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文化(中國嶺南地區文化)

嶺南文化(中國嶺南地區文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嶺南文化是指中國嶺南地區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於漢族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構成了漢族嶺南文化的主體。

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在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等多方面,嶺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近代嶺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先進文化,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嶺南文化以其獨有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對嶺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嶺南文化吸取由中原傳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並進行創新,誕生了陳獻章湛若水等儒學大家,開創了明代心學先河;詩人張九齡屈大均享譽全國;惠能創中國化佛教——禪宗南派,影響全國以至世界;清代廣州十三行成為中國與世界貿易、文化交流的唯一視窗,向世界各地傳播著東方文明。近代,嶺南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孕育出以康有為孫中山等為代表的近代中國的一代先進人物。嶺南的文學、嶺南畫派、粵劇等藝術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電影最先從嶺南傳入,嶺南教育近代更領教育革命之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嶺南文化
  • 發展源頭中原文化 
  • 地理範圍:廣東、廣西、海南
  • 分類: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
簡介,文化構成,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建築,園林,工藝,商業,飲食,民俗,宗教,語言,僑鄉,港澳,漢族三大民系文化,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文化特質,開放風氣,進取精神,實利重商,文化內涵,構成元素,傳播路徑,

簡介

嶺南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於漢族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為主,構成了嶺南漢族文化的主體。
嶺南文明史始於秦統一嶺南,中原移民大規模遷入推動了嶺南的開發。從秦代到唐代,廣州已成為我國南方的重要城市和外貿口岸,出現了楊孚虞翻葛洪鮑姑王范等知名人物,漢代廣州已出現了官學和“書館”、“精舍”等私學。但當時經濟和人口分布的重心仍在粵北和西江流域,而珠三角地區、潮汕平原還沒有被開發,人口稀少。唐宋時期,粵北地區誕生了張九齡劉軻邵謁余靖等知名人物。史料記載,唐代賢相張九齡的書堂岩、始興的書堂石、晚唐詩人邵謁的書堂石室、北宋王安石在韶州九成台下讀書的清淑堂、翁源青源山余靖童年時讀書的耽石院,這些都是嶺南地區早期的私塾學堂。孔子第41代後裔孔潤於公元962年在韶關南雄創辦的孔林書院是嶺南最早的書院
從宋代開始,由於社會動盪不安,粵北地區的人口開始大規模遷入珠三角地區,而同時躲避戰亂的中原移民也大量遷入,使珠三角地區人口迅速增長至全省首位,並形成了廣府民系,珠三角地區逐漸取代粵北成為嶺南的文化中心。宋明時期,珠三角地區辦書院之風盛行。宋代廣東有26所書院,著名書院有廣州的禺山書院、番山書院、濂溪書院、玉岩書院,以及韶關的相江書院和惠州的豐湖書院等。到明代,珠三角誕生了陳獻章湛若水等儒學大家,開創了明代心學先河。當時湛若水方獻夫霍韜在廣東南海西樵山創建了大科書院石泉書院四峰書院雲谷書院四大書院,並在此講學,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名儒,西樵山成為當時全國知名的“理學名山”。明代是廣東書院發展的鼎盛時期,創建的書院達150所。粵東潮汕平原地區從宋代開始快速發展,已漸富庶,明代吸引了大批閩人進入,江西學派南下和閩學西進使粵東地區文化得到長足的發展,出現了韓山書院、元公書院。
清代,嶺南的書院發展空前,單是官辦書院就有上百所。據記載,清代廣州書院在數量上居全國之首,粵秀書院越華書院羊城書院並稱“廣東三大書院”,還有西湖書院禺山書院以及粵秀山的學海堂菊坡精舍等。除了官辦書院眾多,民間書院(宗族祠)同樣發展迅速,鼎盛時期達數百間,在大小馬站、流水井一帶連成了壯觀的書院群,形成了多層次的民間教育網路。而西樵山有三湖書院雲溪書院和雲瀛書院,三湖書院更孕育出思想家康有為。此外還有肇慶端溪書院和粵東地區的金山書院、瑞光書院琴峰書院等著名書院。嶺南文化的發展至晚清達到了高峰時期。清代廣州十三行成為中國與世界貿易、文化交流的唯一視窗,向世界各地傳播著東方文明。
近代,嶺南文化成為中國政治、思想、文化革命和發展的先導。從洪秀全金田起義、康梁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到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嶺南文化始終是中國近代政治革命的重要代表和領導力量。新中國成立後,改革開放以及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國內各地方文化的復興提供了條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廣東進入新文化時期,起飛的經濟與嶺南風格的粵語文化、粵式生活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嶺南文化的現代階段。

文化構成

學術

漢代時期,陳欽陳元父子是當時嶺南著名的經學家陳元更設館於洛陽,傳授《春秋左氏學》,被譽為“嶺南之儒宗”。廣州漢議郎學者楊孚向皇帝極力主張以孝治天下,得到漢和帝的採納,下詔命令“臣民均行三年通喪”,同時獎勵有孝行的臣民,救濟孤寡貧老者,使“孝治”禮教影響後世千餘年。楊孚還撰寫了我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產專著《異物志》,在行文中,運用藻言韻語,便於士民誦讀。因此,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說他的“《異物志》是詩之流亞”,又說“廣東詩,實始於楊孚”。
宋代,廣東出現了馮元林巽王大寶等一批經學大師。南宋時期,南宋名臣崔與之與弟子李昴英在廣州創立了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學術流派--菊坡學派,是當時嶺南學術的主流學派,他們強調的是經世致用的學問,要培養的是有正氣、有學識、有能力、有功績的讀書人。菊坡學派在思想上重仁治,重君,重才觀。李昴英便是菊坡學派培養的嶺南歷史上第一位探花,其重要門生有陳大震張鎮孫、李春叟、何文季等。
明代,廣東大儒陳獻章提出了以“自然為宗”、“學貴自得”的哲學主張,打破程朱理學沉悶和僵化的模式,開啟明代心學先河,創立了“江門學派”。從陳獻章倡導涵養心性、靜養“端倪”之說開始,明代儒學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成為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一生致力於授徒講學,弟子遍天下。為表彰其在學術上的重大貢獻,明朝於萬曆十三年(1585)將陳獻章從祀孔廟,追諡文恭。陳獻章的主要門生有湛若水梁儲林光張詡賀欽鄒智陳茂烈何維柏葉夢熊陳吾德等。
廣州湛若水在繼承陳獻章學說的基礎上,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提出“格物為體認天理”與“為學先須認仁,仁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理念,創立了“甘泉學派”,終至自成理學的一大門派,與王陽明的“陽明學”被時人並稱為“王湛之學”。湛若水在全國各地創辦書院近40所,弟子多達數千人,遍布大江南北,促進了明代心學的發展與繁榮。湛若水的主要門生有呂懷何遷洪覺山唐樞蔣信郭棐等。明代嶺南的理學家還有霍韜方獻夫黃佐王漸逵陳建楊起元薛侃等。
清代,廣州形成了以陳澧為代表的“東塾學派”,陳澧是位通曉天文地理、樂律算術、駢文填詞的嶺南大儒。錢穆曾評陳澧“晚清次於曾國藩的第二號人物,學術史上主漢宋兼采,力主新式學風”。陳澧的著作《東塾讀書記》更傳到日本,成為日本高等學校治漢學專業的必讀書。陳澧的主要門生有梁鼎芬桂文燦廖廷相陳伯陶陶福祥溫仲和黃紹昌汪兆鏞譚宗浚等。同時廣東也出現了以朱次琦簡朝亮康有為為代表的“九江學派”,他們提出經學史學結合,以及強化史學的獨立。清代嶺南的理學名家有馮成修勞潼曾受一鄭之僑胡方等;著名學者有陳昌齊馮龍官曾釗李黼平林伯桐侯康徐灝黃培芳等。
鴉片戰爭後,鄭觀應康有為梁啓超容閎等力主變法強國和教育改革,提倡西學,主張興辦學校。康有為在廣州創辦“萬木草堂”,培養維新變法人才,研究維新變法理論,重要門生有梁啓超麥孟華徐勤等。何子淵丘逢甲等衝破頑固守舊勢力的禁錮,積極創辦和推廣新式學堂。培育了一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社會精英,為辛亥革命積蓄了巨大能量。

文學

東漢時,嶺南文學家有陳元楊孚。晉代廣東文學代表人物一為黃整,一為王范。南朝陳代,有南海郡人劉刪。嶺南文學從唐代開始興盛,當時以廣東粵北地區為中心,代表人物有張九齡劉軻邵謁等。張九齡是嶺南第一位進士,第一位宰相,也是第一位有影響的詩人。張九齡走上詩壇,進而走上政壇,成為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宋代,珠三角地區逐漸取代粵北成為嶺南文學中心,崔與之李昴英余靖是當時有全國影響的人物,崔與之更是開嶺南宋詞之始。
明代,廣東以南園前五子南園後五子詩社為代表的文人社團盛行。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多位青年詩人在廣州南園創立南園詩社,對明代嶺南詩歌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代表人物有孫蕡黃哲、王佐、李德、趙介,人稱“南園前五先生”(南園前五子)。明嘉靖年間,歐大任梁有譽黎民表吳旦李時行五人因追慕“前五先生” 而重結南園詩社,被尊稱為“南園後五先生”(南園後五子)。明末,在陳子壯的發起下,黎遂球、曾道唯、高齎明、謝長文、區懷年、蘇興裔、梁佑逵等12人,再結南園詩社,復興南粵詩壇,稱“南園後勁”。明代嶺南文學家還有梁儲丘濬倫文敘王佐唐胄翁萬達黎貞黃衷陳邦彥鄺露韓日纘等。
清代,廣東出現了以“嶺南三大家”和“嶺南七子”為代表的一批詩人,包括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程可則王邦畿方殿元方還方朝張維屏梁鼎芬宋湘黃香鐵等,使嶺南詩壇與中原、江浙詩壇三足鼎立。“嶺南三大家”的詩作在清代詩壇享有極高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居於重要地位。近代,珠三角地區仍保持宋元以來的中心地位,出現了康有為梁啓超等人物。此外粵東還出現了黃遵憲邱逢甲等有影響力的人物。據統計,從西漢到近代,廣東境內有籍貫可考的、有文集行世的文學家近1800人。

繪畫

嶺南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風格獨特,技法紛呈,求新求變。明代廣東南海林良是宮廷中最傑出的水墨花鳥畫家,是明代院體花鳥畫的代表人物,也是明代水墨寫意畫派的開創者,在明代院體畫中獨樹一幟,對後世畫壇,包括宮廷畫家、職業畫家、文人畫家均產生重大的影響。東莞張穆著稱畫馬,新會高儼擅長山水,順德黎簡詩書畫皆絕,順德蘇六朋蘇仁山尤擅人物,番禺居巢居廉工花卉草蟲,重視取法自然,創造了“撞水”、“撞彩”技法。明清的代表人物還有顏宗何浩張譽謝蘭生羅天池陳璞等。
清代,隨著廣州國際貿易繁榮,洋畫師也來此謀生,並收徒授業,培養出第一批中國油畫師。19世紀30年代後,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來華傳授水粉畫技法,大大提升了廣州“外銷畫”水準,林呱即為其高徒,林呱的《老人頭像》曾入選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展,是最早在歐洲畫展上亮相的中國畫家。當時還出現了一種叫通草畫的外銷畫。目前通草紙水彩畫主要收藏在西方的博物館中。在英國,通草紙畫藏量可觀的機構至少有十二個,大英圖書館、荷蘭萊頓民俗博物館、牛津大學博德利恩圖書館、塞西爾畫廊、劍橋菲茨威廉博物館、美國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館、馬德里民俗博物館等等都有豐富的收藏,有的多達二三百幅。
20世紀初,在廣東產生了“嶺南畫派”,其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均為番禺人。嶺南畫派是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他們主張以倡導藝術革命,建立現代國畫為宗旨;以折衷中西,融會古今為途徑;以形種兼備、雅俗共賞為審美標準;以兼工帶寫,彩墨並重為藝術手法。嶺南畫派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東洋、西洋畫法,自創一格,著重寫生,多畫中國南方風物和風光,章法、筆墨不落陳套,色彩鮮艷,學者甚眾,它與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為20世紀主宰中國畫壇的三大畫派之一。代表人物有黎雄才關山月方人定趙少昂楊善深高劍僧何香凝盧傳遠李撫虹容大塊黃獨峰司徒奇趙崇正何磊黎葛民黃幻吾何漆園黃少強陳凝丹等。

書法

從明代開始,廣東湧現眾多知名的書法家及其作品。陳白沙是當時廣東的大書法家,門下弟子甚眾,自成一格,形成“白沙書派”,開嶺南書法之先河,陳白沙晚年以茅根作筆被稱作茅龍筆。“白沙書派”代表人物有湛若水、趙善鳴、鄧翹、蕭文明等。明代中葉的代表人物有黎民表黎民衷黎民懷三兄弟,黎民表在德慶錦石山(華表石)絕頂壁上的手跡“華表石”三字,是廣東金石中的著名遺蹟。
明末至清代是嶺南書壇的興盛時期,代表人物有王應華鄺露陳子壯屈大均陳恭尹、彭睿、蘇珥黎簡宋湘吳榮光等。彭睿被人稱為“草聖”,其書畫人稱“竹本派”。鴉片戰爭後,嶺南書法風格也出現了新的面貌,代表人物有蘇引壽蘇仁山蘇六朋以及朱次琦陳澧李文田康有為等。李文田自創具有嶺南特色的碑派書法,對廣東及整個嶺南書壇作出重要貢獻。嶺南碑派的領袖應推康有為,其門下子弟甚多,最著名的有梁啓超、崔斯哲、江孔殷、張柏楨等,其中成就最大的應數梁啓超。
民國時期的嶺南書法名家輩出。除康有為門下弟子外,還有王為、葉恭綽胡漢民林直勉等。在帖學書法上的名家有潘飛聲程景宣商衍鎏桂坫等。建國後,除了老一輩的嶺南書法名家如商衍鎏葉恭綽容庚商承祚祝嘉等外,一些書家更是收徒教學,形成幾個嶺南書藝流派。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吳子復、秦萼生、麥華三李曲齋等。20世紀六十年代活躍在嶺南書壇的書法家還有侯過、伍根天、阮退之、佟紹甲等。七、八十年代中青年書法家紛紛崛起,如莫仲予、曾景充陳景舒黃子厚、關曉峰、李緯、盧有光等。

音樂

嶺南古琴從漢代便逐漸發展起來,歷代都出現不少有名的琴人,寫作了不少琴學的典籍,創造和保藏了不少有名的古琴樂器和琴譜。早在南北朝時期,廣東曲江人侯安都就有很高的琴藝造詣。南宋末年,金元入侵中原,南宋皇帝被迫南遷至廣東岡州崖山,中原琴藝也在岡州留下一批琴譜,相傳《古岡遺譜》就是在當時遺留下來的古琴譜。明代時,著名琴人輩出,有陳白沙鄺露陳子壯陳子升等;藏琴豐富,有琴曲流傳至今。
清代,嶺南古琴學愈加昌盛,嶺南琴派聲名漸顯。嶺南琴派的創始人是清代道光年間的廣東新會人黃景星。另外,影響較大的琴人還有雲志高、何洛書、何耀琨、楊錫泉、李寶光、何斌襄、陳恭尹、容慶端、容心言等人;藏琴方面,有 “天蠁”、“松雪”、“振玉”、“水仙”、“韻馨”、 “松風”、“中和”、“谷響”、“流泉”、“蕙蘭”等名琴;琴譜和琴學論著方面,有雲志高的《蓼懷堂琴譜》、黃景星的《悟雪山房琴譜》、何斌襄的《琴學匯成》、朱啟連的《鄂公祠說琴》、容慶瑞和林芝仙合編的《琴瑟合譜》等。著名曲目有《碧澗流泉》、《水東遊》、《雙鶴聽泉》、《漁樵問答》、《鷗鷺忘機》、《平沙落雁》、《烏夜啼》、《神化引》等。
近代,嶺南音樂界的代表人物有冼星海蕭友梅馬思聰等。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一帶產生了廣東音樂,又稱“粵樂”,是在當地民間“八音會”和粵劇伴奏曲牌的基礎上逐漸形成。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間,是廣東音樂的興盛時期,湧現了嚴老烈和人稱“何氏三傑”的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等名家,以及“四大天王”的呂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等音樂人才,創作出《平湖秋月》、《旱天雷》、《倒垂簾》、《楊翠喜》、《雨打芭蕉》、《步步高》、《蕉石鳴琴》、《賽龍奪錦》等著名樂曲。20世紀40年代後,不少廣東音樂名曲更成為了國宴、迎賓音樂而被譽為“國樂”。廣州番禺區沙灣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
潮州音樂既有傳統古樂之遺制,又有本地的創造發明,形成一個成熟、豐富的多樂種、多形式的地方音樂。由於符合潮人對音樂的欣賞習慣和心理素質,不僅在文娛演出、節俗禮儀活動中廣泛套用,而且以“閒間”、家庭合樂等方式融入民間的日常生活中。潮州大鑼鼓以其花式豐富、氣勢磅礴而著名,列為中國三大鑼鼓之一。潮樂中以椰胡為流傳最廣泛、民眾最喜愛的特色樂器。潮州箏藝是當代中國古箏的一大流派。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主要流傳於梅縣、興寧、五華、紫金、博羅等客家人聚居地。題材廣泛,意境含蓄,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生動通俗,講究押韻。客家山歌曲調豐富,大致有號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節山歌、快板山歌、疊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客家山歌旋律優美,幾乎所有曲調中都有顫音、滑音、倚音等裝飾音,因而使本來簡單的旋律變得迴環曲折、委婉動聽。而且因為在山地唱歌,旋律高亢、悠長,節奏自由。

戲曲

粵劇又稱“廣府大戲”,發源於佛山,以粵方言演唱,是廣東珠三角一帶流行的地方戲曲劇種,其源流可溯道明嘉靖年間。粵劇是受到弋陽腔崑腔漢劇徽劇秦腔等多個劇種的影響而發展起來,取各家之長,自成風格,既與傳統的戲曲文化一脈相承,又具有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以後又在伴奏樂器上採用了一些西洋樂器,增強了烘托唱腔和戲劇動作的效果。20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粵劇演員有被稱為“粵劇四大家”的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廖俠懷等。紅線女所創的“紅腔”影響近半個世紀。以粵語演唱的曲藝品種,有粵曲、木魚歌、龍舟歌、南音和粵謳等。
潮劇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地方劇種。潮劇淵遠流長,在潮安縣出土的明宣德年間劇本《新編全相志孝劉希必金釵記》,是國內出土最古老的南戲演出本,戲文語言中已加進一點潮州方言,這是南戲、正字戲傳入潮地後開始發生地方化的本子。明末清初潮州戲漸趨成熟,至光緒年間為鼎盛,有200家潮州戲班。在潮汕民間舊時還流傳著用潮汕方言誦唱的說唱本子,稱為“歌冊”。潮州歌冊廣泛傳誦於婦女間,現存歌冊最早創作年代為明代。歌冊的體裁為兩類,一是傳奇故事體,一是歌行體。潮州歌冊刊刻在清代甚盛,現存傳統本子有數百部,流傳至東南亞及內地,流播甚廣。
漢劇是客家地區流傳的地方劇種,有源於湖北漢劇、徽班、秦戲班底,湖南祁陽戲各說。客家漢劇傳統劇目據稱有800多個,完整劇本有300多個,唱、做、念、打(舞)表演藝術豐富,武打戲還把南派武功融於其中。角色行當分為生、旦、醜、公、婆、烏淨、紅淨七行,唱腔音樂有二簧、西皮、大板等各種聲腔,成為廣東地方一大劇種。客家地方戲劇還有採茶戲和花朝戲,都是由民間歌舞發展而來。客家民間舞蹈品種繁多,多數為風俗道具舞,較為著名的有船燈、鯉魚燈、採茶撲蝶、席獅舞、杯花舞等。嶺南的戲曲劇種還有採茶戲、雷劇、瓊劇(亦稱瓊州戲,海南戲)等。

建築

嶺南建築主要主要分為廣府建築、潮汕建築和客家建築。
廣府民居的代表是鑊耳屋,多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外牆壁均有花鳥圖案。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在明清時期,一般是出過高官的村落或有功名的鄉紳才有資格在屋頂豎起鑊耳封火山牆。鑊耳屋象徵著官帽兩耳,具“獨占鰲頭”之意,也是家境殷實的象徵。後來,只要是發了財的村民,都會建造一所鑊耳屋以顯示其富有與氣派。鑊耳屋的內部格局是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兩廊”的肌理。“三間”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間房屋,其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居室。三間房屋前為天井。天井兩側的房屋即為“廊”。“兩廊”一般用作廚房或門房。這種廊檐相間的布局,刻意營造虛實相結合的意境,不但較於閉塞自封的北地建築更顯開放,而且還擰開了一道實用的閥門:一方面便於空氣流通、消暑散熱;另一方面靠著廊廡連線了建築的骨骼,起到隔絕風雨、遮擋陽光的作用。當然,有的鑊耳屋的間數不止如此。開間越多意味著等級越高,這自然與先民的等級觀念相關。現存的鑊耳建築群有碧江金樓資政大夫祠黃飛鴻紀念館錦綸會館廬江書院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大旗頭古村坑貝古村塱頭古村阮埇村羅格孔家村碧江村等等。
潮汕民居以傳統的三合院、四合院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稱“下山虎”和“四點金”。規模較小的城鎮平民居屋有布局狹長的“竹竿厝”。大型民居以四點金為基礎橫向或縱向擴大規模,稱“三廳串”、“八廳相向”、“四馬拖車”、“百鳳朝陽”,其外部輪廓則保留十分規整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大規模的集居式住宅稱為“寨”,這是清代潮汕地區鄉村居民軍事化的產物。從平面上可分為方案和樓寨,從外圍方式上可分為圍牆和圍樓。在潮陽,這種集居式住宅稱為“圖庫”。海濱貧民舊時所居多為塗(草)寮,是夯土或以木、草織成牆體的茅屋。潮汕地區建築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採用貝灰和石材。至遲在北宋已開始燒制貝殼灰,以貝灰為主體原料的三合土版築大為盛行,不僅套用於建造房屋、高塔上,而且套用到加固堤防上。石材不僅套用於建築構件的門框、欄板、抱鼓石、台階、柱礎、井圈、梁枋上,而且建造了石牌橋、石塔、石橋大型建築物。潮州城內,僅太平路就有47座石牌坊。以巨石為墩的潮州湘子橋,建造年代從南宋至明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四大古橋之一。
客家建築的代表是客家圍龍屋。歷史上客家人社會宗族制的強化,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質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祠堂設施的完善和族譜連續修撰。在聚族而居的村落,各族都重視祠堂的建造。祠堂住處講究風水,重視堂號家聲。客家圍屋堂號,或有直書故土祖地,或言志明義,這些堂號的命名習慣與唐宋古俗相承。再就是在民居方面出現了超大型的土樓和樓房組合成的大理圍龍屋。土樓建築多以夯土或土坯磚為材料,漸而發展到以花崗石、大青磚為建築材料,十分堅固,規模巨大。現存土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自清康熙初年至20世紀70年代,興建了不少土樓建築。圍樓形制依平面布局大體分為圓形和方形。大型圓形圍樓高達4~6層20餘米,多達四環。建於清代的始興縣隘子鎮滿堂村大圍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10800平方米。各家圍龍屋尤為講究風水。近代,還出現了傳統民居布局而門面裝修西式的中西合壁的客家僑鄉民居。
清末至民國時期,嶺南地區出現了騎樓建築,曾經是我國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騎樓源自新加坡香港等英屬殖民地,嶺南地區的騎樓都是當年華僑從南洋返鄉所建。

園林

嶺南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國造園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現代園林的創新和發展上,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嶺南園林的獨特風格:求實兼蓄,精巧秀麗。在建築形式上,嶺南園林有比較鮮明的特色:一是體型輕盈、通透、樸實。二是裝修精美、華麗,大量運用木雕、磚雕、陶瓷、灰塑等民間工藝、門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細刻,再鑲上套色玻璃做成紋樣圖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猶如一幅幅玲瓏剔透織綿。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構件受西方建築文化的影響,如中式傳統建築中採用羅馬式的拱形門窗和巴洛克的柱頭,用條石砌築規整形式水池,廳堂外設鑄鐵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嶺南文化特點。現存的清代嶺南四大園林分別是清暉園餘蔭山房梁園可園,其他著名園林還有寶墨園、順德和園粵暉園等。
在18至19世紀初期,廣州海珠區、西關一帶曾湧現出由十三行商人興建的規模宏大、雍容華麗的私家園林,包括潘家花園、伍家花園海山仙館在內的眾多名園,被稱為“行商庭園”。它們不僅是嶺南園林的巔峰之作,還引發了清代時期歐洲各國模仿“中國式”園林的盛況。1742~1744年間,英國建築家錢伯斯曾兩次來到廣州考察庭園建築。錢伯斯將中國建築設計風格帶到了歐洲,極大地影響了18世紀西方建築“中國風格”的發展,使中國式園林在歐洲風靡了近百年。
嶺南園林的建設,最重視的是選址,而選址也最能表現出建園者的審美取向和生活意趣。嶺南的建園原則是儘可能離開鬧市,把園林宅第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環境中,甚至降宅園融入大自然,成為其中一部分。建園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實,不太重視人工製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羨慕江南園林那種在咫尺中營造山林的巧構。保留至今的嶺南四大園林清暉園梁園建在小鎮邊緣,可園餘蔭山房則建在鄉村,以求得良好的環境條件。
嶺南園林選址大多在自然景色優美的地方,因此,造園時在宅園與外界交界處,利用環境景觀最好的面向採取開敞的方式進行布局。嶺南園林常用的手法就是借用水面,水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平坦開闊,視野寬廣。而且還將廳堂作為界面,在園內可觀賞園外風光,而園外觀看園林建築,因造型之優美更顯出園林的魅力。利用樓閣或假山抬高視線,當登上樓閣或假山時,不僅園內空間景色一覽無餘,而且能望到園外的溪流、池湖、田野,還有遠處的巒群山峰,庭園高處視野開闊,高瞻遠矚,有海闊天空之感,園林構成十分豐富,取得了“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效果。
嶺南盆景
嶺南盆景又稱廣東盆景,是我國盆景藝術五大流派(蘇、揚、川、徽、嶺南)之一,嶺南盆景有“活的中國畫”美譽。由於廣東的自然環境優越,可提供作盆景的樹種很多,所以,嶺南盆景以樹樁盆景較為盛行。嶺南盆景的盆栽藝術,也有近千年歷史。據史料記載,宋哲宗親政時,蘇東坡被貶廣東,他一到惠州,就賦詩大讚“嶺南萬戶皆春色”。到了清代,盆景藝術已普及於民間。《瓊州府志》記述:“九里香,木本,有香甚烈,難長,選最短者,制為古樹,枝幹拳曲,作盆盂之於,有壽數百年者。”
然而,嶺南盆景的發展與藝術風格的形成,乃是本世紀三十年代以後的事。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發展盆景藝術十分重視,省、市園林部門,先後成立盆景協會,並在廣州流花湖西側開闢了西苑,作為嶺南盆景藝術研究中心,由孔泰初擔任技術指導,將嶺南盆景三個藝術流派的優點集中起來,融為一體,因材取勢,就木取景。幾十年來,孔泰初先生為發展嶺南藝術,總結出一套經驗,從而豐富了嶺南盆景的造型風格,使嶺南盆景的藝術造型多姿多彩。

工藝

廣府民系的工藝美術,品類繁多,有的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三雕一彩一繡”是廣州傳統工藝美術的主要代表,即廣州象牙雕刻廣州玉雕、廣州木雕廣彩廣繡。廣府工藝品還有石灣工藝陶瓷、佛山剪紙佛山秋色肇慶端硯新會葵藝高州角雕、東莞煙花以及肇慶草蓆陽江風箏、佛山醒獅、朱義盛首飾、木版年畫、金銀銅錫箔、染色紙、獅頭、彩扎燈色;以及各地在建築裝飾中的木雕、泥塑、灰塑、磚雕等,其中以端硯、粵繡、雕刻、陶瓷最具特色。
廣雕雕刻藝術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按雕刻的質體分類,可分為廣州欖雕、牙雕、玉雕、木雕、石雕、磚雕、骨雕等。廣雕是指以廣州為代表的具有嶺南地方特色的雕刻工藝及其製品。廣雕中最負盛名的是廣州象牙雕刻廣州玉雕、廣州木雕。清代以來,廣州工匠根據西方客戶的要求,選擇各種名貴材料,精鏤細刻,形成了新穎、生動逼真、精巧細膩的廣雕藝術品,更成為朝廷貢品,故宮博物院均有收藏,代表人物有陳祖章翁昭翁榮標李定寧等。
廣繡與潮州刺繡合稱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廣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成為朝廷貢品,到明代中期已揚名海外,18世紀風靡了英國皇家及上流社會,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有收藏,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廣繡的優秀作品。廣繡大致分為兩大品類:" 一是盤金刺繡,二是絲絨刺繡。"盤金刺繡以金線為主,輔以彩紛刺繡,金碧輝煌,燦爛奪目,雍容華貴。絲絨刺繡開絲纖細,色彩繽紛,繡出的花鳥尤其精美。
廣彩的全稱是“廣州織金彩瓷”,產生於清康熙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所謂織金彩瓷,就是在各種白胎瓷器的釉上繪上金色花紋圖案,仿佛錦緞上繡以色彩絢麗高雅華貴的萬縷金絲,然後用低溫焙燒而成。廣彩是運用中國織錦圖案的手法,以色彩艷麗、構圖嚴謹、繪工精細著稱,宛如無數金銀彩絲織於白玉之上,顯得是那么光彩奪目、富麗堂皇。作為外銷瓷,廣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國際聲譽,有“世界官窯”之稱,歐洲許多國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廣彩瓷品。
廣州外銷扇受到18世紀至20世紀的歐洲貴婦歡迎,中世紀以來,扇子在歐洲被女性視為必不可少的服裝點綴品,這些外銷扇材質名貴、工藝奇巧、紋飾華美、色彩絢麗,廣州工匠將“廣式”工藝與西洋審美相融合,包括象牙鏤雕、玳瑁拉絲浮雕、累絲燒藍、鵝毛彩繪、寶石鑲嵌、鎏金錯銀等各種令人讚嘆的製作工藝,創作出了大量中西風格共融、專供外銷的扇子。
潮汕地區是中國工藝美術10個重點產區之一,潮汕工藝美術品類豐富,其中最具盛名的是瓷藝、刺繡和木雕。潮汕地區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楓溪工藝陶瓷最為著名。潮州金漆木雕與浙江東陽木雕並列為中國兩大民間木雕體系。潮州金漆木用於建築裝飾、家具裝飾、神器裝飾以及案頭擺設。近代以來,在潮繡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利用特種材料或吸收外來工藝手法,發展為珠繡、抽紗等新的繡種,在60年代,又發展了通錦繡的新品種。潮汕工藝美術品還有潮汕剪紙,潮汕嵌瓷、潮州鑼鼓和麥稈貼畫等傳統手工藝品,琳琅滿目,素享盛名,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同時又是上乘的旅遊購物工藝品,深受人們喜愛。
金漆木雕是木雕藝術的一種形式,它以木雕為基礎,髹之以金,自明代開始逐漸形成定式。明初的木雕多為平面雕飾,至萬曆年間始向單層鏤通發展。清代是這一藝術形式發展的鼎盛時期,不少達官貴人對“金碧輝煌”情有獨鐘,於是,所建設的祠堂和豪宅,無不以金漆木雕裝飾。現存的金漆木雕代表作最早的有開元寺的大殿龕桌和圓雕貼金千佛塔;較完整的建築有晚清時期的潮汕“已略黃公祠”等。潮汕金漆木雕多以樟木或杉木為基本原料,加以生漆和金箔。雕刻形式有浮雕、立體雕和通雕等。

商業

嶺南商業文化是近代中國商業文化的主要源泉之一,富有海洋文化的特質,崇商重利,冒險進取,內外開拓,逐漸形成了中國“五大商幫”之一的粵商,包括廣東廣府幫、潮州幫、客家幫、海陸豐幫以及其餘廣東各地的商幫,以珠三角廣府商幫作為代表。最著名的要數清代廣州十三行商人,十三行商人從壟斷外貿特權中崛起,經濟實力顯赫,十三行商人與兩淮鹽商、山陝商人一同,被稱為清代中國的三大商人集團,是近代以前中國最富有的商人群體,而廣州十三行更被譽為“金山珠海,天子南庫”。近代,廣東出現了一批對中國近代工商業發展舉足輕重的民族企業家先驅,包括唐廷樞徐潤鄭觀應陳啟沅薛廣森簡照南簡玉階唐廷桂莫仕揚莫乾生馬應彪郭樂蔡昌李敏周黃煥南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粵商憑藉特殊的地域和政策優勢,加上聰明才智,迅速成為全國經濟的領跑者。
近現代嶺南商業文化對內產生輻射力的重要原因在於粵籍商人的實力,以粵港華資金融為核心的“華南財團”財力雄厚,外地粵商社團組織活動能量相當大,不論是對先進的大都市上海,還是內地一般城市,都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引領新潮,開風氣之先,強調“實業救國”的愛國理念,創辦的大量企業成為所在地粵商經濟力量的一種象徵;與孫中山等民主革命派關係密切,是近代資產階級民族主義運動中最重要的勢力之一;適應性強,融合與紮根於各地,所創建的各類企業、培養的各類人才、新產生的社會習俗等,豐富了所在地的文化內涵,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亦遺留了寶貴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財富;香港、澳門是近現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在華僑華人活動、海外移民及中外貿易等方面,都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飲食

粵菜是中國的四大菜系之一,粵菜即廣東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嶺南。粵菜由廣州菜(也稱廣府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東江菜(也稱客家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三種風味各具特色。廣州菜範圍包括珠江三角洲和韶關、湛江等地,用料豐富,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還兼容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潮州菜發源於潮汕地區,匯閩、粵兩家之長,自成一派。以烹製海鮮見長,湯類、素菜、甜菜最具特色。刀工精細,口味清純。東江菜起源於廣東東江一帶,菜品多用肉類,極少水產,主料突出,講究香濃,下油重,味偏鹹,以砂鍋菜見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廣州菜是粵菜的代表,民間有“食在廣州”的美譽,順德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稱號。
清末時期,粵菜被廣東商人帶到上海。民國時期,粵菜在上海逐漸取得霸主地位,並贏得“國菜”的殊榮,“食在廣州”的聲譽便由此而起。粵菜更被廣東華僑帶到世界各地,成為最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菜系,是中國菜在國外的代表。經典粵菜有烤乳豬清蒸東星斑燒鵝白切雞紅燒乳鴿蜜汁叉燒脆皮燒肉上湯焗龍蝦鮑汁扣遼參菜膽燉魚翅白灼象拔蚌椰汁冰糖燕窩麒麟鱸魚椒鹽瀨尿蝦蒜香骨白灼蝦乾炒牛河廣東早茶老火靚湯羅漢齋廣式燒填鴨豉汁蒸排骨鳳梨咕嚕肉玫瑰豉油雞蘿蔔牛腩煲潮州牛肉丸潮汕魚丸生菜龍蝦鴛鴦膏蟹潮州打冷滷鵝肝蚝烙芙蓉蝦沙茶牛肉客家釀豆腐梅菜扣肉鹽焗雞豬肚包雞盆菜
飲茶文化
“喝茶”在粵方言裡稱作“飲茶”,廣州人愛“飲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飲食文化。據說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廣州時,就曾與貼身侍衛上過茶樓飲早茶。毛澤東有“飲茶粵海未能忘”詩句。在廣州,民間以茶相待已成為一種禮節,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奉上一杯“靚茶”,第一句話是“請飲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熱情、友好和禮貌。由於嶺南自古具有“重商”的價值取向,“飲茶”也從家庭走向市場,使廣州的茶文化集觀賞價值、體驗價值、服務價值和商品價值於一身。飲茶在一定意義上已經超越了單純“茶”的範疇,已經成為社會交際方式的一種。
潮州工夫茶:《清朝野史大觀·清代述異》稱:“中國講求烹茶,以閩之汀、漳、泉三府,粵之潮州府工夫茶為最。”

民俗

廣府地區的節俗有除夕花市、番禺飄色生菜會醒獅、龍獅、鰲魚舞、黃閣麒麟舞、市橋水色、佛山秋色、魚燈、乞巧、中秋燈會、元宵燈會、重陽登高、鳳舞、八音鑼鼓、木魚歌龍舟、北帝誕、波羅誕、鄭仙誕、金花誕、何仙姑誕、日娘誕、魚花誕、田了節、盂蘭節龍母誕木偶戲賣身節陽江風箏節羊城荷花節、年例等。潮汕地區節俗有營老爺燒塔出花園賽大豬鹽灶拖神偶、汕頭迎春聯歡會;客家地區有梅州國際山歌節;廣東連南瑤族地區有盤古王誕耍歌堂節)。

宗教

宗教是構成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嶺南歷史上曾有過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傳播,並且在中國宗教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嶺南為外來宗教入傳中國的第一站,同時又是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嶺南地區成為全國外來宗教勢力最為強盛的地區之一。
廣東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除中國本土的道教由北往南傳入廣東外,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皆由海路經廣東傳入中國。三國吳五鳳二年(225),西域人支彊梁接在廣州譯出《法華三昧經》,是目前所知佛經傳入廣東的最早記載。西晉光熙元年(306),道教理論家葛洪南來廣州從事道學研究和修練,道教得在嶺南綿延流傳。唐宋時期的伊斯蘭教主要在旅居廣州的外國僑民中流傳,元代之後北方各省的穆斯林大批南下廣東,由此演變成為嶺南回族的傳統信仰宗教。天主教與基督教於晚明和清代相繼傳入廣東時,因其倡導的宗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頗多矛盾而屢遭查禁,至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兩廣總督奏請清朝庭允準,兩教在廣東率先“彌禁”從事傳教活動。其後,兩教的傳教活動以廣東為依託向內地推進。
廣州自古是中國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隨著中外經濟活動的頻繁往來,包括宗教在內的外國文化得以最早進入嶺南並向全國各地傳播。因此,嶺南地區對外來宗教在中國的傳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

語言

主詞條:粵語客家語潮州話
粵語是澳洲第五大語言,粵語在香港澳門享有官方語言地位。粵語被聯合國正式定義為語言,並且有一說法,把粵語認定為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的五種語言之一(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僑鄉

廣東是嶺南漢文化的核心區域,廣東也是中國最大的僑鄉,是中國僑鄉文化的典型代表。僑鄉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僑鄉文化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並獲得快速發展。2006年11月24日,在五邑大學設立的廣東省僑鄉文化研究基地,是廣東省唯一的僑鄉文化研究基地。
廣東華僑文化最典型地代表了華僑文化的本質特徵:華僑華人歷史、文化的本質,並不單單是一部“苦難史、創業史、愛國史”,更關鍵的是開展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質,這是華僑文化及其研究可持續發展的根源所在、生命之源。五邑、廣府僑鄉的華僑文化是這一本質特徵的典型代表,在中國華僑華人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廣東僑鄉文化是一種主動的開放、學習、接納。“僑”而不崇洋媚外,不全盤西化:“鄉”而不迂腐,不頑固,凸顯出僑鄉文化形成的歷史底蘊和民族特性。因而,在中國僑鄉文化研究領域具有獨特性。

港澳

近現代嶺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響較深。廣義的嶺南文化本來就包括香港地區在內,只是由於歷史的和政治的原因,我們的嶺南文化概念已基本退據珠江流域韓江流域。所以,廣東與香港在文化上較容易達到融洽,形成同構。因而,關於嶺南文化的現代性審視離不開對香港的認識。香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崛起,使香港文化在重“實”的廣東人心目中成為一種高位文化。與此同時,香港文化品格中的突出經濟的特點、注重享受的特點等也深深影響著廣東。
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與嶺南文化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以租賃形式入據澳門,在西方政治與法制文化的影響下,澳門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格與特點,即開放多元,中西合璧。即便如此,澳門文化仍然植根於中華,嶺南文化的特色長期在澳門得到保留和發揮,並占據著主體地位。同時,由於澳門長期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西方近代科學技術、宗教藝術、價值觀念等,通過澳門傳入廣東,繼而擴散到內地,使嶺南文化“得風氣之先”,又“開風氣之先”,在近現代中國文化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16世紀中葉以後的嶺南文化與澳門文化是相互促進,雙向互動的。澳門與嶺南文化的關係問題是16世紀以來中西交通、人類文明進程的個案研究典型,值得學術界重視。澳門不僅是中國維新運動和民主革命的一個重要據點和策源地,而且是一批又一批有識之士認識世界、走向世界的視窗和橋樑,而文化精英們在澳門的活動,又大大提升了澳門的文化品格,催化澳門愛國進步文化的成長。澳門與嶺南文化的雙向互動關係再次得到體現。

漢族三大民系文化

廣府文化

廣府文化是指以使用粵方言為語言特徵,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及其周邊的粵西、北部分地區的民系文化,廣府民系主要是由經粵北南雄珠璣巷遷入珠三角地區的中原移民所形成,因此珠璣巷被譽為廣府人的發祥地和祖居地。廣府文化在嶺南文化中個性最鮮明、影響最大,在各個領域中常被作為粵文化的代稱。如廣州話稱為“粵語”;廣州方言歌統稱為“粵謳”;廣州戲劇音樂分別稱為“粵劇”、“粵曲”、“廣東音樂”;廣州工藝品的重要品類被稱為“粵繡”、“廣彩”、“廣雕”等。廣府早期的民居建築,較為明顯受到江南地區建築模式的影響,清末在廣州的西關民居密集的環境條件下,形成了獨特風格的西關大屋民居。
近代受西方文化影響,在僑鄉出現有異國風格的碉樓,在城市出現別墅式居宅,這些均開了南國建築風氣之先河。廣東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風格獨特,技法紛呈,求新求變。20世紀初,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在廣東開創了“嶺南畫派”。廣州的象牙雕刻、玉器、紅木家具、積金彩瓷等;佛山陶瓷、木版年畫、剪紙、金銀銅錫箔、染色紙、獅頭、彩扎燈色;新會葵扇;東莞和南海煙花炮竹以及各地在建築裝飾中的木雕、泥塑、灰塑、磚雕等,其中以端硯、粵繡、雕刻、陶瓷最具特色。開放、務實、善變是廣府文化的主要特徵。開放是民系環境的特徵,務實是民系的本質特徵,善變是民系的表現特徵。

潮汕文化

廣東潮汕地區(以現在廣東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為中心)的潮汕人所創造的文化即為"潮汕文化",是漢民族中具有獨特的文化面貌的一個支系。潮汕文化包含著許多文化特質,其中,語言是最具有區別性特徵的一種。因而,通常把潮汕文化理解為由講潮汕話的民系所創造的一個文化共同體。潮州文化具有民間性、兼容性、精細性、開拓性等特點,是一個動態的開放體系。它的形成過程,是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經過多次互相影響,互相吸收而逐漸融合的過程。在自成體系之後,由於潮汕人的遷徙,潮汕文化向海外傳播,同時吸收其它文化的因素,不斷發展。
潮汕方言,即潮汕話,又稱潮州話,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它的辭彙豐富,幽默生動,富有極強的表現力,並保存著很多古漢語的成份。潮汕地區民間藝術包括潮劇、英歌舞、燈謎、剪紙、版畫、龍鳳舞、雙鵝舞、紙影(即潮州木偶戲)等。潮州工藝美術包括木雕、石雕、美術陶瓷等。其中潮安縣金砂鄉從熙公祠的石雕精雕細刻的潮汕文化,堪稱潮汕地區石雕的瑰寶。潮繡是我國四大名繡之一——粵繡的一大支系,早在唐代已出現,明、清兩代更趨成熟。潮繡講究構圖均稱,色彩濃烈,富麗堂皇,針法千變萬化。
潮汕民居以傳統的三合院、四合院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稱“下山虎”和“四點金”。 大規模的集居式住宅稱為“寨”,在潮陽,這種集居式住宅稱為“圖庫”。潮汕祠堂系統地運用木雕、石雕、嵌瓷這三大潮汕建築工藝,裝飾豪華,富麗堂皇,雄偉壯觀。此外潮州土樓也頗具特色。潮汕善堂是最具潮汕人文色彩的代表,它是一種帶有民間信仰性質的慈善機構。在這種善堂文化的薰陶下,潮汕人都樂於做慈善事業。
潮汕民俗繁多,且保留著很多中原傳統文化,這也是潮汕人一直驕傲的地方。除了傳統的節日外,他們還保留著盂蘭節,中秋燒塔,新年燒龍等等中原已消失的習俗。另外較有特色的還有“人節”食七樣羹,澄海賽大豬,鹽灶拖神等等習俗。潮州菜源於潮州,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時至今日,潮州菜已經發展成為獨具嶺南文化特色、馳名海內外的我國名菜之一。潮汕小吃,品種繁多,香味可口。信手拈來就有西天巷蚝烙、貢咕鵝肉、老姐豬腳飯、老媽宮粽球、朥糕,以及各類粿品、甜品。潮州功夫茶, 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完整的中國茶道形式。

客家文化

廣東客家文化是以梅州市為中心的粵東和粵北地區,以客家人為主題的區域文化。客家文化是嶺南最富中原文化特色的文化,與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差異很大,其明顯特色表現在:團結和奮進的客家精神讓客家先民形成了很強的向心力,這種向心力使他們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把中原燦爛的文明帶到南方播衍而不被遷徙地的土著同化,保持著自給自足、特立獨行的氣質,克勤克儉的性格和風尚;客家人具有濃厚的家族觀念,不忘祖宗盛德;具有堅韌的開拓創業精神;高度重視文化教育,具有很高的傳統文化素質。
千百年以來,客家人極力地保留著自己獨具魅力的文化,使客家文化既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漢族文化,又與時俱進地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客家話又名客話,個別地方又名麻介話、新民話、土廣東話。客家方言是漢民族中最具穩定性的方言,客家語的聲調有六或七個,頗富音樂韻味。客家圍屋其結構形式由粵東客家標準格式——圍攏屋發展變化而成。一座座固若金湯的龐大建築,四角建有炮樓,樓內連通,相互呼應,火力交叉如網;御火攻,圍內設有多處消防注水口;防圍困,圍內置設多處糧倉。
歲時節令的民俗活動起源很早,如春節,源於上古社會的“臘祭”,“過年”的傳統也起源於上古。除過年過節,還有四時節令,以及其它俗信紀念。隨著時代的前進,人們在傳承舊俗中,不斷摒棄陋俗、繼承良俗、增添新俗,使傳統的歲時節令民俗活動更加絢麗,展示出中華民族客家人的傳統文化風采。客家人對於喪葬之俗,做得十分周到。客家人祖先崇拜意識很濃,對慎終追遠的事,十分重視。客家人的祖先來自中原,所以他們的婚姻禮俗深受古時風尚習氣的影響,完全依照"說親,送定,報日子和送聘金,盤嫁妝,接親與送親,拜堂與吃麵碗雞"的古制"六禮"。
客家是一個善於歌唱的民系。客家童謠,詞句長短不定,句式簡短,韻腳多變,節奏明朗輕快,琅琅上口,小時念熟到老不忘;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文學,鄉土生活氣息濃郁,即席歌唱,隨口而出,它的歌詞詩味很濃,類似竹枝詞,有"國風"和"吳歌"的餘韻,是民歌中獨立的一支。
客家菜特點的形成,與客家人的生活環境、生活水平有很大關係。客家人早期既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區,地濕霧重,食物宜溫熱,忌寒涼,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為突出,菜餚有“鮮潤、濃香、醇厚”的特色。在祖國博大精湛的茶藝中,擂茶是一枝獨秀的奇葩。作擂茶時,擂者坐下,雙腿夾住一個陶製的擂缽,抓一把綠茶放入缽內,握一根半米長的擂棍,頻頻舂搗、旋轉。邊擂邊不斷地給擂缽內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藥(香草、黃花、香樹葉、牽藤草等)。待缽中的東西便搗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後,用一把撈瓢篩濾擂過的茶,投入銅壺,加水煮沸,一時滿堂飄香。

文化特質

開放風氣

從嶺南民間傳說就體現出開放心態,至今南海神廟中還立有波羅國使者達奚司空的塑像,西來初地還有達摩祖師的遺蹟。嶺南畫派在國畫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借鑑了西洋畫的技術而形成;飲譽世界的粵菜風味,不但吸取了國內各大菜系的技藝,也吸取了西菜烹飪之精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人在對外經濟、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
嶺南文化嶺南文化

進取精神

嶺南文化處處迸發出一種超越“傳統導向”的進取精神。鄭信是在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廣東人,而在近代文化史上,湧現了一批努力超越傳統導向的文化名人,如嶺南畫派祖師高劍父,民主革命家孫中山,思想啟蒙運動的先驅梁啓超等,這些燦爛的群星,代表了嶺南文化的思想,他們的言行與業績,亦可見嶺南文化的特異風格。

實利重商

廣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它在唐宋時代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區,以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為中心向外輻射,特別是清中葉以後,隨著國際市場對茶葉、絲綢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當地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中國“五大商幫”之一的粵商。除廣州、佛山兩大商埠外,粵商的足跡“上沂津門,下通台廈”,遠至新加坡暹羅一帶,形成了當時商業系統著名的“廣東幫”,粵商包括廣東廣府幫、潮州幫、客家幫、海陸豐幫以及其餘廣東各地的商幫,以珠三角廣府商幫作為代表。商品經濟的發展,鑄造了嶺南文化講求實利實惠,偏重商業的傾向。

文化內涵

嶺南學術思想,吸取由中原相繼傳入的各家思想並進行創新,孕育出不同風格的思想流派。這裡既有雅文化、精英文化——如江門學派、嶺南畫派、又有市井文化;同時,還要顧及獨具特色的民俗所體現出的文化,如“自梳女”、“結金蘭會”和“不落夫家”等等。
嶺南文化嶺南文化
嶺南的文學、嶺南畫派、粵劇、潮劇、漢劇、英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詩人張九齡、學者陳獻章享譽全國。葛洪在嶺南煉丹,創金丹道教理論,並有貢獻於化學、醫學。伊斯蘭教佛教較早從海路傳入嶺南,惠能創中國化佛教——禪宗南派,影響及於全國以至世界。嶺南的農技、手工技、醫學等在中國科技史上有一定地位。鄭之僑所著的《農桑易知錄》更是一本倖存的珍稀古代農書。西醫東漸,中國的西醫院、西醫學校以及西醫生,均在嶺南最早出現。嶺南民俗與嶺南飲食最富於地方特色。電影最先從嶺南傳入,而中國電影事業的重要奠基者鄭正秋,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奠基人蔡楚生

構成元素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嶺南文化,博大精深。嶺南文化大體上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一是南遷的中原文化
秦漢以後,嶺南統一於中華,修靈渠、開庾嶺,嶺南與中原的交流日益密切;先是屯軍貶官,更有幾次戰亂的大量移民,強勢而先進的中原華夏文明有如“韓潮蘇海”,席捲珠江,進而構成嶺南文化的主體。而有文字的嶺南文化,也恰是始於秦。從這個意義上講,嶺南文化,基本上就是移民文化。
二是語言認同文化
語言認同文化是嶺南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就是以語言來認同對方是老鄉的文化。因為廣東是一個移民大省,因為移民來自全國各地,所以,如果以嶺北的地域認同文化來確認老鄉的話,將會使得嶺南地區變成一個小聯合國,難以互相認同對方。地域認同文化就是以出生地,籍貫,血統之類的老鄉認同文化。所以為了互相認同對方是自己人,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嶺南人就演變出一套用語言進行老鄉認同的文化,即是無論你來自任何一個地方,也無論你的籍貫是那裡,只要你會說漢語,你就是同鄉了,包括客家人和潮汕人也是這種文化。這種語言認同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以至成為今天廣東人巨大包容性的根源。
三是固有的本土文化
嶺南自古就有西甌駱越南越等少數民族部落在此生息,即今天的壯族、瑤族、侗族、黎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少數民族文化是嶺南文化的組成部分。如廣西駱越方國開發嶺南和南海成績斐然,創造了繁榮的稻作文化,留下了輝煌的花山岩畫,開發了南海和海上絲綢之路,培育了聞名世界的合浦南珠等。還有南越首領冼夫人一生致力於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為嶺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後人稱“嶺南聖母”,冼太廟遍及粵西地區和海南地區及東南亞,紀念活動是千多年的民間習俗。
壯族的文學作品豐富多彩。民間文學有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山歌等。壯族人民素以能歌著稱,善於以歌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鬥爭,抒發思想感情。青年男女戀愛有情歌;婚嫁有哭嫁歌、送嫁歌;喪葬有哭喪歌;互相盤考、比賽智力的有盤歌;宴請賓客有勸酒歌和節令歌;祈神求雨有祈禱歌;教育兒童有兒歌和童謠,等等。每年春秋兩季,男女青年盛裝打扮 匯集到特定的場所進行對歌,這種歌會形式稱為“歌圩”。壯族的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舂堂舞”、“繡球舞”、“扁擔舞”等。戲劇有壯劇、師公戲等 。
四是舶來的域外文化
秦漢以降,海上絲綢之路開通,嶺南作為始發地甚至是惟一通商大港,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東西方的商業文化、科技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都從這裡登入引進,近代以來其勢更甚。外來文化給嶺南文化注入新活力。近代,嶺南得風氣之先,競相向西方學習現代科學與民主思想,尋找救國強國的真理,從洪秀全到梁啓超何子淵再到孫中山,廣東成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革新發展了的嶺南文化從廣東輻射全國,在近現代中國現代化民主化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開放改革新的歷史時期,廣東承擔著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使命,嶺南文化日益顯示出其與時俱進的生命力。

傳播路徑

中華文化仍然是華僑的母體文化,是華僑的根。打造嶺南文化品牌,傳播嶺南文化,使嶺南文化把廣東僑居海外華人的命運與中國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可以通過海外僑鄉聯誼會、駐外大使館、孔子學院、嶺南文化節、海外主流媒體等渠道,以及邀請年輕人來華學習的形式傳播嶺南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