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易物

以物易物

以物易物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購銷活動,是指購銷雙方不是以貨幣結算,而是以同等價款的貨物相互結算,實現貨物購銷的一種方式。以物易物雙方都應作購銷處理,以各自發出的貨物核算銷售額並計算銷項稅額,以各自收到的貨物核算購貨額並計算進項稅額。應注意的是,在以物易物活動中,應分別開具合法的發票,如果收到的貨物不能取得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或其他合法發票的,不能抵扣進項稅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以物易物
  • 外文名:barter economy
  • 釋義:有社會契下的交換價值模式
  • 別名:以物換物
簡介,古代來源,現代發展,相關新聞,

簡介

以物易物或以物換物顧名思義,就是指用自己已有的物品/服務與別人交換,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服務,是一種現有貿易模式出現之前已有的交易方式。早於人類會使用貨幣作買賣之前,人類已經懂得以物易物。以物換物不同於買賣,並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等價交換。
以物易物
而在現今天社會,以物易物是一種視同的銷售行為,它是指銷售雙方不是以貨幣結算,而是以同等價款的貨物相互結算,實現貨物購銷的一種方式。
在實務中,以物易物的雙方都應作購銷處理,以各自發出的貨物核算銷售額並計算銷項稅,以各自收到的貨物按規定核算購貨額並計算進項稅額。應注意,在以物易物活動中,應分別開具合法的票據,如收到的貨物不能取得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或其他合法票據,不能抵扣進項稅額。

古代來源

在遠古時代,以物易物便是最原始的交易方式,面對面的來獲取商品或者食物,各取所需,互蒙其利。但這種以物易物的概念隨著貨幣的誕生而慢慢式微,人類開始利用貨幣來進行交易,購買不同的商品。

現代發展

現代的物物交換以需求決定價值為原則,重在實現物盡其用。金融危機下壓縮生活成本的要求使得原本非盈利的交換平台迅速商業化,物物交換網站成為網際網路行業中新的增長點。
前幾年以曲別針換別墅的故事讓許多人第一次接觸到個人網上物品交換的概念。與原始的滿足生活需要的物物交換不同,現代的以物易物並不追求等值交換,而是提倡需求決定價值,重在提高物品的利用效率,利用網路技術將閒置物品的使用價值進行有效整合。然而金融海嘯以來,既不需要支出真金白錢又能夠實現物盡其用的交換網站開始重受垂青,而其性質也從最初的非贏利向商業化發展,成為網際網路行業中受益於金融危機的一個細分增長點。
金融危機加大以物易物需求
作為非盈利交換平台典型代表的Freecycle成立於2003年,單純地以促進舊物資的循環利用為目的,主要從事的是個人之間的以物易物。會員首先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當作禮物發布到本地群組的郵件列表,一旦有其他會員對此物品感興趣,則可以直接回覆信息給發布者免費索取。出於環保的目的和節省成本,在Freecycle進行的物物交換僅限於以城市為單位的社區內。因此,Freecycle更像是一個免費大賣場,會員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都堆放在一起,然後按區域各取所需。
這一創意在上線的前兩年為Freecycle吸引了180萬會員,遍布全球的社區數量達到3200個。而Freecycle的成功推廣也讓物物交換的概念重新流行起來,這一現象經由金融危機的推波助瀾而愈發明顯。2007年,Freecycle每星期的新增會員數量為2.5萬人,進入2009年這一數字突破了4.5萬人。以此粗略計算,在金融危機爆發後,Freecycle每天新增的會員人數比危機爆發前增加了50%,而到了2009年,增速進一步提升至80%。Freecycle已經在全球建立了4801個社區,共吸引657萬名會員。社區內,會員羅列的閒置物品包羅萬象,涵蓋了代金券、校服、腳踏車、洗碗機和電視各個門類,每天轉手的物品多達2萬件。
商業化交換網站興起
近兩年,美國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實現交換的物品總金額年均高達1900億美元,巨大的市場需求促使商業化的個人交換網站紛紛崛起,他們在運作上基本與Freecycle類似,不僅有簡單的以物易物,還可以直接把交換的物品當二手商品出售。同時,除了摘掉了“非盈利”的帽子之外,商業化的交換網站也出現了明顯的細分和差異化特徵,如以時尚服裝類物品交換為主的Swapstyle和交換二手汽車的carswappers等。
2007年7月在美國上線的Swaptree則以圖書、CD、DVD以及視頻遊戲為主要交換物品,會員在網上不僅列出自己擁有的物品,也同時標明希望交換得到的物品,然後由Swaptree的系統進行統一的匹配協調。
以2到3美元的開銷再加上對個人失去使用價值的物品就可以交換到市場價格為數十美元的圖書和音像製品,上線第一年,Swaptree就大受急需勒緊褲腰袋的美國中產階級歡迎,當年促成10萬筆交易,並且每隔3-4個月,網站上陳列的可供交換的物品數量就會增加一倍,有待交換的物品總量已經高達200萬件,而會員人數更是在2008年一年之中激增10倍以上。Swaptree的逆市成長為其在2008年9月贏得了第三輪330萬美元的融資,而三輪融資的總金額則高達560萬美元。不過,迄今為止,Swaptree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然局限於網際網路模式的“萬靈丹”—廣告。
收入單一與信用問題的困擾
事實上,早年的交換網站曾火熱一時,但導致曇花一現的根本原因在於缺乏穩定的盈利模式。交換網站的再度興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環境的惡化,然而,如果僅僅依靠單一的廣告收入,能夠實現盈利的交換網站依然寥寥無幾,即便是Swaptree也仍處於燒錢的階段。Freecycle能從2003年一直堅持,依託的是它的慈善機構性質,日常運營都是依賴志願者的免費服務和從會員手中獲得的捐助。在個人交換網站的現行模式之下,會員數量是其生存的基礎,只有網站的高流量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廣告投放。一旦經濟回暖,以物換物的方式是否還能一如既往地受到如此多的追捧無疑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因素。
同樣是提供免費交換服務的平台,國內最大的閒置物品處理網站捨得網目前提供包括預訂服務和網站內抵押貸款等7項增值服務來增加收入,嘗試擺脫單一依靠廣告收入的模式。成立不到兩年時間,捨得網就聚集了200萬註冊會員,成功交易量超過100萬筆,並先後獲得空中網400萬元投資和美國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400萬美元的注資。依託其所打造的增值服務,捨得網有望在獲得SIG的注資一年時間內實現收支平衡。
除此以外,交換網站能否長久發展的另一個關鍵點在於是否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交易保障制度。大多數交換網站都是網上聯繫,然後進行線下交易活動,交易的過程完全脫離作為第三方的交換網站的監督,不僅雙方信用缺乏有效監管,且交易的安全性也無法得到保障,使欺詐行為時有發生。即便交換網站引入類似淘寶和eBay的評價系統,但二手商品的特性也讓如何正確評估物品的真實價值成為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相關新聞

最著名的換物故事新聞:別針換別墅
2005年7月14日至2006年7月12日,加拿大小伙凱爾·麥克唐納德以一枚紅色大曲別針為資本,經過16次物物交換,最終不僅實現了換別墅的夢想,而且還與蘭登書屋公司簽訂了出
書協定,並把電影拍攝權賣給了好萊塢夢工廠
他成功換物的主要流程如下:
一個紅色曲別針→一支魚尾形原子筆→一件骷髏頭把手飾品→一台野營微波爐→一台舊的家用型發電機→一個有紀念意義的啤酒桶+一張欠單(要裝滿啤酒)→一輛雪橇機車→一個免費度假安排→一輛舊的兩用貨車→一份錄音棚的契約書(50小時錄音、50小時混音製作)→美國鳳凰城免費租用一年的雙層公寓→與著名搖滾歌星艾麗斯·庫珀一起喝下午茶→電視演員科爾賓·伯恩森在新片中提供的一個演員角色→一幢別墅的一年使用權
英國一男子兩年不花一分錢 生活完全自給自足
2010年8月18日,據《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一名男子從2008年11月至今沒有花費一分錢,並且還過著安然閒適的生活。據悉,這位名叫馬克·博伊爾的男子現年31歲,他是“免費經濟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所謂“免費經濟運動”就是崇尚不花一分錢的自給自足和以物易物的生活模式。
馬克·博伊爾近兩年來一直居住在英國布里斯托附近小鎮蒂姆斯伯瑞的一輛破舊宿營拖車裡。在這裡,馬克利用木材燃燒爐和太陽能板供熱洗澡,並為自己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充電(其中的太陽能電板是在他開始這種生活方式之前花費360英鎊安裝的)。他以自己種植的土豆和從超市垃圾箱撿到的快過期食品為食。他的手機也只能接聽電話不能打出。至於無線上網,馬克則靠在附近餐廳或是工廠打零工來換取免費上網的時間。
馬克還在網上建立了自己的部落格,鼓勵人們參與“免費經濟運動”,並在網上互相交換所需的生活物品。馬克的部落格成員已有超過1.7萬人。
德國一婦女堅持15年
2011年8月,69歲的德國老太太史維梅從未想過,自己可以在不花分文的情況下,度過這么長的一段時光。15年前,史維梅展開為期12個月的實驗,之後就開始過著不花錢的日子,成為“換客”代表。
以物易物
上了點淡妝的史維梅,穿著淡粉紅棉質毛衣,脖子上帶著一串假的珍珠項鍊。她說,幾乎想不起來上次花錢是什麼時候。
1996年開始,史維梅靠著以物易物的獨特計畫過活,這種生活方式讓她獲益良多。
史維梅不是虔誠的苦行者,也不是公社居民,她是生活在物質享樂主義社會的都市人。她說自己沒有計畫回到歐元的世界。
她說:“捨棄掉金錢讓我生活過得有質量,獲得內在財富及自由”。
史維梅親身經歷過戰亂,因此背棄消費主義對她有極大的吸引力。史維梅出生在世界第二次大戰期間的東普魯士,孩提時代的她和大批難民一同遭到俄羅斯軍隊驅逐。她們全家抵達德國時,身上連一毛錢都沒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