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蘭芳(戲曲家)

柳蘭芳(戲曲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柳蘭芳 (1935— ),河南息縣城關人。河南省豫劇院三團演員,中共河南省第四次代表大會代表,四屆、五屆省政協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柳蘭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息縣城關人
  • 出生日期:1935
  • 職業:戲曲家
  • 代表作品:小放年
戲曲家,藝術特色,婚姻生活,

戲曲家

柳蘭芳,女,1935年出生,息縣城關人。自幼酷愛文藝,能歌善舞。12歲登台演出《小放年》,獲縣兒童文藝演出獎。1950年,被招收到潢川專區文工團。1952年,調省歌劇團。1956年,省豫劇院建立,歌劇團改為豫劇院三團。在30多年的舞台藝術實踐中,由於刻苦鑽研,勤於探索,對藝術嚴肅認真,精益求精,成功地塑造了10多個現代農村少女的形象。終於成為一名善演豫劇現代戲的表演藝術家。在1956年省首屆戲曲會演中,主演《劉胡蘭》一劇中的劉胡蘭,獲二等演員獎;在1959年省第二屆戲曲會演中,主演的《冬去春來》,獲優秀演員獎。主演的《小二黑結婚》、《愛情的審判》等劇目,先後被中央和省電視台錄像播放;在電影豫劇故事片《倔公公犟媳婦》中飾大嫂,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刁能潑辣的中年婦女形象。
柳蘭芳柳蘭芳
1960年柳蘭芳加入中國戲劇家協會,被選為河南省文聯委員、河南劇協理事。196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被選為共青團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多次被評為省先進工作者,當選為省第四次黨代會代表。四屆、五屆省政協委員。

藝術特色

藝術上除掌握了民族的、戲曲的演唱方法外,並借鑑西洋唱法,融會貫通,形成甜美圓潤、清新明亮、婉轉清脆的藝術風格。

婚姻生活

丈夫:朱超倫柳蘭芳和朱超倫都出生於1935年6月,他們的結合正如二人所鐘愛的豫劇藝術一樣具有戲劇性。1952年,柳蘭芳從潢川地區文工團、朱超倫從原平原省新鄉地區文工團同時調到省歌劇團。進團當年,由柳蘭芳領銜主演的反映新《婚姻法》的豫劇現代戲《羅漢錢》便一炮打響,此後她又主演了數十部現代戲,在廣大民眾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柳蘭芳在舞台上聲名鵲起、嶄露頭角之時,朱超倫還只是團里一名默默無聞的伴奏員。但共同的藝術追求和長期的心靈相通,使柳蘭芳和朱超倫於1956年結為伉儷。
朱超倫朱超倫
最初,為了支持妻子在事業上繼續發展,塑造更具光彩的舞台藝術形象,朱超倫默默地做起了鋪路石。他心甘情願地把自己封閉在狹窄的家庭生活圈內,承攬了所有的家務。等妻子功成名就後,從1963年起,朱超倫開始投身到專業從事戲曲創作的實踐中。這時,柳蘭芳則義無反顧地轉而全力支持丈夫。藝術與生活的角色轉換,很大程度得益於夫妻二人對事業的相互理解,對締造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
“夫妻關係融洽不僅以事業為紐帶,而且生活上應該互相關心、體貼。”朱超倫講自己是山東人,性格較為外向,說話直來直去,而柳蘭芳則相對比較內向,平時不愛多說話。在40多年的生活中,夫妻二人很少吵鬧過,在文藝界享有“模範夫妻”的美譽。
生命因藝術而精彩:退休後的柳蘭芳和朱超倫似乎更加忙碌了,活動空間的擴張為他們延續藝術生命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倆人熱心於參與各種社會活動,晚年的生活顯得更為絢麗多彩。
河南省電視台“心連心”慰問演出,文化系統“送戲下鄉”,大型文藝晚會等都可以看到柳蘭芳那熟悉的身影。而朱超倫除了經常為“梨園春”作現場專家點評,還繼續進行著音樂創作,在豫劇藝術的園地中辛勤地耕耘著
柳蘭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