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韻

中州韻

中州韻是中國近代傳統戲曲韻文所根據的韻部。“中州”指現在的河南省一帶,“中州韻”是以北方話(確切來說是中州官話)為基礎的,分韻的方法各地不完全一樣,都跟皮黃戲的“十三轍”很相近。中國許多傳統戲曲劇種在唱曲和念白時使用的一種字音標準。根據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卓從之《中州樂府音韻類編》等書所載,中州韻有陰平﹑陽平﹑上﹑去四聲而無入聲,字音歸為十九韻類。最早使用中州韻的是元代的北曲。元明以來許多劇種都繼承了這個字音傳統,但又都參酌本地語音加以變化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州韻
  • 又名:韻白
  • 產地:河南
  • 語言基礎:古代中原話
  • 代表作:元周德清《中原音韻》
簡介,戲劇中的白話,

簡介

中州韻,又稱“韻白”,是中國近代傳統戲曲劇種韻文所根據的韻部。“中州”指現在的河南省一帶,“中州韻”最開始是以當時的北方話為基礎的,原先指元代周德清寫的《中原音韻》,並非指現在的河南方言,有語言學家認為元代《中原音韻》所記錄的語言發音接近現代南方方言而非北方方言。根據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卓從之《中州樂府音韻類編》等書所載,中州韻有陰平﹑陽平﹑上﹑去四聲而無入聲,字音歸為十九韻類。最早使用中州韻的是元代的北曲。
明清時代,由於京劇源出徽、漢兩地,而早期京劇有影響的藝人,如余三勝、譚鑫培、王九齡等,都是湖北人。為了適合他們自己所創造的唱腔旋律,又要求達到字正腔圓的理想,他們把湖北口音帶進了京劇。沿用元朝建置的湖廣省的舊稱,於是稱之為湖廣音。湖廣音,簡單說就是明清時代湖北一帶的方音,是京劇語音系統里影響最大的一種,是當時的湖廣地區的方言音。和今天湖北話迥異。湖廣是古代行政區劃的說法,有所謂“湖廣承宣布政使司”,其他稱謂有“湖廣布政使司”、“湖廣布政司”,簡稱“湖廣”,民間簡稱“湖廣行省”或“湖廣省”,明朝時期直屬中央政府管轄的行政區,治所武昌(今武漢武昌),為明朝15個“布政使司”(即“承宣布政使司”,即當時的2京13省)之一,轄地為今湖北、湖南全境,下轄16個府。湖南就是湖廣南路,湖北就是湖廣北路。
京劇韻白的特色,一是存在尖團、上口字,一部分源於中州韻,一部分則源於湖廣音,二是表現在四聲(平、上、去、入)調值以湖廣音(接近今日湖北武漢話)為基礎。

戲劇中的白話

由於古代沒有錄音機等設備,我們最初了解古代的文體形式——文言文。但是隨著中國古代文化研究的深入,我們也意識到:在古代,官方口頭用語也並非是首都當地的白話,而是有專門的正音標準的,這就是讀書音。例如,在明朝的時候,官方的書面語言是文言文,官方的口頭語言是以當時南京白話為基礎的《洪武正韻》這本書為參考。顯然,《洪武正韻》的發音體系比當時任何一種方言都顯得更加規範和嚴謹。
古代白話沒有標準,由於漢語各地的方言差異,衍生出多種白話。在清代之後戲曲的流行以及地區之間交流開始逐漸頻繁,最早被人們廣泛認識到並認可的主要有韻白、京白、蘇白、廣白四種,也稱四大白話
明清時代,許多劇種都採用了各個標準的白話傳統,但又都參酌本地語音加以變化發展。表現在舞台上的共同特徵已不甚明顯,大致還共同遵守著某些讀音咬字的方法,在念白中還保留著一種抑揚頓挫、節奏感特別鮮明的聲調。一般稱這種用中州韻的念白為“韻白”或“上韻”,以區別於用本地方言的念白,如“京白”、“蘇白”等。
中州韻中州韻
中州韻在崑曲中的套用
崑曲的藝人都自稱他們唱念的語言是“中州韻”,所謂“中州韻”,是一個極為籠統的概念。大致的說,它是對字讀斟酌古今、綜合南北,而使之成為通用語的一個籠統說法,並不是某一地區或某一韻書所確定某一種具體語音、字讀。也就是今“曲唱”所謂“中州韻”與元朝卓從之的《中州樂府音韻類編》、周德清《中原音韻》並不是一回事。雖然,受它的影響很大,尤其是《中原音韻》。
中州韻中州韻
又云:曲唱這種做法,對其後的各種唱,尤其是各地各類、各種戲劇場上的唱,影響很大。其後,凡用文讀,即使是以當地的土音作文讀的唱說,其品種、班社及藝人都自稱“中州韻”。
蘇州崑曲的所謂“中州韻”,即是帶有蘇州方言特色。目前六大崑劇團中,蘇州的江蘇省蘇崑劇團、南京的江蘇省崑劇院其唱念還保留吳音的特色,唱入字也必斷。上海崑劇團其唱念多已京劇化,入聲字往往不斷,浙江崑劇團(已改制為浙江京昆藝術劇院)也有京劇化的傾向,但還保留一些吳音特色,有時還帶一點杭州音。湖南崑劇團以郴州地區的官話唱念,北方崑曲劇院的唱念語音則如同京劇。
說白有所謂“韻白”與“方言白”,韻白是用中州韻的念白;方言白,即念白用方言。蘇州崑劇所用的方言白,主要是蘇白,即蘇州方言,但依角色需要,有時也用其他的方言,如《繡襦記,教歌》中揚州阿大就說揚州白;《長生殿,彈詞》聽客中的淨角就說京白。蘇州、南京、上海、浙江四團在劇中人是讀過書的上層社會人物多用韻白,下層人物多用蘇白,蘇白在醜、副行當中用得比較多。北京則改蘇白為京白,湘昆則改蘇白為當地的語言。
中州韻在京劇中的套用
中州韻在京劇中的套用,大約可分為三類:尖團音、上口字、四聲調值。
一、尖團音
中州韻在京劇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尖團音。京劇分尖團是最不成問題的問題,只要對京劇稍有了解的人都能說出點兒道理來,但要是用最簡單的話說清楚也不容易。用兩句話把尖團字說清楚,第一句給想知其然的朋友,第二句給想知其所以然的朋友。為表達清楚,我們找兩個字作代表,“箭”表示尖字,“見”代表團字。
在北京話里,聲母 j q x 可以拼 i 打頭的韻母,比如 ian(見), iao(交), ie(姐) 等等,其中很多字在京劇的發音裡頭跟北0京話是一致的,如“見”,我們管這些字叫團字;而其他有些字在京劇的發音裡頭跟北京話不一樣,可以跟聲母 z c s 拼在一起,而北0京話里卻沒有這個語音地位,比如 zian (箭),我們管這些字就叫尖字。只講北京話的人是無法靠任何其他條件分辨團字跟尖字,唯有死記硬背。這是第一句。
在切韻音系所代表的中古語音系統裡頭,也可以列出聲母表來,就如今天的 b p m f, d t n l 一樣,其中有兩套聲母,一套叫“精組字”,聲母代表字是“精、清、從、心、邪”;另一套叫“見組字”,聲母代表字是“見、溪、群、疑”。這兩套聲母里來的字在今天的北京話里都有聲母讀成 j q x 的,如“見”跟“箭”,北京話發音上沒有分別。但是這些字在京劇里,凡是從“見組聲母”里來的字跟ian, iao, ie 等 i 打頭的韻母拼在一起的,聲母都是 j q x,就是團字;凡是從“精組聲母”里來的字跟ian, iao, ie 等 i 打頭的韻母拼在一起的,聲母就是 z c s,就是尖字。這是第二句。
所以說,所謂尖團字,在古代根本就是從不同兩套聲母里來的字,因為語言的發展,這些字在北京話里已經合併了,而在在京劇所本的方言裡還是有分別的。目前,中州官話區的很多地區,例如河南洛陽等,尚保留著尖團分明的語言習慣。
二、上口字
一般人認為,京劇的上口字來源於湖廣音,其實並不完全準確。因為固然在京劇形成的早期由於譚鑫培等人將湖北方言帶入京劇唱念中,但很多發音規則則是中州官話,並且 湖北省內襄陽等地,其自身亦屬於中州官話區。
例如,“藥”與“要”、“腳”與“交”,“月”與“岳”等等,在中州官話(尤以汴梁音為明顯)中,發音本不相同,分別念“yuo”與“yao”,“jiuo”與“jiao”,“yue”與“yuo”等,而這些字在京劇韻白中上口與不上口的分別,正是依據中州官話(以開封音最為明顯)的語音。
科、課、棵等字,在中州官話(開封音)中念“kuo”,而克、客、刻、渴等字在中州官話(開封音)中念“kɛ”或“ke”,和、河等字念“huo”,而喝、核等念“he”或“hɛ”,這些字在京劇韻白中上口與否也來源於中州官話。
非、飛、費、廢、肥、肺等字,在京劇韻白中念“fi”,與中州官話(開封音)的發音一致。
戀字在京劇韻白中念“luan”或“lvan”,亦同中州官話發音。
而其他上口字的類型如“庚青韻”併入“人臣轍”,以及部分“姑蘇轍”字發“衣期轍”的音,如出、珠等,則來源於湖廣音。因此,京劇上口字的來源是中州官話和湖廣話兩部分。
三、四聲調值
京劇韻白及演唱的字音,其四聲調值並沒有統一標準,基本上是中州韻、湖廣音及京音三者的雜糅。雖然經過不斷改革,京音(或者說國語)的比例逐漸加重,但在傳統戲中,中州韻的存在依然相當普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州官話中陽平字調值為“42”,近於國語的去聲。在京劇韻白及演唱中,如老爺、娘子、親娘、如此、小人、大王等,陽平字均為降調,發低音,接近於中州官話。
其次,中州官話上聲字調值為“55”或者“54”,接近於國語的陰平。這種上聲字高唱的例子,在京劇中十分常見。如《鳳還巢》中“母親不可心太偏”一段,母、古、臉、枉、倘等上聲字,皆發高音。《荒山淚》“父子們去採藥未見回程”中,程硯秋演唱的“子、采”兩個上聲皆發高音,如陰平。《六月雪》“他把我老婆婆扭到公堂”把“字高唱如陰平等等。
另外,中州官話中去聲字降調幅度較低,同時尾音有小幅度上翹,形成一種類似於國語上聲的效果,但是幅度較小。在京劇韻白及演唱中,不少去聲字皆有尾音上滑的例子,如《霸王別姬》”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看、大、在、帳、睡等去聲字,都是前低後高,或者先降調,尾音再上挑,符合中州官話的發音。而其餘王字也如中州官話唱降調旋律,穩字也沒有像國語一樣逢上必滑,而是如中州官話一樣唱中高平調。
總之,京劇傳統戲的四聲是在中州韻的基礎上,雜糅了湖廣音和京音,從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富有韻律感的念白,及韻白,其演唱也是同樣如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