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秋月(輕音樂)

平湖秋月(輕音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平湖秋月》原是一首粵曲,源於北方小調《閨舞》,又名《醉太平》,後經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的改編為民族樂曲,廣泛流傳在粵劇音樂中。其借景抒情、格調清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及連綿不斷的抒情性。旋律明媚流暢,音調婉轉,描繪了中國江南湖光月色、詩情畫意的良辰美景,有淡泊悠遠、虛無縹緲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感受與熱愛,成為廣東音樂中的名作。

1975 年,作曲家陳培勛將其改編成為鋼琴獨奏曲,使得這首富有中國特色的樂曲更加廣為人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湖秋月
  • 譜曲:呂文成;陳培勛
  • 演奏樂器:民族樂器;鋼琴
  •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30年代;1975年
創作背景,樂曲賞析,演奏技巧,呂文成版,陳培勛版,社會評價,作者簡介,呂文成,陳培勛,

創作背景

20世紀30年代,呂文成於中秋時節暢遊杭州西湖,西湖美麗的景色,使他感慨萬分,觸景生情,遂創作了這首描寫月夜西湖景色,讚美大自然好風光,曲調輕柔秀美的作品,表達他對西湖美景的感受。1975年由作曲家陳培勛先生將此曲改編成鋼琴獨奏曲。改編曲運用豐富多彩的伴奏織體,將波光粼粼、閃爍不定的景象表現得更加細緻入微,使其成為一首融合了中國民族音樂特點和印象派音響效果、浪漫派作曲技法的優秀鋼琴曲。

樂曲賞析

這是廣東抒情樂曲中的佳品。該曲以清新明快、悠揚華美的旋律,描寫了杭州西湖的勝景之一“平湖秋月”皎潔秋月清輝下的西湖幽靜迷人,秋夜景象平和、靜謐,晚風輕拂、素月幽靜。一潭平靜的湖水,映照著一輪皎潔的秋月,碧空萬里,波光閃爍,青山, 樹,亭台,樓閣,在月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層輕紗。整個西湖好像是一個童話世界。樂曲奏出詩般的意境,也寄託了人們嚮往美好生活、渴望太平的願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描繪出中國江南湖光月色,詩情畫意的夜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感受與熱愛。

演奏技巧

呂文成版

此曲之旋律主要以五聲音階級進而成,並以高胡作旋律的主奏樂器,在演奏上利用了大量滑指技巧,表現出平湖秋月憩靜的一面。在旋律的演奏中高胡將明朗清澈的音色,及揚琴、橫簫、秦琴等民族樂器的音色特點,及獨特韻味都表現出來。曲調採用了浙江的民間音樂,但又有廣東音樂的風格,樂曲由高胡拉出優美的旋律,樂隊稍加點綴,在創作中吸收了浙江民間音樂的素材,全首樂曲聽起來既有廣東音樂的風格,又有江南音樂的韻味。
呂文成版曲譜呂文成版曲譜

陳培勛版

鋼琴曲版《平湖秋月》由於具有濃郁的民族風韻和高潔優雅的音樂格調,它主要表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虛空境界,演奏者在實際演奏的時候,要關注該鋼琴曲的這種境界,儘可能地做到氣息貫通,才能在演奏的時候給人餘韻無窮的感覺。該鋼琴曲共有“起、承、轉、 合”四個部分,演奏者在演奏的起始,要注意使用左 手低音區的空五度,讓聲音迅速漫開;而到了“承” 的部分,演奏者要注意句逗的呼吸;到了“轉”段落, 音樂逐步由柔和漸漸轉為興奮,動感的加強越來越 明顯,音樂形象愈加鮮活,在段落四的 18- 22 小節 之處,音樂非常從容地進入到了高潮部分,也是整 首樂曲的最動情之處,將空靈夢幻的世界更加歡快 地呈現出來。演奏者在演奏的時候,要注意氣息貫 通,保持住持續興奮的狀態。最後是該樂曲“合”的 部分,這是整首樂曲的結尾段落,其表現出來的意境較為空明而悠遠,演奏者在演奏的時候,要讓音 樂形成虛幻飄忽的音色
陳培勛曲譜陳培勛曲譜

社會評價

呂文成陳培勛兩位作曲家用音符刻畫出的月夜一樣的清新、寧靜,月光一樣的皎潔、迷人。《平湖秋月》中的月色,有著中國文人心目中靜、虛、淡、遠的意境,以及中國音樂明快和喜慶色彩,音樂性質趨於外向,聽起來可使人感受到大自然與生活的美好,使人心胸更豁達。《平湖秋月》反映出中華民族追求高潔、潤美、細膩、和諧的傳統美學原則,以及“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中國文人胸懷,明朗、清麗的月色中體現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情懷。兩位作曲家在一輪明月之下,刻畫出了兩種不同的皎潔世界。

作者簡介

呂文成

呂文成(1898-1981)廣東音樂演奏家、作曲家。廣東省中山縣人。早年旅居上海,頗受江南一帶民間音樂及西方音樂文化的影響。二十年代末期回到廣東,後遷居香港。據不完全統計,所撰樂曲達百首以上。灌制了大量廣東音樂唱片。其中不少樂曲如《平湖秋月》(中國M—383甲)、《漁歌晚唱》(中國3—5768甲)、《歧山鳳》(中國3—0914甲)、《銀河會》(中國36089甲)、《步步高》(中國36078乙)等,廣泛流行。演奏方面,吹拉彈唱件件皆能,特擅高胡(即粵胡)。首創把二胡的絲弦改用鋼弦,並採取以兩膝適當部位夾住琴筒的拉奏方法。
呂文成呂文成

陳培勛

陳培勛(1922一2006)音樂家,教育家,廣西合浦人,出生於香港。自幼隨叔父學習鋼琴,先後在香港、上海學習鋼琴、管風琴和作曲。抗戰時輾轉祖國各地。1939年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師從譚小麟深造興德米特的作曲技法。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香港、曲江、重慶、上海等地的藝術院校任教。建國後,長期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教授、兼配器教研室主任。主要作品有鋼琴曲《賣雜貨》、《思春》、《雙飛蝴蝶變奏曲》,交響詩《心潮逐浪高》、《從頭越》,音畫《流水》、幻想序曲《王昭君》、交響樂《我的祖國》、《清明祭》等。
陳培勛陳培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