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河縣(饒河(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下轄縣))

饒河縣(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下轄縣)

饒河(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下轄縣)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饒河縣,隸屬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邊陲,烏蘇里江中下游,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達128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46°30′44″~47°34′26″,東經133°07′26″~134°20′16″之間。南部與完達山脈相環抱,北部與三江平原相依託。縣域面積6765平方公里,2017年,饒河縣有人口15萬,轄4個鎮、5個鄉,境內有5個農墾國營農場,11個森工林場。全縣共有27個民族,有1個赫哲族鄉和3個朝鮮族村,縣政府駐饒河鎮

清朝宣統元年(1909年)始建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縣城遷團山子(今縣城址)。饒河縣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在黑龍江省內為第三積溫帶,擁有珍寶島、烏蘇里江、大頂子山、四排赫哲風景區、喀爾喀山、南湖濕地、翠湖濕地、大佳河濕地、神頂峰等旅遊資源。

2017年,饒河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6989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22.314億元。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饒河縣
  • 外文名稱:Raohe Xian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雙鴨山市
  • 下轄地區:4個鎮、5個鄉
  • 政府駐地:饒河縣人民政府駐饒河鎮
  • 電話區號:0469
  • 郵政區碼:155700
  • 地理位置:位於黑龍江省東北
  • 面積:6765平方公里
  • 人口:15萬人(2017年)
  • 氣候條件: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饒河島大佳河保護區大頂子山風景區烏蘇里江
  • 火車站:饒河火車站
  • 車牌代碼:黑J
  • 行政區劃代碼:230524
  • 地區生產總值:52.6989億元(2017年)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綜述,公路,客運,水路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置沿革

饒河縣境域,周秦以前為肅慎地,漢為挹婁地,北朝時屬勿吉,隨為粟末靺鞨之號室部,唐為渤海國所屬之懷遠府(今同江)及安遠府(今俄屬伊曼附近)所轄,遼為東京道之頗阿里部(今俄屬之伯力),金為上京道之速頻路,元為遼陽行省之水達達路。明屬奴爾乾都司,永樂十二年(1414年)設失兒兀赤衛(今馬架子以北二公里)。
饒河對俄口岸饒河對俄口岸
清朝初年隸屬寧古塔將軍,雍正五年(1727年)改歸三姓副都統(今依蘭),鹹豐九年(1859年)設撓力河口卡倫,宣統元年(1909年)始建饒河縣治於小佳氣河(今小佳河鎮河西岸)。
民國六年(1917年)遷撓力河口(今東安鎮)民國十四年(1925年)遷團山子(今縣城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日本侵占饒河後,饒河縣劃歸三江省。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3日,日本投降,東北光復,饒河縣劃歸合江省管轄;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成立牡丹江省,饒河縣又劃入牡丹江省版圖;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撤銷牡丹江省,仍歸合江省。
1949年5月撤銷合江省建制,併入松江省;1954年6月,撤銷松江省建制,合併為黑龍江省,饒河縣劃歸黑龍江省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10月,饒河縣轄4個鎮、5個鄉,境內有5個農墾國營農場,11個森工林場,饒河鎮是饒河縣政府所在地。
饒河縣江邊廣場饒河縣江邊廣場
饒河鎮,轄4個社區,7個行政村,3個生活區。
小佳河鎮,轄14個行政村,1個生活區。
西豐鎮,轄14個行政村,3個生活區。
五林洞鎮,轄4個行政村。
西林子鄉,轄9個行政村。
四排鄉,轄4個行政村,1個生活區。
大佳河鄉,轄10個行政村,1個生活區。
山里鄉,轄9個行政村。
大通河鄉,轄7個行政村,1個生活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饒河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邊陲,烏蘇里江中下游,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達128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46°30′44″~47°34′26″,東經133°07′26″~134°20′16″之間。南部與完達山脈相環抱,北部與三江平原相依託。饒河縣域面積676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饒河縣位於那達嶺中生板塊俯衝帶的北緣,地處完達山東北段。東部、北部為平原區,西部和南部為山地丘陵區。地形比較複雜,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貌多樣,可分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江河泡沼及洪泛地4種類型。
山地丘陵
山地丘陵主要位於饒河縣中南部,完達山東北支脈那丹哈達拉嶺由西南向東北縱貫全境,綿延130餘公里,平均海拔高度為300米。境內山脈最高峰為皮克山,位於饒河縣西南與虎林市交界處,海拔823.9米。第二高峰為大頂子山,位於饒河縣中部,海拔801米。東北部以喀爾喀山為最高,山的岩石呈疊層狀,海拔363米,2005年該山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地質公園。全縣山地丘陵面積298320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45.2%。本區切割深度中等,山頂呈渾圓狀,溝谷橫截面為“U”字型,組成岩性以火山碎屑岩、變質岩和花崗岩為主。區域內山巒起伏,森林茂密,是國家重點木材產區。
望江台望江台
台地
台地位於丘陵與平原之間的過渡地帶,撓力河以北、別拉洪河以南以及那丹哈達拉嶺以東,烏蘇里江以西地區。由於流水的切割作用,呈裙狀分布。地面略有起伏,向平原方向傾斜,前緣陡坎明顯,局部有基岩裸露。平均海拔高度為80米,面積56032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8.5%。組成岩性上部為亞粘土,下部為基岩,是饒河縣的農林牧副業產區。
平原
平原主要分布在撓力河兩岸、別拉洪河南岸及烏蘇里江西岸,平均海拔高度為60米,面積為249553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37.8%。組成岩性上部為亞粘土,下部為砂礫石。
江河泡沼及洪泛地
江河泡沼及洪泛地主要分布在撓力河、別拉洪河及烏蘇里江沿岸,平均海拔高度為40米,面積56441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8.5%。組成岩性上部為亞粘土,下部為砂礫石。區域內地勢低洼,微地形變化較大,牛軛湖、線形窪地、碟形窪地星羅棋布,江河縱橫,荒原遼闊,多為沼澤地。

氣候

饒河縣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在黑龍江省內為第三積溫帶。四季分明,冬季漫長,降水偏少,氣候乾燥而嚴寒;夏季短促,降水集中,氣候濕潤而溫熱;春季回暖快,晝夜溫差較大,多西南大風;秋季降溫急驟,山區常有過早霜凍出現。

水文

饒河縣境內有烏蘇里江和撓力河兩大水系,均屬於黑龍江水系。烏蘇里江為饒河縣境內最大的河流,發源於俄羅斯境內,由南向北於伯力附近注入黑龍江,河流全長719公里,總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烏蘇里江南至外七里沁河流入饒河縣境內,流經境內長度128公里。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饒河縣耕地20萬公頃,農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7公頃。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沼澤土為主,土壤中養分較高,有機質、氮、鉀含量極為豐富,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森林資源

饒河縣森林資源面積35.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51%,人均占有林地2.5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達3822萬立方米。主要有紅松、水曲柳、楊、柞、椴、樺等樹木幾十種。既是黑龍江省天然林區之一,又是全省重要的木材集散地。

礦產資源

饒河縣非金屬類的有高嶺土、石灰石、花崗岩、超基性岩、伊里石等。金屬類的有銅、等。

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東北虎馬鹿黑熊野豬狍子、狐狸、獐子獾子灰鼠麝鼠、貂、等16多種。
野生藥用植物:人參、黃柏冬青平貝五味子刺五加龍膽草等140餘種。
野生食用真菌:猴頭、木耳、元蘑榛蘑等20餘種。
山野果:山葡萄山丁子、獼猴桃、狗棗、松籽、榛子、核桃等20餘種。
山野菜:薇菜蕨菜刺嫩芽黃瓜香黃花菜、四葉菜、猴腿菜等30餘種。

水產資源

饒河縣境內有1江28河,自然捕撈水面0.8萬公頃,可利用養魚水面0.11萬公頃,盛產“三花五羅”等名貴魚種。

人口

截至2017年末,饒河縣總人口為15萬人。全年縣屬人口出生率為6.68‰,死亡率為12.81‰,口自然增長率-6.13‰。
饒河縣共有27個民族,有1個赫哲族鄉和3個朝鮮族村。其中,四排鄉是中國3個赫哲族鄉之一。

經濟

綜述

2017年,饒河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698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5.2%。其中:一產業增加值35.73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2.8%;二產業增加值4.67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2%;三產業增加值12.294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4.9%;三次產業結構為68:9:23。
饒河縣農村饒河縣農村
2017年,饒河縣財政總收入完成22.314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051億元,增長4.7%。主體稅中,國內增值稅完成543萬元;營業稅完成3萬元;企業所得稅完成784萬元;個人所得稅245萬元。地方財政支出22.1558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2.1558億元,增長44.9%,農林水事務支出5.6264億元,教育支出2.1143億元,交通運輸支出1.9155億元,醫療衛生支出1.3159億元,分別比2016年同期增長14.9%、-15%、45.2%、12.9%,社會保障和就業、科學技術民生類重點支出分別為28666萬元、211萬元。
2017年,饒河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5萬元,比2016年增長7.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7786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667萬元,比2016年增長11.6%。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9.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4.5平方米。

第一產業

2017年,饒河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2.5552億元,比2016年增長2.8%。其中農業增加值9.2003億元;林業增加值2201萬元;牧業增加值3.412億元;漁業增加值0.1715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49萬元。
2017年,饒河縣糧食產量36.4萬噸。其中水稻產量20萬噸;玉米產量7.1萬噸;大豆產量8.9萬噸,分別占總產量的55%、19.5%、24.4%。全年豬牛羊肉產量2790噸,比上年下降20%;禽肉產量520噸,下降20%;鮮牛奶產量150噸;鮮蛋產量1994噸;全年豬、羊和家禽存欄分別為18969頭、14921隻、137357隻。

第二產業

2017年,饒河縣全部工業增加值4.12億元,比2016年增長6.5%;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2.44億元,稅金實現7068萬元,分別增長8.2%和11.8%,利潤實現5933萬元,同比虧損813萬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增加值下降15.9%;實現利稅752萬元,同比下降59.3%;建築業呈大幅上升態勢,2017年建築業總產值4327萬元。

第三產業

2017年,饒河縣實現銷售額11.568億元,分行業看,批發業2.2858億元、零售業6.4698億元、住宿業1.4753億元、餐飲業1.3371億元,分別比2016年同期增長10.8%、11.4%、11.8%、11%。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755億元,比2016年增長8.2%。全年口岸過貨實現1.1萬噸,口岸過客人數2.66萬人。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9898萬美元,增長6%。
截至2017年末,饒河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0.0303億元,比年初增加2.4124億元。其中單位存款餘額9.5665億元,比年初增加4.1935萬元;住戶存款餘額40.4443億元,比年初減少1.4796億元。金融業機構各項貸款25.4224億元,比年初增加3.412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餘額12.039億元,增加1.524億元,中長期貸款餘額13.3834億元,增加1.8888億元。
2017年,饒河縣旅遊業總收入實現5.8億元,同比增長30%。

交通運輸

綜述

截至2017年末,饒河縣公路全部里程為669.306公里,其中省道三條164.108公里;縣道四條115.056公里;鄉道三十條281.743公里;村道三十二條108.399公里。

公路

饒河—撫遠公路53.505公里:一級路2.639公里為水泥混凝土路面,二級路50.866公里(其中22.876公里為水泥混凝土路面,27.99公里為瀝青混凝土路面)。通往勝利農場、建三江、紅衛農場、撫遠市。現有橋樑14座;涵洞34道。
饒河縣402鄉道饒河縣402鄉道
虎頭—饒河公路為60.162公里,為二級水泥混凝土路面。通往東方紅、虎林。現有橋樑11座;涵洞114道。
依蘭—饒河公路為50.441公里,為二級水泥混凝土路面。八五三農場、八五二農場、寶清縣、紅興隆管局、集賢縣、雙鴨山市、佳木斯市。現有橋樑9座;涵洞76道。

客運

截至2017年末,饒河縣客運線路57條,其中省批客運線路23條、市批客運線路8條、縣內客運線路26條。其中農村客運線路33條、營運客車57輛,公車輛71台、公交線路6條、計程車417輛、停靠站74個、調度中心2500平米、停車場3000平米、公交首末站16個。全縣共有鄉鎮級客運站11個,農村停靠站12個。其中省投鄉村客運站8個,自建客運站3個。2016年道路運輸完成旅客運輸量21.5萬人次,旅客周轉量15.9580億人公里;貨物運輸量完成68.4萬噸,貨物周轉量1.5444億噸公里;饒河口岸出入境客運量達到1.9146萬人次,出入境車輛1033輛次;貨運量7240噸。

水路運輸

饒河縣境內擁有航道128公里、營業性水路運輸企業6家、國際運輸1家、旅客運輸2家、貨物運輸3家。各類營運船舶19艘(輪渡2艘、貨船6艘、客船18艘),經營項目包括國際車客渡船運輸、普通貨船運輸及旅遊運輸。經營性港口碼頭9座(陸路碼頭4座、浮動碼頭5座)。2016年全縣水路運輸完成客運量8.4萬人次,貨運量1.188萬噸,貨運周轉量4.156萬噸公里。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饒河縣電大在校生31人;全縣普通高中2所,招生514人,在校生1412人,畢業生515人,高考二表以上上線率74%;普通國中4所,普通國小8所,村辦國小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其中國中招生662人,在校生1950人,畢業生676人;國小招生526人,在校生3392人,畢業生704人;幼稚園10所,在園人數902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6年末,饒河縣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9個,社區文化站4個,圖書館1個,檔案館1個,博物館1所,中短廣播發射台1座,電視轉播發射台3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5.5%,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末,饒河縣屬衛生機構94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1個、城鄉醫院實有病床496張,全縣共有衛生技術人員54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93人,註冊護士225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技術人員18人,衛生監督所1個,衛生技術人員6人,鄉鎮衛生院9個,床位93張,衛生技術人員105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末,饒河縣參加城鎮養老保險人數23740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2316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12333人,其中離退休人員4712人,城鎮居民有1889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風景名勝

千鳥湖濕地旅遊度假區
千鳥湖濕地位於黑龍江農墾紅興隆管理局紅旗嶺農場,屬饒河國家自然保護區,於1998年建立,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千鳥湖濕地風景區於2010年建成,2011年在濕地評選活動中被評為“中國最美濕地”。2012年在中國體育博覽會上榮獲“中國體育旅遊精品項目”,2013年被評選為“中華十大生態親水美景”,2014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千鳥湖濕地千鳥湖濕地
喀爾喀山省級地質公園
喀爾喀玄武岩石林地質公園,位於饒河縣境內,是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2005年9月批准設立的省級地質公園。2012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占地面積109平方公里,距饒河縣正北61公里。
大頂子山
大頂子山位於饒河縣城西北19公里,海拔801米,為饒河縣內第二高峰。山上有一清虛亭,為縣內觀日出的去處,山北曾是抗日根據地。1936年3月6日,抗聯七軍曾在此與日寇血戰。
珍寶島
珍寶島位於烏蘇里江上主航道中心左側,長約2公里,寬約500米,面積僅0.74平方公里。原來是從中國方面伸入烏蘇里江的半島,後來經過長期的水流衝擊,才成為一個小島。
烏蘇里江國家濕地公園
烏蘇里江國家濕地公園位於烏蘇里江沿岸,饒河縣城的南北兩側,東部以烏蘇里江為紐帶,南至東北黑峰工業園區,北至王家店一線,西至口岸路和饒建路,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11.5公里,總面積為1704.1公頃。

著名人物

饒河縣的著名人物有姚中晉、周平於洪江薛志強羅宏、王會榮、付占祥、孫美英、汪武興、李士桐、王恆韌、宋瑛、宋朝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