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性
- 外文名:Self
- 提出者:榮格
- 套用學科:人格心理學
- 相關學派: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學
人的精神或者人格,儘管還有待於成熟和發展,但它一開始就是一個整體,這種人格的組織原則是一個原型,榮格將其稱為自性,是一種體現心靈整合的原型。 在榮格學說...
二種自性,教義名數。指“假說自性”與“離言自性”。《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平等平等無分別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為最第一...
清淨自性就是佛教中常說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許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實相、佛性、法性、如來藏、圓成實性、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大圓鏡智等。...
自性身(梵語 svabha^va-ka^ya)。又作自性法身(梵 sva^bha^vika-dharma-ka^ya)。乃三身之一,四身之一。指自性本有之身,非依後天人為而得者。...
佛學術語, 三分別之一。又作自性思惟,於心識的認知作用,指任運覺知現在所緣之境,稍加推測思考而分別其自性。因為以欲界及色界初靜慮共為有尋有伺之地,必說...
佛學術語,七種染淨諸法之自性。又作七種性自性。...... 七種自性即:(一)集性自性(梵samudaya -svabha^va ),又稱集自性,謂善惡聚集,成就染淨法之性。...
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乃是萬善聚集之因也。此約聖而論。故經雲。即三世如來性自性第一義心也。二性自性謂由前第一義心所集萬善之因。各有...
《自性論》由劉清秀所著。劉清秀是福建莆田人,輟學高中生下海經商,在社會上遭遇了現實的無情衝擊後,產生了尋求人生價值的願望。在長達18年的時間裡,他研讀了大量...
三自性:指一切有情生命的本源——如來藏真如所具有的三種體性。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自性清淨就是佛教中常說的“一心”。一心,不可思議,不可妄語。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以清淨照自性,方為“一心“。...
自性法身是斷盡二障獲得永恆清淨的虛空境界,分原本清淨和離垢清淨。在佛的四身中唯有自性身屬於永恆不變的無為法,也稱為“無為法身”。...
自性清淨心又名如來藏心,吾人本具的心,自性清淨,離一切的妄染,故云自性清淨心。...... 自性清淨心又名如來藏心,吾人本具的心,自性清淨,離一切的妄染,故...
一體三身自性佛屬於佛學術語,指皈依自己色身內,自性具足之法身、報身、化生等三身佛。...
自性差別,教義名詞。法相宗用語。謂自性之不同表現形式。《瑜伽師地論》卷八一:“此中自性差別者,謂色自性有十色處差別;受自性有三受差別;想自性有六想...
大乘瑜伽行派論書。印度·世親菩薩造,全論共三十八個頌。民國三十八年,由劉孝蘭於重慶依藏文譯本譯出。現收於《大藏經補編》第九冊。所謂三自性,即遍計所...
謂心外無法,一切萬法僅為自己本性之自心所變現。自性,指自己之本性,亦即本來具有之佛性;唯心,即“三界唯一心”之意,乃否認吾人心識之外,另有實體事物之存在...
自性三寶包括佛寶、法寶、僧寶,隸屬於佛學,自性本具的三寶,如眾生具有靈明覺照的佛性為佛寶,其性常寂圓淨為法寶,有融妙和樂義為僧寶。...
圓成實自性,教義名詞。梵文Parinis panna-svabhava的意譯,亦作“圓成實性”、“圓成實相”、“第一義諦”、“成性”等。“三自性”之一。或稱“諸法真如...
《人性與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論》是2011年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牛實為。該書內容包括愛因斯坦與六祖的對話、密宗怎樣修持光明定、禪宗怎樣修持光明定、...
自性輪身,佛教術語,三輪身之一。指諸佛教化眾生之“本地”自性佛位。如大日如來系以本地自性之佛體化導眾生,稱為自性輪身...
八十自性分別,是與生俱來的最微細之風心,常時多不現行,最難克制。在人命終時,隨著臨終出現明、增、得三境,始能出現。明出現三十三種自性分別種子,增出現...
佛教術語,九種大禪之一。此禪法以觀心之實性為主。...... 此禪法觀心之自性,不由外得,乃本有之定,故稱自性禪。((參見:九種大禪)152)p2527...
謂觀眾生本具之佛性。自性者,自己之心性,即如來藏。眾生本有之佛性,其體清淨而無妄染。於佛性論卷二,則稱為自性住佛性。據起信論義記卷中載,自性清淨...
1.佛教名詞,它指法相宗所主張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認為事理、迷悟一切諸法,均不出此三性。見《成唯識論》卷八。也稱“三自性”。2.佛教...
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憂檀那,佛教四法門為: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