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鄉村城鎮化)

城鎮化(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

鄉村城鎮化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是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 反映城鎮化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為城鎮化率,即一個地區常住於城鎮的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的比例。城鎮化是人口持續向城鎮集聚的過程,是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中必然經歷的歷史階段。當前,世界城鎮化水平已超過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早在“十一五”規劃綱要就已經明確“要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十二五規劃再次建議,以大城市為依託,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2013年6月,新一輪城鎮化規劃正在制定中,而城市群作為未來城鎮化發展的主體形態被賦予更多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鎮化
  • 外文名:Urbanization
  • 性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過程
  • 主體:政府
  • 模式:國家行為
  • 運作:政府投資與商業開發相結合
概念介紹,城鎮化率,實際城鎮化率,西部城鎮化率,發展規劃,合理布局,歷史任務,歷史過程,核心特徵,逆城鎮化,悄然出現,逆城市化,積極影響,投資問題,帶動投資,糧食安全,保護耕地,農民市民化,中國現狀,發展階段,水平提高,草案遇阻,滯留階段,不會推高房價,關鍵步驟,城鎮聚集,必由之路,不斷崛起,中國曆程,健康發展,房地產化,遷居城鎮,發展障礙,面臨調整,貪大求快,內容簡介,金融泡沫,經濟繁榮,美好生活,因地制宜,城鄉統籌,堅持發展,以人為本,本地化,前車之鑑,關注頂層設計,相關圖書,

概念介紹

所謂城鎮化,就是農鄉格局進一步提高綜合配套設施,個體人員各司其職,提高現代進程。
城鎮化
城鎮
指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第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規模擴大的一種歷史過程。它主要表現為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農村人口居住地點向城鎮的遷移和農村勞動力從事職業向城鎮二、三產業的轉移。城鎮化的過程也是各個國家在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過程中所經歷社會變遷的一種反映。
“城鎮化”一詞出現很顯然要晚於“城市化”,這是中國學者創造的一個新辭彙,很多學者主張使用“城鎮化”一詞。1991年,辜勝阻在《非農化與城鎮化研究》中使用並拓展了“城鎮化”的概念,在後來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國的城鎮化概念,並獲得一批頗有見解、影響較廣的研究成果。與城市化的概念一樣,“城鎮化”概念也是一片百家爭鳴的景象,至今尚無統一的概念。不過,就數量看,對城鎮化“概念”的論述要少於“城市化”。據粗略估計,在2012年之前,關於城鎮化的概念,至少在20種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並符合中國西部地區現實的觀點是城鎮化是由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傳統農業社會向非農業人口占多數的現代文明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是衡量現代化過程的重要標誌。
城鎮化
新城鎮建設
城鎮化是一個歷史範疇,同時,它也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中共第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採用了“城鎮化”一詞。這是近50年來中國首次在最高官方檔案中使用“城鎮化”。

城鎮化率

35年來,中國城鎮化進程取得巨大成就。數據顯示,1978年中國的城鎮化率是17.9%,2012年達到52.6%。這意味著,在過去34年中,中國的城鎮化率提高34.7個百分點,平均每年都要達到1個百分點以上。

實際城鎮化率

中國實際城鎮化率已達51%,但按戶籍人口計算,實際城鎮化率僅35%左右;陳迅雷的計算公式,以“城鎮非就業人口”加上“全國非農就業人口”除以“全國總人口”來估算城鎮化率,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已達60%。
體現中國消費能力提高的主體是城市居民,他們的消費是農村居民消費的3倍。顯然,城鎮化並不能完全替代以提高城市居民消費為主體的收入分配改革產業結構調整等改革,無法全面體現中央擴大內需戰略意圖

西部城鎮化率

《西部藍皮書:中國西部發展報告(2013)》預計,2013年西部地區經濟將呈現繼續快速增長態勢,城鎮化仍將保持快速推進勢頭,並將成為拉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預計城鎮化水平將達到46%以上。西部藍皮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與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
數據顯示,2012年西部地區城鎮化率為44.93%,比上年提高1.94個百分點,其中內蒙古重慶寧夏陝西的城鎮化率均在50%以上。但是,西部地區省際之間城市化率差異較大,最高的重慶城市化率為56.98%,而最低的貴州僅為36.4%,雲南甘肅的城市化率均在40%以下。

發展規劃

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後,《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有望對外公布,該規劃將涉及20多個城市群、18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萬多個城鎮的建設,未來受益城鎮化的地區會在中西部二三線城市一線城市周邊的三線城市。
2013年6月,新一輪城鎮化規劃正在制定中,而城市群作為未來城鎮化發展的主體形態被賦予更多關注。未來城鎮化將以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為目標,全面提升東部三大城市群發展水平,並培育壯大17個區域性城市群
由於多地爭相希望將各自區域的城市群規劃納入國家城鎮化的總體規劃中,17個區域性城市群中的2個可能升級到與東部三大城市群平等地位。
地方為進入城鎮群規劃各顯神通,而專家則認為,不恰當地用行政權力捏合城市群容易引發“城市病”。國家發改委下屬研究機構提供的報告也指出,我國仍缺乏跨行政區的城市群合作協調機制

合理布局

城鎮化,核心是實現“以城帶鎮”的發展模式;要使“中心城市”有較強的集聚和輻射帶動能力,其城區人口規模應在200萬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稅費,提供較好的公共服務,否則服務不足或腐敗),最好是300萬以上(才能支撐較發達的公共運輸業,比如捷運和航空等);而“城”輻射帶動“鎮”的合理半徑以不大於200公里為宜(方便鄉鎮(或城區)人員到城區(或鄉鎮)辦事能當天來回);所以,現有特大城市(特別是省會)200公里之外,如果有較大的區域(3萬平方公里以上)和較多人口(1000萬以上/容易培育200萬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均應培育新的中心城市(比如增設為新省的省會、建設交通幹線樞紐、建設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等),以實現全國城鎮的均衡合理分布,從根本上防止全國的人口只集聚在現有的省會或直轄市(使大城市病越來越嚴重)。其中,以徐州宜昌贛州桂林宜賓等城市為中心的區域均是培育新城鎮的理想區域。
另外,要使“中心鎮(縣城)”能有效帶動全縣鄉村,“中心鎮(縣城)”到縣域邊界以20—30公里(公交的合理距離)為宜。

歷史任務

2012年12月15日-16日,中央召開經濟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要圍繞提高城鎮化質量,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

歷史過程

城鎮化作為一種歷史過程,不僅是一個城鎮數量與規模擴大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城鎮結構和功能轉變的過程。這一歷史過程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城鎮化是農村人口和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過程;第二,城鎮化是第二、三產業向城鎮聚集發展的過程;第三,城鎮化是地域性質和景觀轉化的過程;第四,城鎮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識在內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擴散和傳播過程。概括起來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表現人的地理位置的轉移和職業的改變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演變;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城鎮人口和城市數量的增加、城鎮規模的擴大以及城鎮經濟社會、現代化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

核心特徵

城鎮化的核心是人口就業結構、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化過程和城鄉空間社區結構的變遷過程。城鎮化的本質特徵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農村人口在空間上的轉換;二是非農產業向城鎮聚集;三是農業勞動力向非農業勞動力轉移。對城鎮化的特徵,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這對進一步理解其本質特徵是有益無害的。
農村城鎮化的角度而言,城鎮化具有四個方面的特徵:一是時間特徵,表現為過程和階段的統一,以漸進為主;二是空間特徵,表現為城鎮結合,以鎮為主;三是就業特徵,表現為亦工亦農,非農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徵,表現為亦土亦“洋”,以“洋”為主,亦新亦舊,以新為主。從世界城鎮化發展類型看可分為發達型城鎮化與發展型城鎮化,其特點是不一樣的。包括重慶在內的中國西部均屬發展型城鎮化。發展型城鎮化有5個特點:一是城鎮化原始積累主要來自於農業;二是城鎮化偏重於發展第二產業,而非發展第三產業;三是城鎮化具有明顯的二元結構;四是城鎮化的動力機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鎮化中城市貧民占有很大比重。

逆城鎮化

悄然出現

發展了多年的以房地產建設為龍頭的攤大餅式城鎮化,快要走到盡頭。
一旦城區的面積過大,就會產生太多問題。交通、純淨的空氣和水資源、優質的教育醫療條件、工作機會,很難隨著人口同步增長。各式各樣的城市病開始發酵,乃至有人選擇離開大城市,逆城鎮化悄然出現。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費孝通等人就提出,城鎮化要發展小城鎮,鼓勵鄉鎮企業發展,就地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這一點在以上海為中心的浙江、江蘇兩省的部分地區,得到了不錯的發展。例如距離上海100公里之內,就有嘉興蘇州南通3個地級市,還有平湖吳江崑山太倉常熟海門啟東7個縣級市,這些城市的經濟在上海的帶動下均有不錯的發展,人才在這些城市之間的流動率也比較高。
但是其他地方,更多出現的是孤零零的大城市,大城市周邊富含經濟魅力的小城鎮卻是鮮見。典型如環繞著北京市的河北省,除了燕郊、香河固安這幾個北京的睡城,還沒出現一座依靠北京而經濟騰飛的城市,大量的河北人進京務工,卻沒有帶活自己家鄉城市的發展。
大城市為什麼會容易發展起來,和大城市自身的屬性有關。大城市的規模效益和聚集效益遠高於中小城鎮,同時法律執行規範,機會相對公平。發展障礙
2012年,北京市新增人口50.7萬,雖然這個數字比起前幾年小了許多,但仍然是個巨大的數字,想想看,50萬人需要多少套住房、多少輛車、餐館、學校與醫院。總人口數超過北京的上海,2012年的前9個月也增加常住人口23萬。
隨著人口的增加,巨大的城市病開始暴露,交通、污染、治安令人頭痛。尤其是高房價,這已經成為大城市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
高房價已經使得大城市裡中小微企業的發展處處受限,城市的青春活力悄然流失。

逆城市化

從衛星城到產業集群
對比全球的其他超大城市會發現,北、上、廣、深的市區規模並不比東京、紐約小多少,人口更是遠多於它們。如果繼續擴張下去,帶來的只能是規模不經濟
城鎮化(鄉村城鎮化)
研討會
北京早在2010年就傳出訊息,要建設“環首都經濟圈”,包括“13縣市1圈4區6基地”,河北省13個縣市首先實現電話區號變更,全部與北京一致為010開頭,然後通過高鐵、輕軌、捷運、高速公路等立體交通設施建設,建成半小時經濟圈,即環首都經濟圈內任何地方,都可在半小時內達到北京城區。只是到了2013年,這個規劃還更多停留在紙面上。
北京的衛星城發展很慢,能否形成小城市的產業發展優勢是很關鍵的環節。因為一個地方沒有繁榮的產業,相應的教育、醫療等配套硬體就不可能發達,也就很難吸引人的遷移。
如果說大城市周邊的小城市還有機會借力的話,那么更多的不在大城市周邊的小城市乃至鄉鎮,其發展起來就更需要藉助產業的力量。
例如地處皖北中原的宿州市,想集中力量建設中國現代製鞋產業城,提出用5~10年時間,爭取實現製鞋產業基地銷售收入500億元,利稅50億元,建成區20平方公里,吸納20萬人就業。如果宿州鞋城的規劃成功落地,會極大改變城市的面貌和生活狀態。
不過城市產業集群的建設,遠不是發展經濟那么簡單,已經發展多年的長三角和珠三角,這幾年來民工荒的現象持續,即使提高工資也未必能招到人。之前城市發展經濟,吸納大量進城人員,主要目的是獲取廉價勞動力,同時又希望儘量少承擔對他們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這使得城市更多成為一個賺錢的中轉站,缺少福利,外加高房價以及日益嚴重的污染,多數進城人員難以實現落戶生根的意願。
戶籍以及福利制度的改革,是未來發展城鎮化的重要前提,但這也對已經定居在城市中並且成為中產的人形成了威脅。

積極影響

從國際的普遍經驗來看,城鎮化是與人的發展水平密切聯繫的。世界171個國家(地區)的人類發展指數城鎮化率之間直接展現出正向關係。在78個高人類發展的國家和地區中人類發展指數不低於0.8,有72個國家(地區)的城市化率達到50%以上,只有不到10%的高人類發展國家(地區)的城市化率低於50%。另外,在城市化率超過60%的77個國家(地區)中,只有兩個國家的人類發展水平低於0.7(中等偏下人類發展水平)。
城鎮化是現代經濟成長的重要推動力。人口在城市中聚集會產生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使私人和公共投資平均成本邊際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產生更大的市場和更高的利潤。隨著人口和經濟活動向城市的集中,市場需求將會迅速增長和多元化,這會促進專業化分工,從而進一步提高經濟的效率(世界銀行,2009)。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許多新型業態,特別是研究開發、現代服務業,如金融和保險業、信息和計算機服務業等,必須依託城市發展才能得到擴張。不僅如此,城市產業的繁榮和高回報吸引了更多的資本、技術和知識的流入,這些要素的整合將會進一步誘發新的技術創新和流動,並促進新興產業的形成(OECD,2010)。因此,城市是現代經濟中最具有活力的區域。
城鎮化(鄉村城鎮化)
南昌市城鎮化規劃
城鎮化有助於普及基本公共服務,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從而促進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大大降低了公共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的平均成本。與農村相比,城市在公共服務質量上的優勢也是明顯的,這種優勢不僅是因為城市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還因為城市集中了優秀的相關人力資源。
城鎮化有助於促進政府治理的改善。當農民離開農村聚集在城市之後,會從多方面影響政府治理。城鎮化使政府與民眾的距離空前的拉近了,政府及其官員的一舉一動變得更容易觀察和監督。人口的集聚推動了社會生活中的組織化和分工,民意表達變得更加專業化和專職化,公眾意見的傳播成本大大降低,更易於採取集體行動。在開發中國家,雖然農村人口眾多,但是由於人口聚集程度低、居住分散,採取集體行動交易成本比較高。因此,在爭取政策影響力的過程中,農民這個數量更大的群體反而缺乏與城市居民對等的影響力。
從長期看,城鎮化還有助於促進公平的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和地區發展差距。早在1776年,亞當。斯密就在《國富論》中就都市商業對農村改良的貢獻作過精闢的闡述。他認為,工商業都市的增加與富裕,為農村的產品提供巨大而便利的市場,促進農村土地的開發,並使農村突破傳統關係的制約,變得更有秩序、有好的政府和有個人的安全和自由(《國富論》第3篇,第4章)。韓國在其快速城市化的1975年至2005年期間,農業人口減少了76%。但是,由於土地兼併所造成的大量失地農民,只好向城市遷移。在進入城市後沒有得到良好就業和公共服務的情況下,只好集中居住在破陋的棚戶區。其次,城市的土地和住房管理的混亂也助長了貧民窟的出現。印度貧民窟形成之初,主要都是從非法占用公共或者私人土地開始的。比如,孟買世貿大廈旁邊的一片貧民窟,是當初參與大廈建設的工人居住的地方。政府的房租控制導致出租房的缺乏,也是造成貧民窟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孟買已經十五年沒有建設新的出租房,當800多萬人擠在條件惡劣的貧民窟里時,孟買卻有40萬套住房空置。此外,貧民窟的大範圍存在折射了公共政策公平性包容性上的不足。當大量缺乏教育和勞動技能、只有微薄資產甚至赤貧的農村人口流入城市的時候,政府如果不能為之提供基礎性的教育、職業培訓和醫療保障,不能提供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貧民窟的迅速擴大就是不可避免的。
從過去200多年國際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來看,城鎮化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在機會,包括促進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動公共服務的普及以及提高公共服務質量,推動社會治理的完善,縮小城鄉和地區發展的差距,等等。但是這種潛在機會能否轉化為現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公共政策的導向,以及一個國家的土地政策經濟發展方式、以及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的供給及公平分配等。

投資問題

帶動投資

城鎮化將帶動中國投資的大幅度增長
城鎮化(鄉村城鎮化)
漫畫
哈爾濱市為例,到2015年哈爾濱城市化率要達到55%以上。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哈爾濱市總人口為1063.5萬人。2012年,哈爾濱市城鎮化率尚不足50%,照此計算,約有60萬-70萬農村人口融入城市。此外,截至2010年哈爾濱市的常住流動人口多達134萬人。由於有了新的戶籍制度南寧市農民工和流動人口的市民化進度有望加快。截至2010年年底,南寧市登記在冊的流動人口突破130萬人。
一個農村人口變為城市人口,增加的潛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需求在10萬元以上。也就是說,隨著哈爾濱市、南寧市取消農業與非農戶籍劃分,以及給予農民工市民化待遇,有望吸納超過300萬新增城市人口,進而帶動3000億元以上的投資需求。
城鎮化必須處理好三個問題:糧食安全、保護耕地、農民市民化問題。

糧食安全

中國進口糧食已經達到6088萬噸,其中主要是進口大豆。全世界出口大豆一半運到了中國。從2011年開始,中國的三大穀物均已經轉為淨進口,如果我們不進口這部分糧食,而是由國內自產供給,需要增加6億畝耕地。人口的增加、城鎮化的發展都是糧食消費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在城鎮化過程中,人口生活方式的變化會帶來多少糧食消費量的增加,這需要我們給予重視,加以測算。

保護耕地

保護耕地,推進征地制度和用地制度的改革。
在征地方面,下一步土地改革需要研究怎樣保障農民的利益,改變徵地過程中產生扭曲市場經濟的各種行為。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用地制度方面,2012年之前土地城鎮化的速度明顯高於人口城鎮化的速度,而土地利用中存在不合理的現象,不同用途的土地出讓價格差別很大,工業用地的價格約只相當於服務業商業用地的11%,約相當於房地產開發的14%,工業用地的出讓價格過低產生了工業用地發展慢、用地浪費等問題,改革用地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農民市民化

解決農民入城後的市民化的問題
首先需要解決進城農民的就業問題,其次是住房問題、社會保障問題和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陳錫文說:“這項工作應該開始做,已經有點晚了,如果再不做,矛盾就更大,壓得我們做都做不動”。如果在城鎮化過程中不解決這些涉及民生的切實問題,那么城鎮化是不可持續的,推進城鎮化一定要有新的思路,進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檔案要求,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把推進人口城鎮化特別是農民工在城鎮落戶作為城鎮化的重要任務。
檔案要求,加快改革戶籍制度,落實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條件的政策。加強農民工職業培訓、社會保障、權益保護,推動農民工平等享有勞動報酬子女教育、公共衛生、計畫生育、住房租購、文化服務等基本權益,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中國現狀

發展階段

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中國正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2000年至2010年,城鎮人口由4.6億增加到6.7億,城鎮化水平由36.22%提高到49.95%。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城市群、都市圈迅速崛起,現有城市657個,建制鎮19 410個,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構成的城鎮體系初步形成。中國高度重視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經過十年的努力,城鎮和鄉村的住房條件、綠化水平、環境質量、飲水條件等都有極大的改善,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2012年8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顯示,十六大以來我國人口總量低速平穩增長,人口生育繼續穩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質不斷改善,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狀況保持穩定。報告顯示,2011年城鎮化率達51.27%。
中國城鎮化的加速推進,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魏後凱表示,城鎮化不只是增加城鎮居民,其發展必須要與人口和就業吸納能力、城鎮公共設施容量等因素相適應。
專家預測,從長期來看,在今後一段時期內,中國仍將處於城鎮化快速推進時期,“但相對而言,城鎮化率每年提高的幅度將會有所減緩,到2030年全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8%左右”。
城鎮化(鄉村城鎮化)
歷次普查中國城市化水平變化 柏加鎮信息網
歷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見右圖。

水平提高

十六大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以平均每年1.35個百分點的速度發展,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096萬人。2011年,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個百分點,城鎮人口為69079萬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萬人;鄉村人口65656萬人,減少了12585萬人……
60年城鎮化發展,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城鎮化之路 在一個農業分量很重、正在加速工業化的大國,如何發展城鎮化,是一個沒有任何先例可循的全新事業。60年間,我們根據自己的國情,走出了一條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道路。60年前剛剛建立的新中國,面對貧弱的局面,首先升騰起的是工業化的夢想。正是工業化的發展,帶動著城鎮化的進程。第一個五年計畫156項重大項目帶動了城鎮快速發展,城鎮化水平提高了5個百分點。而在改革開放後,城鎮化的步伐明顯加速,關於城鎮化路徑的選擇也成為議論的焦點。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石楠如今依然清晰記得20多年前的那場爭論:“當時到成都參加一次城市發展的研討會,有的人堅持要大力發展大城市,有的人堅持小城鎮優先發展。” 從“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髮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到 “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髮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我們在不斷摸索,直至黨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中國人口眾多、地域廣闊,不能只搞集中型的大城市化,也不能只實行分散型的小城鎮化,只能選擇集中型與分散型相結合、據點式與網路式相結合、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多元化城鎮化,這是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之路。 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指出:“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主任呂斌說:“這既是對以往中國城鎮化發展經驗的總結,又為我們今後進一步提高城鎮化水平指明了方向。”60年間,一座座新城迅速崛起,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一個個城市群形成,就像一條條玉帶,鑲嵌在中華錦繡大地上。城鎮化率從解放初期的10.64%增至45.68%。60年前,從工業化起步帶動城鎮化,城鎮化在與工業、農村發展的互動中實現著更高水平的跨越。
城鎮化質量有待提高
中國的貧富差距十分嚴重。但分析一下可以看出,城市、農村的基尼係數都不到0.4,而全國的基尼係數達到0.445。農村內部最高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是 最低收入家庭的7.5倍(2010年),城鎮最高收入家庭的收入是最低收入的家庭收入的10倍(2010年,按統計數據)。而全社會範圍內看,最高收入群 體(10%)是最低收入群體(10%)的23倍。這說明了面積最大、影響人數最多、最為深刻的貧富差距發生在城鄉之間。
在減輕貧困方面,城鎮化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措施。當然也不能忽視,城鎮化也可能會加重部分人群之間的貧困對比。
本世紀的頭十年間,中國的城鎮化率年均增長1.35%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年均增長2096萬人。中國的城鎮人口人數達到6.91億。中國的城鎮化率剛剛過 到51.27%,離高度城鎮化的狀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也比同樣收入國家的城鎮化率要低。在未來的20年中,按年均0.8個百分點的城鎮化增長速度, 中國每年還有近千萬農民進入城鎮,總人數會有2億多。無論是的中國積累的經驗,還是已開發國家的經驗都表明,城鎮化的過程就是增大城市人口的過程,就是減少 農村人口的過程。將人口從比較效率低的農業部門和農村中吸引到城市,這是減輕貧困最直接的做法。浙江農民2008年年收入過萬元,農民收入水平連續27年 全國第一名。他們的經驗也就是“產業集群+小城鎮發展”。農民洗腳上田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占到收入的75%。
但是也要看到,中國的城鎮化的質量還不高,所走的路徑仍然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城鎮化也有可能導致某些區域、某些人群重新歸於貧困(返貧)。特別是有可能導致部分區域與人群被鎖於脫貧狀態之中。
首先,城鎮化率名義上較高,達到51.27%。但被統計為城鎮人口的人群中,有大約2億多農民工。這部分人在城市並不享受完全的社會公共服務,他們 的收入也比從事相同勞動的其他城市居民要少40-10%。這部分人但大約有17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看到城市居民總體收入較高的同時,也要看到城市居民 中出現了高度的分化現象。新的貧困人口可能有一部分出在這部分“城市裡的農民”身上。每年進入城市的農民工按1000萬人計算,裡面估計70-80%屬於 貧困人口。 在這個意義上,鄉村的貧困人口並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城市中去了。
其次,在城鎮化過程中,那些與城鎮化直接相關或間接相關的多種因素,也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貧困現象。

草案遇阻

中國城鎮化草案遇阻 ,高層擔憂投資泡沫 - 接近北京政府的訊息人士表示,中國城鎮化支出6.5萬億美元的計畫正遭遇波折,因高層領導人擔憂再一次的大規模支出可能會推高地方債務並吹大地產泡沫。
據知情人士,李克強總理否決了國家發改委提出的城鎮化草案,希望調整從而更加關注經濟改革。許多地方當局已經開始遊說來獲得項目融資,從引起了北京高層領導人的警惕。據中國媒體,國開行承諾給予福建省1,500億元人民幣貸款支持城鎮化,並為安徽安排300億元人民幣用於城鎮項目。為國務院提供諮詢的一智庫的經濟學家稱,城鎮化計畫可能延遲,高層領導人看到若計畫不能在正確的軌道上,有潛在的風險。上述經濟學家稱,領導層希望啟動改革,當地方政府則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認為這是提振投資的最後機會。事出敏感,這位經濟學家要求匿名。中國計畫在未來10年支出約40萬億人民幣,從而將4億人口帶入城市。

滯留階段

中國有關加快推進城鎮化的計畫已經吸引了許多關注。由於中國經濟成長速度出現放緩,一些觀察人士一直希望,城鎮化最終將對提振中國經濟成長起到一些作用。
直至2013年5月底,中國政府並沒有透露這方面的信息。雖然中國官方並沒有估測中國的城鎮化率需要達到多高,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城鎮化有可能在中國下一輪改革中創造紅利,並成為中國進一步發展的推動力。
據民間智庫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的院長遲福林計算,如果中國未來10年內新增加4億城市居民,而每位新增城市居民需要人民幣10萬元的固定資產投資,那么中國城鎮化的總投資需求至少將達人民幣40萬億元。
市場當初因這一估算數據而產生的歡欣感正開始消退。中國企業利潤增速一直不很理想,而城鎮化對於中國經濟可能也是遠水不解近渴。加速推進城鎮化依然只是個概念而不是現實。
中國國家發改委會起草了一份城鎮化建議,發改委表示,按計畫中長期城鎮化發展規劃將於出台,但沒有提供更多信息。
5月24日,國家發改委的官方網站上發表了一份長篇聲明,列舉了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城鎮化確實是其中一項。但這份聲明也沒有提供有關計畫的時間或範圍等方面的細節。
美國銀行(BOA)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在一份客戶報告中說,10年總投資需求40萬億元不但只是一個民間智庫的估計,不是政府的硬數據,而且看起來也沒有人們想像的那樣驚人。
陸挺說,中國2012年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支出大約為7萬億元,在未來的10年裡,基建總投資可能達到115萬億元。他還說,把40萬億元這個估計值當成增加的政府開支也是會造成誤導的,因為不管有沒有政府的城鎮化規劃,很大一部分錢都得花。
市場真正渴望知道的是,中國政府在其制定的城鎮化藍圖裡,究竟打算以多快的速度推進城鎮化,並且準備在城鎮化方面投入多少資金。市場參與者只能等待。

不會推高房價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曹鳳岐肯定地表示:城鎮化不會推高房價。他指出,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中,政府必然會發展更多的低價房、保障房,這有助於讓房價趨向合理的價位;此外,房價的高低,還得看具體的城市,比如大城市與城鎮化注重的中小城市,其房價的起落受諸多不同因素的影響。總的來說,從長遠來看,房價反而會有所下降;不過,短期來看,房價仍需適時的調控。

關鍵步驟

人民日報報導:記者到豫東調研,有位大嫂說話風風火火;“叫俺進城也好,叫俺上樓也好,解決不了飯碗,解決不了生活,怕是不中!在家種地,到城裡吃飯,那咋吃得起嘛!”一語道出了解決城鎮化的大問題。進城容易就業難。尤其在縣域城鎮,能否從農業轉移到二、三產業,是農民市民化的關鍵一步
城鎮化的關鍵一步誰來種田的問題,是農民轉化成市民要從事什麼產業來養家餬口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改革的核心,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這種條件創造不了,城鎮化最終不是流於形式,就是導致大面積的農民陷入在更深的貧困狀況中,社會也將形成更加不平衡的貧富懸殊現象。這種結果是對執政的嚴峻考驗。
城鎮化(鄉村城鎮化)
農民工
造成農民工短缺的真正原因是戶口制度
10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依賴低工資水平的農民工大軍。他們大多數來自農村地區,在中國的生產線和建築工地工作。根據政府數據,2011年中國的農民工數量為2.52億。 當需求和供給達不到平衡的情況下,許多的農民工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卻得來了不平等的待遇。據調查,農民工和擁有城市戶口的工人所拿的工資來比,農民工的工資總是要低一些。按每小時工資計算,2009年農民工平均工資只有城市戶口工人的45%。這種狀況在過去15年沒有得到改善。據調查在1995年時,上海農民工每小時工資只有城市戶口工人的50%。到了2009年,上海農民工的每小時工資僅為城市戶口工人的40%。而戶籍制度的限制也讓這種不平等雪上加霜。
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和中國高層認為,在把農民工轉變為一支更加穩定和有效率的勞動力過程中,戶籍制度阻礙了中國經濟靠消費拉動內需的增長模式。由於農民工在就業、醫療、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不到和市民同等的待遇,迫使農民工不得不回到農村。這是戶籍制度導致城市中勞動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城鎮化(鄉村城鎮化)
資料

城鎮聚集

城鎮化有力地吸引了生產要素向城鎮聚集,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資源的最佳化配置,成為解決就業、實現市場擴展、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舉措;城鎮承接了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帶動農民增收的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人地緊張的突出矛盾;城鎮化有利於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區域差別。

必由之路

城鎮化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是落後的農業國向現代化工業國轉變的必由之路。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中國仍處於城鎮化進程中,過去十年,1.4億農村人口在城鎮落戶。

不斷崛起

中國曆程

不斷崛起的城市群落,日益繁榮的城市經濟,加速改善的城市生活……變化,緣於一個巨大的跨越:中國城鎮化60年間以不可阻擋之勢迅猛向前。它所蘊涵的是,中國經濟規模擴張、工業化步伐加快推進、城市功能迅速提高的輝煌歷程。

健康發展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7日綜合訊 有訊息稱,作為我國城鎮化發展總體綱要的《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已經編制完成,即將對外發布,而在該規劃中指出,“城鎮化將在未來十年拉動40萬億投資”。業界普遍認為,房地產與城鎮化密不可分,城鎮化或將帶領中國地產的新格局。
《全國促進(2011~2020年)》是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包括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建部等在內的十多個部委共同參與編制。此次《規劃》將涉及全國20多個城市群、18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萬多個城鎮的建設。
來看,針對此次《規劃》中可能涉及到的問題,現行的土地和戶籍管理制度將成為關注的焦點。多數專家學者表示,長期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市民化的問題,以及農村征地補償,逐步實現農村集體土地同權同價參與城鎮開發等,都是城鎮化過程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2012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全國資源型城市獨立工礦區可持續發展及棚戶區改造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快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推動獨立工礦區轉型,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三位一體”推進,著力破解城市內部二元結構難題,帶動內需擴大和就業增加,走可持續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城鎮化(鄉村城鎮化)
李克強
李克強指出,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是推進資源型城市及工礦區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解決城市“二元結構”矛盾的切入點。當前,收入分配是社會關注焦點,城鄉差距問題既普遍又突出,而城市二元結構中的高低收入差距往往更大,繁華的城市中心區與簡陋的棚戶區、工礦區並存,形成了明顯反差,資源枯竭城市困難民眾更多。
他說,要把資源型城市轉型和棚戶區改造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任務。城鎮化是中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積擴張,而是要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
他指出,要突出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集中力量一場一場打“殲滅戰”,由“大片”至“小片”,逐步完成城市和工礦棚戶區的改造任務。將獨立工礦區納入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支持範圍,因地制宜,宜改則改,宜搬則搬。資源型城市轉型,要以企業為主體,既瞄準資源深加工,又注重發展非資源產業,關鍵是能帶動更多就業。對於近些年在資源富集地區發展形成的新興工業區,既要支持,也要引導,防止產生新的封閉棚戶區和趨於剛性的城市二元結構。
李克強強調,資源型城市及工礦區轉型發展、棚戶區改造是一項長期艱巨、系統複雜的工作,要科學規劃,摸清底數,依靠改革作為動力,創新體制機制,統籌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建立資源開發補償、衰退產業援助、專項資金支持等長效機制,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透露,氣候司正在著手推進低碳城鎮化相關工作,在推進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的同時,將積極開展低碳城(區)、低碳小城鎮、低碳社區低碳產業園區等試點試驗工作。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和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聯合在京召開低碳城鎮化座談會暨低碳城鎮化戰略研究課題啟動會。與會專家表示,當前我國正處於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階段,未來將有幾億人口由農民變為市民,城鎮將成為未來我國碳排放能源資源需求增長的主要領域,城鎮化發展模式對碳排放具有鎖定效應,對我國低碳發展意義重大。

房地產化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副司長袁喜祿表示,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有望上半年推出,正在修訂階段,城市空間擴展模式將面臨新調整。針對城鎮化的核心內容,上述官員明確表態,城鎮化絕不是房地產化,相反高房價是今後城鎮化發展新障礙。

遷居城鎮

昨日探討會上首發的2013年《投資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指出,新型城鎮化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到2030年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將達到70%,中國總人口將超過15億人,屆時居住在城市和城鎮的人口將超過10億人。也就是說未來20年中國農村的人口將減少1/3以上,將有3億人由農村移居到城市和城鎮。

發展障礙

參與城鎮化發展規劃制定的袁喜祿認為,在當前需求不足、產能過剩之下,主要依靠出口、依靠工業、依靠投資帶動經濟成長的格局不可能再延續,所以在工業化超前、人口城鎮化滯後下,再依靠工業擴張推動城鎮化也不可能持續。

面臨調整

袁喜祿透露,未來城鎮化過程中,城市空間擴展的模式將面臨新調整。未來城鎮化的空間布局模式要改變以往大開發、分散開發的模式。以往是個城市就要做大做強,是個大城市就要變成國際化大都市,這是不可能的。此外,未來要按照“集中均衡式的布局模式”,以城市群為載體,通過城市群的產業集群、人口的集中、城鎮的密集提高規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袁崇法表示,未來城市發展用地應更多關注城市內部和鄉村內部現有建設用地進行存量規劃,而不是再去占用耕地。
國土部規劃司副司長楊真貴坦言,中國普遍存在農村土地城鎮化而農民並沒有隨之城鎮化的現象。

貪大求快

“新型城鎮化需要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兩手配合,但要防止政府成為‘閒不住的手’而過度干預。”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29日上午分組審議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不少委員認為,城鎮化總體勢頭良好,但當前也存在一些盲目性。政府應主要致力於城鎮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城鎮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為加快城鎮化建設和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創造條件。
“我們搞的是市場的城鎮化,還是市長的城鎮化?”嚴以新委員認為,要儘可能地走市場的城鎮化道路,避免以城鎮化為目的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長。

內容簡介

當被問及城鎮化發展的問題時,朱之鑫說,中國特色城鎮化發展不是搞房地產,我們是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共同推進,城鎮化要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城鎮化發展有客觀規律,和經濟發展程度聯繫在一起,不是你想城鎮化就城鎮化。“過去我們講市井文化,你城市裡要有井,要有水,以前我們講陽面陰面,城市往往建在山之南,水之北。”
朱之鑫說,中國城鎮化已經達到52.6%,戶籍人口占35%,我們走得還是很快的,下一步我們要走得穩,走得準,走得好。如果發展中走得不好,糾正起來就難了。各國城鎮化有很多可汲取的經驗和教訓,假如一個國家只有1億多人,首都就占2000萬,汽車700多萬輛,這就不是我們要走的道路。

金融泡沫

作為發改委中分管財政金融的副主任,當被問及城鎮化發展中會不會引發金融泡沫時,朱之鑫先打起了“太極”,“這個問題可能問尚福林(銀監會主席)或者郭樹清(證監會主席)更好一些,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但是不如這些專家專業。”他表示,金融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穩定幣值,防範風險,還要支持經濟的發展,城鎮化肯定需要金融的支持。
針對備受矚目的大部制改革特別是發改委職能調整的問題,朱之鑫只表示,轉變職能,提高效率,搞好服務,是每個部門都應該做的。

經濟繁榮

60年城鎮化發展,鋪就了一條通向經濟繁榮之路 100多年前恩格斯說過,250萬人集中於倫敦,使每個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城鎮化發展,無疑是經濟繁榮的象徵,也是其強大的動力。60年來,作為政治、經濟和人民精神生活中心的城市,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是整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火車頭。統計顯示,2007年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GDP占全國的比重為63%。如今,以特大城市為依託、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已經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成長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及遼中南、中原、武漢長株潭成渝閩東南、山東半島、關中天水、北部灣等城市群,以不到全國1/10的土地面積,承載了全國1/3以上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2以上的GDP。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報告顯示,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區這三大城市密集區累計實際利用外資額占全國的60%以上,2008年上半年三大城市密集區共完成進出口額9359.16億美元,占全國進出口額的75.9%。與此同時,快速發展的小城鎮在吸納廣大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和統籌城鄉發展方面發揮著獨特的功能。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109個鎮的調研,小城鎮第一產業就業比重從1985年的62%下降為2005年的38%,二三產業分別從26%和12%增加到38%和24%,有58%的農村勞動力在鎮域範圍內實現了由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的轉移。
全國政協常委陳凌孚說:“從長遠看,小城鎮處於農村之頭、城市之尾,在城鄉發展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工業化的重要載體,又是農業產業化的服務依託,對於廣大農村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

美好生活

60年城鎮化發展,讓人民民眾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凸顯了城鎮化的核心——人的發展。“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收音機大喇叭……”曾經是城鎮化生活的代名詞,現實已遠遠超過這個曾有的夢想。68歲的鄭州居民曾先梅說:“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不知道啥是暖氣。後來有了土暖氣,就是在客廳生個煤火爐,然後接上一根煙囪,通到窗戶外面,非常簡陋,還擔心煤氣中毒。有了集中供暖,真是又方便又舒適。”曾先梅講述的取暖的變化,只是城市生活變化的一個細節。一些數據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城鎮化帶來的生活變化。交通更便捷。城市道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萬1千公里發展到25萬公里,43億平方米的道路面積較新中國成立時增長了58倍。越來越多的腳踏車“騎手”變成了私家車“車手”,公交、捷運、城鐵、計程車極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縮小了生活半徑。住房變寬敞。解放前城鎮居民每間瓦房或土房住3至5人的家庭占總戶數70%以上。解放後逐年有所改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城鎮居民住房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從面積小、條件差、無產權逐步走向住房設施齊全、擁有產權。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1949年的4.5平方米上升到人均建築面積28平方米。 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教育、醫療、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務設施也得到長足發展。新中國成立60年來,從沿海到內陸,各級各類學校、醫院、文化場館如雨後春筍,不斷滿足著城鎮居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 更為重要的是,人們更加追求居住環境的最佳化。60年來,城市不再是鋼筋水泥的簡單堆積,而是天藍水碧、空氣清新、環境整潔。 統計顯示,中國城市園林綠地總面積從1959年底的12.8212萬公頃增至2008年底的174.7493萬公頃。城市污水處理廠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都經歷了從無到有、快速發展的歷程。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致力於打造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全面協調發展宜居城市。 綜觀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城鎮化發展歷程,再次印證一條顛撲不破的道理:只有堅持以人為本來謀劃發展方略,滿足人民民眾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小到一座城市的發展大到整個經濟社會的進步,才會有不竭的動力和源泉。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個必經過程,也是我國現代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國城鎮化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是這其中困難重重、情勢嚴峻。我國人口多、底子薄,耕地相對不足,勞動力素質偏低,在實現城鎮發展方式的轉變中,遇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約。為此,我們必須找出一條適合我國城鎮化的道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是我國在眾多約束條件下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城鄉和諧穩定發展的必由之路。
隨著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國經濟仍將持續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我國城鎮化發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巨大的發展動力。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和城鎮發展,最佳化資源配置調整經濟結構,是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是我國城鎮化和城鎮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51.27%的城鎮化率,表明中國已進入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然而,我們的國情卻是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勞動力素質偏低,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因此,轉變城鎮發展方式,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集約緊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是我國在眾多約束條件下的必然選擇。

因地制宜

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就要堅持因地制宜的方針,合理確定發展目標。我國區域差異大,不同地區城鎮化條件、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不同。要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區位特點、資源稟賦和環境基礎,合理確定各地城鎮化發展的目標,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鎮化戰略及相關政策措施東部地區要重點提升中心城市服務功能,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生態環保工程建設,著重提高城鎮化質量;中部地區要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大力提高縣城、中心城鎮的綜合服務水平,促進人口有序轉移和聚集,重點建設糧食、能源新型材料裝備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要圍繞大中城市,進一步增強人口聚集能力,扶持為旅遊、內陸邊貿服務的特色小城鎮發展,加大對邊遠山區、革命老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城鎮發展的扶持力度;東北地區要加強區域性交通設施、能源電力、節水節能工程建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注重資源枯竭型城市老工業基地城市、森林工業城市和國有農場地區城鎮的建設,促進城鎮發展轉型。

城鄉統籌

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就要堅持城鄉統籌,使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城鄉二元管理的體制和機制已不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的高度,統籌城鎮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進一步完善城鎮功能,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引導農民向中心村集中,加強對閒置的鄉村建設用地的整理,促進城鄉建設用地總體集約節約。結合“村村通”工程的實施,加強鄉村公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和文化設施建設,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地區延伸。改善農村居住和生活條件,使廣大鄉村居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堅持發展

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就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加強對城鄉空間的規劃管理。將基本農田、重要自然人文資源和生態保護區、環境脆弱區作為禁止和限制開發的地區,嚴格控制這些地區的建設活動。同時,還要劃定城鎮增長邊界,提高城鎮建設用地使用效率,促進城鎮緊湊布局,集約發展

以人為本

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就要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城鎮人居環境建設水平。要加強住房建設,特別是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建設,提升居住品質,使“居者有其屋”。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加快對“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的改造,降低中心城區過高的人口密度,增加公共綠地。積極發展大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改善路網布局,完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
“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可以說“城鎮化”並不等同於“工業化”,以旅遊業為導向的“非工業化”城鎮化模式,是一條非常重要和值得推廣的新型城鎮化發展之路 。
首先,要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方向,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實現城鎮化的主導性原則,引導城鎮化建設走“美麗”之路,讓“美麗中國”成為宜居、宜業和宜游的中國。
其次,要堅持保護和傳承地方文化,維持和強化地方個性,把文化塑造作為牽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並通過文化建設使地方的軟實力硬實力得到同步提升。
再次,要旅遊規劃、組織好產業業態,旅遊導向的城鎮化發展模式,倡導的是“非工業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要以旅遊業、文化創意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現代新型的實體經濟為主體,構建具有突出特色的“以人流帶動物流、資金流”的新型產業結構,用創新的業態創造出比傳統業態更好、更高、更有質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績效。
最後,要著力提高旅遊產業的經濟貢獻率和社會貢獻度,以旅遊產業的高貢獻率使其成為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性、主導性產業,同時發揮旅遊產業吸納就業數量大、容納就業口徑寬等優勢,使其成為承載地方就業的基礎性行業,讓旅遊業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吸納地方就業、改善民生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旅遊的介入可以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的產業問題,還有城鎮化過程中基礎設施、農民福利、城市建設等的誰來投資的問題。產業的布局發展問題解決了,也就從根本上解決投資問題和發展問題。換而言之,就是用旅遊來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中央多次表態城鎮化是我國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在城鎮化大趨勢的市場背景下,各地熱衷於新區、新城的報批,一些新區、城市副中心規劃大批量出台,預計未來將會有大規模新城湧現。
首先,調整與改革地方政府業績評價指標,弱化GDP等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導向的指標,強化一些新型的集約型的經濟評價指標。
其次,從調控角度而言,通過長效調控機制穩定巨觀經濟發展預期是避免炒房的基礎。形成了相對穩定巨觀經濟發展預期和房地產市場發展環境,這樣才會避免房地產投機與炒房市場行為,防止房地產市場投資過熱而出現的“空城”現象。
第三,房地產不再依靠“政策市”這條路來刺激區域規劃與房地產市場開發,而是根據區域產業布局需求,使城市、資本、產業與人口的協調發展,逐步進行城鎮化的過程。
第四、發展產業新城,要產業先行,切實做到“產城融合”。

本地化

根據天津交通部門數據顯示,預計本市春運客運量將達到1026.6萬人次,同比增長6.7%。全國春運期間新增客流量2億人次。根據天津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外來人口占常住人口數23%。劉植才教授表示,大多數外來人口春節期間返鄉主要原因在於無法在城市建立家庭。
“我接觸過一位河南的職工,做裝修行業,月工資6000左右,他所在的河南縣城房價大約2000到3000左右。但是在天津的房價下,購房就有相當壓力,如果想去北京購房,他更是不可能負擔的起。”劉老師分析。

前車之鑑

國家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司2009年在北京等五個大城市調查顯示,流動人口勞動力月平均收入為2143元,其中50%不到1700元,約1/10的流動人口低於1000元。只有30.0%的人有工傷保險,48.7%的人有醫療保險和22.7%的人有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分別只有6.5%、3.2%和2.6%。
“大多數流動人口在城市繳納稅收,但是城市並未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這是城市發展必然要經過的過程。”劉植才指出。
針對稅收和福利的公平性,南開大學吳浙教授表示:天津社會福利相對較好,外來人口進入提供了很多的福利,但是提供的財政支持相對較少,煎餅果子的攤子是不會上稅的。如果從其他人的福利中拿出錢來來保障這部分人的福利,顯然是不完全合理的。如何公平合理解決涉及到許多方面。
劉植才教授說:“里約熱內盧大城市周邊有貧民窟,我們也曾經在城鄉結合部出現過一些私搭亂建的現象,但是及時調整了這種狀態,這也是一個有益的教訓。”

關注頂層設計

吳浙說:“天津的經濟水平可以支撐一定程度上的城鎮化和外來人口的本地化,但是沒有能力解決所有外來人口的就業社會福利,這涉及到國家財政體制的問題。”
劉植才也表示解決外來人口的本地化問題,需要更加關注頂層設計。推出的保障房安居工程與天津北京實行的居住證制度以及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的制度設計,相互結合,都是在逐步解決該類問題的一些嘗試性舉措。
在解決住房保障的基礎上,逐步解決外來人口的社會福利問題和後續發展,農民工的子女受教育後,在人力競爭中會獲得一定優勢,從而為本地化創造經濟和社會基礎。“這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但是沒有辦法一蹴而就。”劉老師說。

相關圖書

《進城圓夢——探尋中國特色城鎮化之路》
作者:張志前,王申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1-1
版次:第1版
頁數:243
字數:172000
印刷時間:2014-1-1
ISBN:9787509752449
定價:48.00元
目錄
導 言
第一章 得農村者得天下----農村問題是解決中國問題的基礎
第二章 城鎮化的前世今----生世界城鎮的發展歷史和演化脈絡
第三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中國夢”與美國夢的異同
第四章 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第五章 過上城里人的日子----億萬中國農民的共同夢想
第六章 城鎮化與經濟成長----未來五到十年中國經濟新引擎
第七章 殊途同歸以人為本----中國城鎮化道路的艱難探索
第八章 他山之石為我所用----各國城鎮化過程中的經驗教訓
第九章 推倒橫亘城鄉的牆----中國城鎮化的制度障礙及解決
第十章 鑄中國經濟升級版----2030年的中國經濟社會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