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盤學

佛教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佛教哲學的重要學說。闡發佛教修持的最高目的、所謂"成佛"的永恆境界的思想。涅槃是佛教的基本概念之一,源於梵文音譯,舊譯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譯為"滅"、"滅度"、"寂滅"等。"滅",指滅生死因果。"滅度",指滅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煩惱。"寂滅",指無為空寂,滅生死之大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涅盤學
  • 來源:佛教
基本概念和淵源,在中國的流傳和演化,東晉,東晉南朝,《大般涅槃經》的譯出,梁代,第1類,第 2類,第 3類,隋唐時期,影響,

基本概念和淵源

佛教對於社會人生所作的價值判斷是,人生一切皆苦,必須經過宗教修持,解脫苦因苦果,進入涅槃境界,以此作為人生的最終歸宿。涅槃學是印度佛教悲觀厭世的出世主義哲學的核心內容。佛教傳入中國後,涅槃學在南朝曾盛極一時,隋唐時代天台宗等都有所論列,得到了豐富和發展。

在中國的流傳和演化

印度佛教涅槃學隨著佛經的翻譯傳入中國後,在中國傳統思想的強大影響和制約下,側重點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漢以後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道教的神仙不老方術流行。最早的佛經翻譯家安世高譯"涅槃"為"無為",雖然和道家所講"無為"有所不同, 但為道家思想所滲透。 佛教宣傳大乘禪觀的《首楞嚴三昧經》認為,經過禪定修持,可以進入涅槃境界,長生久視,變化自在,引起中國僧人的特殊重視和強烈興趣。自東漢末至東晉的200多年中,該經竟有7個譯本之多。中國傳統迷信神靈不滅觀念,源遠流長,東晉佛教學者慧遠認為"冥神絕境,謂之涅槃",把"神"達到冥然無形的不可知的超然狀態,進入無境可對的境界稱為"涅槃"。這和印度早期佛教以滅身滅智,永滅生死為涅槃已有不同。

東晉

東晉佛教哲學家僧肇的《肇論》中收有《涅槃無名論》,有的學者懷疑非僧肇所作,至今尚無定論。該論以無生死、潛神玄默、與虛空合德為涅槃。認為涅槃既無生死,寂寥虛曠,也絕非名言所能表述,即是無名相的,所以謂之涅槃無名。該論進而託言有名與無名的爭辯,說有名主頓悟,無名主漸悟,理雖無差別,但眾生證悟的智力有區別,故達到涅槃的途徑是漸悟而非頓悟。

東晉南朝

東晉南朝時的道生是中國佛教史上最著名的涅槃學者。他把作為精緻哲學形態的般若學和粗俗的成佛說教結合起來,著重闡發涅槃佛性說,認為"真空""妙有"契合無間,開創佛教一代新風。依據他自己對般若學的理解,強調佛無淨土,認為不存在西方極樂世界。他在佛教理論上不是去描繪涅槃境界,而轉向成佛的原因、根據的論述。認為佛性是眾生的最善本性、最高智慧、最後真理。他提出人人都有佛性的觀點,指出法顯譯 6卷本《大般泥洹經》所講的"一闡提"(不具信心、斷了善根的人)不得成佛的說法不能成立。後來曇無讖譯的《大般涅槃經》傳到南方,稱"一闡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道生因此也被佛教界稱為"涅槃聖"。

《大般涅槃經》的譯出

《大般涅槃經》的譯出和道生的倡導,南北朝時代出現眾多的涅槃師說,都以"佛性"為理論重心,對所謂成佛的原因、根據進行深入的、廣泛的探討,推動佛性說充分地、多方面地展開。由於《涅槃經》的說法前後不同,中國僧人對《涅槃經》的理解各異,以致各種見解脫穎而出,競相爭逐,從而出現了涅槃佛性理論空前繁榮的局面。

梁代

梁代寶亮撰《涅槃藏疏》分佛性義為若干家,梁武帝所作序列為10家,加武帝則為11家。隋代三論宗創始人吉藏在《大乘玄論》中把以往涅槃師關於佛性意義的說法加以歸納總結,連他自己贊同的一家共為12家。吉藏的同門慧均歸結出13家,兩者說法基本相同。這些學派主要是南北朝時代的。

第1類

:①眾生為正因佛性。正因指決定性的因,眾生都具有成佛的決定性因素。②六法為佛性。六法指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假名的人,即指眾生,以眾生為佛性。梁代涅槃法匠智藏持此說。這二家都以人言佛性。

第 2類

:①(識)為佛性。眾生加以擴大為六法,縮小則歸結為心,以眾生為佛性,也可說是以心為佛性。②傳不朽即識神為佛性。這是構成輪迴流傳的主體。③避苦求樂為佛性。識神在流轉過程中,有避苦求樂的作用,是為佛性。④真神為佛性。神明有"性"與"用"兩方面,其性是不斷的,且必歸佛教妙果,其用是生滅的,前後相異。真神即神明的本體,即靈魂。此是梁武帝蕭衍的主張,也是當時流行的說法。⑤"阿賴耶識"(含藏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精神性種子)自性清淨心為佛性,是地論師和攝論師的主張。北方慧光和門人法上及再傳弟子慧遠均擅長《涅槃經》,以自性清淨心為一切事物和現象緣起的本原。這一類是從眾生的心上講佛性。

第 3類

①從當果上講佛性。即從將來可以成佛這一點上說眾生具有佛性。②從得佛之理上講佛性。謂一切眾生本有得佛之理,為正因佛性,即因中有得佛之理。③真如為佛性。認為真如是心神之體,不是生死的我,是絕於生死、恆常不動的,亦即所謂絕對不變的本體。梁代涅槃學者寶亮持此主張。④從第一義空講佛性。此為北方涅槃師的共同看法。⑤以中道為佛性。即以體證非有非無的中道的正智為佛性。與曇無讖共譯《大般涅槃經》的河西道朗持此說。

隋唐時期

由於三論宗、天台宗兼講《涅槃經》,影響日大,涅槃師說就此漸趨衰微。然佛性說成為各宗的重要理論部分而得以闡發。三論宗的創始人吉藏根據般若空觀,主張以"理"為佛性,即以"中道"為佛性,認為凡是能體證到中道的正智(般若)者都有成佛的可能。天台宗以《法華經》、《涅槃經》為理論根據,強調它們在全體佛學上的優越地位,天台宗創始人智?門人灌頂撰《涅槃玄義》,吸收以往涅槃師說,又極大地發揮了《涅槃》經義。天台宗九祖湛然為了反對華嚴宗只承認有情(一切有情識的生物)有佛性說法,特意作《金剛?》,宣揚山河大地、草木瓦礫等無情之物也有佛性的主張,把涅槃佛性說向前推進了一步。
法相唯識宗創始人玄奘在印度隨戒賢一派學習。此派認為有一種無種姓的人沒有佛性,是畢竟不能成佛的。玄奘考慮到《大般涅槃經》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已在中國流行,在臨回國前提出不講無種姓的人不能成佛的說法,受到戒賢的嚴厲責備。玄奘回國後介紹戒賢一系的種姓主張,其弟子窺基進一步發展了這種學說,用因位果位的說法,將無種姓分為 3類:
①因位雖無成佛之義,而善根相續之後,果位仍可成佛;
②因位有可能成佛,而果位不能成佛;
③畢竟無姓無論因位果位都不能成佛。
窺基門下慧沼又把佛性區分為二種:
①理佛性,即不生不滅的法性,眾生都有;
②行佛性,即成佛智慧的種子,眾生有無不定。這與天台宗的主張,形成正面的衝突。
和法相唯識宗的說法相對立,惠能禪宗認為眾生的佛性是無差別的,人人都有恆常清淨的佛性。佛性就是本心。人人的本心都具有菩提的智慧,包含有諸佛和佛理,一旦認識本心,就是頓悟、解脫,就進入了涅槃境界。

影響

涅槃學在中國佛教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它對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方法以及眾生所以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根據、原因,都有充分的發揮,有種種不同的異說,形成了系統的出世主義理論體系。其中關於頓悟、漸悟的問題涉及宗教的神秘主義的特殊的認識論,涅槃佛性說則是佛教的特殊的人性論,因而都具有特定的哲學理論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