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樅陽腔
- 形成時期:明中晚期
- 形成地點:安徽樅陽
發展傳播,宜黃戲曲,吹腔,京劇,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發展傳播
宜黃戲曲
從明朝開始,弋陽腔、青陽腔、樂平腔、樅陽腔(又稱嚨冬調、安慶邦子)、海鹽腔、崑腔、京劇、採茶戲(俗稱三角班)、傀儡戲、越劇、文南詞等腔調和劇種流入宜黃,並在宜黃紮根發芽。
吹腔
吹腔又稱樅陽腔、蘆花梆子等。明末清初從江西弋陽腔發展而來的四平腔,受崑腔影響,在安徽樅陽一帶形成,為徽劇主要腔調之一。
京劇
一些學者認為,以西皮為特徵的“襄陽腔”形成後,不僅促成了漢劇、京劇的形成和發展,對其他地方劇種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襄陽腔主要聲腔的“西皮”是怎樣形成的呢?《辭海》的解釋是:“西皮,即戲曲腔調。它由清初傳入湖北襄陽一帶的秦腔,同當地民間曲調結合演變而成。西皮用胡琴伴奏,也叫襄陽腔,今滇劇仍保留此稱謂……”《藝術知識》撰文指出:清嘉慶、道光年間,湖北漢水沿岸各城鎮經濟繁榮,商旅雲集,會館廟宇林立,戲樓遍布,漢調戲班、科班亦隨之興起,為漢調的興盛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清人徐珂在《清稗類抄》有云:“秦腔戲一節,自元人院本後,演為曼彈、弦索(北曲)二種,弦索流往北部,安徽人歌之為‘樅陽腔’;湖北人歌之為‘襄陽腔’;陝西人歌之為‘秦腔’。俗稱梆子,又在當地形成撥子,成為徽調中吹撥腔的來源。”清乾隆中葉嚴長明所著《秦雲擷英小譜》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清人徐珂在《清稗類抄》有云:“秦腔戲一節,自元人院本後,演為曼彈、弦索(北曲)二種,弦索流往北部,安徽人歌之為‘樅陽腔’;湖北人歌之為‘襄陽腔’;陝西人歌之為‘秦腔’。俗稱梆子,又在當地形成撥子,成為徽調中吹撥腔的來源。”清乾隆中葉嚴長明所著《秦雲擷英小譜》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隨著江西移民的遷入,屬楚音的江西弋陽腔傳入樅川,迅速與屬吳聲的崑山腔相碰撞,樅陽人將一剛一柔的楚音吳聲揉為一體,同時吸收李自成起義軍軍中樂人及山(西)陝(西)商幫帶來的西秦腔劇目和音樂唱腔,並結合本土的俚歌俗曲,培育了一種新腔,史稱“樅陽腔”。明萬曆年間,凵了山鎮人阮自華在安慶天台里創辦阮氏家班,搬演崑曲,以聲伎自娛。崇禎初年,精通音律的凵了山鎮人阮大鋮,“新建阮氏家班,名滿江南”,他的家班能唱崑腔、弋陽腔,也唱樅陽腔,“《燕子箋》、《春燈謎》,其科介排場,無不緊湊,流傳至今,搬演不輟。”在中國戲劇史上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