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常見疾病,小兒呼吸科,小兒耳鼻喉科,小兒感染科,小兒婦科,小兒骨科,小兒急診科,小兒精神科,小兒口腔科,小兒泌尿外科,小兒免疫科,小兒內分泌科,小兒內科,小兒皮膚科,小兒神經內科,小兒神經外科,小兒腎內科,小兒外科,小兒消化科,小兒心內科,小兒心外科,小兒血液科,小兒眼科,小兒營養保健科,新生兒科,中醫解釋,民間秘方,俗語解釋,大學生誦讀《弟子規》,
名詞解釋
【詞目】:小兒科
【拼音】:xiǎo ér kē
【英文】:peadiatrics
基本解釋
1、醫院中治療兒童各種疾病的一科;
2、比喻被人瞧不起的行當或價值不大、不值得重視的事情。
詳細解釋
1、小兒科(或稱兒科)是近代或現代醫學其中一個分支,專門醫療患病的嬰兒、兒童。也是醫院中治療兒童各種疾病的一科。清·傅山撰《傅青主男科》下卷,小兒科。
2、現多喻指小家子氣。
《人民日報》1985.11.15:“五塊錢也報案?太‘小兒科’了。”
3、比喻微不足道的事情。
陳祖芬 《朝聖者與富翁》:“有人說數學研究所的人搞起小兒科來了,再這么乾,影響提職提薪。”
潮清 《單家橋的閒言碎語》:“ 冒富大叔 已成了萬元戶,我財貿秘書吃點喝點還不是小兒科?”
4、比喻水平不高、技藝拙劣的人或他所辦的事:例如,就你這兩下子啊,純屬於小兒科把戲,快收起來吧。別在這丟人現眼啦。
常見疾病
小兒呼吸科
| ·小兒肺吸蟲病
| |
·小兒肺隱球菌病
| ·小兒肺組織胞漿菌病
| |
| | |
| ·小兒變態反應性麴黴菌病
| ·小兒百日咳
|
·小兒肺麴黴菌病
| | |
小兒耳鼻喉科
小兒感染科
·產後感染性肺炎
| | ·小兒賈弟蟲病
|
| ·小兒空腸彎曲菌腸炎
| |
·小兒流行性腮腺炎
|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 |
·小兒泌尿道感染
| ·小兒急性感染性喉炎
| ·小兒急性腹瀉
|
| ·產前產時感染性肺炎
| |
·小兒百日咳
| ·小兒敗血症
| |
·小兒非傷寒沙門菌感染
| ·小兒肺麴黴菌病
| |
·小兒肺隱球菌病
| | ·小兒化膿性腦炎
|
| ·小兒念珠菌病
| |
| ·小兒隱球菌腦膜炎
| |
| ·小兒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 |
| ·小兒耶爾森菌小腸結腸炎
| ·小兒咽-結合膜熱
|
·小兒皰疹性口炎
| | |
| ·小兒鼠傷寒沙門菌小腸結腸炎
| |
| | ·小兒猩紅熱
|
·小兒乙腦
| | |
小兒婦科
小兒骨科
小兒急診科
小兒精神科
小兒口腔科
小兒泌尿外科
小兒免疫科
| ·抗體和細胞免疫聯合缺陷病
| ·抗體缺陷病
|
| | ·小兒變態反應性麴黴菌病
|
| | |
·小兒急性型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小兒結締組織病
| ·小兒慢性型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 ·原發性非特異性免疫缺陷
| |
小兒內分泌科
| | ·下丘腦-垂體疾病
|
| ·糖原累積病Ⅱ型
| ·糖原累積病Ⅰ型
|
| | ·獲得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
|
·蛋白質-熱能營養障礙
| | |
·粘多糖代謝障礙
| ·小兒線粒體腦肌病
| |
| ·兒童期糖尿病
| ·小兒甲狀腺功能亢進
|
| | |
小兒內科
| | |
| | |
| | |
| ·產前產時感染性肺炎
| ·產後感染性肺炎
|
·小兒急性腹瀉
| ·小兒急性感染性喉炎
| ·小兒結締組織病
|
| ·小兒慢性型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
·小兒空腸彎曲菌腸炎
| | |
小兒皮膚科
小兒神經內科
·下丘腦-垂體疾病
| | · nba ,dbjkb ,
|
·小兒線粒體腦肌病
| ·小兒急性感染性多神經根炎
| ·小兒化膿性腦炎
|
| | |
| | |
| | |
小兒神經外科
小兒腎內科
·小兒慢性型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 ·小兒急性型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 | |
| | |
| | |
小兒外科
小兒消化科
小兒心內科
小兒心外科
| | |
| | |
| | ·小兒肺動脈狹窄
|
| ·小兒完全性大動脈錯位
| |
| | ·主肺動脈間隔缺損
|
| | |
小兒血液科
·缺乏維生素B12所致的小兒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 ·缺乏葉酸所致的小兒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 |
| | |
| | |
| | |
小兒眼科
小兒營養保健科
新生兒科
中醫解釋
色
小兒鼻之上,眼之中,色紅者心熱也,紅筋橫直,現於
山根,皆心熱也;
色紫者,心熱之甚而肺亦熱也;
色青者,肝有風也,青筋橫直現者
肝熱也,直者風上行,橫者風下行也;
色黑者風甚,而腎中有寒也;
色白者肺中有痰;
一觀其色,而疾可知矣。
脈
大人看脈於
寸關尺,小兒不然,但看其數不數而已,數甚則熱,不數則寒也,數之中浮者風也,沉者寒也,緩者濕也,濇者邪也,滑者痰也,有止歇者痛也,如此而已,余不必過談也。
三關
小兒虎口,風氣命三關,紫屬熱,紅屬寒,青屬
驚風,白屬疳,風關輕,氣為重,若至
命關,則難治矣。
不食乳
小兒不食乳,心熱也,蔥煎乳汁,令小兒服之亦妙,不若用黃連三分,煎湯一分,灌數次即食矣,神效。
臍不乾
用車前子炒焦為細末,敷之即乾。
山根
山根之上,有青筋直視者,乃
肝熱也,柴胡、半夏( 各參分) 、白芍、茯苓( 各壹錢)、 當歸、白朮( 各伍分)、 山查( 參個) 、甘草( 壹分), 水煎服。
有青筋橫現者,亦
肝熱也。直者風上行。橫者風下行。用前方加柴胡( 伍分)、 麥芽( 壹錢)、 乾薑( 壹分) , 水煎服。
有紅筋直現者,心熱也,亦用前方加黃連( 壹分)、 麥冬( 伍分)去半夏,加桑白皮、天花粉( 各貳分) ,水煎服。
有紅筋斜現者,亦心熱也,亦用前方加黃連( 貳分) ,熱積於胸中,不可用半夏,用桑白皮、花粉可也。
有黃筋現於山根者,不論橫直,總是脾胃之症,或吐或瀉,腹痛或不思食,方用:白朮、茯苓( 各伍分) 、陳皮、人參、麥芽( 各貳分) 、神曲、甘草( 各壹分)、 淡竹葉( 柒分) , 水煎服。
有痰加半夏壹分,白芥子貳分,如口渴有熱者,加麥冬參分,黃芩壹分,有寒加乾薑壹分,吐加白蔻壹粒,瀉加豬苓伍分,腹痛按之大叫者食也,加大黃參分,枳實壹分,按之不呼號者寒也,加乾薑參分,如身發熱者,不可用此方。
發熱
不拘早晚發熱,俱用萬全湯神效。
柴胡、白朮、黃芩、神曲( 各參分) 、白芍、麥冬( 各壹錢)、 當歸( 伍分) 、茯苓( 貳分) 、甘草、蘇葉( 各壹分)、 山查( 參個) , 水煎服。
冬加麻黃壹分,夏加石膏參分,春加青蒿參分,秋加桔梗參分,有食加枳殼參分,有痰加白芥子參分,吐加白蔻壹粒,瀉加豬苓壹錢,小兒諸症,不過如此,不可作驚風治之,如果有驚風,加人參伍分,其效如神。
凡潮熱、積熱、瘧熱,乃脾積寒熱,俱用姜梨引。
柴胡、人參、黃芩、前胡、秦艽、甘草、青蒿各壹分,童便浸曬乾,生地一寸,薄荷二葉,或生梨生藕一片,水煎服,甚效。
感冒風寒
柴胡( 伍分)、白朮、白芍( 各壹錢)、 茯苓、炙草、半夏( 各參分) 、陳皮( 貳分)、 當歸( 捌分) , 水煎熱服。
驚風
世人動曰驚風,誰知小兒驚則有之,而風則無,小兒
純陽之體,不當有風,而狀有風者,蓋小兒陽旺內熱,內熱則生風,是非外來之風,乃內出之風也,內風作外風治,是速之死也,方用清火散風湯。
白朮、梔子( 各參分)、 茯苓( 貳錢)、 陳皮、甘草、半夏( 各壹分)、 白芍( 壹錢)、 柴胡( 伍分) ,水煎服。
此方健脾平肝之聖藥,肝平則火散,脾健則風止,斷不可以風藥表散之也。
驚風
凡驚風皆由於氣虛,方用壓風湯: 人參、白朮、神曲( 各伍分) 、甘草、半夏、丹砂( 各參分) 茯神( 壹錢) 、砂仁( 壹粒)、 陳皮( 壹分) , 水煎服。此方治
慢驚風,加黃耆。
方用:當歸、白芍( 各壹錢)、 黃連( 貳分)、 枳殼、檳榔( 各伍分)、甘草( 參分) ,水煎溫服。
紅痢倍黃連,白痢加澤瀉參分,腹痛倍甘草,加白芍,小便赤加木通參分,下如豆汁,加白朮壹錢,傷食加山查、麥芽各參分,氣虛加人參參分。
身熱如火,口渴舌燥,喜冷飲而不喜熱湯,方用
瀉火止瀉湯: 車前子( 貳錢)、 茯苓、白芍、麥芽( 各壹錢) ,黃連、豬苓( 各參分), 澤瀉( 伍分) 、枳殼( 貳分) ,水煎服。
此症必腹痛而喜手按摩,口不渴而舌滑,喜熱飲而不喜冷水也,方用散寒止瀉湯。 人參、白朮( 各壹錢), 茯苓( 貳錢)、 肉桂、乾薑( 各貳分) ,甘草( 壹分) 、砂仁( 壹粒) 、神曲( 伍分),水煎服。
吐
此症雖胃氣之弱,亦脾氣之虛,小兒恣意飽食,不能消化,久之上沖於胃口而吐也,方用止吐速效湯: 人參、白朮( 各壹錢) ,砂仁( 壹粒)、 茯苓( 貳錢)、 陳皮( 貳分)、 麥芽( 伍分),半夏、乾薑( 各壹分), 山查( 參個) ,水煎服。
咳嗽
方用:蘇葉( 伍分)、 桔梗、甘草( 各壹錢),水煎熱服。有痰加白芥子( 伍分) 便是。
疳症
此脾熱而因乎心熱也,遂至口中流涎,若不平其心火,則脾火更旺,濕熱上蒸,而口涎不能止,方用: 蘆薈、桑白皮( 各壹錢) ,黃連、薄荷、半夏( 各參分), 茯苓( 貳錢) 、甘草( 壹分),水煎服。
此心脾兩清之聖藥也,引火下行,而疳自去矣。
口疳流水口爛神方
黃柏( 貳錢)、 人參( 壹錢), 共為細末,敷口內,一日三次即愈。
此方用黃柏去火,人參健脾,大人用之亦效。
疳症瀉痢眼障神效方
石決明( 壹兩醋煅) 、蘆薈、川芎、白蒺藜、胡黃連、五靈脂、細辛、谷精草( 各伍錢) ,甘草( 叄錢)、 菊花( 肆錢) 、豬苓去筋,搗爛為丸如桐子大,每服貳拾伍丸,不拘時,米湯下。
方用: 柴胡( 陸分) ,白朮、茯苓、歸身( 各壹錢) ,白芍( 壹錢伍分) ,半夏、青皮、厚朴( 各伍分),水煎成,露一宿,再溫與服。
熱多者加人參、黃耆各伍分,寒多者加乾薑參分,痰多者加白芥子壹錢,夜熱加何首烏、熟地各貳錢,日發者不用加,腹痛加檳榔參分。
便蟲
方用:榧子( 伍個去殼) 、甘草( 參分) 米飯為丸,服二次,則蟲化為水矣。
積蟲
方用:史君子( 去殼炒) 、榧子( 各拾個去殼) ,檳榔、甘草( 各壹錢), 米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二日蟲出,五日全愈。
痘症回毒或疔腫
方用: 銀花( 伍錢)、人參( 貳錢) 、甘草、元參( 貳錢),水煎服。
痘瘡壞症已黑
痘瘡壞症已黑者,人將棄之,藥下喉即活,方用:人參( 叄錢), 陳皮、荊芥( 各壹錢), 蟬退( 伍分), 元參、當歸( 各貳錢),水煎服。
此乃元氣虛而火不能發也,故用人參以補元氣,元參去浮游之火,陳皮去痰開胃,則參無礙,而相得益彰,荊芥以發之,又能引火以
歸經,當歸生新去舊,消瘀血,蟬退解毒除風,世人何知此妙法,初起時不可服,必壞症乃可服。
急慢風
三六九日一切風俱治。陳膽星、雄黃、硃砂、人參、茯苓、天竺黃、鉤藤、牛黃、麝香、川鬱金、柴胡 青皮、甘草。為細末,煎膏為丸如莞豆大,真金一張為衣,陰乾勿泄氣,薄荷湯磨服。
治火丹神方
絲瓜子、元參( 各壹兩), 柴胡、升麻( 各壹錢) ,當歸( 伍錢),水煎服。
又方:升麻、青蒿、黃耆( 各叄錢), 元參( 壹兩)、 乾葛( 參兩),水煎服。
此二方詳火症,小兒用之亦效,故又出之。
此方妙在用青蒿,肝胃之火俱平,又佐以群藥重劑,而火安有不滅者乎。
民間秘方
生薑5錢,水半碗煎開加入紅糖服下,一日二次,2天可愈。
大蒜頭一隻,去皮搗爛加白糖3錢,過半小時後用滾開水一兩沖,再去渣服汁,一日二次,兩天可愈。
取鮮藕汁半兩,蜂蜜半湯匙,芝麻油3滴,起攪勻,一次服下,一日二次,連用2~3天,療效極佳。
大蒜頭一隻,燒至皮焦蒜熟,再煎半碗湯,加紅糖適量,一次服下,一日三次,一天顯效,連用三天,無不痊癒,並可治細菌性痢疾。
大人用一小撮乾的綠茶放口內嚼碎,每晚睡前敷小兒肚臍,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連用3天。
浮小麥*(即癟小麥)15克,紅棗10粒,煎一碗湯一次服下,一日早晚飯前各一次,連用3天,有神效。
7、打蛔蟲:
生南瓜籽20粒,去殼搗碎,飯前加紅糖空服,一次吃下,第二天蟲子即可隨大便排出。忌油膩。
8、蟯蟲:
(經常肛門癢)每晚睡前用一塊2寸對方的膠布貼肛門,次日晨揭下,連用3天,可將蟲子、蟲卵粘清。
9、小兒消化不良(包括嬰兒腹脹):
山楂*半兩,白蘿蔔一兩切成片,一起煎一小碗湯一次服下,一日二次,有特效。
10、小兒厭食(不思吃飯):
山楂*3錢、雞內金*(雞肫皮)一隻,加半碗水煮熟飯前吃完,一日二次,連吃3天,有開胃、助消化之功效。
11、誤食雜物:
老韭菜半斤,不要切碎,炒熟多加些豬油,一次吃光,雜物可隨大便排出。
每晚睡前吃一塊約2寸對方的生桔皮,用紅糖水送下,連吃2~3天,可治小兒及成人
睡覺磨牙。
泥鰍半斤,去內臟曬乾,炒黃,磨成粉,用黃酒沖服,一次二錢,一日二次,服完即可,(兒童用白糖水送服)。
每次用蝦皮2錢、海帶1兩,一起煮湯,加油鹽食用,一日一次,連用半月,也可常吃。
用仙人掌,去掉皮刺,搗爛加雞蛋清調勻敷患處,每日換一次,連用三天,或用黑墨塗也可。
豬尿泡一個,洗淨,加白鬍椒*20粒,煮爛分兩次吃完,一日一個,連用5個,特效。忌鴨肉、冬瓜、梨。
生薑汁5錢,先給患兒洗澡待周身出汗時,用薑汁塗患部,一日二次,連用三、四天,以後不再復發。
山羊角*削成片10克,煎一碗湯一次服下,一日3次,連用5天,以後不發。
19、健腦益智方:
淡水魚頭半斤,劈開,核桃肉半兩,黃豆一兩,加調料燉湯一次吃完,一日一次,連用10天,也可常吃,有補精添髓,健腦養腦,通神益智功能。
20、記憶力差(包括中、老年人):
鴿蛋一個(或鵪鶉蛋5個),打碎,蓮子肉*10粒砸碎,加水約兩湯匙,攪勻蒸熟,早晨空腹食用,一日一次,連吃7天,對提高智力和增強記憶力有特效,忌酒、皮蛋、蠶豆、海帶、辣物。可每年或半年吃一個療程。
21、考場鎮靜方:
鴿子一隻,黨參*15克,加調料燉湯,一日分兩次吃完,有鎮靜安神、頭不暈、心不慌之功效。此方要在考試前兩天開始使用,至考試結束。
俗語解釋
比喻被人瞧不起的行當或價值不大、不值得重視的事情。
最新含義為很簡單、很容易的事情,或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在生活中,大家都是不知不覺的用到這些俗語,但具體意思有時候還是不是很清楚。其實這種俗語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都是會經常出現的。現代廣東粵語中就有小兒科這一說法。
例如,“這樣小兒科的事情也要我來做?”、“這是小兒科的問題,不要告訴我你不會喔”等等 。
大學生誦讀《弟子規》
小學生誦讀中國傳統經典文章並不少見,可到了中學甚至大學,還有多少學生會把這些經典當成每天必須學習的內容?昨天(5日),記者從武漢商業服務學院了解到,該校烹飪與食品工程學院2012級的學生每天早上誦讀《
弟子規》,重新補上識禮感恩課。(5月6日武漢晚報)
讓大學生每天早晨誦讀《弟子規》這樣的中國經典著作,在許多人看來,可能是小題大做了。因為,在他們看來,既然已經是大學生了,那么,他們顯然比小學生與中學生,更應該知書達理。因此,讓大學生們誦讀《弟子規》這樣的“小兒科”,顯然是本末倒置了。
這樣理解,應該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學生,無論是他們的認知能力還是知識儲備,都不是小學生與中學生所能望其項背的。不過,我們更應該明白,認知能力與知識儲備,與人的情商,並不能夠完全劃等號。這也就意味著,在“知書”層面,大學生,必然比小學生與中學生做得更好,然而,在“達理”層面,尤其是最基本的為人處世的要求,大學生們則未必會比中小學生高明多少。這方面,我們可以從一個段子,管窺一二。“爸,錢,兒”,據說,這是一個大學生髮給他父親的加急電報。雖然是笑談,但也確實從一個側面讓我們看到當今的許多大學生們親情淡漠、“目中無人”“唯利是求”的一面。
而從思考品德教育的現狀來看,今天的高校,在開展感恩教育方面,則存在著一定的欠缺。一是因為,大學生們,再也不像中小學生那樣好忽悠。類似的感恩活動,對他們沒有任何吸引力。其次,大學生們,他們已經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求學、考證、戀愛與應聘等方面。這種“務實”的狀態,也導致大學生們,對道德修養方面,越來越忽視。如果我們將視線放得更長遠些,將視野放得更開闊些,那么,在2013年上半年所發生的高校慘案中,我們也能夠看到大學生們在個人修養方面的嚴重不足。
鑒於這些不足,在高校中重新掀起誦讀《弟子規》這樣的“小兒科”讀物,其實是意義深遠了。它能夠讓大學生們,重溫那最樸素的道理與準則,並糾正自己的行為方式。事實上,《弟子規》這樣的讀物,與那些口口相傳的古訓一樣,能夠流傳幾千年,這本身,就足以說明,他們的價值,遠遠不是“小兒科”所能夠界定的。
當然,面對這樣的活動,可能也有人斥之以形式。殊不知,所有的教育,都必須有一定的形式做載體。關鍵並不在形式,而在於,這一形式,能不能傳道授業。借用一句廣告詞,那就是,不看廣告,看療效。不過,我們在為大學生晨誦《弟子規》等傳統讀物叫好的同時,還應該想到,這樣的教育,必然重在“慢功出細活”。只有持之以恆,才能夠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而這,恰恰是教育的本質特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