業就產生果報,有果報就要產生輪迴,一輪迴就要重新受苦,這就是“因果報應”的道理。⑶滅諦,是指消滅至苦的原因,就是滅絕欲望,達到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涅盤”,不生不滅,永遠不超脫“輪迴”,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⑷道諦,是指刻苦修行後達到消滅苦果的道路,這就要與外界隔絕,以求達到理想的幸福。
義玄的臨濟宗,是根據已往的
佛義教理創造出來的新的宗教派別,其行動特別講究“唱”。“唱”是聲,與光(照)相應。他“唱”前要用禪風。他的禪風機鋒峻峭,別成一家,遂成臨濟宗。義玄坐化於
唐懿宗鹹通八年(
867年),死謚“慧照大師”。
義玄所師承的佛教屬禪宗,系佛教傳來中國流行後生出來的六大宗派之一,創始於中唐而盛於晚唐、五代,由南嶽一系發展而成。到了五代年間,由南嶽、青原二系演化而成的五宗,他們的基本思想相同,只是接引的方法不同。南嶽一系,在百丈懷
海門下有
溈山靈祜(771~
853年),再傳
仰山慧寂(807~
883年)。形成了
溈仰宗。懷海的另一門人,黃櫱山
希運(?~
850年),再傳臨濟院義玄,便成為臨濟宗。
《五燈會元》稱義玄為“鎮州臨濟義玄禪師”,說他是“曹州南華邢氏子。”自幼就負有出塵之志。他開始在黃櫱山會中“行業純一”。時睦州為第一座。他與之對答禪風機鋒,傳聞一時。義玄後來“住鎮州臨濟,學侶雲集。”
一日,他對普化、克符二上座說:“我欲於此建立黃櫱宗旨,汝且成褫我。”二人珍重下去。三日後,普華卻上來問:“和尚三日前說甚么?”義玄便打。又三日後克符上來問:“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么?”義玄也打。到了晚上小參,說:“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兩具奪,有時人境具不奪。”
僧人們問他:“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乞師開示。”他回答說:“佛者心清淨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處處無礙淨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無實有。如真正作道人,念念心不間斷。自達摩大師從西土來,只是覓個不受人惑底人。後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從前處用工夫。”這些都是他的基本認識原則。他要求“參學之人,大須仔細。如賓主相見,便有言論往來。或應物現形,或全體作用,或把機權喜怒,或現半身,或乘師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學人,便喝先拈出一個膠盆子。”義玄的“打”,就是禪宗回答不出問題用的老辦法,“唱”,才是義玄臨濟宗的發明創造。
義玄的老師
黃櫱禪師希運說:“既是丈夫漢,應看個公案。”因為禪宗不主張談佛經,看“公案”就是
談禪經。“公案”中說得最多的問題是:“如何是祖師(達摩)西來意”?現見記錄的有230餘則,答案各式各樣,五花八門。所謂達摩西來意,既毫無意義,又無法正面作答。誰正面回答,就等於說了死話,不配作禪師。一些怪誕的答案,在禪宗中卻認為是合理的。實在無法回答的問題,就說些怪話來逃避。這些,都是禪宗的特點。
他“到京行化”,也用機鋒。他應機多用唱,
會下參徒亦學師唱。他召集徒眾說:“要會臨濟賓主句,問取堂中二首座。”後來義玄禪師居大名府
興化寺東堂。
鹹通八年(867年)丁亥四月十日,“將示滅,說傳法倡”說:“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又對眾人說:“吾滅後,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三聖出曰:“爭(怎)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義玄說:“已(以)後有人問,你向他道甚么?”三聖便唱。義玄說:“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言罷,端坐而逝。塔全身於大名府西北隅,塔曰:“澄靈”。
義玄作為
佛家臨濟宗的創始人,有《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傳世,世人簡稱《
臨濟錄》。他有存獎等弟子22人。由唐代經過五代至南宋,禪宗的各法承相繼衰微,唯有臨濟宗從義玄下傳數代至楚圓。
楚圓住石霜崇勝寺行化,其下有黃龍山
慧南(1002--1069年)開
黃龍派;方會(992--1049年)開
楊岐派;合前五號為“五宗七家”。其中,黃龍派的“三轉語”,表現了這一派的特色。而楊岐派則是傳臨濟派的正宗,並於南宋時傳至日本,近年來禪宗有風靡歐美之勢,其主要淵源是義玄的臨濟宗。
自信是
義玄禪法的重要特色,是
義玄再三渲染的觀點。何謂自信?絕對相信自己赤肉團(指心)上,有一位無位真人(佛),相信自己就是佛,不要向外
馳求,不要崇拜經典,不要相信在你的心外還有什麼佛在、祖在。他告誡說:“道流,且要自信,莫向外覓。”(《臨濟錄》)信個什麼?信你自己就能自作主宰,“你欲識祖佛么?只你面前聽法底是”(同上)。有許多人不信自己是佛,總是向外求佛,所以終不得解脫,“如今學者不得,病在甚處?病在不自信處。你若自信不及,即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轉,被他萬境迴轉,不得自由”(同上)。還信個什麼?信一切皆空,無佛、無法、無修、無證,所以不必向外馳求。眾生不信這一點,所以終日忙忙碌碌,“大丈夫兒,今日方知本來無事,只為信不及,念念馳求,抬頭覓頭,自不能歇”(同上)。
自信和自主相聯繫,要自信自己與祖佛不別,不是一般地自信,而是“隨處作主”,不論在何種境況下,都要清醒,不能失去自我,失去主宰。他說:“大器者直要不受人惑,隨處作主,立處皆真。但有來者,皆不得受。”(同上)不管外境多么精彩紛呈,都是空幻的,不要受它迷惑,只有你內在的清淨心才是真實的。從這種自信精神發出,
義玄發展出了呵佛罵祖的禪風,言語十分激烈,這也是為了突出現實的、具體的人的主體地位。
義玄罵無位真人是“乾
屎橛”,把得到
等覺、
妙覺境界者呼為“擔枷鎖漢”,把羅漢、
辟支佛稱為“廁穢”,把菩提涅盤視為“系驢橛”。不但罵,還要斬盡殺絕,斷了人們的崇拜之念,“向里向外,逢著便殺,
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逢親眷殺親眷,始得解脫”(同上)。
義玄鼓勵人們敢於反權威,反偶像,不要像個新媳婦那樣怕這怕那,“若似
新婦子禪師,便即趁你出院,不與飯吃”(同上)。
義玄指出,呵佛罵祖,毀僧謗經,只有大善知識才能做到,“夫大善知識始敢毀佛毀祖,是非天下,排斥
三藏教,辱罵諸小兒,向逆順中覓人”(同上)。大善知識是已經覺悟
自性的人,如果並未覺悟,而在呵佛罵祖的號召下模仿其形式,就會產生流弊,違反禪的本性。
在修行觀上,
義玄強調了無修之修,主張平常心,做無事道人。這也不出馬祖、百丈的看法。他教導學生說:“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你且隨處作主,立外皆真。”(同上)他提出了“無事是貴人”的說法,無事無求,如果有求,就會被你所求的對象系縛住,求佛被佛縛,求祖被祖縛。要隨時都能自作主宰,能認識到世界
一切法都是自心佛性的體現,於世間任何一法都能體會到自心佛性。他反對
坐禪,罵坐禪的僧人是瞎禿子,“有一般瞎禿子,飯吃飽了,便坐禪觀行”(同上)。這是外道法。
義玄接引學人的方法,更是別具特點,有四料揀、四照用、四賓主、
三玄三要。
四料揀是根據學人不同根機而施以四種不同的接引方法,分為奪人不奪境、奪境不奪人、人境俱奪、人境俱不奪。重我執者破其我執,重法執者破除法執,執我執法者兩執都破,不執我法者則不破。
四照用在方法論上與四料揀相似,為先照後用、先用後照、照用同時、照用不同時。“照”喻指否定事法,對法執者用照。“用”喻否定人我,對重我執者施以用。既執我又執法,則照用兼施,我法都不執,即隨機接引。
四賓主則是在師徒的問答中檢驗對方的禪學功底,分賓看主、主看賓、主看主、賓看賓。以禪師或善知識為主的一方,參學者為賓的一方,參學者比禪師水平更高,他先設一境,試探禪師,禪師不明白,還裝模做樣,這是賓看主。或者相反,禪師破除參學者的執著,他卻抵死不放,這是主看賓。或者師徒通過問答,都無執著,是主看主。相反的情形,師徒都不知自己披枷帶鎖,執著外境,是賓看賓。
三玄三要也是
破執的方法,後人多有解釋,
義玄只說“一句語須具三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同上)。他總結出三句話作為其宗風,其中每一句含三玄,每一玄又包含三要。這三句是:“三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負截流機?”“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都藉裡頭人。”第一句講禪師在接引學人時,不等對方思量多說,就要分出主賓,使自己居於主位。第二句講作為主人的言語要含妙機,要用方便法門(漚和)。第三句是講主賓問答有如擺弄木偶,全靠主人操縱,操縱得法,木偶能活靈活現。問答中,主要應隨機接引。
義玄的作略多與馬祖無異,尤以棒喝為最,以喝用得最普遍。喝有多種用法,有時一喝如金剛王的寶劍,一刀斬斷學人煩惱困惑,有時一喝如金獅子,能以智慧使人猛醒,有時一喝如同以竹竿探草,用來試探學人悟性深淺,有時一喝沒有特殊意義,不作一喝用。對迷執更重者,施喝已無用的情況下,則施棒,當頭一棒。這棒喝突出地表現了義玄的峻烈機鋒。
義玄的弟子有二十二人,以
興化存獎為代表,傳承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