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作家
湯顯祖
湯顯祖所處的時代,文壇為擬古思潮所左右,繼承“前七子”的“後七子”聲威機盛。湯顯祖21歲時,“後七子”首領李攀龍已去世,但另一首領王世貞繼續為文壇盟主,且“獨操柄二十年”。湯顯祖於青年時期即批評“前七子”的李夢陽、“後七子”的李攀龍、王世貞,指摘他們作品中“增減漢史唐詩字面處”。後更抨擊“李夢陽以下”諸人作品“等贗文爾”,並尖銳地說:“贗者名位頗顯……其文事關郭體,得以冠玉欺人。”“前後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主張,根本缺陷是一味摹擬前代作品的永字、造句,乃至改頭換面,剽竊前人詞句。湯顯祖認為“漢宋文章,各極其趣”。他還強調文章之妙在於“自然靈氣”,不在步趨形似之間。他的這些主張對後來高揭反擬古旗幟的
公安派有一定影響。可以說,在反擬古派過程中,湯顯祖是從
李贄、
徐渭到以
袁宏道為首的
公安派之間的重要人物。湯顯祖詩作,早年受六朝綺麗詩風的影響,為了對抗“詩必盛唐”,後來寫詩又曾追求宋詩的艱澀之風,他的這些創作實踐並不足以和擬古派相抗衡。湯顯祖的古文長於議論,頗有:好辯特色。他的書信寫得很富感情,文筆流利,為後人所推崇。他還長於史學,修訂過《
宋史》,惜未完稿。
關漢卿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
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號已齋(一作一齋)、己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關於他的籍貫,還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國縣)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約生於金代末年(約公元1220年前後),卒於元成宗大德初年(約公元1300年前後)。與
馬致遠、
鄭光祖、
白樸並稱為“
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位於“元曲四大家”之首。
關漢卿的雜劇內容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瀰漫著昂揚的戰鬥精神,關漢卿生活的時代,政治黑暗腐敗,社會動盪不安,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的劇作深刻地再現了社會現實,充滿著濃郁的時代氣息。既有皇親國戚、豪權勢要葛彪、魯齋郎的兇橫殘暴,“動不動挑人眼,剔人骨,剝人皮”的血淋淋現實,又有
童養媳竇娥、婢女燕燕的
悲劇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廣闊;既有對官場黑暗的無情揭露,又熱情謳歌了人民的反抗鬥爭。慨慷悲歌,樂觀奮爭,構成
關漢卿劇作的基調。在
關漢卿的筆下,寫得最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婦女形象,
竇娥、妓女
趙盼兒、杜蕊娘、少女王瑞蘭、寡婦譚記兒、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她們大多出身微賤,蒙受封建統治階級的種種凌辱和迫害。
關漢卿描寫了她們的悲慘遭遇,刻畫了她們正直、善良、聰明、機智的性格,同時又讚美了她們強烈的反抗意志,歌頌了她們敢於向黑暗勢力展開搏鬥、至死不屈的英勇行為,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代,奏出了鼓舞人民鬥爭的主旋律。
關漢卿是位偉大的
戲曲家,後世稱關漢卿為“曲聖”。1958年,曾作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外展開了
關漢卿創作700周年紀念活動。同年6月28日晚,國內至少100種不同的戲劇形式,1500個職業劇團,同時上演
關漢卿的劇本。他的劇作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
馬致遠
馬致遠(1250-1321),號“東籬”,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散曲家。所做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後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後葬於祖塋。 從他的散曲作品中,約略可以知道,他年輕時熱衷功名,有“佐國心,拿雲手”的政治抱負,但一直沒能實現,在經過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後,他看透了人生的恥辱,遂有退隱林泉的念頭,晚年過著“林間友”、“世外客”的閒適生活。
馬致遠早年即參加了雜劇創作,是“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與文士
王伯成、李時中,藝人花李郎、
紅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當時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
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有“曲狀元”之譽。他的作品見於著錄的有16種,今存《
漢宮秋》、《
薦福碑》、《
岳陽樓》、《
青衫淚》、《
陳摶高臥》、《
任風子》6種,另有《
黃粱夢》,是他與幾位藝人合作的。其中以《漢宮秋》最著名。散曲有《
東籬樂府》。小令《
天淨沙·秋思》膾炙人口,匠心獨運,自然天成,絲毫不見雕琢痕跡,被譽為“秋思之祖”,已被載入蘇教版語文初二課本。有名家評語:“一切景語皆情語。”
白樸
白樸(1226--?) 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朴,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
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
正定縣),晚歲寓居
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
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
關漢卿、
馬致遠、
鄭光祖合稱為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牆記》等。
鄭光祖
鄭光祖,生卒年不詳,字德輝,漢族,
平陽襄陵(今
山西襄汾縣)人。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所作雜劇在當時“名聞天下,聲振閨閣”。與關漢卿、
馬致遠、
白樸齊名,後人合稱為“
元曲四大家”。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
倩女離魂》、《無塩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呂布》等八種;其中,《倩女離魂》最著名,後三種被質疑並非
鄭光祖作品。除雜劇外,
鄭光祖寫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數二套流傳。
王實甫
王實甫,名德信,大都(今
北京市)人。著有
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破窯記》寫
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
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
樊粹庭
樊粹庭(1905~1966),原名樊郁。河南遂平人。著名豫劇作家、改革家和教育家,被稱為“現代豫劇之父”。曾任
中國戲劇家協會陝西分會副主席、西安市文聯副主席、西安市委員會常委、西安市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等職務。
1929年畢業於
河南大學文科
碩士學位。因酷愛
京劇,在校期間組建國劇(京劇)隊,自任隊長,並粉墨登場[2]。
1934年創辦豫聲劇院,自任院長、編劇和導演,並與
豫劇皇后陳素真大師共同改革豫劇的表演、音樂、服裝及化妝。
1935年開始編寫劇本,在20餘年中創作、改編劇本58部,他的多數劇作結構嚴謹、情節曲折、手法新穎,思想內容比較健康、進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
在中國歷史上,還有許多稱呼戲劇表演者的稱呼,例如
戲子、
優伶、
娼優、
伶人、
散樂等,而因為在中國過去戲劇的表演者身份並不高,這些稱呼許多也有著刻意貶損的意味,而以“娼”稱呼戲劇表演者,固然是因為表演者是歌者,但是在歷史上有長的時期戲劇表演與娼妓之間的確關係密切。
梅蘭芳
梅蘭芳,名瀾,又名鶴鳴,字畹華、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江蘇泰州人,1894年生於北京,他出生於京劇世家。擅長反串,8歲就開始學戲,10歲登台在北京
廣和樓演出《
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連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舉行京劇演員評選活動,張貼菊榜,梅蘭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馬路
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
彩樓配》、《
玉堂春》、《
穆柯寨》等戲,初來上海就風靡了整個江南,當時里巷間有句俗話:“討老婆要像梅蘭芳,生兒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戲、新式舞台、燈光、化妝、服裝設計等改良成分,返京後創演時裝新戲《孽海波瀾》,第二年再次來滬,演了《
五花洞》、《真假潘金蓮》、《
貴妃醉酒》等拿手好戲,一連唱了34天。
回京後,梅蘭芳繼續排演新戲《
嫦娥奔月》、《
春香鬧學》、《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來滬,連唱45天,1918年後,移居上海,這是他戲劇藝術爐火純青的頂峰時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綜合了
青衣、
花旦、
刀馬旦的表演方式,創造了醇厚流麗的唱腔,形成獨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蘭芳大量排演新劇目,在京劇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上均進行了獨樹一幟的藝術創新,被稱為梅派大師。
陳素真
陳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原名王若瑜,女,祖籍:陝西
富平,出生於:河南省
開封市,晚年定居於:天津市。她8歲拜師,10歲登台,13歲收徒,是豫劇界第一個女演員、豫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被觀眾和戲劇大師及戲曲大師們譽為:豫劇一代宗師、豫劇舞台上的一尊美神”、“豫劇
梅蘭芳”、“豫劇皇后”、“豫劇
三鼎甲之首”、“中國
豫劇大王”、中國
豫劇六大名旦之首。
1925年八歲的
陳素真拜豫劇
祥符調名旦
孫延德為師學戲,1928年農曆二月初二,在
古都開封
相國寺永樂舞台貼演《日月圖》,飾女主角
胡蓮英,成為豫劇界第一個女演員。1934年農曆八月十六日,由
杞縣返回開封,在永樂舞台演出《反長安》飾
楊貴妃,一炮走紅。後又演出《
三上轎》、《
十面埋伏》、《
春秋配》、《
桃花庵》(四大征)等等劇目,贏得“河南梅蘭芳”美譽。1935年10月初,首演“樊戲”《
三拂袖》,飾蔣琴心,三出樊戲為其贏得“豫劇皇后”桂冠。1938年春,在開封,被觀眾譽為:豫劇三鼎甲之首。
1940年3月1日,在
古都洛陽,參加獅吼劇團募捐義演《
凌雲志》、《
滌恥血》。 秋天,隨獅吼旅行劇團抵達古都西安,在
三山戲院演出《
滌恥血》《克敵榮歸》《女貞花》三場開炮戲,大獲成功,觀眾多達6000人,一場戲演下來,收入就可掙得六両黃金,轟動整個長安城,並被譽為“
豫劇大王”稱號。
清朝遺老
鄒少和在《豫劇考略》中稱讚:“豫劇向無坤伶,近十年來始有之。就中陳素真者,為坤伶之翹楚。珠喉玉貌,舉止嫻雅,能造新音,尤工表演,一時以豫劇中之
梅蘭芳視之。京劇大師梅蘭芳對陳素真的評價是:不愧是豫劇界的群龍之首豫劇大王啊。戲劇大師
田漢生前有名句贈陳素真:中州雲起幾歌仙,苦練勤修數汝先。幾度弓腰明月下,何妨碎步鐵窗前。袖舞辛酸艷容女,辮飛情焰葉含嫣。人民要汝添光彩,珍重金喉昔盛年。京劇大師
程硯秋先生看了她的《義烈風》後,親筆題詞:“清萍白壁原無價,海馬
雲龍自不群。戲劇大師
曹禺為陳素真題詞:“不要人夸顏色好,長留清氣滿乾坤。”這是對陳素真一生最經典、最準確的評價。
豫劇自陳素真起,格局一新。開創了豫劇雅致化一個新時代。唱念做打影響其後
旦角行當。 陳素真從藝66年,積一身絕技,
文武生旦不擋,唱念做打俱佳。唱腔古樸典雅,含蓄俏麗,表演細膩傳神,規範講究,身段優美、行動如飄。她繼承傳統,勇於創新,開創了豫劇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創造了獨具一格、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
豫劇陳派”藝術,成為豫劇
祥符調卓有影響的代表。對於豫劇的改革做出了轉折性的巨大貢獻。
新鳳霞
新鳳霞評劇青衣、花旦。原名
楊淑敏。籍貫江蘇,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生於蘇州。由人販賣到天津。後由
老舍先生設計於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為生日。
童年時期隨“姐”楊金香學習京劇,十三歲拜王仙舫、鄧硯臣、
張福堂等學習評劇,十五歲即開始擔任主演。這一時期新鳳霞主演了《
烏龍院》、《女俠紅蝴蝶》、《可憐的秋香》、《雙婚配》、《三笑點秋香》等劇目,在天津、上海、濟南、
秦皇島等地獲評劇觀眾的好評。
袁雪芬
袁雪芬,中國越劇演員,工
正旦。浙江省
嵊縣杜山村人。1933年開始學藝。先後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她認真唱戲,潔身自勵,持齋茹素,不唱堂會,不屈服於社會上惡勢力的威逼利誘,保持了作為藝人的尊嚴。她主張戲曲應當對社會起有益的作用,因而在不同歷史時期,積極演出
針砭時弊的劇目。她積極倡導越劇改革,不僅在唱腔和表演方面,博採眾長,真實細膩地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而且在逐步健全排演制度,運用燈光、布景以及在服裝等方面的改革,也是一位先驅。她的改革,為越劇演員和其他劇種爭先仿效,並為後學者所師承。代表劇目有《
香妃》、《紅粉金戈》、《
王昭君》、《山河戀》、《
祥林嫂》、《西廂袁雪芬(右)與
徐玉蘭合演《
西廂記》劇照記》、《
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梁山伯與祝英台》於1953年攝製成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大型彩色戲曲片。
嚴鳳英
嚴鳳英,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生於1930年,卒於1968年,她本名黛峰,藝名鳳英,祖籍安徽桐城羅家嶺。原名鴻元,又名黛峰。1930年生於
安慶,3歲時回到原籍桐城羅家嶺,幼時因喜唱山歌和
黃梅調,觸犯族規,被迫離家。她12歲拜嚴雲高學唱黃梅戲,為族人、家庭所不容,後離家出走正式搭班,改藝名為鳳英。1946年在群樂劇場演出,以《小辭店》、《遊春》轟動安慶,因此盛名招致災禍。嚴鳳英離安慶去南京,脫離黃梅戲。之後,又得著名老藝人
丁永泉指點,輾轉演出於
貴池、青陽農村和安慶、皖南等地區。1947年曾隨胡金濤、
劉鳳雲學唱京戲。1949年後又拜北昆名演員
白雲生為師,不斷汲取兄弟劇種之長,以豐富自己的表演技藝。1953年參加安徽省黃梅戲劇團。1951年重返安慶。1953年調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歷任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演員、副團長,中國劇協第二屆理事,中國文聯第三屆委員,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60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60年,嚴鳳英加入中國共產黨。她曾任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副團長,當選為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她於1954年參加
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獲演員一等獎。
文革中,她被指為文藝黑線人物、宣傳封資修的美女蛇,並被誣衊為國民黨潛伏特務,屢遭批鬥,1968年4月7日夜自殺身亡。1978年5月23日,安徽省委為嚴鳳英平反昭雪,8月21日省文化局舉行了嚴鳳英骨灰安放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