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舞台,供演出用的台。
《
水滸傳》第五一回:“鑼鼓響處,那白秀英早上戲台,參拜四方。”
《老殘遊記》第二回:“那明湖居本是個大戲園子,戲台前有一百多張桌子。”
巴金《家》三十:“中門內正對著堂屋的那塊地方,以門檻為界,布置了一個精緻的戲台。”
詳細介紹
戲台即戲劇舞台,是指為戲劇演出而建的專門場所。中國古代戲台基本為木結構建築,從高度講大致可分為單層、雙層兩種類型。單層指戲台建在一個台基上,台基一般高度為1米左右;雙層指戲台建在通道之上,通道多為山門,高約2米左右。從開口角度講,可分為一面觀、三面觀兩種,亦有介於二者之間者。
戲台從其木結構看,多在四根角柱上設雀替大斗,大斗上施四根橫陳的大額枋,以形成一個巨大的方框,方框下面是空間較大的表演區,上面則承受整個屋頂的重量,這種額坊的建築形制,對需要開間較大的舞台是十分有利的。在元初的魏村、王曲戲台上,兩側後部三分之一處,設輔柱一根,柱後砌山牆與後牆相連,兩輔柱間可設帳額,把舞台區分為前台和後台兩部分,前台兩邊無山牆,可三面觀看。這類戲台,在山西稷山縣馬村金墓和
侯馬金墓中的戲台模型中可為佐證。至於前後台分割的帳幕,在洪洞廣勝寺水神廟明應王殿的元代壁畫中可以看到。但這種建造方式,在元代中後期的東羊、曹公戲台上發生了變化,將兩面山牆全部砌起,而觀眾也就從三面觀看變成一面觀看了。這種構造方式在明清以後的戲台上基本上得到了沿襲,只是把前台台面加寬,台口分為三開間。
各地戲台
北京
中國清代有三大戲樓馳名中外,它們是頤和園內德和園大戲樓、故宮博物院暢音閣大戲樓和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內的清音閣大戲樓。
江西
江西寧都戲台始建於光緒二年,與“老官廟”南北相對,戲台為木質結構,分前後兩台,前台為戲子唱戲時用的,後台為戲子化妝和住宿用的,總長約10公尺,寬15公尺。前台門柱上,有一木刻的陽體朱漆鎦金楹聯:“或為君子小人,或為才子佳人,出場便見;有時風平浪靜,有時驚天動地,轉眼皆空”。戲台的頂上,懸有一朱漆描金的橫匾:“聲滿歌樓”。戲台每年一般用三次,即演三次戲,一次是二月花朝節;一次是四月老官生日;一次是八月禾苗戲。每次演出多則一個月,少則半個月。演戲期間,四周的民眾都會趕來,有的純粹看戲,有的做生意,有的賭博,有的嫖娼,有的走親戚無花八門,應有盡有,人山人海,酒店飯店天天客滿,非常熱鬧。這每年的三次戲又叫“行份戲”,戲價來源於生男孩的,結婚的,生意發財的,各店攤派捐獻的,賭博桌上的等等。唱戲的內容大都是湖南戲,每年都相同。有時,也會聯合其它的地方舉辦一些活動,如,八月初,請寧都的戲班來唱採茶戲,紀念許旌真人。
江西景德鎮樂平市素有中國古戲台博物館之稱。這裡共有412餘座古戲台,散布於全市各鄉村,建築時間從明清至當代,跨越500餘年。樂平古戲台大致分為宅院台、廟宇台、會館台、祠堂台和萬年台五種,其中最多見的是祠堂台和萬年台。不管是哪種戲台,他們都具有相同的格局:均為傳統的磚木結構,正面均為牌樓式,三樓五樓不等。屋脊中央一律插有方天畫戟,有的方天畫戟插在彩瓷寶頂上,屋脊的兩端分別飾有造型優美的鰲魚,正面上方都有極挺拔的飛檐翹角,檐下懸掛著風鈴鐵馬;戲台天棚中央是華麗的藻井。台上幾乎所有的木構件上都雕刻有精美浮雕:瓊花瑤草、祥禽瑞獸,游梁、隨枋、三架梁、搶頭梁、穿插枋上及牌樓各層之間,則雕刻了許多戲文。在這些戲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魁星點斗》、《九老天宮》、《八仙過海》、《麻姑獻壽》等幾種。
浙江
浙江寧波城隍廟戲台.過去廟中的除中大殿、後大殿各有一大戲樓外,兩旁廂樓還各有兩小戲台。今存的中大殿戲樓,為城隍廟的精髓。整個建築的大小部件都飾有傳統的朱金木雕,內容以戲曲故事為主。
溫州古戲台作為“戲曲故里”、“南戲發祥地”的重要佐證,歷史悠久,數量眾多。僅永嘉縣就有236處,其數量遠多於僅存120座古戲台有“中國古戲台文化之鄉”美稱的寧波市寧海縣。日前,《溫州古戲台》一書作為“溫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叢書” 之一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這也是溫州第一本專門介紹古戲台的著述。
貴州
肇興位於黎平縣城南67公里,全寨八百餘戶,人口四千餘人,為全國最大的古老侗寨。肇興侗寨四面環山。 侗族人有“無台不祠”的說法。戲台在鼓樓附近,相對來比較簡陋些。懸山頂、六柱落腳,下敞。戲台在文革中破壞得比較厲害,遠遠的還能看出原來屋檐和柱角上的懸挑工藝。戲台是專供唱侗戲用的,肇興人逢過節、喜慶的時候都會請戲班來演,侗族人又可借著侗戲好好熱鬧一番。
山西
山西省高平市王報村二郎廟金代戲台 。
該戲台創建於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的戲台。
高平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隸屬晉城市,距太原市三百多公里。境內多崇山峻岭,海拔均在1500米左右,高者逾2000米,著名的有太行山、王屋山和中條山等山脈。悠久的歷史給山西東南部地區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蹟,精粹部分是大批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代寺廟道觀,使山西東南部地區成為山西省現存古寺最多的地區。
牛王廟戲台位於山西臨汾市西北25公里魏村牛王廟內。戲台建於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大德七年(1303年)平陽大地震損壞,至治元年(1321年)重修,明、清兩代屢有修茸。現存戲台建築為元代原構,余皆明清所建。
戲台建在高1米餘的磚砌台基上,面寬7.45米,進深7.55米,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梁架結構獨具特色,既有荷載能力,又具裝飾效果。大斗分置於四角柱上,斗口設十字雀替承大額枋,額枋上四周施斗栱12攢,分補間和轉角兩種,五鋪作,重昂重栱計心造,承托檐出與上部梁架,斗栱里轉角處設抹角枋、抹角梁。井口枋之上施梁架斗栱,上承抹角枋組成斜方框形,抹角枋中心處設一垂柱,架起小型闌額,形成平面八角形屋架,中心懸雷公柱一枚,別於藻井之趣。
戲台周身三面敞朗,僅後檐與兩山後部砌牆,山牆約為山面總長的1/3。前檐和兩山前部均露明,為早期戲台的固有形式。
廣西
古鎮的入口,端然佇立著一座戲台。這座戲台已經很老很老了,最後一次維修是在清代。走上戲台,推開斑駁的古舊木門,吱呀聲讓人恍然以為一開門就會聽到咿呀的曲子,看到七彩的戲子和台下熙攘的看客……當然,恍惚只是剎那間的事,大開的門外清幽依然,檯面上晾著墨綠的豬草,近處的居民把這裡當了曬場,為豬們預備著冬糧。
戲台是一覽無餘的,但是從前的人們為了它頗花了些心思。雕花刻詞且不論,光是戲台的匾額就頗有意趣—“可以興”。兩邊的楹聯也順便抄錄於此:鑼鼓喧天管弦悅耳共慶清平樂,霓裳漫舞羽曲高歌齊呼可以興。
“可以興”,好像沒有說完的半句話,又好像有點什麼玄機。《論語·陽貨》中的“可以觀,可以群,可以興,可以怨”,“可以興”的意思是說可以通過新的手法促進溶情,表現戲劇舞台的藝術生活。
雲南
江西會館坐落在
會澤縣城江西街中段北側,至今已有280多年歷史,戲台、正殿、後殿三點連一線,構成會館的主體。其中,古戲台堪稱雲南古建築中的精品。門窗總計22扇,精雕細刻,結構嚴謹,上百年風風雨雨,依舊結實堅固。戲台上方的福、祿、壽三星相傳是用三節火柴雕鑿而成。其次,會館內的真君殿、東西偏殿、觀音殿等建築的木雕、石雕、磚雕等工藝也均堪稱一絕。整座會館是會澤縣城內會館寺廟建築的代表,堪稱會澤戲台之最。
雲南沙溪古鎮古戲台始建於清代,為三層樓魁星閣帶戲台結構,前台後閣,結構獨特,飛檐疊角,14個飛角凌空射出,屹立在藍天白雲之下。真想不到在這交通閉塞的鄉間,竟有這般華美精緻的戲台。古戲台占據著四方街正東的位置,正對著西面的興教寺。登上古戲台.沿著陡峭的木樓梯,二層有劍川出土的文物展覽,三層魁星閣。
安徽
安徽祁門古戲台,在中國戲曲舞台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明清以來各個時期遺存的11座古戲台是一部完整的徽州舞台史及實物例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徽州建築藝術的造詣和成就。
祁門古戲台主要分布在城西新安鄉、閃里鎮汪家村、文閃河流域,歷史上這一帶文風昌盛。古戲台作為一種演出場所,不僅有娛樂功能,更有宗族教化功能:一方面可以維繫宗族的血緣關係,徽州人講究忠孝節義、尊祖敬上,演戲時打開享堂的隔門,可與祖宗同樂,使人感到宗族的榮耀;另一方面體現出宗族的威嚴。祠堂是執法的場所,通過演戲既處罰了違法和觸犯村規民約的族人,由他們出資請戲班演出,又教育了全村人,起到警世的作用。
古戲台主要設定在祠堂內前部,與享堂相對,這是有別於其它地區戲台設定的典型特徵之一。戲台分前台和後台。前台明間為演出區,次間為文、武場樂間,稍間為迴廊,兩側廊廡設有觀戲樓,戲台正立面及構件上均雕刻精美的紋飾,使人感到優美、恬靜。
安徽較典型的古戲台為:餘慶堂古戲台、會源堂古戲台、敦典堂古戲台、嘉會堂古戲台。
餘慶堂古戲台位於新安鄉珠林村,約建於清鹹豐初期(1851-1853年),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古戲台為趙氏宗祠餘慶堂的組成部分。餘慶堂前進建成戲台,祠堂的大門就是戲台的後台,人若進祠,須低頭從台板下穿過。天井兩側是觀戲樓,與主戲台連成一體。戲台的建築工藝非常講究,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祠堂坐西朝東,戲台則坐東朝西,祠堂面積504平方米,其中戲台和觀戲樓占地面積136平方米。戲台的牆壁和板壁上,留有各個時期的戲班藝人到此演出的題壁墨跡。
會源堂古戲台坐落在閃里鎮坑口村。會源堂乃竹源陳氏宗祠,建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由戲台、享堂、寢堂三部分組成,總面積600平方米。戲台坐南朝北,面積97平方米,兩廂看台及天井206平方米。台前基礎以磚石砌成,台面以木柱支撐,上鋪台板。戲台後壁即祠堂南牆,不設大門,是該祠的一大特色。
前台明間為演出區,兩側各有廂室一個,為樂隊伴奏處。台前設有石雕攔板,兩側有樓梯與看台相連。戲台正中央頂部有穹形藻井,梁架結構為硬山擱檁式,額枋、月梁、斜撐、雀替等雕飾各種浮雕圖案及立體木雕,整個戲台雕梁彩宇,裝飾性較強。兩側廊式看台前檐柱為方形石柱,柱台上設有菱形裝斗拱。檐枋、柱台、斜撐均雕有精美紋飾和人物飾件。天井以青石板鋪地,十分規整。
敦典堂古戲台是村中陳氏宗祠敦典堂的一部分。宗祠坐北朝南,由門樓、戲台、天井、享堂、寢堂組成。建築總面積340平方米,戲台、天井、廊廡面積170平方米,其中戲台面積86平方米。戲台底層以活動短柱支撐台枋,上覆以台板,為可拆活動式戲台。二層前台為演出區,正中頂部設有穹形藻井(作用相當於今天的擴音設備),後台兩側各設一廂室,為樂隊伴奏區域。明間額枋上刻有“五福捧壽”及其它裝飾,柱頭、斜撐、雀替、梁駝、平盤斗、柱礎浮雕極盡雕刻之能事。
嘉會堂古戲台坐北朝南,共三進三開間。祠堂建於清同治年間,現存前進古戲台及後進寢堂部分。祠堂占地面積為505平方米,由門廳、戲台、邊廊樓上廂房、前天井、耳門、享堂、後天井、寢殿、樓上堂等組成。該祠屬於徽州傳統的祠堂與戲台相結合的範例之一,整個地坪除天井及階沿石地坪外,其餘的大部分為方磚地坪或大地板。該祠主門從南面入內,前檐柱外用磚牆封護,大門設在檐柱中列護磚牆上,並有水磨磚及青石門框,設門樓。從大門進入即為戲台部分,也即門廳部分。台柱除借用祠堂本身結構主柱外,另根據台面設定需要附加了短柱支撐台板。整個建築樸素大方,馬頭牆高翹,顯得端莊怡人,充分體現了徽派建築獨有的特色,有著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江蘇
東壩戲樓,位於南京市高淳區東壩鎮胥河北岸。原系東嶽廟的前進建築,磚木結構,單檐歇山式,三面環牆,一面觀戲。該戲樓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戲台,下層供戲班住榻。戲樓平面呈“凸”字形,面闊三間,高11.5米,硬山頂。面積為159平方米。台上中間,利用立柱隔成前後台,前台演戲,頂設八角形藻井,後台化妝。天壁朝外上懸“柱岳擎天”橫匾一方,兩旁有墨綠色的楹聯,橫匾及楹聯均系晚清解元、高淳著名書法家王嘉賓所書。正台兩側,靠倚柱用木板隔出兩個子台,左台供樂隊演奏,右台供上賓觀戲。前台柱左右枋下之“斜撐”,雕成倒置的鳳凰及太獅少獅圖,造型栩栩如生,精美異常。戲樓前有前低後高的斜坡式廣場,占地面積為一千六百餘平方米,可容觀眾數千人。
明清兩代,蘇州地區由於崑劇的興起和發展,演出場所除上述瓦舍勾欄外,凡行宮官署、園亭山莊、會館公所、第宅廳堂、神祠廟宇、茶肆戲園和船舫田頭,都有戲曲班社的演出活動。演員活躍在紅氍毹上、固定戲台或臨時性、半臨時性戲台上,眾采紛呈,盛況空前。
康熙、乾隆南巡,駐蹕織造府,在行宮中建有歇山頂戲台、看戲殿、內外戲房。太平天國忠王府內亦設有戲台多座。李鴻章付其弟鶴章書中云:忠王府內“花園三四處,戲台二三座,平生所未見之境也”。忠王府內梨園小班曾於此開台。官署宴會演劇亦成常例,除織造府設有戲台外,大都在廳堂平地演出。名士大吏宴樂,也經常由家樂或延戲班在廳堂演出。據明刊劇本插圖,主席設在屏門前面,廳堂中鋪上紅氈作為演出區,音樂場面設在紅氈側面或軒前,腳色上下仍保持著左上右下的上下場門,後人稱舞台為“紅氍毹”即源於此。向負盛名的蘇州園林山莊,亦時有演出活動。如明範長白家班即活動於天平山莊。清初拙政園為吳三桂婿王永寧所居,築有戲台,尤侗等曾赴宴觀劇。晚清拙政園西部歸張履謙所有,除在遺存的明代大廳內備有臨時搭卸的戲台外,並築有額為“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卅六鴛鴦館”的鴛鴦廳,常於此拍曲演唱。廳四角設有耳室,兼具出入通道和更衣、侍應之用,殊為罕見。
上海
上海楓涇古戲台建在城隍廟廣場上,一面臨街,一面臨河,每逢演戲,從水路乘船而來的人坐在船上就可看戲。清朝,南北城隍廟開始有廟會。《續修楓涇小志》載:“至期士女傾室往觀,百里內聞風而來者,舟楫雲集,河塞不通。”可見其盛況。屆時,商販、京劇班、馬戲團等雲集楓涇,古戲台台上台下十分熱鬧。現存的古戲台是重建的,重建後的古戲台面寬64米,進深44米,舞台面積28平方米,歇山式頂,飛檐翹角,古意盎然。戲台對面,一排臨河的老房子,是晨社茶館,遊人可挑臨窗座位坐下休息,一面品茶,一面聽戲,還可臨窗觀景。
福建
閩浙兩省交界的福鼎疊石鄉擁有多座古戲台。由於位處兩省交界,所以這裡的古戲台既留有福建戲台的特徵,亦受鄰省浙江的影響,它們向我們展示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戲曲文化“移步不換形”的靚麗俊美。其脈脈風韻,讓人們為之陶醉酩酊。
疊石鄉現存的幾座古代戲台均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均建在宮廟之中,至今還沒有發現建造在宗祠中的戲台。究其原因,與當時家族財力薄弱有很大的關係。在古代浙江省泰順,具有比較強的經濟實力的家族,往往單獨擁有戲台。而毗鄰的疊石鄉由於經費不濟,只好多個家族共同出資,將戲台營建在公共建築——宮廟之中。這樣,不僅能建起一座比較像樣的戲台,而且常年請戲班演出的經費也可以得到保證。
疊石現存的古代戲台共有的另一個特點是:鄉間戲台的修建,台口多與村裡的本主廟相對應。這是源於一種風水觀:台口面對神廟,可以避免風雨侵擾神台,也隱喻演出的娛神功能。經過時代的變遷,戲台的功能已衍化成了鄉村禮俗與民間歌樂互融共生的文化空間。
建在宮廟內的戲台與宗教也有著割不斷的血緣關係。疊石鄉蒼邊、庫口、車頭村古戲台均坐落在楊府宮中。大凡民俗節令,這些地方就成了歡樂的海洋:聽戲、觀燈、對調子,熱鬧非凡。早些時候,一般都要在楊府爺五月十八生日這天邀戲班演出,目的是請楊府爺看戲,通過“娛神”來祈求風調雨順。
疊石鄉古戲台的屋檐均做成歇山式,顯得很莊重。細部裝飾主要表現在柱頭斗拱和藻井上,柱頭科斗拱大多有紋飾,多為吉祥花草和瑞獸。疊石鄉古戲台藻井有兩種做法,蒼邊村、庫口村古戲台的藻井是運用八面斗拱層層疊澀,斗拱多達八層。蒼邊村古戲台藻井,在其中四井首層方位,出露的四個斗拱柱頭上雕有八仙形象圖案,每個柱頭各雕兩個一組,雕刻精美、形象栩栩如生。庫口村古戲台藻井一、二層斗拱連線處嵌有一對花籃瑞草木雕。而車頭村古戲台的藻井是疊五層斗拱,然後頂上做成平頂式,平頂略施花格。據傳車頭戲台的藻井上還施有精緻的“八仙”彩繪,雖經文革破壞,但至今仍有部分彩繪隱約可見。其中部分花格中還發現書有蘇軾《前赤壁賦》的殘詞片段,但多數花格人物、花草形象已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