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城市副中心)

副中心

城市副中心一般指本詞條

副中心指城市副中心,是城市核心中央商務區(CBD)以外,城市經濟流的高效聚集區,是城市中新興第三產業的集中分布區,是城市空間結構分散化過程中核心CBD的外延部分,具有疏解或補充核心CBD的功能,並與之共同構成城市CBD網路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副中心
  • 外文名:Sub-CBD
  • 別名:城市副中心、副都心
  • 用途:具有疏解或補充核心CBD的功能
  • 特徵:CBD功能補充、區位分布等
  • 案例:東京新宿、上海徐家匯
基本概念界定,中央商務區,城市副中心,兩者關係,形成原因,功能特徵,建設現狀,國外現狀,國內現狀,案例分析,地理區位,形成背景,形態特徵,不足之處,

基本概念界定

中央商務區

關於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中文表述,我國學術界有著不同的看法。早期的一些學者將其翻譯為“中心商業區”、“中央商業區”;隨著對CBD的進一步深入研究,目前我國學術界普遍把CBD稱為“中央商務區”或“商務中心區”。

城市副中心

城市副中心(Sub-CBD)是城市核心CBD以外,城市經濟流的高效聚集區,是城市中新興第三產業的集中分布區,是城市空間結構分散化過程中核心CBD的外延部分,具有疏解或補充核心CBD的功能,並與之共同構成城市CBD網路系統。

兩者關係

從城市發展一般規律來看,現代城市的結構經歷由簡單到複雜、低級到高級的發展。換言之,是由單一核心(CBD)逐漸向多核心(包括核心CBD與幾個Sub-CBD)演化,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互補的“CBD網路系統”。
從職能構成來看,二者是有分工的。核心CBD是多種職能相互交匯的綜合性CBD,商務辦公職能占據重要地位,主要是對外服務(大區域的經濟輻射);而Sub-CBD是以中心商業職能為主,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以1-2種特色職能見長,主要是對內服務,以便平衡和完善整個城市服務功能的總體布局。

形成原因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Sub-CBD建設漸成高潮。
CBD的衰弱和變遷
城市副中心的產生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源於中心區的衰弱和變遷。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城市中心區由於人口遷移、地價上升、用地功能失衡、環境質量下降、治安等各種因素,導致CBD出現空心化,從而呈現出由里到外的蕭條景象。在我國,不少大城市由於人口郊區化和新型商業業態的競爭,CBD的地位雖不可輕易動搖,但其競爭力已大為弱化。這種現象稱為CBD的衰弱和擠出效應。
對CBD的功能補充
Sub-CBD形成的另一個動力機制,來源於其城市中心區功能的補充和平衡。CBD的初始主導職能是中心商業職能,CBD的演化歷史是不斷充實中央商務職能和弱化中心商業職能的過程。Sub-CBD的興建對CBD職能升級起到明顯的補償作用。隨著CBD中央商務職能的不斷強化,其部分零售商業職能逐漸由Sub-CBD來替代,當CBD進入以中央商務職能為主的階段時,一些被CBD逐漸弱化的功能必須在城市區域範圍內尋找容身之處,以便平衡和完善整個城市服務功能的總體布局。這種演變機制,也稱為核心CBD的外部經濟性和核心CBD功能出現外溢而形成的擴散性。
城市規模與形態的影響
城市用地規模與Sub-CBD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城市用地超過一定規模,才有可能出現Sub-CBD;城市規模越大的城市,Sub-CBD的數量相應越多;特大城市有可能擁有4-5個以上的副中心。
城市形態對Sub-CBD形成的導向機制主要表現在組團式城市。受地形或水體等條件的限制,由若干相對獨立的城市地塊組成的組團式城市,其CBD的集聚和輻射功能因先天不足而難以在全市範圍內暢達。各組團因難以得到核心CBD的全面完善的服務,因而在各自組團的優勢區位形成較為綜合的服務中心,其中,有些組團中心因其在規模、能級、職能層次等方面的優勢,而成為Sub-CBD納入全市CBD系統。

功能特徵

CBD系統包括核心CBD和若干的Sub-CBD,兩者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並使城市由原來的單中心結構進入到多中心結構。CBD系統的健康發展的前提,是核心CBD和Sub-CBD扮演不同的角色,彼此獨立又互為補充。核心CBD是CBD發展的高級階段,在長久發育過程中,經過多次功能調整,功能內涵逐漸高層次化,在行業結構種以中央商務為主要職能,而零售、餐飲等初級職能已逐漸退居次要地位;而Sub-CBD中,中心商業職能是主要職能之一。
CBD的補充
Sub-CBD不是核心CBD的簡單重複,追求的不是核心CBD的微縮效應,而是核心CBD的互補效應。特大城市通常有4-5個副中心,各個副中心的功能並非小而全,而是根據自身的情況有所側重,即便是綜合性的Sub-CBD,其綜合的程度也不如CBD高。
功能簡單有特色
其實,Sub-CBD建設的初衷不在於營造“小而全”的服務中心,而在於構築富有特色的服務業新高地。因此,在越來越多的Sub-CBD中,真正具有綜合性功能的Sub-CBD為數不多。絕大多數Sub-CBD以自己獨有的特色,躋身於各自的CBD系統中。功能的獨特性既是Sub-CBD的立身之本,又是它與核心CBD相互聯繫、互為補充、共同構架城市CBD系統的關鍵。
區位分布
一般來說,城市中心區的區位類型較為簡單,它往往地處城市中心部位,擁有出行便捷度最高的優越的區位條件,因此也可以認為城市中心區具有全市絕對的中心區位優勢。而城市次中心的區位類型較為複雜,通常,城市次中心位於城市的外圍地區,與核心城市中心區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在城市的某一局部空間範圍內具有相對的中心區位優勢。

建設現狀

國外現狀

世界大都市CBD的振興和副中心的建設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經歷了二三十年的建設後,自80年代起陸續建成了若干個風格各異、口趨成熟的副中心。許多國家和地區政府及城市規劃專家採取了多中心城市區域發展模式,促進了城市副中心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在進入郊區化階段之後,CBD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和萎縮,迫使相關城市加快副中心的建設力度,以此抗衡核心CBD的衰退。迄今為止,一些著名的世界城市,如紐約、倫敦、東京都競相建設了Sub-CBD。有些城市已擁有多個Sub-CBD,為各國特大城市的CBD系統建設提供了成功的範例。了解世界各國Sub-CBD建設的動態,總吉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可作我國大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借鑑。

國內現狀

過去,我國城市建設基本上是夾道建設,在道路兩側建起居民樓、商店或工廠,沿著原有城市道路不斷向前延伸,整座城市像攤大餅似的向周邊地區蔓生擴展。結果導致了市中心區的城市基礎設施嚴重超負荷運行。商業購物人流擁塞,生產與生活居民交錯混雜,環境污染日趨惡化。為了克服單中心城市發展中的種種弊端,適應中國特大城市的發展,將耗能高、耗水量大、占地過多、運量過大的工業企業分期分批地從市中心區遷往遠郊區,並適當分散中心城區的部分文化、經濟、行政及商業和市場等職能。在借鑑國外大城市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積極規劃實施城市副中心。

案例分析

地理區位

新宿位於東京都中心區以西,距銀座約6公里,是東京市內主要的繁華區域之一,僅次於銀座和上野。在成為副都心(日本稱副中心為副都心)之前,新宿在消費、娛樂行業方面就頗具吸引力。

形成背景

進入20世紀50年代,隨著口本經濟高速發展,作為首都東京面積22平方公里的核心CBD都心三區一一千代田區、港區和中央區己不能適應經濟形勢的需要,政府機關、大公司總部、全國性的經濟管理機構和商業服務設施高度集中,交通擁擠,建築高度密集。為控制、緩解都心區內部過於集中的狀態,同時結合周邊地區發展需要,東京都政府於1958年下半年提出建設副都心(即新宿、澀谷、池袋)的構想,並首先從新宿著手,原因之一是新宿在50年代末已逐漸發展成為東京交通系統的主要樞紐之一。經過30多年的規劃建設,新宿副都心在東京的西部形成。

形態特徵

目前新宿區建成的商務區總用地面積為16.4公頃,商業、辦公及寫字樓建築面積為200多萬平方米,並形成東京的一大空間景觀:超高層建築群(共有40棟大廈),其中不乏百米以上的摩天大樓。為實現辦公自動化所需的人均辦公面積目標(7-15平方米/人)。新宿還將計畫建設新的超高層建築,其中有8座百米以上的建築。
隨著新宿Sub-CBD的開發建設,尤其是東京都部分政府辦公機構的遷入,新宿的魅力大增,各行業更加積極地湧入新宿,首當其衝的是金融業。僅在以新宿站為中心、半徑為7000米的範圍內,就聚集了160多家銀行,新宿己成為口本“銀行戰爭”的縮影。目前,眾多經濟、行政、商業、文化、信息等部門雲集於新宿Sub-CBD商務區,金融保險業、不動產業、零售批發業、服務業成為新宿的主要行業,人口就業結構己接近東京都中心三區。
西新宿地區是擁有30多年歷史的超高層街區,如今已形成了口本唯一的CBD中央商務區的格局。1965年,隨著淀橋淨水場舊址道路整修的完工,開始規劃超高層街區的建設用地,到1968年設立“新宿新都心開發協會”,積極參與新宿地區的發展。

不足之處

新宿副都心的一大不足便是商業、辦公等城市功能的過分集中,導致用地緊張、人口過於集中、交通擁擠、建築過於密集等城市病;超高層建築的密集缺乏統一的協調感,建築群空間缺乏秩序(見表4.2;同時,副都心內部的公共綠地比較醫乏,缺乏生氣。
上海徐家匯案例分析
上海市現有的徐家匯、江灣一五角場、花木、真如4個Sub-CBD是在1994年上海市第四次規劃工作會議上提出並寫入了《上海市城市總體規(1999-2020)》。經過十年建設,徐家匯廣場是建設最為成功的Sub-CBD商圈。而五角場環島地區則被政府、專家與市場視為繼徐家匯之後,最具發展潛質和特色的Sub-CBD商圈。探析這兩大商圈並存的優勢與問題,以及新一輪建設中的業態演進和空間轉型趨勢可以為在上海乃至其他大型城市逐漸展開的Sub-CBD商圈建設提供某些借鑑。
徐家匯城市Sub-CBD商圈主要分布在徐家匯廣場附近地區和華山路、天鑰橋路等周邊支馬路。上個世紀90年代初捷運工程和第一輪舊區改造帶來的城市形態布局變化直接導致了上海消費格局的重新分配。中心城區由於城市“空心化”發展步伐相對放慢,而沿捷運一號線動遷的人口讓徐家匯成為新興城市中心。十年發展造就一個徐家匯。“七五”期末,徐匯區的商業在當時的中心城區排名還處於中下游的第七或第八位。而新近統計數據表明徐家匯商圈是目前經濟成長最快的商業中心。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達70多億元。在FCPG口對2004年上海零售業調查中顯示,徐家匯的四家百貨商店(東方商廈、太平洋百貨、匯金百貨、上海六百)不僅在年零售額上全部位於前十位之列,而且單位面積營業額和同比增長上也有相當的優勢。
可以說在過去十年里,上海中心城區的主體商業構架中徐家匯商圈運營最為成功,一直被視為上海商圈發展的模板。現在五角場、中山公園商圈、新上海商業城的規劃之中多多少少都借鑑了徐家匯的成功經驗。究其原因,除了商業運營上的特點,商業規劃格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①作為上海市西南地區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帶,擁有口均60-80萬次的人流量這是Sub-CBD商圈的先決條件;
②業態設定上有較強的兼容性,擁有百貨店、大型購物中心、專業店、超市、家具建材店等等多種業態,滿足了不同的消費需求;
③空間構成上在各大商業中心中最先形成圈型結構,通過地下步行系統和空中走廊(如今因市容原因已拆除)相互連線,產生了較大的集聚效應;
④行業布局上,集中便捷的餐飲區、輻射全市的衡山路體閒街、兩座高檔的現代影城等等與商業設施配置合理,創造出一個24小時活躍的黃金地段。
同時,徐家匯方興未艾的副中心建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不足:例如,商業比重過大,且多為百貨商場,導致同質化競爭嚴重;隨著美羅城和港匯雙塔的落成,商務氛圍有所加強,但擴容的空間比較小,用地緊張,也限制了該區域的進一步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