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一國要素稟賦中某種要素供給所占比例大於別國同種要素的供給比例而價格相對低於別國同種要素的價格,則該國的這種要素相對豐裕;反之,如果在一國的生產要素稟賦中某種要素供給所占比例小於別國同種要素的供給比例而價格相對高於別國 同種要素的價格,則該國的這種要素相對稀缺。
理論背景
要素稟賦學說的理論背景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為了解釋李嘉圖
比較優勢理論,在20世紀早期,提出了資源稟賦學說,用來說明各國生產參與國際貿易交換的商品具有
比較成本優勢原因。
俄林批判地繼承了大衛·李嘉圖的
比較成本說,他認為,李嘉圖只用勞動支出這一因素的差異來解釋國際貿易是片面的,在生產活動中,除了勞動起作用外,還有資本、土地、技術等
生產要素,各國產品成本的不同,必須同時考慮到各個生產要素。為此,他向英國
古典經濟學派提出了挑戰。他在1933年出版的《區域貿易和國際貿易》一書中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貿易學說,標誌著要素稟賦說的誕生。
赫克歇爾-俄林的資源稟賦理論又被稱為新
古典貿易理論,其理論模型即H-O模型。
俄林以要素稟賦代替大衛·李嘉圖的勞動成本,用生產要素的豐缺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產生和一國的進出口貿易類型。根據資源稟賦學說,在各國生產同一種產品的技術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兩國生產同一產品的
價格差別來自於產品的成本差別,這種成本差別來自於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
生產要素的價格差別,這種生產要素的價格差別則取決於各國各種生產要素的相對豐裕程度,即相對稟賦差異,由此產生的
價格差異導致了國際貿易和
國際分工。
要素稟賦學說的理論背景由此,俄林得出結論:“一國的比較優勢產品,也因而應出口的產品,是他需在生產上密集使用該國相對充裕而便宜的生產要素生產的產品;一國的比較劣勢產品,也因而應進口的產品,是它需在生產上密集使用該國相對稀缺而昂貴的生產要素生產的產品。”比如,勞動力豐裕的國家出口
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進口
資本密集型產品;相反,資本豐裕的國家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而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
這種理論觀點也被稱為狹義的
要素稟賦論。而廣義的要素稟賦理論指出,當國際貿易使參加貿易的國家在商品的市場價格、生產商品的
生產要素的價格相等的情況下,以及在
生產要素價格均等的前提下,兩國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水平相等(或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密集度相同)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取決於各國生產要素的稟賦,各國的生產結構表現為,每個國家專門生產密集使用本國具有相對稟賦優勢的生產要素的商品。要素稟賦論假定,生產要素在各部門轉移時,增加生產的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保持不變。
新古典的要素稟賦理論,從
要素稟賦結構差異以及由這種差異所導致的要素相對價格在國際間的差異方面來尋找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克服了
李嘉圖模型中關於一種
生產要素投入假定的局限,取得了相當的成功。新古典的H-O定理仍然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條件之上。
關係
產業結構這一經濟學概念一般定義為產業總體中各產業的比重及產業間的相互關係。
要素稟賦結構指的是資本、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相對豐裕程度。經濟中,要素結構的升級主要取決於
資本積累。最優產業結構是由要素稟賦結構所決定的。
繼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 Heckscher)和俄林(Ohlin)提出“一國應依據本國的
生產要素稟賦制定
產業結構政策,因為比較優勢的根源在於該國的生產要素稟賦。一國應充分利用其所擁有的相對充裕的生產要素,生產此種要素密集型產品,增加本國優勢和福利。”的要素稟賦學說之後,波蘭經濟學家萊布辛斯基(Rybczynski) 又對赫克歇爾和俄林的理論做了補充。
要素稟賦與產業結構關係按照
要素稟賦結構發展的產業具有比較優勢,而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最有競爭力,其
利潤率也會最高,
資本積累最快。追求利潤的極大化為目標的企業必然會按照其所處環境中的要素稟賦結構安排生產的產品。
要素稟賦與產業結構關係
從上圖可看出:B點為已開發國家,A點為
開發中國家,其
要素稟賦結構的不同決定了
等成本線斜率不同,也使其取得相同產量時總產業中各行業的比例不同。若開發中國家不顧自身的要素稟賦結構,看到已開發國家採用
資本密集型技術,機械的模仿照搬其產業結構,發展資本密集型行業就會使等成本線上移,那么它所獲得的利潤就比社會可接受的利潤少了CD段,失去自生能力而需要外界的補貼。
產業鏈解析
產業鏈解析在一個產業中生產什麼產品同樣由
要素稟賦結構來決定。如上圖,1、2、3、是要素稟賦結構不同的三個國家,1資本較密集,3勞動力密集,2介於兩者之間,三個國家對應三條
等成本線,其與等產值線切點處的產品選擇也不同。1國選擇資本密集的新產品新技術研發,2國進行晶片生產,3選擇勞動力密集的組裝、製造業,這樣雖然各國的要素稟賦不同,卻可以取得同樣的產值,分別取得利潤最大。
綜上,要素稟賦結構決定了一國或者一個區域的比較優勢,從而決定了該國地區的最優產業結構甚至同一產業中應選擇的最優商品。
體系關係
資源稟賦與金融體系關係現代金融體系的功能和目標,就在於適應建立在資源稟賦結構之上的產業結構的需求,為這些具有
比較優勢的產業服務,保證將
資本配置到這些企業和產業中去,從而最大限度利用比較優勢。
金融發展和
金融結構內生於
產業結構和資源(要素)稟賦結構,但同時一個經濟中的資源(要素)稟賦結構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個共同的規律是,隨著經濟的發展、
資本積累、人均資本擁有量的提高,資源(要素)稟賦結構得以提升。在這一過程中,產業(技術)結構也必須不斷地調整,以適應資源稟賦結構和比較優勢的變化,這最終將導致金融發展水平和金融結構發生相應的變化。總而言之,金融體系演化的內在規律是,順應產業/
技術結構發展的需要,不斷地把
資本配置到在特定發展階段最符合比較優勢的實質
經濟活動中去。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並不能先驗地認為某一種金融市場組織優於另一種,某一種金融組織結構優於另外一種。金融體系的模式選擇一定要服從於實物經濟中優勢產業部門發展的需要。
轉移剛性
資源稟賦與國際產業轉移要素稟賦決定了各國的比較優勢,由此也決定了國際產業轉移的方向,不管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但是在實際的經濟運行中,國際產業的轉移是存在剛性的,這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在舊的貿易理論和“
要素稟賦論”中,都假定要素是同質的,沒有任何差異,可以轉移的(儘管土地不會搬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氣候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旦一個國家之間的要素稟賦發生變化,國際
產業結構也隨之轉移。然而每種要素實際上都不是同一的,它包含著許多小類和亞種,他們的組合千差萬別,因此,各國的生產要素稟賦不僅有數量上的差異,還有質量上的差異。忽略
生產要素稟賦質的差異,就難以對貿易格局做出合理的解釋。也就是說,因為要素質的差異,國際產業的轉移具有一定的剛性。
在“新
要素稟賦論”看來,信息能力的轉移也是有著極大困難的。IT產業的軟、硬體
生產領域,都存在很高的
進入壁壘。並且最領先的信息技術,越來越與整個社會環境有關,至少與
風險資本的形成能力和人才環境有關。另外新的產業(如信息產業)具有
經濟外部性,產業
集聚效應將會強化某一地區的產業能力,而不是產業外移。這就促使
新興產業趨於集中在世界上的一些“智慧中心”(如矽谷),而不是隨市場而轉移。
如果
要素稟賦論要求的前提條件不能滿足,如一國生產完全專業化,就不可能實現產業的國際轉移。假如,在有限的時期內,兩國生產兩種商品X和Y,其中,X屬於
勞動密集型產業商品,Y屬於
資本密集型產業產品,使用和兩種
生產要素K(資本)和L(勞動),K/L為一國要素的擁有比率,KX/LX,KY/LY為X和Y兩種
產品的要素密集度,如果一國KLKY/LY,則其勞動將全部是用於Y的生產,因此,一國若完全實行
專業化生產,就談不上要素在不同部門間的流動,也就談不上產業的跨國界轉移了。因此,一國在參與
國際分工貿易的情況下完全實行非專業化生產的制約條件是KX/LX。
4. 貿易障礙
要素稟賦決定了各國的
比較優勢,實行自由貿易、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必然使本國具有現實的或潛在的比較優勢的產業得到發展或者承受
國際產業轉移,使失去比較優勢的產業在競爭中淘汰,
貿易結構和
產業結構因而不斷得到調整,產業結構逐步最佳化。但是如果不能自由貿易,國內價格不能正確反映要素稟賦的豐缺與否,則國際產業轉移就失去了平台。另外,它也沒有考慮國際生產關係和
國際政治環境的影響。在國際貿易中普遍存在關稅和
非關稅壁壘保護的情況下,極易導致國際產業分工失真,比較優勢動態調整出現障礙,國際產業轉移不能正常進行。
5.轉出國內部的就業和政治壓力,每個國家的國際產業轉移都是有臨界點的
按照要素稟賦理論,美國和歐洲應該放棄他們在紡織品行業的生產能力,並將其讓位於像中國這樣的
開發中國家,以充分發揮後者勞動力廉價的優勢。但是如果歐美放棄紡織品行業,不僅歐美國家面臨著極大的、特別是來自失業上的政治壓力,而且讓這部分工人從
紡織業轉移到高技術行業或是其他歐美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其中的培訓和遷移成本遠遠高於這些
產業工人的年薪收入。
6.國際市場容量限制下對招商引資的國際競爭不斷加劇
根據要素稟賦的發展戰略原理,中國這樣的勞動力富裕國家自然應當生產和出口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大力發展
勞動密集型產業,但是當一大批開發中國家普遍起步發展,並根據這一原理決定發展戰略時,世界市場的有限容量便對這一戰略提出了疑問。所以,一個國家能夠接受
國際產業轉移,世界市場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