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
昌盛
據
史料載:最早定名“餘姚腔”,出現於明朝陸蓉《菽園條記》和
祝允明(字枝山)的《猥談》之書,稱“所謂南戲盛行,…今遍滿四方,妄名餘姚腔…之類”,此時餘姚腔已
盛行大江南北;徐渭(字文長)《南詞敘錄》說:“今日之家,…稱餘姚腔,出於會稽(紹興)之餘姚”早已在
江蘇、
安徽、
江西等
南方省份流行。餘姚腔在明朝初年已經流傳各地,到了
清朝中葉依然演出不綴。
衰落
餘姚腔的
衰落,源於
昆、
弋崛起。餘姚腔聲腔是“調腔”,又是
高腔,運用“滾唱”
手法,採用聯體
結構,念白兼用,僅用
鼓板,無管弦
伴奏,在曲調前後常
穿插雜白混唱,因而深受民眾歡迎,自明朝初年開始,已經影響了紹興調腔(紹劇)和
長江南北其它
劇種,現在
浙江省地方劇種調腔中都是餘姚腔,如
寧波“甬昆”,
寧海道士座唱班,新昌高腔等等。
餘姚腔衰落,大約在,受其影響而發展的江蘇崑山腔、弋陽腔,由於大量吸收了餘姚腔“滾白”、“一唱三嘆”調的
精華,形成風格,如“崑山腔”創新調腔,形成了優美的“中國崑劇”,弋陽腔因劇目創新,並從江西流向浙江,餘姚腔因放棄“滾白”
優勢,漸漸衰落。同時在餘姚本土上,一支由農村山野“燈頭戲”,吸收了餘姚腔的劇目,結合外地戲曲劇種,
悄悄地興起,形成了現在的“
姚劇”。
歷史記載
“餘姚腔”的名稱,最早見於明成化年間曾任
浙江右參政的
陸容(1436—1496)《
菽園雜記》一書:“嘉興之海鹽,紹興之餘姚……皆有習為倡優者,名為
戲文子弟,雖
良家子不恥為之。其扮演
傳奇,無一事無
婦人,無一事不哭,令人聞之,易生
悽慘。”(《菽園雜記》卷十 中華書局1985年版124頁)
清前期文獻載述
依據《王陽明年譜》所記載,
王陽明也深深喜愛“餘姚腔”。當他
貶官貴州龍場驛時,
跟隨他的
童僕由於
水土不服而致病時,王陽明“又恐其懷
抑鬱,則與歌詩,又不悅,復調越曲,雜以詼笑,始能忘其為
疾病夷狄患難也。”。據
筆者前幾年親赴貴州修文縣(原龍場驛)
考察時,當地民眾告訴我,貴州與餘姚相隔遙遠,
語音不同,由於王陽明曾向這裡的
民眾教唱戲曲,故此至今
貴陽地區的民眾尚能哼上幾句越曲,唱越曲時還往往帶有越音(餘姚地方音腔)。由此可以
看出,王陽明
生活的明正德年間,餘姚腔已是影響
廣泛的
聲腔,上至
士大夫,下至民眾,都多少能唱上幾句餘姚腔。並
由於王陽明的貶官貴州,把“餘姚腔”亦帶到了貴州地區,為當地民眾所學唱。
依據
紹興人徐文長(1521—1593)在《南詞敘錄》中又寫到:“稱‘餘姚腔’者,出於會稽,常、潤、池、太、揚、徐用之。”徐文長生活在嘉靖年間,於此可知,“餘姚腔”於嘉靖年間即已傳唱於
紹興、
杭州、鎮江、
濟南、
濟寧、
池州、
當塗、
揚州、
鳳陽、
徐州、
南京等地區,是
浙江、江蘇、安徽、
山東四省民眾所喜看樂聽的聲腔劇種。主要活躍於
民間。明萬曆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586——1597),“紹興梨園”、“餘姚梨園”、“紹興戲子”以餘姚腔多次演出於
上海豫園等地。
代表人物
由於“餘姚腔”的
興盛,餘姚一地還出了如多位戲曲作家,更有戲曲理論家
呂天成和他的《曲品》,影響廣遠。
由於“餘姚腔”傳唱
地域廣大,戲班
眾多,曾使不少演員
聞名於大江南北。
嘉靖時著名
戲曲家李開先(1502—1568)還說:“如餘姚董鸞、錢塘毛士光等,皆長於歌而劣於彈。《北西廂》擊木魚唱徹,無一曲不穩者。餘姚董鸞則妝生,做手尤高。”(《詞謔·詞樂篇》)李開先在這裡告訴我們,
如此眾多的“餘姚腔”
民間藝人集合在一起,按
王實甫的《北西廂》和
馬致遠的《漢宮秋》等
原文進行演出,正
說明了當時“餘姚腔”演出的
盛況。它不僅為廣大民眾所愛聽,還為許多
文人學士所
傳觀。
藝術特色
“餘姚腔” 是一種具有
濃郁浙東
地方特色的戲曲聲腔,它一
開始就傳唱於整個紹興府區域,更由於餘姚歷來
歸屬越州(紹興府),又可稱之為“越曲”或“越腔”。
“餘姚腔”的
特色是:第一,由於受到北方雜劇的影響,以會稽餘姚地方曲調為主,
融合了不少北曲的成份,使之為長江、
淮河中下流域廣大民眾所
接受;第二,它以
清唱為主,僅以小音量的
打擊樂器伴奏,演唱時使聽者清心,無噪雜之感;第三,唱口比較平穩柔和;第四,
音調低緩輕軟,
抒情色彩較濃;第五,不受
場地限制,可在
廣場及各種
社廟中
臨時搭台演出;第六,採用
後台幫腔伴唱,
韻味悠長;第七,不用
曲譜,按律入調;八,演唱和
說白中,時而插唱“滾調”。
劇本
至今為止,有關“餘姚腔”劇本已知的僅有:《十義記》、《劉漢卿白蛇記》、《古城記》、《白袍記》、《珍珠記》,為數不是很多。1986年底,
安徽省徽劇團曾發現一本《水雲亭》演出本,即
明代徐渭在《南詞敘錄》中所存曲目《高文舉》,亦是
祁彪佳《遠山堂曲品》中所列《還魂記》。
據現代戲曲史家
錢南揚等多位
專家對此曲本的
考訂,依據此
曲本有著滾白唱腔,以及全劇科白、方音土語等的特色,認為即是戲曲史家們長期
尋覓的“餘姚腔”曲本,它的發現為“餘姚腔”
孕育“
青陽腔”,
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
線索。另據戲曲研究
學者告知筆者,現今在
福建省靠近浙江的
浦城縣一帶有
木偶戲,用高腔演唱,唱腔中有較多的“餘姚腔”聲調,倒是一個極好的研究線索,
尚待調查
核實。
影響
晚清時期,餘姚腔的
遺韻仍可在“調腔班”和“平調班”的聲腔中找見。如著名“調腔”女演員
朱楚生擅長“餘姚腔”和“崑腔”,並以之融匯到“越腔”之中,形成別具特色的“調腔”聲調。
1954年重新成立了新昌新藝劇團(今新昌高腔劇團)和寧海平調劇團。當時,尚能演唱的傳統劇目有:《北西廂》中六出、《琵琶記》中二十一出、《玉簪記》中四出、《牡丹亭》中八出、《拜月亭》中四出、《白兔記》中六出、《呂蒙正》中八出、《荊釵記》中九出以及《賜馬斬顏良》、《三關斬卞》等。此外,老藝人還能回憶出傳統劇名目近百出,背出傳統曲牌三百餘支。由於調腔長期在浙東山區活動,藝人又多來自
新昌、寧海、奉化交界處的山坑冷岙,受
外來影響較少,至今尚
保留其
固有特色,對餘姚腔的探索研究有一定
價值 。
相關
調腔的伴奏不用
管弦,只有
打擊樂,分文武場,不同
音色的文武場打擊樂器有28種之多,後因受當地崑腔和亂彈劇種影響,在極少數
折子戲中增加了
笛子及
板胡伴奏,仍保留尾音幫腔,藝人稱它為“
四平”。
貢獻
作為
歷史上
繁盛一時的古戲曲聲腔“餘姚腔”,自明正德年間(1506—1521)興盛,至清乾隆年間(1736—1795)消亡,
風靡達三百餘年,為祖國的
劇壇作出了較大的
貢獻。
時至今天,“餘姚腔”雖已
絕響,但它的
精華,為“弋陽腔”、“青陽腔”、“調腔”等新興聲腔所吸收,致使“餘姚腔”的演唱特色始終融合在多種戲曲聲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