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藍皮書 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英文名稱:Blue Book ofWestern Region of China)是由中國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編,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別出版當年的發展報告,《西部藍皮書 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11)(贈閱讀卡)》的基本信息如下。
基本介紹
- 書名:西部藍皮書
- 作者:姚慧琴 任宗哲 徐璋勇 安樹偉
- 類別:區域類,經濟
- 頁數:300
- 定價:69.00 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7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閱讀人群,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精彩觀點,
閱讀人群
各級政府部門決策人員,科研機構研究人員,企事業單位領導,媒體記者,外國駐華商社及使領事館工作人員,以及關注中國西部地區發展的各界人士,各大圖書館、學術單位資料室收藏。
內容簡介
本書篇章結構上分為總報告、經濟成長質量評價和西部重點經濟區發展研究三個部分。
“總報告”在對2010年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對2011年的發展進行了預測;
“經濟成長質量評價”在對經濟成長質量的內涵與外延進行理論界定的基礎上,構建了包括經濟成長有效性、經濟成長協調性、經濟成長穩定性、經濟成長可持續性、經濟成長創新性、經濟成長成果共享性六個一級指標、31個二級指標的經濟成長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並從西部區域層面和各省級層面對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地區經濟成長質量及其變化態勢進行了分析評價,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政策建議;
“西部重點經濟區發展研究”是以西部大開發戰略進入深化階段以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重點由前十年以全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經濟發展初始條件為主逐漸轉向後十年以重點經濟區率先突破和改善民生為主的這一戰略轉變為背景,重點對西部地區具有發展潛力的六大經濟區,包括呼包銀經濟區、蘭西格經濟區、蘭白經濟區、陝甘寧經濟區、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區、黔中經濟區的發展基礎、發展重點進行分析研究,並提出了加快各經濟區發展的政策建議。
圖書目錄
Ⅰ 總 報 告
1 2010年西部經濟發展形勢分析與2011年預測
……………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巨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001
Ⅱ 經濟成長質量評價
2 西部地區經濟成長質量評價與分析報告
……………………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經濟成長質量評價課題組/048
Ⅲ 西部重點經濟區發展研究
3 呼包銀經濟區發展研究報告…………………………………………何風雋 仇娟東/200
4 蘭西格經濟區發展研究報告……………………………………………………安樹偉/220
5 蘭白經濟區發展研究報告 …………………………………郭愛君 賈善銘 周曉蓮/232
6 陝甘寧經濟區發展研究報告……………………………………………………張寶通/245
7 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區發展研究報告………………………李慧玲 馬海霞 俞 海/253
8 黔中經濟區發展研究報告 ……………………………………………葉曉軍 白 明/268
精彩觀點
皮書觀點1:第二產業成為西部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
合理的經濟結構是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前提,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社會資源配置的效果和經濟效益,並最終制約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程度和經濟發展成果的合意程度。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依賴於經濟結構的最佳化和產業的升級,只有經濟結構趨向合理、最佳化的經濟成長,才是集約型的經濟成長。
《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11)》對西部地區的經濟成長質量進行了全面的評價分析,研究結果顯示,2006~2010年,西部地區第一產業產值的比重呈穩定下降趨勢,由16.32%下降到13.25%;第二產業的產值比重則呈逐步上升態勢(2008年略有下降),由45.21%上升到50.09%;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則出現波浪式下降趨勢,2006~2007年由38.47%下降為37.71%,隨後在2008年上升為39.1%%,但接下的兩年中連續下降,2010年僅為36.66%,出現一定逆高度化現象。從區際比較看,西部地區的第一產業的產值占比略低於中部地區,但高於東部和全國平均水平,第二產業產值占比則是最高的,第三產業則是最低的。第二產業成為西部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
皮書觀點2:西部地區最高收入省份與最低收入省份的收入極差不斷擴大 區域內部經濟結構是反映區域經濟發展協調性的重要指標。
《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11)》對西部地區的經濟成長質量進行了全面的評價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西部地區最高收入省份與最低收入省份的收入極差不斷擴大。
該藍皮書指出,2006~2010年間,西北和西南兩大經濟板塊的經濟發展速度比較接近,因而兩區各自的經濟規模占兩區總量的比重基本穩定,西南區占的比重在62.20%~63.07%,高低相差不超過1%。更具體地反映經濟發展水平的人均GGDP對比也保持穩定,西北區人均GDP略低於西南區,其相對係數區間為92.96%~94.26%,高低差為1.3%。但從省際比較,2006~2008年人均最高收入省份是新疆,為14726~19893元,2009~2010年最高收入省份為重慶,22916~27612元,最低收入省份均為貴州,為5732~12096元。最高收入省份與最低收入省份的收入極差不斷擴大,由8994元提高到15516元。由此可見,西部地區區域結構呈現次區域發展的均衡性與省際發展非均衡性並存狀態,落後省份的經濟塌陷越發明顯,“十二五”期間在整體進一步推進和加快西部開發的情況下,如何加快落後省份的發展,應成為制定開發政策的重要方面。
皮書觀點3:西部大開發使西部地區的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經濟成長成果共享是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徑。該書通過構建包含生存質量、健康發展質量、成果分配公平度三個方面的11項指標體系,對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成果的共享性進行了評價。測評結果顯示,1999-2009年,西部地區生存質量、健康發展質量和公平度均得到穩步提升。西部地區生存質量得分從1999年的31.68分提升到了2009年的64.30分;健康發展質量得分從37.04分上升到77.03分;公平度得分從47.49分提高到87.58分。西部地區成果共享性的提升表明,西部大開發使西部地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保障水平亦不斷提高。
皮書觀點4:西部地區將形成三個層面的經濟成長極
未來十年,我國將繼續推進重點經濟區率先發展,在西部將形成三個層面的增長極:第一層面是成渝、關中-天水和廣西北部灣等經濟區,這將是具有全國影響的經濟成長極;第二層面是呼(和浩特)包(頭)銀(川)、新疆天山北坡、蘭(州)西(寧)格(爾木)、陝甘寧等經濟區,這將培育成西部地區新的經濟成長帶;第三層面是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寧夏沿黃、西藏“一江三河”等經濟區,這將建成省域經濟成長點。
呼包銀重點經濟區:呼和浩特-包頭-銀川經濟區涉及內蒙古、寧夏、陝西三個省(區)、11個地級市,在西部大開發進入新階段後,加速其發展對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最佳化生產力布局、維護民族團結等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該區域將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接續地、戰略性能源供應保障基地和新興化工基地,國家重要生態屏障建設區以及國家資源型地區科學發展示範區。
蘭西格經濟區:蘭州-西寧-格爾木經濟區是國家重點培育的西部地區新的經濟成長帶。蘭西格經濟區定位為國家循環經濟發展示範區、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重點集聚區和引領區,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先導區,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示範區,全國重要的特色經濟帶。在帶動甘肅、青海和西藏經濟發展,促進西部大開發,實現東中西互動、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中發揮更大作用。 蘭白經濟區:蘭白經濟區包括蘭州市5區3縣、白銀市2區3縣等7區6縣,面積近50000平方公里,處於西部地區的中心,是聯繫陝西、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內蒙古、寧夏的重要紐帶。蘭州-白銀核心經濟區將著力打造蘭白都市經濟圈,積極推進蘭州新區、白銀工業集中區發展,做大做強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製藥等主導產業,把蘭白經濟區建設成為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支點,西北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陝甘寧經濟區:陝甘寧經濟區能源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國家的能源資源接續地。該藍皮書指出,要加大能源資源開發加工力度,建設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搞好生態環境和土地整理,統籌城鄉發展;發展紅色旅遊,開發黃土文化;打造陝甘寧經濟區新龍頭,做大做強榆林中心城市;加強陝甘寧經濟區與環渤海的合作,快速融入環渤海經濟圈。
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區:作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領頭羊”,天山北坡經濟區已成為新疆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帶。天山北坡經濟區的快速發展,為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示範效應,進而影響帶動全疆經濟水平的提高和進步,增加新疆在全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知名度。該藍皮書提出加快天山北坡經濟區發展的政策建議,包括政府經濟體制的變革、選擇合理的工業化模式及產業布局、加速城市化及農業產業化過程和市場與開放性等。 黔中經濟區:作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較好的區域,黔中經濟區已成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重點經濟區之一。全力打造黔中經濟區,使其成為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和“發動機”,帶動全省和各區域優勢互補、競相發展,是貴州實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