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表演
源於
歌舞、
百戲。魏之“遼東妖婦”(
裴松之《三國志注》),隋(一作北齊)之《踏謠娘》(唐崔令欽《教坊記》),唐之“弄假婦人”(
段安節《樂府雜錄》)等,都是扮演婦女作戲劇性表演的節目,當為旦的前身。
分類
按扮演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點,大致可分為
正旦、花旦、貼旦、閨門旦、
武旦、老旦和彩旦7種類型。
正旦
原為北
雜劇行當名,泛指旦中正角,不表現確定的性格特徵。近代戲曲中的正旦已非雜劇正旦的原意,而是概括一定性格類型的獨立行當,主要扮演性格剛烈、舉止端莊的中年或青年女性,且多為正劇或悲劇人物,故
湘劇俗稱為節烈旦。正旦的造型基調要求嫻靜莊重,多用韻白,唱、念、做諸功兼重而在唱功上作重點發揮,唱腔不尚花巧,以質樸淳厚、情真意切取勝。常扮的人物如《
琵琶記》的趙五娘、《
秦香蓮》的秦香蓮、《
宇宙鋒》的趙艷容。因常穿青素褶子,故又稱
青衣或青衫。清代花部興起之初,尚未形成完備的行當體制,加以民間班社受演員人數的限制,曾用正旦兼扮青年將領,如
漢劇的前身楚曲《英雄志》的陸遜、《祭風台》的周瑜等就由正旦扮演。
小生的表演藝術發展成熟後,不再兼扮。
花旦
與正旦相對照,花旦扮演性格活潑明快或潑辣放蕩的青年或中年女性,並常帶喜劇色彩。花旦的名目出現甚早,北雜劇就有“花旦雜劇”一類。
夏庭芝《青樓集》:“凡妓,以墨點破其面者為花旦。”
朱權《太和正音譜·雜劇十二科》把花旦雜劇列為“煙花粉黛”一科,說明花旦原是以扮演妓女為主的類型。這類人物多半性格熱情開朗,聰明機智,《
趙盼兒風月救風塵》的趙盼兒就是一例。經過歷代藝人的創造,扮演人物的範圍不斷擴大,到近代戲曲中,已成為各個劇種共有的、藝術上獨具異采的性格造型。其造型基調要求嫵媚妍麗、嬌憨活潑,多念散白,重做功,重神采,不重唱功但要求唱腔的秀麗靈巧。常扮的人物有《
梵王宮》的耶律含嫣、《
少華山》的殷碧蓮、《
辛安驛》的
周鳳英等;《
坐樓殺惜》的閻惜姣等也是花旦的本工。舊制花旦須踩?,現已廢除。花旦,
梆子系統劇種稱
小旦,以細膩的心理刻畫與精緻的
藝術技巧相結合為其主要特色。
貼旦
簡稱貼,有時簡寫成占。南戲和北雜劇皆有此名,為旦中副角,意為旦之外再貼一旦,不表現確定的性格特徵。明代南曲系統諸劇種仍沿舊制,如明刊本《金印記》中旦扮主要人物
蘇秦妻周氏,次要人物蘇秦之嫂、蘇秦嬸母和岳母三人均由貼扮。到清中葉
崑山腔中,逐漸從旦行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行當。據
李斗《揚州畫舫錄》載:“貼旦謂之風月旦,又名作旦”,著名貼旦演員董壽苓“工為侍婢”、“無態不呈”,可知其表演特點同花旦大致相同,俗稱六旦。《牡丹亭》的春香、《占花魁》的
莘瑤琴、《翡翠園》的趙翠兒等皆由貼扮。崑山腔貼旦例須兼扮兒童和門子,前者如《浣紗記·寄子》的伍員之子、《尋親記》的周瑞隆;兼扮門子的,有《十五貫》、《永團圓》、《白羅衫》等。
漢劇、
粵劇等皆有貼旦,為花旦之異稱。
閨門旦
扮演少女。北雜劇有“
閨怨雜劇”一類,是表現青春少女閨怨戀情的劇目,劇中的少女當為閨門旦的最初形態。清代中葉崑山腔中,閨門旦從旦行中分化出來,稱小旦,俗稱五旦。扮演的人物有《牡丹亭》的
杜麗娘、《玉簪記》的
陳妙常、《琥珀匙》的桃佛奴等。梆子系統劇種《蝴蝶杯》的胡鳳蓮、盧鳳英,皮簧系統劇種《二度梅》的陳杏元等,都屬閨門旦一類,但前者歸入小旦,後者歸入貼旦,一般不另分行。
京劇閨門旦早期以扮演小家碧玉為主,如《
拾玉鐲》的孫玉姣、《棒打薄情郎》的金玉奴;後吸收
崑曲的經驗而有大家閨秀的類型,如《
鳳還巢》的程雪娥。
武旦
扮演擅長武藝的女性形象。按扮演人物的身分和技術特點,又分刀馬旦和武旦兩種類型。刀馬旦重身段工架,造型基調要求寓流動嫵媚於剛勁挺拔之中,以氣度神情勝。常扮的人物有《扈家莊》的扈三娘、《穆柯寨》的穆桂英。武旦重跌扑翻打,以身手的矯健驍勇勝,常扮的人物有《
十字坡》的孫二娘等。武旦又常扮神怪,除重
武功外,還須表演特技“
打出手”,如京劇《
泗州城》的水母、《搖錢樹》的張四姐。舊制武旦須踩?,也是與刀馬旦的區別之一,現已廢除。
老旦
扮演老年婦女。多重唱功,如京劇《楊門女將》的
佘太君、《
岳母刺字》的岳母等。兼重做功的,有崑曲《
荊釵記》的王十朋母、京劇《
清風亭》的賀氏等。後者有時由醜行兼扮。老旦,漢、粵、湘等劇種稱夫或婆旦。
彩旦
一作丑旦、醜婆子,秦腔里也稱之為媒旦。扮演女性中的喜劇或鬧劇人物,實為女丑,故常由
醜行兼扮。化妝和表演手法極度誇張,常常濃裝艷抹,行為乖張,多扮滑稽風趣或奸刁兇惡的人物,前者如《
鐵弓緣》的茶婆,後者如《
朱痕記》的嬸娘。
川劇稱搖旦,以幽默詼諧見長,有獨特風格,扮演的人物有《迎賢店》的店婆、《御河橋》的宣母等。秦腔中媒旦的代表有王輔生、楊燕軍等扮演的《看女》中任柳氏。
歷史回顧
旦的名目初見於宋代歌舞。周密《武林舊事》記民間舞隊有《麤妲》和《細妲》等目,妲即旦的古寫。據
吳自牧《夢粱錄·元宵》條:傀儡戲之細旦“戴花朵□肩,珠翠冠兒,腰肢纖裊,宛若婦人”。可知細旦為俊扮之旦色;與之相對照,麤旦當為醜扮之喜劇角色。
宋雜劇、金院本的女腳色稱裝旦或引戲,為“五花爨弄”的腳色之一。
宋元南戲和北雜劇形成後,沿用旦的名目,但兩者在具體運用上又略有不同:南戲的旦泛指女主角,如《永樂大典戲文三種》的三個女主角貧女、王金榜和李瓊梅,儘管身份和性格有很大差異,卻都由旦扮;雜劇的旦是女腳色的統稱,以主唱的正旦作為旦中正角,扮演人物的範圍幾乎包容了類似近代戲曲中的正旦、花旦、閨門旦、刀馬旦和老旦等各種類型。余如貼旦、外旦等皆為副角。明代的
南曲系統諸劇種在名目上仍沿南戲舊制,但在演出實踐中已按不同的性格特徵逐漸分化,到
崑山腔表演藝術發展的成熟期,形成正旦、小旦、貼旦、老旦四個支系(《揚州畫舫錄》)。其後
高腔、梆子、皮簧和民間小戲各系統劇種又有豐富和發展,繁衍出眾多的分支。
劇種行當
此外,不少劇種由於各有一批自己特有的以女性形象為主角的劇目,表演上又都發揮了自己的獨特創造,因而形成了各劇種特有的行當。
潮劇有羅衣旦,常扮聰明稚氣、伶俐乖巧的少女,如《桃花搭渡》的桃花、《益春藏書》的益春等,有濃郁的喜劇色彩。豫劇有帥旦,扮演元帥或大將,如《
穆桂英掛帥》的
穆桂英。
京劇有
潑辣旦,扮演潑辣豪爽、精通武藝的人物,如《刺巴傑·巴駱和》的馬金定。湘劇有
玩笑旦,常扮世俗的喜劇人物,如《王婆罵雞》的奚在真。
川劇有鬼狐旦,或稱魂旦,常扮《情探》的敫桂英、《放裴》的
李慧娘等鬼狐形象,有獨特的魂步等表演技巧,表現想像中鬼狐出沒時的虛幻飄忽氣氛。這些獨特創造,顯示出戲曲旦腳表演藝術的絢麗多彩。
旦角扮相
現在各大京劇院團旦角的化妝手法,大多都是在上世紀梅蘭芳大師在繼承老一輩旦角演員化妝程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創新所形成的程式。一般旦角大頭分為
古裝頭、大頭、
旗頭三種。
大頭
是從古代婦女的髮髻演變而來的,頭髮綰在腦後,呈橢圓形的纂。這是一種模式化的髮型,無論什麼身份、性格的婦女,形式基本都是一樣的,花旦的髮型稍有變化(花旦梳抓髻大頭,帶辯子及小穗)青衣、刀馬旦、武旦的髮型則完全相同。為了表現人物的身份、年齡、地位等,只在裝飾品上加以區別。
古裝頭
是梅蘭芳先生在實踐中根據古代仕女和敦煌壁畫創造的一種髮式。它將頭髮綰在頭的頂部,因此形成正髻、偏髻、美人髻、四喜髻、圓髻等不同髮型。古裝髮型變化萬千,因此更有力地表現各種女性人物,也為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減輕負擔;
旗頭
是旗妝戲的固定髮型,旗頭主要是以清代滿族婦女的裝束為模特兒加以改進提高而成的,用來表現遼金清等女真族,滿族宮廷婦女的髮式,包括兩把頭、旗頭墊子、旗頭座三種不同的髮式。旗頭髮型撥挺,頭飾華麗。
化妝方法
化妝基該方法
1.拍底彩 底色由紅、白色的化妝油彩調配成嫩肉色。底色的深淺要根據舞檯燈光的強弱、人物的年齡、身份而加以區別。拍底色的順序是先腦門、鼻子、下巴後拍兩頰、兩腮和脖子。要注意是拍底色,不是抹,而且一定要拍均勻。還要注意眉眼、鼻窩、嘴角、眼角等細小部要做面面俱到,既不要色彩太薄,露出皮膚本色,也不要太厚,如戴面具。
2.上紅底彩 以大紅色化妝油彩為主,略加玫瑰紅色。方法是從眼窩、鼻樑兩側開始,壓住眉毛,再由上而下、由中間向兩側,由深漸淺地均勻地拍打,直到與底色融為一色。以上眼皮部位為最紅,要注意鼻樑、嘴角與底色銜接的部位要自然過渡,不要有明顯的紅白界線。塗腮紅時在技巧上要注意根據臉型的特點加以變化,起到彌補缺陷、美化臉型的作用。如圓型臉可把腮紅上下拉長;長型臉可把腮紅向橫向拉寬,再通過貼片子的技巧來幫助演員改變臉型的長短胖瘦。
3、定妝:即敷粉,在拍打的油彩上敷上一層薄薄的脂粉,可使油彩的造型固定在臉上。敷粉應先從腦門、鼻樑和底色部分開始,然後敷腮紅部分,敷好後再用刷子輕輕撣去浮粉。
4、塗胭脂:用大紅、荷花、赫紅等顏色的胭脂塗在腮紅的部位。方法是從眼窩和鼻樑兩側,眉毛以下開始,自上而下、由淺至深。重點要突出的是上眼皮,下眼皮和兩頰要逐漸過渡到與底色一樣的深淺。胭脂的作用是使面部色彩更加鮮艷。
5、畫眼圈: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更是演員揭示人物心情的關鍵部位。所以畫眼圈要畫出生動的神韻來,才能起到烘托演員的表演的作用。同時,畫眼圈也要根據演員的眼睛大小、臉型胖瘦,進行比例的誇張。畫眼圈用的是眉筆或鍋煙,從下眼皮畫起,加寬上下眼圈的輪廓線。旦角演員基本是以風眼的形式,外眼角略往上挑,給人嫵媚之感。眼小者,眼圈線可畫得大一些;眼大者,眼圈線可畫得小一些;眼圓者,眼圈可畫得長一些;眼長者,眼圈可畫得圓一些;兩眼近的可以拉開距離;兩眼距離遠的可以畫得近一些。
6、畫眉毛:即用鍋煙和眉黑筆在原有的眉毛的基礎上加以誇張,如青衣、花旦要畫柳葉眉;武旦、刀馬旦要畫劍眉;彩旦要畫八字眉。畫眉毛的長短粗細曲直也要結合演員的臉型、五官的特點,從整體上進行協調和彌補,用鍋煙打好的眉毛要有毛茸茸的立體感。
7、畫嘴唇:即用大紅油彩勾畫上下嘴唇的輪廓。其畫法即採取以演員的嘴唇進行相反相成的原理進行勾畫:如嘴大的,可畫小畫薄;嘴小的可畫大畫厚;嘴鼓的,可畫癟;嘴癟的,可畫鼓,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畫嘴唇的美化作用。
在化妝時還要注意人物與行當的差別,如:青衣要顯得莊重、典雅,因此底色要淺一些,腮紅的部位要小一些,顏色也要淺一些,柳葉眉、丹風眼,眼圈不要太重、太寬;花旦大多年輕、活潑、天真,因此底色略深,腮紅部位略大一些,要顯示出青春的活力,眉毛要兩頭尖細,中間略、粗而彎,呈弦月型;口型要小,呈圓型,嘴角略往上挑。有的花旦的印堂還要畫一紅點,顯得天真,可愛;武旦和刀馬旦的底色要深一些,腮紅的部位也要大一些,以表示人物妁健壯和勇敢。
包頭方法
包頭的基該方法
1、勒頭 也叫“吊眼”,目的是為了讓旦角產生秀眉入鬢,鳳眼傳情。方法是將頭髮使勁往上勒,再綁起來。
2、貼片子 片子就是用榆樹皮刮下來的膠與頭髮混合在一起作出來的飾物,是人物鬢髮的誇張與美化,並且可修飾演員的臉型,達到最佳效果。不同的旦角人物在片子上會有不同,這是一般旦角貼的的一對大綹、七個小彎的常見貼片形式,先貼上額頭正中的“小彎”,其它六個分別以拱型貼在兩邊。這七個小彎的作用特別大,它排列的高低、疏密甚至可以決定演員的美醜,雖然有臉長可貼短,臉短可貼長的一般規律,更有隻可意會不能言傳特殊效果。它應該是經驗和規律,程式與感覺的天成。一般傳統戲旦角的小彎和大柳的貼法以鴨蛋形為標準,這裡更需要結合演員、人物、行當的標準,綜合把握。
3、戴線帘子 又稱為線尾【yǐ】子,這部分垂在人物的身後,並且分出左右兩小把垂在身前。
4、戴網子、橫簪、發墊
5、戴水紗,起到固定、乾淨和美化的作用
梳頭自此完成
6、戴頭面 頭面起到美化和裝飾頭部的作用,每種皆有不同的名稱、規格與佩戴位置。
1).戴泡子 泡子直接插在片子上
2).戴泡條
3).戴耳挖子 遮蓋和裝飾耳朵
4).戴頂花
5).戴橫豎聯
6).戴纂圍(髮髻上端的飾物)和腰箍(髮髻中間的飾物)和後兜。(此三樣俗稱三大件)
7).戴偏鳳,插絹花
8).整裝,梳大頭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