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清淨佛性觀

謂觀眾生本具之佛性。自性者,自己之心性,即如來藏。眾生本有之佛性,其體清淨而無妄染。於佛性論卷二,則稱為自性住佛性。據起信論義記卷中載,自性清淨心因無明之風而動;若以觀法觀得己心之清淨佛性,即為自性清淨佛性觀。唐代淨土宗大德善導於觀經疏定善義中,就自性清淨佛性觀解釋(大一二·三四三上):“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系觀自己之心性即阿彌陀佛;又謂唯識法身觀,系以彌陀之法身為唯識,亦即與如來藏心同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性清淨佛性觀
  • 出處:佛光大辭典
  • 原文:《佛性論》
  • 分類:文史
佛教術語,
FROM:【佛光大辭典】
大乘真常系佛教的觀法。即觀自性佛的修行方法。所謂‘自性’,是指自己的心性,即如來藏;是眾生本有的佛性,其體清淨,無有妄染。《佛性論》卷二名此為‘自性住佛性’。《起信論義記》卷中有(大正44·254c)‘自性清淨心名如來藏,因無明風動作生滅’之語。因此,觀己心是清淨佛性的觀法,即是此自性清淨佛性觀。善導《觀經疏》〈定善義〉在解釋《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時,曾列舉當時的異解,雲(大正37·267b)︰‘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