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sarva-dharma,巴利語sabba-dhamma。乃泛指一切有為法(梵sam!skr!ta -dharma )、無為法(梵asam!skr!ta -dhrama )及不可說法。又作一切諸法、一切萬法。...
佛學術語, 謂一切萬有萬識諸法皆‘心’所現,除心之外,無一切法;於一切法之外,亦無心可言。古佛言:‘一心一切法,一切法一心;心即一切法,一切法即心。’[...
佛學術語,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轉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是說一切法真如實相之狀也。1 ...
佛教術語, 辯中邊論上卷八頁雲:菩薩為令力無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淨,而觀此空故;名一切法空。...
(經名)一切高王經之異名 ...... 圖集 一切法義王經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quiet_cat39...
色蘊意處法界總攝一切法儘是佛教術語,俱舍論一卷十三頁雲:論曰:由一色蘊、意處、法界,應知總攝一切法盡。...
佛弟子為一切法界眾生造阿彌陀像記年代是唐(618-907),地點是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萬佛洞中。...
又復天子。不報恩者。如佛世尊宣說平等。謂一切法悉無所作。無有作處。皆入平等。無有轉還。亦無超越。非自非他。無作不作。是故我為無報恩也 [14] ...
了解一切法無自性[6],了解世俗諦,因此遠離顛倒戲論,得知正確真實的因緣法,因此而得正見,證入勝義諦,即稱為中觀。由中觀而得致涅槃[7]。 中觀思想根源於...
出自菩薩藏正法經,思即心思。議即口議。謂十種法皆不可心思口議也。...... 無礙知見。說一切法。令彼眾生。信解清淨。發希有想。故名最上大智不思議。...
五種有法,教義名數。指五種應觀察的“有”。是對“有”的一種分類。...... ⑤“一切法共相”,指“一切法”在“空無我”上的相同。此五種總稱“共相有”...
於是產生我執、法執,人生的種種煩惱,世事之紛紛擾擾,均由此而起。因此痴為一切煩惱所依。《唯識論》卷六中說:“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礙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
法身即是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之本源,亦即般若波羅密多,報身為金剛亥母,亦是五方佛母,化身乃三世諸佛菩薩事業之化現,是度母及金剛妙音、吉祥財母,法名和化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