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供官府和宮廷之用的磚瓦和陶瓷器皿的製造。明代官營燒造事務。磚瓦隸工部營繕司,陶瓷隸工部虞衡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燒造
- 專供官府:宮廷之用的磚瓦和陶瓷器皿的製造
- 明代:官營燒造事務
- 陶瓷:隸工部虞衡司
磚瓦燒造,陶瓷方面,
磚瓦燒造
磚瓦燒造,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凡南京營造需用磚瓦,每年於聚寶山置官窯燒造。永樂初,建設北京,工部設臨清磚廠、琉璃廠(在今北京市和平門外)、黑窯廠(在今北京市左安門外)等官窯,分別燒造城磚琉璃瓦和一般磚瓦。臨清廠每年派造白城磚一百萬塊,斧刃磚四十萬塊。每塊白城磚,工部發給價銀二分四厘,斧刃磚每塊一分二厘。此外,河南、山東以及北直隸河間諸府均於運河沿岸建窯燒磚工部派管造官常駐臨清直隸山東、河南軍衛州縣有窯座處統轄。明中期以後,宮殿建設最繁。近京及南直隸蘇州等處皆建有磚廠。蘇州窯燒造二尺、一尺七寸兩種型號的細料方磚。應天、池州、太平、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各府,每逢派造城磚,便派官於蘇州府地方立窯募夫,選拔技術熟練匠作燒造。嘉靖九年(1530),以大工緊急,所需磚除南直隸軍府照舊燒造外,又命河南、山東、北直隸等司府一律徵收磚價。辟臨清有窯處所,召商燒造。萬曆二年,武清縣自立窯座,分造城磚,每年三十萬塊,每塊給價銀二分二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