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種起源,經典劇目,戲曲音樂,唱腔,曲牌,樂器,表演藝術,角色行當,表演程式,特色技藝,班社藝人,演劇特點,沿用舊制,新創滾調,崇尚武技,劇種保護,專家論證,保護措施,
劇種起源
青陽腔形成於安徽省池州市
青陽縣,因青陽屬池州府,故又稱池州調或徽池雅調。主要存在於安徽省
青陽縣及江西省湖口縣等少部分地區。明代嘉靖年間,弋陽腔流入青陽地區,與當地方言及民歌小曲相結合,形成青陽腔。這一新起的聲腔突破曲牌聯套體的音樂結構,發展了“滾調”,創造了腔、滾結合的歌唱形式,將中國戲曲聲腔的演進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青陽腔包羅甚廣,就其某些組成部分而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宋、元以前,甚至更遠一些。宋代,東南沿海出現南戲,入明以後進入安徽南部。其四大聲腔
海鹽腔、
餘姚腔、
弋陽腔和
崑山腔都先後在池州一帶流行過。然南戲四大聲腔中,
海鹽腔、
崑山腔趨於精緻高雅,得到士大夫的賞識,
餘姚腔、
弋陽腔較為通俗粗獷,為勞動民眾所喜愛。青陽腔吸收其精髓,採用村坊小曲、里巷歌謠為之和“錯用鄉語,融合土調”的做法,將多種民間藝術(如九華民歌、包括道士做道場、和尚放“焰口”的音樂舞蹈等)熔為一爐,演出劇目以改編南戲老本和文人傳奇為主,“改調歌之”,唱時聲調高昂,一唱眾和,敲鑼打鼓,熱鬧非凡,尤為平民百姓所喜。不僅在皖南廣為傳唱,“俳優四出”,還隨著商路、兵路等等而傳遍天下,為眾多當地劇種結合 青陽腔、借鑑,產生積極影響。
佛俗說唱是青陽腔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青陽區位優越,山水靈秀,不僅兵家之爭,也是道家、佛教建立道場、傳經弘法的好處所。宗教的興盛,是青陽腔在青陽產生和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宗教祭祀、九華山佛教活動,
目連戲的上演,助興了青陽腔的發展與傳播。據專家考證:南陵、青陽目連戲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陽腔。“以古老的青陽腔為主要唱腔的
目連戲,反映了皖南農村民間風俗、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和口傳文學。”由於目連戲中充斥著鬼神形象和宗教內容,因此它的演出場合也漸由單純的祭祀鬼神擴展到民間祈福禳災,驅疫避邪等各個方面。
戲劇是佛事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青陽腔所產生的嘉慶、萬曆年間,恰是九華山佛事最為繁盛、興旺之時,宗教文化、佛教文化直接支配作用於
戲曲藝術。青陽腔正是由南戲聲腔在池州一帶融會佛俗說唱、歌曲等多種民間藝術,經過冶煉而成。
作為南戲中一支突起的新軍,青陽腔興盛於明清,持續500餘年,有《青陽時調》、《時調青陽》、《時調青昆》、《昆池新調》、《滾調樂府》等青陽腔劇本選集並廣為流傳。青陽腔由皖南發展到省城安慶,贛、鄂、川、湘等地。明代萬曆年間,青陽腔紅遍全國,影響了
目連戲、
徽劇、
黃梅戲、川劇、
贛劇、
京劇等戲曲的形成和發展,並與中國幾十個地方
戲曲劇種產生和發展有著親密的血緣關係。
明末清初,青陽腔影響了全國各地許多高腔的唱法。
岳西高腔、江西湖口高腔,均為青陽腔的遺脈。
目連戲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陽腔,同時,目連戲的上演也助興了青陽腔的發展和傳播。
青陽腔滋養了
黃梅戲,又哺育了
徽劇。黃梅戲是青陽腔融合湖北黃梅採茶調、徽調發展而形成的戲曲藝術。明代嘉靖年間,池州、徽州青陽腔興起,它吸收了徽調、目連戲、崑山腔等曲調的精華,便形成徽劇。又因青陽腔曲調清秀高雅,池州、徽州盛興,故又有"徽池雅調"之稱,從而青陽腔"為天下時尚"的新調。因此,青陽腔是徽劇的前身,徽劇又是京劇的前身,滋養了第三代地方大戲黃梅戲,包括京劇、贛劇、
湘劇、川劇等戲曲劇種,都直接或間接地吸收了該唱腔,借鑑其唱法,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故青陽腔被譽稱京劇"鼻祖"。青陽腔又被譽稱戲曲的活化石,它對中國戲劇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由於戰爭、瘟疫和外來文化衝擊等多種原因,青陽腔日漸式微,基本上已從舞台上消失,瀕於滅絕,急需搶救、保護和傳承。
經典劇目
青陽腔的傳統劇目,保留下來的共有近 90 多種(其中大戲 65 種,小戲 29 種),絕大部分是屬於宋元南戲,明代傳奇和弋陽腔連台本大戲。其中見於明·
祁彪佳《遠山堂曲品》著錄的有 41 種;見於明代《詞林一枝》、《八能奏錦》、《時調青昆》、《玉谷新(調)簧》、《摘錦奇音》、《微池雅調》、《歌林拾翠》等諸刊本的有 60餘種,這些劇目大部分有青陽腔藝人保留下來的完整的手抄本和唱腔。
1、出自南戲、北雜劇及明人傳奇作品的有:《
琵琶記》、《
荊釵記》、《
白兔記》、《
幽閨記》、《
西廂記》、《
風雲會》、《三元記》、《十義記》、《
織錦記》(俗名《仙姬記》)、《香球記》、《瓦盆記》、《全德記》(又名《雙麒麟》)《鸚鵡記》、《黃金印》、《忠義殿》(又名《靈寶刀》)、《雙杯記》、《綠袍記》、《吐絨記》、《金鎖記》(即《六月雪》)、《彩樓記》、《尋親記》、《蝴蝶夢》、《紅梅記》、《投筆記》、《百花記》、《投唐記》(《三跳澗》)、《八義記》、《金台記》、《賣水記》、《 題紅記》、《偷桃記》、《桑園記》、《青袍記》、《孝義記》、《升仙記》、《負薪記》、《玉簪記》、《四友記》、《躍鯉記》、《香山記》、《錦上花》、《長生記》、《胭脂記》、《六惡記》、《金丸記》、《陽春記》、《嫖院記》、《滴仙記》、《西遊記》、《剔目記》等等。
2、出自弋陽腔連台本大戲的有:《
目連傳》(七本); 《
三國傳》(七本),即:《結桃園》、《
連環記》、《青梅會》、《
古城會》、《三請賢》、《收四郎》、《失荊州》(已佚);《岳飛傳》(三本),即:《奪秋魁》、《金牌詔》、《陰陽界》;《征東傳》(一本),即: 《定天山》;《征西傳》(一本),即:《金貂記》;《封神傳》(一本),即:《龍鳳劍》等。其中有的作全本演出,有的保留精彩的折子戲。尤其可貴的是有些劇目為罕見的珍本,如:《四友記》、《雙杯記》、《香球記》、《吐絨記》、《投唐記》和《綠袍記》等等。
戲曲音樂
唱腔
唱腔是一個戲曲劇種質的生命,青陽腔之所以成為異軍突起的新劇種,關鍵是它創造了腔滾結合這一新的歌唱形式,即
滾調。也就是青陽小調在吸收弋、余、太聲腔後,產生了一種滾調新唱法。這在戲曲表演史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滾原作袞,為古代帝王將相的禮服。
袞又引申為舞曲,起源於大唐群舞。袞即為水流不斷之貌。屬戲曲,當起於青陽腔。在《
辭海》和《
新唐書·封倫傳》中均有記載。而滾調則以流水板的急促節奏和接近口語般的朗誦歌腔來表演。這種滾調打破了過去戲曲曲牌聯套體的音樂結構和長短句格式。將戲曲文學從“曲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的表演束縛中解放出來。讓唱腔變化多樣、戲曲語言通俗易懂,提高戲曲的通俗性和表現力。在句法上,從南戲的五聲系統,變化為增加三、五、七偶句,促成了板式唱腔的形成,在中國戲曲史上是一次革新並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
在演唱實踐中也有特色,青陽腔的演唱,只用
鑼鼓伴奏、不用
管弦。並有一唱眾和、獨唱和幫唱結合的情景,現場氣氛活躍。特別是滾調在演唱中做到滾白和滾唱相間,長於敘事、詞情多於聲情。在現場表演中,見風掛牌、改調歌之。增添了戲曲的感染力和觀眾的欣賞力。台上台下時時共鳴。這種唱腔多為平民吟唱、通俗易懂、易唱易學,便於民間流傳,對普及戲曲大眾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為此,青陽腔不僅震撼到當時的劇壇,而且在中國的戲曲史也占有重要地位。
曲牌
青陽腔的音樂非常豐富,由唱腔音樂與鑼鼓音樂兩大部分組成。唱腔音樂有三類:高調曲牌音樂、橫直曲牌音樂、雜腔小調音樂,前兩類是構成青陽腔唱腔音樂的主體部分。高調曲牌是青陽腔唱腔的主要部分,計有349首,其演唱形式與弋陽腔相同,即人聲乾唱,鑼鼓幫腔。橫直曲牌為低調曲牌,用笛子伴奏的稱“橫調”,以嗩吶托腔的叫“直調”,共有83首。雜腔小調用於小戲和插科打諢中。鑼鼓牌子用於開場、過場和武場之中。
一、唱腔音樂
1、高調曲牌
高調曲牌是以台上劇中角色演唱加上後台人聲高八度的幫腔及鑼鼓相協為特點的,參照弋陽腔唱腔曲牌的分類方法,高調曲牌分為八類:【駐雲飛】類、【紅衲襖】類、【江頭金桂】類、【綿搭絮】類、【九調】類、【孝順歌】類、【香柳娘】類、其他類。
高調曲牌具體包括:
【駐雲飛】類曲牌:【駐雲飛】、【苦飛子】、【駐馬聽】、【宜春令】、【黃鶯兒】、【風入松】、【出隊子】、【降黃龍】、【好事近】、【綿纏道】、【好姐姐】等,主要用於生、旦行,少數亦用於淨行;為五聲調式(只有極少數為五聲羽調式),多用短韻、中韻幫腔。
【紅衲襖】類曲牌: 【紅衲襖】、【香羅帶】、【桂枝香】、【山坡羊】、【解三酲】、【芙蓉花】等,主要用於生、旦、老旦行;亦為五聲角調式。除常用短韻幫腔、中韻幫腔外,還有不少長韻幫腔與重韻幫腔。
【江頭金枝】類曲牌:【江頭金桂】、【小桃紅】、【下山虎】、【醉為遲】、【破曲】、【入破】等,生、旦、淨各行均可用;為六聲羽調式。常用短韻幫腔和中韻幫腔。另外,此類曲牌中還有一些有特點的,較長的甩腔句。
【綿搭絮]類曲牌:【綿搭絮】、【鶯集御林春】、【雙鸚鵡歌】、【鬥鵪鶉】、【蜜蜂洞】等,多用於旦行;為六聲羽調式。常用短韻幫腔和中韻幫腔,亦有一些帶甩腔句的短韻幫腔和中韻幫腔。
【九調】類曲牌: 【步步嬌】、【折桂令】、【江兒水】、【雁兒落】、【僥僥令】、【收江南】、【園林好】、【沽美酒】、【清江引】、【北駐馬聽】、【得勝令】、【小山坡羊】、【三仙橋】等,主要用於生、旦行;為五聲角調式。常用短韻幫腔和中韻幫腔。
【孝順歌】類曲牌: 【孝順歌】、【漢腔】、【混江龍】、【鵲踏枝】、【點絳唇】、【醉太平】、【寄生蟲】等,多用於淨、醜、老旦以及雜等行當;為五聲羽調式。一般用短韻幫腔. 【香柳娘】曲牌有: 【香柳娘】、【皂羅袍】、【紅芍藥】、【下水柳】、【憶多嬌】等,多用於生、旦、醜行當;為五聲角調式,只用短韻幫腔。
其他類的曲牌: 【不是路】、【引子】、【尾聲】、【入賺】、【賺子】、【字字雙】、【跳板】等,各行當都可用,多為五聲羽調式,有的為五聲角調式或六聲羽調式,其中【不是路】、【引子】不用幫腔,【尾聲】、【入賺】、【賺子】用短韻幫腔,【字字雙】與【跳板】為乾念牌子。
2、橫直曲牌
橫直曲牌是在台上角色演唱時加上笛子、嗩吶伴奏,不用後台人聲幫腔,除以板和鼓掌節外,亦不用鑼、鈸等相協;加笛子為伴奏的“橫調”;加嗩吶為伴奏的稱“直調”,兩者合稱“橫直曲牌”,或“橫直牌調”,有的藝人稱其為“矮牌子”,亦有人稱“低牌子”。
橫直曲牌分為橫調與直調兩類。橫調又稱“九調”,由【新水令】等 9 支曲牌(即一套)構成,一般按照固定順序聯綴使用;直調又稱“公曲”,多用於場上眾人齊唱或作為過場音樂吹奏,這些曲牌用於每個戲中曲調和唱詞都相同,只有在少數戲中改換唱詞,但曲調仍不變,因而被稱為“公曲”。
橫直曲牌具體包括:
【新水令】、【步步嬌】、【折桂令】、【江兒水】、【雁兒落】、【僥僥令】、【收江南】、【園林好】、【點絳唇】、【解三酲】、【二郎神】、【上小樓】、【下小樓】、【快金榜】以及【玉芙蓉】、【泣顏回】、【二番】、【山花子】、【朝之歌】、【剔銀燈】、【錦堂月】、【畫眉序】、【香柳娘】等,各行當均可用;絕大多數為五聲羽調式、商調式或五聲宮調式、微調式,極少數為六聲宮調式。均不用幫腔。
3、雜腔小調
青陽腔音樂中的雜腔小調有“吹腔”(又名“秦梆子”或“梆子腔”)。“亂彈腔”以及一些民歌小調,是從其他亂彈腔劇中和當地民間音樂中吸收進來的,大多用於如《時遷偷雞》、《三怕老婆》、《貴妃醉酒》等小戲或大戲中插科打渾之處。
二、鑼鼓音樂
青陽腔鑼鼓曲牌可分為:發生段鑼鼓、幫腔鑼鼓、鬧台鑼鼓三大類,是青陽腔音樂中重要組成部分。用到樂器有板鼓、常鼓、大鑼等九種,演繹目連戲“大鼓鬧台”、“三通鼓鬧台”時還需加上一個大鼓,號稱神鼓。
樂器
樂器有鑼鼓、笛子、嗩吶、板、鼓掌節、鈸、馬鑼、雲鑼、板鼓等。
表演藝術
角色行當
青陽腔一般36人,演員正角10人,貼補角2人(閨門旦/二肩旦、茶旦/三肩旦)、龍套8人、樂隊6人(1人專門檢場)、衣箱4人、其他6人:2人做飯、1人“打手”或“打布”(演目連戲專門扮演男吊的武功人員)。
青陽腔的行當體制為十角制,與明·
王驥德《曲律·論部色》中所提到的角色大體上一致。其十個角色行當是:一末(老生)、二淨(大花臉)、三生(鬚生)、四旦(青衣)、五醜(小花臉)、六外(副末)、七小(小生)、八貼(花旦)、九夫(老旦)、十雜(二花臉)。由於青陽腔所演出的大多是連台本和傳奇大本戲,角色繁多,根據劇本需呀,藝人們在十角制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二肩(二小旦)、三肩(茶盤旦)和四背褡(四將士)、四排須(四龍套)等。
在角色分配上也有其靈活性,如連台本戲《三國傳》中曹操一角,本是淨行擔任,但在都昌湖高腔中卻視劇情和場上人物而定,在不同的場次中分別由醜、外、淨三角來承擔。如第二本《連環記》曹操為由五醜扮,第四本《古城會》和第五本《三請賢》二淨扮關羽,六外扮曹操。
表演程式
青陽腔聲韻婉轉,旋律起伏跌宕,一唱眾和,鑼鼓幫腔,青演粗獷、潑辣、質樸,尤以淨角、旦角別具一格。
青陽腔《三請賢·觀榜》是
張飛的獨角戲,那提線木偶似的身段、頓挫分明的台步、唇肌顫動的髯口、孩童般的憨笑,怒了就大喊大叫,樂了就放聲大笑,粗獷豪放的大動作,感情真摯,土味十足,很有特色。
醜行,在青陽腔中是一個具有多功能性、舉足輕重的行當。它保留了宋雜劇插科打諢、滑稽調笑的遺風,同時又改變了行當結構,增添舞台趣味與活力,使丑角可主演正劇,能刻畫多重複雜心理活動的人物;早期青陽腔演《
目連戲》中穿插了雜技表演藝術,到後來,青陽腔又不斷吸收其它戲曲劇種的表演藝術,開始向戲曲化、藝術化、程式化、規範化的舞台藝術發展。
除了淨角的古樸奇特、丑角的別具一格、武戲精湛技藝,而且在旦角、生角的表演藝術上也創造了像《金鎖記·斬娥》中“鏈步”、“甩髮”、“跪步”、“跪步甩髮”、“三托跳”,和《
思凡》、《追舟》、《秋江別》、《
百花贈劍》、《
貴妃醉酒》中的水袖、扇子、雲帚、翎子等各種新的表演程式和技藝,這些都已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形成了青陽腔自己獨特風格的表演體系。
特色技藝
由弋陽腔“輾轉改益”而來青陽腔除了聲腔體例之外,舞台演劇上也深受其影響,注重在表演中融入武打雜技。在青陽腔早期搬演的《目連傳》中,藝人們穿插了許多具有高難度的
雜技表演,如“
度索”、“翻桌”、“
翻梯”、“
斛斗”、“蹬壇”、“蹬臼”、“
跳索”、“竄火”、“竄劍”等技藝。此後在不斷吸收、借鑑其他戲曲劇種表演藝術的基礎上,又創造了如“女起霸”、“
六合刀”、“
六合槍”、“走太極圖”、“
鎖連環”、“五梅花”、“架籬笆”、“竄刀門”、“盤吊桿”、“翻高台”、“跳火圈”等一套套規範化的戲曲表演程式。
班社藝人
流傳在
湖口、
都昌等地的青陽腔發展相當快,農村學唱曲文風氣特盛,手抄劇本幾乎家家都有,職業班社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圍鼓坐唱則村村皆是,青陽腔鑼鼓迅速在鄱陽湖區域發展了起來。這些班社不僅在本地演出,而且還巡迴演出於湖北
黃梅、安徽
祁門、
太湖、
安慶、
青陽等地,如清道光四年(1824年)湖口的“秀蘭班”,同治三年(1864年)的湖口“老秀蘭班”,光緒三十年(1904年)湖口的“中秀蘭班”、“福秀蘭班”,民國七年(1918年)都昌的“菜子班”,民國十三年(1924年)彭澤的“高腔開堂坐唱班”等等,都是當時非常有名的青陽腔戲班。代表藝人潘康泉、曹梅卿、曹耀春、吳江龍、吳厚德、駱顧仁、黃玉盛、吳敦友、
殷武煥等。
演劇特點
沿用舊制
青陽腔的音樂體例和演唱方式基本上沿用弋陽腔的舊制。在唱腔音樂上,青陽腔仍採用各種曲牌連綴而成的套曲形式;在演唱形式上青陽腔也保持了弋陽腔一唱眾和,不用管弦樂器伴奏、只用鑼鼓相協的特色。
新創滾調
青陽腔在弋陽腔“滾唱”基礎上創造的“滾調”。“滾調”指在曲牌的長短句中插入三、五、七言的對偶句或大段類似說唱體的七字句唱詞的加滾手法。這種手法的運用,豐富了曲牌體的音樂結構形式,增添了刻畫戲劇人物和表現戲劇情緒的藝術手段,加強了演唱藝術的表現力。“滾調”作為一種獨特、新穎的表現手段,在藝術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不僅是對原作劇詞可以做反覆的解釋和渲染,還可以對原作唱詞加以補充和進行闡發,並且可以用來抒發劇中人物的未盡之情。
青陽腔中的“滾調”,既有在曲牌內插入“滾唱”或“滾白”的“加滾”(亦稱“夾滾”),又有在曲牌之外加唱大段唱詞的“暢滾”,藝術表現力極為豐富。青陽腔“滾調”的出現,改變了中國戲曲音樂中曲牌聯套體的大一統局面,為板式(腔)體音樂的形成起到了中介和催化劑的作用。
崇尚武技
青陽腔在舞台演劇上注重在表演中融入武打雜技。在青陽腔早期搬演的劇目中,藝人們穿插了一些具有高難度的雜技表演,此後在不斷吸收、借鑑其他戲曲劇種表演藝術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更多如“五梅花”、“架籬笆”、“竄刀門”、“盤吊桿”、“翻高台”、“跳火圈”等表演程式。
青陽腔拙撲、高昂、剛健、原始,它不用管弦伴奏,一般是用鑼鼓伴唱,一唱眾和,雜白混唱,腔滾結合(滾調),唱腔靈活多樣,曲調清秀婉轉,戲曲語言、唱詞通俗易懂,尤為平民百姓所喜愛。
劇種保護
專家論證
據考,最早對青陽腔給予關注的是旅日中國戲曲家
傅芸子先生(1902—1948),他從日本內閣文庫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明代青陽腔《詞林一枝》、《玉容新簧》等青陽時調和徽池雅調刻本等。並於1942年在《東方學報》上發表了《釋滾調》一文,闡述了青陽腔的起源和藝術特徵,用史實說話,論證了青陽腔的客觀存在,也由此拉開了國內青陽腔的序幕。
20世紀40至50年代,中國曲藝史家、理論家
葉德均先生(1911—1956年),在對青陽腔藝術源流和特質做了豐富有效的研究基礎上,出版了《戲曲小說叢考》一文,也為後人研究青陽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世紀50年代以來,時任江西贛劇院副院長的流沙先生,旅日戲曲家
王古魯先生,又對青陽腔和滾調做了進一步詳細的論證。他們的研究成果,被保存在《宜黃諸腔源流探——清代戲曲研究》和《明代南戲聲腔源流考辨》兩部論著中,對青陽腔的存在和歷史淵源作了有力的證明。
20世紀70—80年代,南戲專家錢南陽先生,作《戲文概論》。安徽省黃梅戲專家
陸洪非、班友書、
王兆乾先生,對黃梅戲和與之有血緣關係的青陽腔,進行卓有成效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多體現在班友書的《青陽腔研究論文集》中。
保護措施
青陽縣保護活動
20世紀80年代中葉,青陽縣成立了民間文化藝術整理工作機構,負責對民間文化藝術遺產進行調查收集和整理資料,重點收集青陽腔和青陽民歌的資料。
1985年11月,青陽縣成立《青陽戲曲志》編纂機構,開始對以青陽腔為重點的青陽戲曲史料收集整理。1991年4月由
安徽省藝術研究所、安慶市黃梅戲研究所、池州地區文化局、青陽縣文化局聯合編輯出版《青陽腔劇目彙編》(上、下集),收集青陽腔大小劇目94個。1992年5月3日,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安徽省藝術研究所、池州地區文化局、青陽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全國青陽腔學術研討會在青陽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在會上交流學術論文24篇,並以《古腔新論》結集出版。1998年10月,青陽縣積極組織創作上演了新編青陽腔小戲《圓月橋》參加了安徽省第二屆藝術節池州分會場演出,獲獎多項。
2003年以來,先後建立了青陽腔藝術陳列館和青陽縣青陽腔劇團,扶持青陽腔長壠村農民劇團。2006年5月20日,青陽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以來相繼成立了青陽縣青陽腔博物館、青陽腔傳習館以及建立了青陽縣新聲青陽腔藝術團。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黃梅戲劇團、文化館專業人員深入到青陽、
湖口等地,挖掘整理排演青陽腔傳統劇目,《
拜月》《圓月橋》、《送飯斬娥》等十幾個小戲在全市各地演出5000餘場次,李大成、
汪菱花、陳琪、楊滿生等一批青年演員積極參與普及青陽腔。
湖口縣保護活動
早在1956年,中國著名的戲劇史專家
黃芝岡和武建倫先生就意外地在湖口發現了明代青陽腔遺響湖口高腔,但他們當時並未對湖口青陽腔進行深入研究。
1982年年底,時任湖口縣文化館館長的
劉春江到文橋鄉檢查工作時,意外發現了當地百姓表演的就是青陽腔,在此後的20多年中,劉春江陸續蒐集到了青陽腔手抄劇目131個、曲牌448首、單折戲與雜出戲64個、音樂資料50餘本、音像資料110多個小時、青陽腔業餘劇照及各類資料1000餘幅、青陽腔臉譜46個。同時,還蒐集到青陽腔古譜、班社、古戲台、舞台楹聯及藝人題壁等眾多珍貴的一手資料。這不僅遠遠超過了青陽縣的青陽腔資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也是保存最完整的青陽腔資料。
1988年,湖口相繼成立青陽腔劇團48家,演出劇目有《三國戲》、《水滸戲》、《岳飛戲》、《目連戲》等數十個整本戲。同時,還改編青陽腔傳統戲曲劇目《百花贈劍》、《圓月橋》和新編現代青陽腔小戲曲《一籃壽桃》、《都是麻將惹的禍》、《鄱湖戀歌》等。1999年,湖口縣被省文化廳授予“戲曲之鄉”,2000年和2008年,國家文化部又兩度授予湖口“中國民間藝術(戲曲)之鄉”。2005年,首部青陽腔藝術電視專題片《鄱陽湖絕唱》在中國第二屆電視戲曲“蘭花獎”評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2006年6月,湖口縣青陽腔(高腔)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在第二個“文化遺產日”之際,
九江學院與湖口縣人民政府正式簽訂了保護傳承青陽腔戲曲文化合作協定,並成立“青陽腔戲曲藝術中心”,在湖口付壠鄉設立“青陽腔實踐教學基地”。2007年,由劉春江、
陳建軍合著的《
湖口青陽腔》一書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